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安徽巢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 “民贵君轻 ”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正统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 “民贵君轻 ”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孟子提出来的,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因此 B表述不准确,正确答案:为 B。春秋时期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A表述准确。西汉的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得到汉武
2、帝的重用,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故 C表述正确。宋代朱熹发展二程创立的理学,是儒学的集大成者, D表述准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把每个人按照智慧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而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指的是: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也是各司其职,故 D为正确答案:。 A、 B为孔子
3、思想的核心 “礼 ”的表现,一定要遵守等级关系,排除。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强调的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手段,故 C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柏拉图 理想国(课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 “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 确成熟 ”。其中 “朦胧稚嫩 ”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 14 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 17、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早期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先哲) -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成
4、熟(启蒙运动),材料所问 “朦胧稚嫩 ”时期指的是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故正确答案:为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运动 智者学派主张。 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彼特拉克在歌集中 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文主义的特征:关注人性,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彼特拉克的作品体现了人的情感; 富商的宅第的漂亮体现了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受; 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了以人为中心,体现人对自身修养的重视;
5、圣经的翻译、解读等原为教会所垄断,而用方言翻译圣经,满足了不同地区国家人们信仰的需要。故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D 为正确答案:。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马丁 路德在 “九十五条论纲 ”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丁 路德强调 “人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交流 ”,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实际上反映了人的独立性,故 B为正确答案:。马丁 路德依然
6、信奉上帝,没有把人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也没有动摇上帝的地位,只是信仰的方式不同, A、 C排除。使 基督徒人人平等表述不准确, D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改革。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 “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要求妇女解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 “圣经 ”、 “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 ”说明作者反对圣经,反对盲目信仰上帝,这是启蒙思想家的主
7、张,故正确答案:为 B。信仰上帝不符合题意,排除 A。三权分立是启蒙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张,排除 C。题意关于圣经中对妇女的描述是为了反对上帝,要求妇女解放,不符合题意,排除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英国人霍布斯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和 “自然赋予全体人类的一切物品 ”,一切物品都是共有的。人类为占有这些自下而上所必需的物品,无休止的厮杀。于是,人类意识到成立国家以确保和平的必要,彼此订立协约,建立了国家 。从上述观点看,霍布斯是 A文艺复兴思想家 B宗教改革思想家 C社会主义思想先驱 D启蒙运动思想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 “享
8、有自然权利 ”、 “自然赋予全体人类的一切物品 ”“彼此订立协约,建立了国家 ”可以得出是 “天赋人权 ”、 “社会契约论 ”等观点,这是启蒙思想家最主要的观点,因此可以判断出霍布斯是启蒙思想家,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霍布斯。 康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更为智慧的大门,是因为他 A提出了 “主权在民 ”的原则 B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 C推动法国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D提出 “三权分立 ”的学说 答案: B 试题分析: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故 B为正确答案:。卢梭提出 “主权在民
9、”主张, A错误。孟德斯鸠提出 “三权分立 ”学说, D错误。康德是德国人,无法推动法国启蒙思想达到高潮, C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康德。 启蒙思想家们用 “人权 ”反对 “王权 ”,用 “人道 ”对抗 “神道 ”,用 “人类理性 ”否定宗教愚昧,用 “自由 ”“平等 ”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A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 B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主要表现在政治层面,强调理性,主要就是反对封建的专制统治,因此启蒙思想家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故 D为正确答案:。
10、宗教改革为了摆脱教会和教皇的控制, A排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启蒙运动的产生, B排除。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也清除了自然科学发展的障碍,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影响。 为了展示 14 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圣经 B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 答案: B 试题分析: 14-17 世纪,玛丽设计的几张卡片内容都是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那么还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大卫,作者米开朗琪罗,正确答案:为 B。圣经为宗教圣典,排除 A。九十五条论
11、纲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路德作品,排除 C。论法的精神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代表作品,排除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代表作品。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 “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 “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 ”等,可以得出出统治者和个人之间是一种契约
12、的 结合,是卢梭提出的 “社会契约论 ”,故 D为正确答案:。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 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大诗人海涅说: “就破坏力而言,康德杀死了上帝! ”但康德又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这仅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康德提出 “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 ”是为了维护道德 B康德认为上帝是虚拟的 C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倡导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要盲从上帝 D康德要求大家不要信仰上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康德提出 “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 ”是为了维护道德, A理解正确。“假
