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封建等级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时期宗法制的准确理解,由材料可得出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而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故 B符合题意。 考点:
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知识迁移的能力,由材料中 “故宫、颐和园、雍和宫 ”可知都在北京,即此战役与北京有关,又据材料中 “1948年底 ”可判断此战役为平津战役,其是 1948年 11月 29日开始, 1949年 1月 31日结束,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平津战役 李鸿
3、章自称 “一生风雨裱糊匠 ”,请你判断他裱糊屋子和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民主立宪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D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即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一生风雨裱糊匠是形象的比喻的方法。屋子比作封建制度,材料代表西方近代科技, D符合题意。 AB错误,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是资本主义政体; C说法不全面。西方科技不仅包括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故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大刀向鬼子们的
4、头上砍去 ”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 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 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题干中的时间为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 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中日民族矛盾在慢慢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在抵抗日本的侵略,这个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名称叫 “国民革命军 ”。而八路军成立于抗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此时正在西北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卢沟桥事变
5、下图是一片刻有卜辞的甲骨,它最能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化王权 B以血缘为纽带 C内、外服相互独立 D中央集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题干中的图片是占卜用的甲骨,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朝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朝政治的特点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联邦制
6、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的理解。材料中美国总统发起凡尔赛和约,但参议院不批准,美国就没能加入国联,正反映了总统和议会间“分权制衡原则 ”,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了 “分权与制衡 ”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答案:为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三权分立 宋史纪事本末卷 2载: “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7、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朝廷以一纸下郡县 ”指的是朝廷政令得到贯彻, “天下之势 ”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宋代始终未完成国家统一;郡县制开始实行是在战国时期;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的表述符合 史实,但与材料所指不符,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 “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 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 ”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这一
8、政权机构 ”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B “这部大机器 ”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这一政权机构 ”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这部大机器 ”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著作只是强调了 “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 ”却没有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作用,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官僚政治 罗马法是人类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古代
9、法律。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 的永恒价值,这个 “法律观念 ”是 A抽签选举、轮流坐庄 B自由、平等、博爱 C人人平等、公正之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故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
10、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这一概念的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 “在耶稣之下 ”“按照各自的行序 ”信息说明了太平天国各将领利用自然界天象的高低顺序来确立他们在领导阶层的权力大小顺序,本质反映了太平天国借助神权统治秩序构建自己的等级秩序,因此 C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关于人人生而
11、平等思想,排除 A,虽然提到了风、雨等自然界现象,但题干主旨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没有任何关系,排除 B,通过 “日 ”与其它各个自然界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这是一种等级制,与 D项没有关系,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适合用此诗做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时首先明确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准确含义,即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联系
12、已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正是题干中诗句的喻意所指,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秦朝对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决策的失误,因此 B符合题意。而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关
13、系,排除 A;中央机构各官员进行商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体现大权集中在皇帝, CD错误。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有一古地图名为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图中标注有 “天下两京十三省府州县路程 ”字样。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图绘制朝代的是 A元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行省制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所给信息,即注意题干中的 “九边 ”(九边重镇)、 “天下两京(南京、北京)十三省府州县路程 ”,显然是考查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及明朝的边境驻兵及都城设置,即 D项明朝,所以正确选项为 D。 考点:古代
14、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 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分封制的推行 B “皇帝 ”制度 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由已学史实可知贵族政治下,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俸禄,官位不能世袭,属于 “流官 ”。所以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化。故选 C。 考
15、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材料歌中 “列强 ”“军阀 ”“国民革命 ”等信息判断只能发生在北伐战争时期,北伐战争是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因此 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主要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敌人是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的目标是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
16、民主主义革命 北伐战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 “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 “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 “你也是中华民国人 ”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反映出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群众中影响有限,因此 B符合题意。而 A、 C、 D均不是对材料内容的反映,故选 B。
17、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特点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 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内阁制是君主专制的强化的产物;而英国的内阁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两者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 (上古篇 )中写道: “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 封建帝国 ,维持了约七百年 ”
18、。与这里的 “封建帝国 ”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从材料中的 “中国史纲 (上古篇 ) ”、“武王、周公 ”可知是西周,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封建 ”即 “封邦建国 ”,因此 C符合题意。 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制度; B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利继承制度; D项是秦朝以后实行的制度。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陛下 ”本是对他人的尊称。但秦以后, “陛下 ”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皇权至上 D家天下 答案: B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皇帝制度的理解,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 “秦以后, “陛下 ”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联系已学制度,秦朝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而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由此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 的形成 皇帝制度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
20、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据已学知识孟德斯鸠的生平(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材料可以从 “今天 ”判断时间应该为清朝;从 “情况却正好相反 ”判断应该指专制主义加强,由此分析可知是清朝设置军机处,只有 C项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长春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 “我首创了一套沿用 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 B唐太宗: “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
21、独尊地位。 ” C明太祖: “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 D雍正帝: “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 2000多年,为后世沿用, A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六部体制,分散相权以强化皇权, B说法符合史实;雍正帝统治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项表述正确;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 C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 电影通天帝国讲述了武则天时期修建通天浮屠塔背后的故事。在当
