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71.18KB ,
资源ID:336713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67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年福建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年福建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年福建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边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先进的纺织技术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木刻画中有老农和妇女以及农具和纺线用的纺车,还有孩童牵着一头小牛,这明显的是一幅自然经济那种男耕女织的形象反映出来,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0世纪 30年代初,人们称农民逮着当食物的野兔为 “胡佛猪 ”,称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裹着用来取暖的旧报纸为 “胡佛毯 ”,称失业者手里提着用来装破烂的口袋为 “胡佛

2、袋 ”,就连失业工人的聚居区也被讥讽为 “胡佛村 ”。胡佛之所以受到如此待遇,主要是因为他 A提出的竞选纲领不得人心 B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C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加重 D在总统任期内发生了经济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食物的野兔、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裹着用来取暖的旧报纸、失业者手里提着用来装破烂的口袋、失业工人的聚居区体现的是经济危机之下的艰难,用词都加上 “胡佛 ”,是在讽刺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仍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

3、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 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 B新政危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斯福的比喻揭示了朋友救了老绅士的命,喻指罗斯福新政保住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一根本利益,但是却遭到老绅士因为丢了帽子而引发的斥责,喻指新政还是损害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的,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1933年美国 政府颁布下图标志的主要目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节农业生产 C调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保障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片的标志是蓝鹰标志,罗斯福新政颁布工业复兴法 ,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凡是执行工业复兴法的企业可使用蓝鹰标志 ,以资鼓励,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下图所示为二战后初期某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 B联邦德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战后初期工业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外贸出口额占世界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占世界的四分之三,这一定是美

5、国,因为其他国家都在二战中被严重削弱了,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地位 影响下表中 1921年数据变化的政策因素是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 39.79 22 13 34 55 44 24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全盘集体化方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表格中 1921年的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产量都比 1913年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后继续推行,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故选 B。

6、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 C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时 D苏德战争爆发时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片中的饼状图可以看出,各国工业总产值中,美国世界第一,苏联世界第二,据此推断这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应该是在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表现,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苏联报纸上曾刊登过一组漫画:三个工人一起种树,其中第一个人挖

7、坑,第二个人往坑里放树苗,第三人往坑里填泥土。有一天第二个工人没来上班,第一个工人照样挖坑,第三个工人照样往没有树苗的坑里填泥土。该漫画讽刺苏联经济生活中的现象是 A分配不当劳动者缺乏积极性 B 管理僵化经济缺乏活力 C个人崇拜现象盛行 D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漫画要讽刺的是苏联当时在经济活动中过分注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地方和工人没有任何自主权,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

8、里边的好心了,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D 试题分析: “剥光为止 ”说明苏联这位领导人把苏联原来的社会通过改革给改没了,即苏联丧失了社会主义政权,故选 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对下图所示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美国通过控制世界银行达到稳定美元汇率的目的 B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C美元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霸权地位的变化 D反映了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实力的削弱和美国实力的增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

9、材料体现的是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但没有体现通过什么来维护这一货币体系,故选 A, BCD都符合史实。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二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C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D经济本土化趋势日益加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体现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体现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故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有关下图欧元的问世,理解正确的是 A欧元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实现 C欧洲已经实现国家一体化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欧元是欧洲联盟国家统一使用的货币,所以不可以说是世 纪通用货币,当然也不能因此说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实现,故排除 AB;欧元的问世表明欧盟在经济方面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但不能因此说欧洲实现了国家一体化,因为前者是经济范畴,后者则是政治范畴,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元的问世 以下标志反映的组织中,能够证

11、明 “相邻相近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可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相邻相近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可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尝试,所以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 还要赔上 23000亿美元的嫁妆。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C中国给 “世贸 ”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D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是看

12、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负面影响,并且将之扩大化了,但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还为中国带来了机遇,应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29 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C股票价格暴涨,出现 “炒股热 ” D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29 1933年发生 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各国纷纷寻找国外市场,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矛盾,而且由于