13、设上帝存在 ”说明他认为上帝是虚拟的, B理解正确。康德承认 “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 ”说明他提倡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C表述正确。他也主张人的认识达不到的领域,应该留给宗教信仰,因此 D项理解不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康德。 普罗泰格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宋明理学家提出 “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B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答案 : B 试题分析:智者学派的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方面强调了人的价值,另外一方面过分夸大人的主观作用,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而陆王心学则认为 “心是世界的
14、本原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也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故 B为正确答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陆王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运动 普罗泰格拉。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批判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李贽代表的是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文艺复兴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故 A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李贽思想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故 B表达准确。李贽批判程朱理学,文艺复兴批判当时宗教
15、宣传的 “禁欲 ”主张,故 C表述准确。李贽主张个性自由,男女平等,人文主义注重人性, D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 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文字 “施仁政於民 ”、 “修其孝悌忠信 ”、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可以得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 “仁政思想 ”,主张仁政思想的是孟子,故正确答案:为
16、B。 A孔子核心主张为仁和礼; C荀子主张礼法并用; D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 诗经原本叫诗,或诗三百,被称为 “经 ”始于 A春秋末年 B战国时期 C西汉 D宋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诗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描述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首诗歌。汉代董仲舒曾说: “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 ”,可以得出儒家的 “六经 ”的内容已经明确,故 C为正确答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经典(课外)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的
17、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打 击诸侯势力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 “奉天承运 ”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答案: B 试题分析: “君权神授 ”认为天子受命于天, “天人感应 ”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两者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的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 B。 “祭天 ”、 “奉天承运 ”符合 “君权神授 ”理论, A、 D排除。皇帝重视灾难,符合 “天人感应 ”理论,排除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
18、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考察的是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强调的是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只是对大丈夫的定义,对个人节操的评定,跟国家没有关系, 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 考点:中国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主张。 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
19、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应 ”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答案: A 试题分析:问题为 “不能印证 ”, “天人感应 ”学说来自战国时期阴阳家的思想,而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东汉时期,所以正确答案:为 A。 B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佛教的传入,促进了我国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的发展, C、 D可以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 B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出
20、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这种经济现象在思想上的反映就是主张工商皆本以反对传统的 “重农抑商 ”观念,所以答案:选 B。经世致用强调学以致用,故排除 A。 C、 D反对君主专制,要求进行政治变革,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三 大启蒙思想家。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 (明清 )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 “反动 ”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
21、导 “自由 ”“平等 ”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末清初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君主专制,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故正确答案:为 C。在官方 “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说明宋明理学依然占统治地位,故 A错误;启蒙思想不是彻底否定,没有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故 B错误; “自由 ”“平等 ”思想在近代才真正在中国进行传播,故 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三大启蒙思想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
22、是非于学校。 ”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文字的表述,宰相的设置可以辅佐皇帝,皇帝的做法不一定是正确的,学校才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因此 A、 C、 D都能反映材料,排除。材料黄宗羲并未明确提出反对君主制度,甚至推翻君主制度,故正确答案:为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的主张。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黄宗羲则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此理解正
23、确的是 董仲舒 神化君权 黄宗羲强调民本 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都没有超越 “君主 ”这一思想范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孟子主张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以德服人,争取民心,而非以德治国,故 表述不正确,正确答案:为 C。董仲舒主张 “君权神授 ”,神化君主的权力, 表述准确; 黄宗羲认为天下的人们为主人,君主为客人,这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正确; 三者都在强调君主,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的主张。 汉武帝 “独尊儒
24、术 ”、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中 “打倒孔家店 ”、 “文革 ”中的 “批林批孔 ”、当前的 “孔子热 ”,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 “命运 ”比较科学的观点 A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B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是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提出来的,注重历史的现实性。不同时代对孔子认识的不同,是时代的反映,故 D正确;孔子的命运,是一定时期政
25、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所以不是 “任人打扮 ”,故 A 错误;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没有体现出对孔子的利用, B错误;历史不仅表现在思想方面,还表现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故 C不符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对孔子的评价(史学理论)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种社会现象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八股取士严重钳制人的思想 B僵化的理学扼杀了人们的理性判断 C
26、工商业市民阶层力量薄弱 D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 D 试题分析:李贽的思想、李贽的命运都是当时时代的反映,李贽是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思想家,军机处的设置是在清雍正年间,故 D 为正确答案:。科举考试、理学这种传统的思想文化压制人的判断, A, B符合;明中后期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工商阶层的力量还是相当薄弱,导致李贽的悲观, C符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思想背景。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 “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 明法篇中的话,即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
