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90.91KB ,
资源ID:33673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6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年黑龙江哈四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年黑龙江哈四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年黑龙江哈四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学者黄中业指出, “分封 ”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 “封建亲戚,以屏宗周 ”。分封一词的 “分 ”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 。“封建 ”一词的 “建 ”,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中诸侯国是由 “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 ”建立的和分封的目的是 “以屏宗周 ”两点信息可知

2、: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故 A项正确。虽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但周王室与诸侯还保持着君臣隶属关系,诸侯要定期朝见周天子,纳贡称臣。诸侯在政治上并非处于独立地位。所以ABD三项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 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

3、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等。材料中只是从日本与北洋政府签订 “二十一条 ”来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因此不能说全面揭示,排除 B项。 1943年正值抗战时期,抗战结束时间为 1945年,且材料并未出现中国政局形势的信息,排除 C项。国共两党已经在 1937年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排除 D项。根据所学可知 “二十一条 ”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主权的践踏,它 “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 ”, “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 明

4、的表现 ”,可见五四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蒋介石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 A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 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 ”文中省略掉的 “” 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能立。根据所学可知,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

5、器物、制度、文化心理。其中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举办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以求富国强兵。但是 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表明不能只学西方的军事和经济。由此进入第二阶段, C项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思潮的背景 和解是一个进程 ,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 保罗 莱德里奇 (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

6、深刻反省 D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近代以来特别是 1937年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造成了两国之间长期的民族隔阂。结合题干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 ”,中日双方和解必须是建立在日本正确面对历 史,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基础之上的。因此 C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20世纪 20年代初,美国的 “红色恐惧 ”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

7、的是 A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B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美国近代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引起其恐慌的 “红色恐惧 ”是与之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五四运动表明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影响较小,排除 A项。德国法西斯上台发生在 30年代初,排除 B项。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是 1937年,也可排除。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并逐渐巩固发展,这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与敌视。C项符合题意。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俄国十

8、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历 史意义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 B “保障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 C “坚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 D “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把握阶段特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1954年。此时国家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此 B项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到 1952年底已经通过土地改革、镇反、抗美援朝和建立国营经济等措施实现,排除 A项。 CD

9、两项都是在 1956年提出,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013 年 5 月,台湾一艘渔船在屏东县东南约 180 海里处遭菲律宾军舰射击,一名船员身亡。中国政府表示强烈谴责,台湾也很快向与菲律宾有争议的出事海域派出一艘军舰和 3艘海巡船,捍卫海域 “主权 ”以及渔业资源。这说明: A台湾当局认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原则 B国家主权利益高于一切 C将对 “一个中国原则 ”的出 台有利 D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国共两党已经达成一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并未涉及关于台湾认

10、同两岸社会制度的信息,因此排除 A项。 C项逻辑关系错误可排除。材料中台湾方面也与菲律宾面面宣示 “主权 ”,说明两党在这一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排除 D项。当菲方在中国海域射杀中国船员时就意味着对我主权的挑衅,大陆与台湾作出的反应都说明了国家主权利益高于一切,因此 B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53年 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 ,

11、准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五个民族自治区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 1954年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才被取代,排除 A项。 1965年西藏自治区才成立,因此 B项不符合事实可排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因此排除 D项。根据所学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共同纲领起到临

12、时宪法的作用,是施政纲领,因此 C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度的创立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 “蓝图式 ”的 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 “它 ”是指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 A项属于苏联的行为,故排除。 “蓝图式 ”、 “预期 ”等词说明 “它 ”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长期行动,但是又在短时间

13、内完成,这样可排除至今还存在的 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而冷战不利于战后和平,排除 B项。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通过对西欧的经济援助,使西欧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因此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冷战 基辛格说: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这句话反映出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 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

14、世界 D美国依然可以独霸世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本题主要强调当今世界的格局不再是超级大国控制的,而是多权力中心,亦即政治多极化趋势。既然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那就表明美国不再向以前那样可以称霸世界,排除 D项。 A项不能完整的说明美国与世界新秩序的关系,故排除。无论新秩序还是旧秩序,发挥重要作用的仍是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排除 B项。因此只有 C项符合题意。 考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发展 一位西方的的外交官说: “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

15、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 “独立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材料并未涉及不结盟运动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局面的信息,不结盟运动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美苏控制世界的局面并没有因不结盟运动兴起而改变 ,可排除 A项。不结盟运动主要是联合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侧重政治方面,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C项。不结盟运兴起的背景是战后一系列亚非国家获得独立,任务主要是联合反对美苏强