13、股市崩溃,股票价格一跌再跌,故 ABC军不符合题意,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表现 1912年 4月,被称为 “永不沉没的客轮 ”-“泰坦尼克 ”号却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航线经过地中海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英国到美国只要横穿大西洋即可,故 不符合史实;电视是 20世纪 20年代才出现的,不符合材料所述的 1912年,故 错误; 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

1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到 1900年前后, “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 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 ”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经济 大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在 1900年前后,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导致一个地方经济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地方,这恰恰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

15、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形成 观察下列一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分析错误的是 A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使用 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C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D使用水排鼓风冶铁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展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和耕牛的信息,据此可以推断出 ABC 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没有反映出使用水排鼓风冶铁,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 “七个范子,八个障子 ”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 “七上八

16、下 ”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 “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 “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 ”、 “织造工艺高超 ”可以推论出是生产于官营手工业,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师孙立群教授说过: “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 ”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B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C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

17、以困辱之 ” D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奴) ”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项中 ACD均能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只有 B选项体现的是农工商皆本的思想,大意是如果没有农业则没有饮食,没有手工业则没有日常生活所需,没有商业就没有宝物频繁出现,所以应该是认为农工商缺一不可,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你认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应该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图中的几种经济形态看, 应该是封建经济, 应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应该会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应该是官僚资本主

18、义经济,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分析 1912 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继昌隆缫丝厂是这一时期民族企业的骄傲 B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C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图片中纺织业发展的时间是 1912-1922年,这一时期代表性企业没有继昌隆缫丝厂,南京国民政府是 1927年建立的,也不符合这一时间,这一时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有限,所以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工业

19、体系,故排除 ABD,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据某个时期的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农民创造出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此类科学 “奇迹 ”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A “大跃进 ”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 “大跃进 ”运动时期,我国片面强调工农业发展的速度和产量,使得经济发展领域出现了浮夸风,把不可能实现的虚报成取得的成就,故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 “大跃进 ”运动 改变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 ”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A土地改革 B实施 “一五 ”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 ”是在人民公社时期的现象,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生产积极性,这一现象的被改变是在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因为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 1984 年。这一

21、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 “下海经商 ”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的开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围绕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内容,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出现,并且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存在,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22、A西方 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体现的是近代新的社会风俗出现,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则体现的是就有风俗的遗留,据此就可以推断当时社会习俗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新旧杂陈的,故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多元化 1522年 9月 6日,西班牙国王为庆祝某一事件特地制作了地球仪,在颁奖仪式上赠送给生还的 18位勇士,说: “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这一事件是 A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B达 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C

23、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西班牙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 1522年 9月 6日和国家西班牙,以及 “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可知是指的西班牙支持的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这一年正好是完成环球航行的时间,故选 C。 它是 “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拥有的船只超过一万五千艘,成为 “海上马车夫 ”。该国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 “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 “海上马车夫 ”指的是荷兰,荷兰是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最早崛起的海上强国,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

24、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海上马车夫 ”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 “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归功于下列哪项发明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汽船 D蒸汽机车 答案: B 试题分析: “烟囱多于教堂尖顶 ”实际是在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与此相关的发明,根据所学可以知 道应该指的是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改良蒸汽机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 (%)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 27.5 9.1 6

25、 1900年 19 13 12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 D经济危机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表格中显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在降低,相反德国和美国则在上升,结合材料所提及的时间是从 1860年到 1900年,这应该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国家,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而美德则相反所导致的,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综合题 ( 13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成为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

26、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 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所等。 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 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摘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 1)材料一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提炼其具体表现。 ( 5分) ( 2)材料二是哪一经济组织的标志?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分 ) ( 3)材料三漫画反映出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2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4分) ( 4)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政府在 1992年、 2001年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分) 答案: 影响: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 “商业革命 ”。( 1分)具体表现:商业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两点4分) 组织:亚太经合组织;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 2分) ( 3)问题:贫富分化和南北对立日趋严重;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 2 分) 应对: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言之有理即可,两点 2分) ( 4)

28、举措: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分) 试题分析: 影响:材料一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用一句话说就是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 “商业革命 ”。具体表现:由材料一中的 “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 ”、 “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 “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 ”、 “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 ”、 “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 的国际商业都市 ”等信息依次可以得出商业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组织:根据材料二图片中的文字 APEC,可知这指的是亚太经合组