27、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 “大一统 ”。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 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 (4分
28、 )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汉的影响。( 6分) (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6分) 答案: (1)实行君主专制。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 4分) (2)宣扬君权神授,实行 “大一统 ”。 推动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分) (3)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日益加强。( 6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29、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体现核心思想为加强君主专制。法家思想顺应战国后期历史统一的发展潮流,得到新兴地主阶级采纳,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对秦的影响。 (2)材料考察董仲舒思想,他 “宣扬天是万物的 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 ”可以得出 “君权神授 ”主张,实现 “大一统 ”主张。董仲舒的主张得到当时汉武帝的采纳,根据所学知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促进西汉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3)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的主张,最后的总结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可以得出材料三的核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根据所学知识,黄宗羲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根源可从经
30、济、政治、思想文化层面来回答。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韩非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第 38章 材料二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2003 年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史 “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中国人)
31、的学生了。 ”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 梁 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 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对仁义礼乐的态度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治国理念是什么?( 4分)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的道德观与文艺复兴时期有何不同?( 4分)原因是什么?( 4分)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旧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有何特点?( 4分)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指出梁启超新的道 德观产生的主要原因。( 2分) 答案:
32、( 1)原因:仁义礼乐是道德堕落后的无奈选择。治国理念: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4分) ( 2)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人文主义,个人私欲膨胀;伏尔泰重视道德建设。( 4分) 原因:对中国儒学的推崇;对理性的推崇;资本主义发展日益成熟(若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任答两点)( 4分) ( 3)特点:以家庭为中心;个人道德比公共道德发达。( 4分) 主要原因:建立集体民主和强大国家的需要;或者:民族危机的加深。(若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2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出处 “老子 ”可以得 出,考查的是道家思想主张,引文大致意思为:世人失去道,圣人才教人以德。道德善良失去后,圣人才教人以仁。
33、失去仁义之心,圣人才教人以礼。而倡导礼就是忠信的缺乏,这也是祸乱的源头。联系所学知识,得出老子的处世哲学。 根据材料所述,文艺复兴过度强调人的欲望,为了防止社会动乱伏尔泰指出 “遵从孔子法规 ”,强调人的道德建设。 “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中国人)的学生了 ”可得出伏尔泰对中国儒学的崇拜,结合所学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回答即可。 ( 3)根据材料所述家庭伦理道德 “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 ”,而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 是不够的 ”可以得出个人道德比公共道德发达; ”“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 ”可得得出以家庭为中心。根据所学梁启超所处的时代
34、背景回答他思想形成的原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老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伏尔泰;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梁启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 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
35、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 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7世纪英 国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弗朗西斯 培根、霍布斯、洛克、亚当 斯密等。伏尔泰流亡英国期间看到牛顿的葬礼,数万人送葬,宫廷的王公大臣都参加了。而这时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瑞典凄凉地死去。英国通过渐进的政治变革悄悄走上社会稳定发展的快车道,在世界的交往中崭露头角。 摘编于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其他民族虚构神话,而中国人则用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朴实无华,在亚洲尚无先例。中国人通过科举遴选官员的制度,把有道德有见识的人选拔出来治理国家。因而中 国是
36、开明君主统治的楷模。 世界文化史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思想家热衷于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宣传思想。 1751年到1780年由狄德罗牵头,向 140多位法国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军事家、航海家、艺术家约稿,编撰出版了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词典。狄德罗在发刊词中说 “聚集分散在世界上的一切知识,从而建立一思想的总体系 ”,他们以献身的精神向封建制度和反动的教会势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世界文化史【近代卷】 材料五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的统治者严格遵守礼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中国是一个 暴政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专制政府不应有监察官,但中国却是个例外,监察官对缓和专制是有益的,吏部考察官员,钦
37、差大臣可以处置和奖励各级官吏,因而中国不算是最暴政的。 世界文化史 请回答: ( 1)归纳材料一、二、三、四信息,概括指出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的因素。( 10分) ( 2)结合材料三、五,指出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制度不同态度的共同目的( 2分),并分析指出两者对中国文化制度所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4分)。 答案: ( 1) 17世纪的牛顿(近代)科学知识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并以科学方法评判法国社会 问题( 2分)。英国的启蒙思想以及人们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等都刺激(启蒙)了法国人( 4分)。中国独特的文化制度启迪了法国启蒙思想家( 2分)。法国社会各领域的精英追求理性的精神和实践( 2分
38、)。 ( 2)都服务于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不同(或依据的有关中国文化信息材料的不同。评判的价值标准不同。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6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主要观点为以牛顿为首的自然科学使得欧洲的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并影响法国人从自然转移到社会方面来。材料主要讲述英国的思想家以及看到王公大臣对牛顿的尊敬影响法国人。材料三从 中国公平的选官制度入手。材料四法国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实践作用。概括各个材料的主要观点。 ( 2)启蒙思想家无论推崇中国还是批判中国,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自己的理论服务,为了拯救当时的法国社会。他们对中国文化所持态度不一样是因为他们评判的角度不同,政治立场不同,认识中国的途径不同,三者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背景和代表人物主张。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