16、权政治以争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并非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 “独立 ”,故排除 D项。根据所学和 “在重大问题 上敢于直言 ”,表明它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原则,因此 B项正确。 考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不结盟运动兴起 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 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 裕通钱庄; 1913年与沈佐宸、沈叔英等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 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 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他的经商之路暗合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7、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开始产生 B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 C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 D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 A项。电话普及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 C项。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 D项。从材料可知 19131924 年这段时间内徐申如创办了电灯公司、电话公司和丝绸工厂,而此时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民国初年,因此 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8、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年的短暂发展 阅读 20世纪 30年代中国工业资料生产比例变化图,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消费资料工业稳步增长 B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C近代中国工业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生产资料工业主要为重工业,消费资料工业 主要为轻工业。题中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这不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发展趋势。说明我国着重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

19、工业体系。 A项为现象不是本质可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工业布局, B项排除。材料没有关于这一时段民族工业发展迟缓的数据比较,因此不能体现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故排除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据镇海县志 风俗志记载:镇海, “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 商埠行之,乡村尚少 ”。此材料不能说明: A镇海是近代最早接受文明结婚的城市 B通商口岸地区较易接受西方文化 C城乡开放程度影响了对新事物的接受 D新式婚姻很少被乡村接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

20、通过材料中 “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 ”可知 BD两项符合史实。通过 “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 ”可知 C项符合史实。根据所学可知近代最早开辟为通商口岸的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这些地方应该是较早的接受西方文明的城市。材料并不能直接说明镇海是近代最早接受文明结婚的城市,因此 A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社会习俗的变迁 某史学家认为: “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 “原理 ”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 “原理 ”

21、C作者对 “原理 ”长期不变感 到不满 D作者对 “后世 ”官制持否定态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被后代王朝沿袭,这一制度突出特征是缺乏足够的制约机制,形成君主专制,君主集行政、军事、立法等大权于一身。因此排除 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作者对秦制原理和后世官制的态度,可排除 CD两项。根据所学可知,秦在中央官制方面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即治民、太尉处理军事即治军,御史大夫执掌奏章和监督百官即监察。因此 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 据资料统

22、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 ”和 “闭关禁海 ”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中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成就的描述可以直接排除 B项。鸦片走私导致的白银外流和英国商品输出均属于外因,因此排除 CD两项。明清

23、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统治者为维护统治而实行 “重农抑商 ”和 “闭关禁海 ”政策,这就人为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向近代社会转型,因此 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和闭锁国政策 南宋时,杭州城市各街巷,到处散布有茶坊、酒肆、面店、财帛、绒线、酒酱、粮米等商店,所售货品极为丰富繁多, 商贩顾客往来不绝。大商店的交易额更是惊人, “如遇买卖,动以万数 ”, “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 ”。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杭州 A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 B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 C商业活动已经不受政府的监督 D商业兼并之风盛行 答

24、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即政治中心,因此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的说法错误,排除 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政府与城市商业活动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政府只是放松了对商业 活动的监督,因此排除 C项。材料中信息无法体现商业兼并之风盛行,可排除 D 项。从材料 “各街巷散布各类商店,商品种类丰富,交易额巨大 ”等信息可知宋代杭州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 ,因此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市的发展 罗马法中的 “最高裁判官法 ”运用皇帝特许他们颁布告示和命令的权力,在处理

25、民事案件时便可以针对旧法不能满足新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对新出现的法律关系给予司法保护和有效调整。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严谨与苛刻 B专制与独断 C形式与随意 D务实与灵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并未提及罗马法条文的制定、执行程序的严谨与苛刻,或是流于形式而带随意性,故排除 AC两项。材料中罗马最高裁判官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并非按照单一意志裁决,因此排除 B项。根据材料中的 “针对旧法不能满足新的实际需要的情况 ”和 “对新法律关系给予有效调整 ”可知此时罗马法的特点是务实与灵活。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

26、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按照古代雅典法律,原告指控他人时,必须提供指控的理由,以及 认为被告该判何罪的理由。至于指控罪名能否成立,取决于控诉双方的辩论和陪审团的投票多少(陪审团投票多者意见为最终标准),而不是事实本身。苏格拉底在当时就因自负傲慢和采用斗争手段一步步激怒了陪审团。最终陪审团投票决定了他被处死的命运。这段材料 A说明雅典法律维护公民的利益 B说明民主原则对司法的介入 C雅典司法程序过简 D说明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向它发起挑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侧重强调影响司法结果的因素,并非雅典法律的作用,因此排除 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雅典司