29、织。趋势: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所以它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一发展趋势。 问题:由材料所提供的漫画中的 “富!还想再富 ”和 “穷!不愿再穷 ”可以看出其存在的问题是贫富分化和南北对立日趋严重;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 应对:由于原有的国际贸易体系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所以肯定更有利于发达国家,所以由此出 发,应对措施之一是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有就是要实现图示目标,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 4)举措: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政府在 1992年、 2001年采取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即

30、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 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共十四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4分)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城市人口日益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1、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 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 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一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是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中展开的。虽然城市化浪潮由沿海通商口岸向着周边区域扩散,但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份城市在近代化进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沿海和沿江城市迅速扩张,而广大农村与内陆地区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外,

32、这种工业化格局使得中国城市化进程缺乏后劲,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 一一李明伟清 末民初中国城市化趋向述评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电报局、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 “蕃菜馆 ”“面包房 ”“咖啡店 ”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材料四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

33、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 “自由放任 ”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4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兴起的原因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 2分) ( 3)依据材料三概括城市化进程对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4分) ( 4)依据材料四分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英国环境问题对当今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何启示?( 4分) 答案:( 1)影响:加速城市化进 程;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 “世界工厂 ”;带来环境污染。(任答两点 4分

34、)( 2)在西方侵略下产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 2 分)( 3)影响:出现西式建筑、西餐、西式服装;近代交通、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播。(任答两点 4分)( 4)原因: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 “自由放任 ”的工业化模式。(三点 3分)启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一点 1分) 试题分析:( 1)影响: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一概括 ”。由材料一中的 “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工厂里回 荡着机器的轰响 ”、 “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往

35、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 ”、 “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 ”等信息依次可以得出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 “世界工厂 ”;带来环境污染。 ( 2)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二分析 ”。由材料二中的 “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产生的 ”、 “城市化浪潮由沿海通商口岸向着周边区域扩散 ”、“沿海和沿江城市迅速扩张 ”等信息可以得出在西方侵略下产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 ( 3)影 响: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三概括 ”。由材料三中的 “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 ”、 “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 “蕃菜馆 ”“面包房 ”“咖啡店 ”出现,许多身

36、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等信息可以得出出现西式建筑、西餐、西式服装;由 “大厦商铺、中西邮局、电报局、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可以得出近代交通、邮电通讯事业发展;由 “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 ”可以得出外来宗教的传播。 ( 4)原因: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四分析 ”。由材料四中的 “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 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 ”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可以得出答案:。启示:从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今后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即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考点:新航路的

37、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与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 13分)经济改革是 20世纪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

38、家调节。 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 材料二 1933年 5月 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 地和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改良主义的办法 ”的实质

39、是什么?为此,列宁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4分) (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及其主要目的,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5分) (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 2分) ( 4)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观点的正确性。( 2分) 答案: (1) 实质: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1分)政策:新经济政策。( 1分)变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分 ) (2)措施:农民减耕减产 ,政府给予补贴。 (2 分 )目的: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少农副产品过剩;保

40、证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复苏。(任答两点, 2 分)特点:国家 干预经济( 1 分)(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分)( 4)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罗斯福新政是维护市场体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者都取得成功,说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济发展的经验。 (从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两方面进行归纳,言之有理即可,2分 ) 试题分析: (1) 实质:根据材料一中的 “1921年开春以来 ”可知 “改良主义的办法 ”是指新经济政策,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利用市场与 商

41、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政策:由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可知是新经济政策。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之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农业政策是余粮收集制,之后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规定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 (2)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 ”。措施:由材料二中的 “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 ”、 “国家对缩减耕地和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可知农民减耕减产 ,政府给予补贴。目的:由材料二中的 “以提高 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目的是提高农产品

42、价格;减少农副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复苏。特点:由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是国家干预经济。 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三概括 ”,由材料三中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即可直接得到答案:。 ( 4)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材料一谈到了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材料二说的是罗斯福新政是维护市场体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两者都取得成功,说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济发展的经验。只要从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两方面进行归纳,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邓小平南方谈话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