22、时,唐朝中央机构中关于修建浮屠塔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部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C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户部 D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工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 ,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而尚书省下的工部负责建筑,由此分析可知修建浮屠塔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23、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异向 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中 “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异向 为倾向的文化渊 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阐述了希腊地理环境对文明特点的影响,因此 A符合题意。而 B的说法太绝对,题干虽然阐述了希腊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异向 ”为倾向的文化渊源,但其是为了说明这对希腊民主制度的产生有影响,显然 B对题干的理解是
24、断章取义。 C和 D的说法太绝对,明显不对,故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希腊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 “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用 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 4个血缘 部落 设立五百人会议 向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项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克利斯提尼 “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的重要表现,而 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 是伯利克里改革的举措, 两项不符合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史实,所以答案:选
25、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希腊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 )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 “行窃的人 ”“被 ”“杀 ”“合法 ”等关键词可知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该规定是对被窃者财产的保护,所以该规定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有学
26、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垄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二铜表法制定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是古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它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权益不受贵族的损害, D符合题意。 A B C三项表述与上述特征不符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
27、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 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 “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 ”表明了旧势力不甘心, 1875 年宪法只是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仍然遭遇君主派(反民主派)的阻挠,着从根本上反映出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发展
28、非常艰难,故 B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实现三权分立 D体现 “分权制衡 ”的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根据分权制衡的原则 ,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在美国法官被任命后却并不听命于总统。因此 B符合题意。 AD与题干无关; C是通过实行联邦制建立强
29、有力的中央政权。 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特点 18世纪末,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蒙 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 这一革命的发生并 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之所以说美国是一个 “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主要是因为美国实行 一党制 总统制 责任内阁制 联邦制 共和政体 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材料中 “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指的是美国创立了新的体制,联系美国 1787年宪法可知,建
30、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开创了近代政体新形式,既确保了共和,又加强了主权,因此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特点 “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这些条文应引自 A权利法案 B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 1787年宪法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可知 “帝国 ”保留了皇帝,皇帝由主宰议会的大权。因此,体现
31、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存在着 “权力制衡 ”,除了文武制衡,还有行政与监察机构的制衡,行政机构之间的制衡,地方官员之间的制衡等。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1)请你在上述四位皇帝中任选二人分别在文武制衡、行政与监察制衡方面加以说明。( 4分) ( 2)上述四位皇帝在权力制衡方面还表现在相权的处理上,他们采取措施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 4分) (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 “权力制衡 ”的实质是什么?( 4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 4分) 答案: ( 1
32、)宋太祖重文轻武,以文驭武,削夺武将的权力,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秦始皇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或答:西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专职监察地方官员)。( 4分) ( 2)共同点: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分) (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分)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政局的长期相对稳定。(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注意 “在文武制衡、行政与监察制衡 ”,由此结合已学史实可以选择宋太祖重文轻武,以文驭武,削夺武将的权力,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秦始皇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第( 2)问,考查学生对古代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准确理解,题
33、干中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度即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置中外朝制、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分割宰相权利,由此客人归纳出四位皇帝均采用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第( 3)问,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由已学史实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 “权力制衡 ”是为了达到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政局的长期相对稳定。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材料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
34、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 1)材料一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分) ( 2)材料二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者相比,为什么说它更具危害性?( 6分) ( 3)结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分) 答案: ( 1)取消政府严格控制的行商制度,自由贸易。( 2分) ( 2)开设工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销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分) ( 3)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近
35、代不平等条约为主线,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第( 1)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答案:源自于材料一中的 “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 ” 即取消政府严格控制的行商制度,自由贸易。第( 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 “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 ”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考查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且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 3)问,综合考查分析归纳能力,掌握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 1:美国人使自己拥有
36、了一种截然 不同的社会制度 自由、平等,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 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 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 2: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 3: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 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 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
37、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 1)材料 1中 “新的社会文化制度 ”是指什么?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分 ) ( 2)你如何理解材料 2中美国宪法 “将 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请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说明 (4分 ) ( 3)分析材料 3,有人据此认为 “美国 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6分 ) 答案: (1)总统制 共和制。 1787年宪法。( 4分) (2)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
38、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4分) (3)答案: 1:同意。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承认黑人奴隶制等。 答案: 2:不同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 6分) 试题分 析:本题围绕美国 1787 年宪法,考查学生知识的准确记忆与迁移的能力。第( 1)问,考查学生对 1787年宪法的准确理解,由材料中 “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 ”可知指的是 1787年宪法所规定美国的政体,即总统制共和制。 第( 2)问,考查学生对 1787年宪法内容的准确记忆,解题时抓住 “将 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即美国 1787年宪法,可以从三权分立与人民主权两个方面归纳分析即可。 第( 3)问,观点评述题,解题时需要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史实 分析概括即可,因此答案:可以同意,但也可以不同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内容、评价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