27、法程序的不足和法律的至高无上,排除 CD两项。从 “至于指控罪名能否成立,取决于控诉双方的辩论和陪审团的投票多少(陪审团投票多者意见为最终标准) ”可知在司法过程中,陪审团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原则。因此 B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制度 希腊民主制度的局限 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一书中写道: “在华盛顿这个全国政治中心,政府官员们的女性亲属和朋友形成了新的政治角色。很多贵族女性长期在英国与欧洲法庭上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所以美国的精 英女性比如玛格丽特 贝亚德 史密斯创造了一种美式的 客厅政治 。 1790年,当国家统治集团初步成型的时

28、候, 客厅政治 在费城发轫, 1800年后成为华盛顿政治景观不可忽视的一幕。 ”对 “客厅政治 ”理解正确的 A “客厅政治 ”起源于英国与欧洲的法庭上 B 18世纪末开始美国妇女拥有参政议政权利 C美国上层社会的妇女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D 19世纪以来 “客厅政治 ”盛行于美国社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只是说明很多贵族女性长期在英国与欧洲法庭上发挥着 自己的影响力,并不能表明 “客厅政治 ”起源于英国与欧洲的法庭上,排除 A项;材料并未提及在 18世纪末妇女有选举与被选举的基本权利,因此可排除 B项;材料强调 1800年后“客厅政

29、治 ”成为美国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并未说明是盛行于美国社会,排除D项。从 “贵族女性 ”、 “ 精英女性 ”和 “不可忽视 ”等信息可知客厅政治主要说的是美国的上层女性对政治的影响力, C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近代妇女地位的提高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帝国议会议员,就其议员职位而论,不得领取任何 薪俸和报酬。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议员素质较低,议会无实权的事实 B民主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社会特征 C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军国主义、专制主义的传统仍然浓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

30、再现能力。材料中并未提及帝国议员的文化、道德和参政能力,因此无法说明其素质较低,排除 A项。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主要体现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皇权仍是至高无上和帝国议会作用小,因此排除 C 项。材料并无法直接体现出军国主义,排除 D项。根据所学可知帝国议会议员是普选产生,具有民主性。他们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国家事务上发声。如领取薪俸或报酬,就有可能受政府所控,会对议员本身的作用和民主政治产生妨害,故 B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在 1689年到 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

31、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充分说明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 B国王违背宪法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过程的渐进性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和材料信息可知,国王并非 “肆意扩张权力 ”,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因此排除 B项。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对王权进行了约束,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因此排除 D项。 AB两项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对材料进行现象进行描述概括,一个是通过现象反映历史本质。 “充分说明 ”则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光荣革命后的国王并非直接统

32、而不治的,王权的反弹恰恰表明 “君主立宪制度 ”形 成过程中的曲折性与渐进性,故选择 C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强调蒸汽机的使用与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之间的

33、关系。根据所学可知以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殖民扩张的动力和实力,到 19世纪中期以欧洲为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因此 A项符合题意。 B项只能说明蒸汽机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发展,但无法体现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对材料信息把握不完整,因此排除 B项。材料未提及工业城市,排除C项。 D项逻辑关系表述错误,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一系列机器发明中的一环而不是前提。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下表是 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 维克利对这一年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的统计结果 对上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34、 A农业地区的国家福利制度、措施比工业地区完善 B农业地区的医疗水平比工业地区先进 C有助于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D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论证事物的能力。根据图表可知工业区人员尤其是工人平均寿命低,结合所学其原因: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童工的使用;城市化进程初期公共卫生条件差,疾病肆虐;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资水平低;政府不够重视等因素。说明工业革命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负面影响,进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 C项正确。造成死亡的因素较多,图表中的数据主要是为了说明工业化带

35、来的负面影响,无法证明工业革命期间农业地区在国家福利、医疗水平和生产生活环境方面比工业地区更有优势,故排除 ABD三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综合题 (18分 )社会政治制 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 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 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

36、l)依据材料一,说明 “天下之变局 ”是指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4分) 材料二 1781年经 13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标志着美国成为一个邦联制国家。它规定: “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 ”但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美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挽救国家。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 1788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

37、们认为是 “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 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 “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 6分)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自 20世纪 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38、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6分) 答案: ( 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分)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4分) ( 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联邦地位高于州,同时各州也享有一定主权(或: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联邦和州政府都只拥有宪法列举的有限权利;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利都来自宪法(或: 联邦法律至上)。(任 3点即可得 6分) ( 3)突出成就: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2 分) 特点: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

39、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举。(4分 ) 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中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到“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可以总结出 “天下变局 ”是指统治阶层由世袭贵族到大多出身出身布衣。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时期实行贵族分封制,到秦时推行郡县制,由此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 2)根据所学可知美国 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材料中的 “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 ”所谓分权原则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所谓共有权原则即联邦地位高于州,同时各州也享有一定主

40、权;所谓权力禁区原则即联邦和州政府都只拥有宪法列举的有限权利而不得超越;所谓宪法至上原则即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利都来自宪法。 (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结合材料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 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可以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举;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郡县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

41、1787年宪法 联邦制的确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 17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域,在文 明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自宋朝开始的 “中古都市化革命 ”取消了每一个县只许设一个市场的限制, 官市制度终于崩溃,有些城市快速扩大,并在城门外出现商业区。 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大专业市镇,从事于米粮或手工业品之贸易。这一发展当然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农业逐渐商业化有密切关系。长江下游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货与丝货产区。江南地区有 52 个棉货专业市镇, 25 个丝货

42、专业市镇,13个米粮专业市镇。这些市镇都分布在太湖附近及长江三角洲一带。只有一个镇 南汇县周浦镇,既属棉货专业又属米粮专业。换言 之,其他的 89个市镇都只专业一项主要产品。 摘编自刘翠溶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都市化之发展与人口特征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市镇化的原因和特点。( 6分) 材料二 英国城镇人口变化及下议院议员构成变化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社会发生哪些变化? (2分 )简要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 4分) 材料三 图 3是晚清时期上海城市一隅。原图中有这样的文字介绍: “江海北关(注:专司外洋各国商务)设在沪北英租界黄浦滩上,规模宏敞,轮 J聿新。近日新造钟塔一

43、座, 立中央,高耸霄汉,并向外洋购运大钟安设 其上 夜间则燃点电气灯,照耀如昼。 ” (3)依据材料三描述晚清时期上海城市风貌。 (3分 )对此你有何认识?( 2分) 答案: (1)原因:宋代以来官府放宽对城市商业的管理。明清时期农业商品化。( 4 分) 特点:市镇专业化程度高,分布密集。( 2分) ( 2)变化: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迅速增长;下议院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议员数量增加。( 2分)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工业资产阶级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 4分) ( 3)风貌:上海分布着外国租界;设有海 关;出现西式建筑,引进

44、西方巨钟;有电灯照明和西式马车,行人多穿中式服装。(任 2点, 3分) 认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受西方影响,中西文化和生活并存。(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 “宋朝取消了每一个县只许设一个市场的限制, 官市制度终于崩溃,城门外出现商业区 ”和 “这一发展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农业逐渐商业化有密切关系 ”可以得出市镇化的原因原因:宋代以来官府放宽对城市商业的管理;明清时期农业商品化和商业繁荣。从材料列举的江南市镇数据之和可以得出分布密集这一特点。从 89个市镇都只专业一项主要产品可以得出市镇专业化程度 高或区域化程度高。 ( 2)从图 1中可看出 1801年英国城镇人口展全国人口比例不足 3

45、0%, 1851年超过 50%,可以得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迅速增长;从图 2中可看出1832年下议院议员中地主占 2/3,到 1865年工业资产阶级占近 40%,可以得出:下议院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议员数量增加。 1851年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可以得出变化的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英国议会构成变化是因为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他们要求分享政权;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 3)通过图 3可以看出:西式的建筑、大钟、西式马车,行人穿中式服装,通过文字材料可以看出海关、英租界、钟塔

46、和电灯。谈认识就是分析、总结特点、影响、规律等,综合上述信息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受西方影响,中西文化和生活并存。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古代中国的商业 市镇的兴起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城市化进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 迁 建筑与服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工具和通讯的进步 交通和通讯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苏联 领导集团正准备 就建立一支镇压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宪兵 “ 联合国部队 ”的问题,同帝国主义加紧进行交易。 多年来,联

47、合国一直被美国利用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美苏控制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干涉和侵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决议。 人民日报 1967年 6月 14日 材料二 1981年 1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一次会议上发言时明确表示, “出于对联合国组织、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感,中国政府准备对今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 ” 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 1981.712 材料三 1992年,中国第一支 “蓝盔部队 ”建立。 2001年,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工作。2002年,中国政府决定提升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的级别,更积极地参加维和行动。 赵磊 建构和平 ( 1)根据材料,概括 中国政府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6分) ( 3)材料三中中国的态度转变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思想?( 2分)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变化?( 2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