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44.64KB ,
资源ID:336963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69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校高二上学期期初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校高二上学期期初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校高二上学期期初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人强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一思想观念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体现的是孝道、忠孝的观念,这是儒家思想,故选 A。 B 项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C项主张兼爱、非攻; D项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维护君主的统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论语 为政中记载: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就是要归于正诚) !”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

2、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 统时代风貌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思想纯正) ”可以看出,诗经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的教化作用。故选 B。 A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主要说的是该作品的教化作用; C 项错误,应该是屈原的离骚, D 项应该说的是汉赋。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 某年春晚的 “对联征集 ”出了一个上联: “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 A自白帝乘舟回江陵时付给船家 “交子 ” B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

3、自接见 C收到汪伦送的一套青花瓷酒具 D独酌之后欣赏洛神赋图摹本 答案: D 试题分析:静夜思是唐朝李白的思乡诗,洛神赋图的作者是东晋的顾恺之,李白可以欣赏到,故 D项正确。 “交子 ”出现在宋代,故 A项错误。青花瓷出现在元代以后,故 C项错误。李 白是唐玄宗时期人,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东汉时期的绘画。 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科技文化成就体现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这一特点的有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历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墙内开花墙外香 ”突出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而对世界的影响

4、十分巨大的是四大发明,故正确答案:为A项。 项历法主要是在中国实用,对世界的影响不大,因此排除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有 “虎溪三笑 ”的典故,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诗歌创作呈现繁荣景象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故事的虚构,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

5、的趋势。 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发生于西汉,时间不吻合故错误; A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联系不大; D项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说法不符合史实,唐宋尤其是宋代风格以写意为主。故选 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背景。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 “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 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 C具有很 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

6、读信息的能力,主要关注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科技。 A、 B、 C三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从 “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得出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故选 A。 D项明显错误,中国的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BC 项也是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是并非材料探讨的角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古代科技的特点。 汉印体现了汉代文化艺术博大雄浑的气象。为适合印面的方形,其布局严正均匀,端庄大方,笔画多方折、盘曲。下列篆刻最能体现上述 特征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和分析图片的能力。从题干的关键词 “布局严正均匀,端正大 方,笔画多方折、盘曲 ”可以判断出答案

7、:是 B 项,根据分析图片特点可知其他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篆刻艺术。 史记 滑稽列传中写道: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制墨技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分析问题能力。由材料中 “用三千奏牍 ”“两人共持举其书 ”可知,当时书写材料极不方便,西汉时期的造纸术改变了这种情况。与此有关的发明应是造纸术,故选 A。 B、 C 项体现的是印刷术的

8、变革,与材料无关; D项与近代打印技术有关,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造纸术。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 “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 ”这里所指的 “一成不变之观 ”是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 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 ”可知,儒家传统思想开始于孔子,至秦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选 C。 A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的是宗法血缘关系; B项是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来的思想; D项说的法家思想,与材料中心思想

9、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的地位。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 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一带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正是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故 D符合题意。僧人在故事中只是一个意象,两个故事表达的是市民争取自由、伸张正义的愿望,无关乎对僧人的爱憎交加,故 A项不正确;

10、 B 项未能反映出要表达的本质意图; C 项这两个故事都在杭州流行,没有其他地域作对比,不能反映出地域性,故 C项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的理念,同时又认为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 “以人为本 ”“无为、无欲 ”,结合 “百家争鸣 ”所学,分别体现了 “以人为本

11、”-儒家, “无为、寡欲 ” -道家的主张。故选 B。法家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维护君主的统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因此 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内容。 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 “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就、宋明理学。难度为较难。西汉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宣扬 “君权神授 ”,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学说,给儒学赋予的神的色彩。由

12、此可知,题干中的 “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是指董仲舒。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强调人民受命于君主,君主受命于天意。也即 “天人合一 ”思想,由此可知, B为正确答案:。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与题干无关,可排除 A; B强调人要有忧患意识,属于孟子思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强调人心与天理的关系,心学主张,不符合题意, 可排除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 综合题 ( 27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

13、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 “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 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朱熹认为: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阳明认为: “心即是理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14、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 “天下之大害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 答张敬夫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 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9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6分)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4分) (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 6 分) 答案: (1)原因 :儒家思想的二重性 ,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 ,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

15、 ,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3分 ) (2)差别 :朱熹 ,主张格物致知 ,即通过 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 ,主张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 ,经世致用。 (2分 ) (3)主张 :经世致用。 (1分 ) 表现 :政治上 ,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 ,主张 “工商皆本 ”;学术上 ,学以致用。 (3分 )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中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 ”“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可知,儒家思想的二重性 ,即在维护封建礼教

16、伦常的同时 ,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 ,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还有董仲舒和汉武帝的作用;( 2)朱熹认为: “一事不 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故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主张 “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 3)由材料中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可知,他们主张经世致。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皇帝乃是 “天下之大害 ”为学应求务实,概括以上可知,政治上 ,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 ,主张 “工商皆本 ”;学术上 ,学以致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

17、地位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内容;中国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的思想。 ( 25分)观察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诗七律 长征手迹 图一 材料二 毛泽东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书法作品 图二 请回答: ( 1)图一反映的是何种书法作品? (3分 ) ( 2)图二属于何种书法?这一书法作品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何年何月何日?其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7分 ) ( 3)中国汉字从商朝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请简单概括其发展趋势。(9分 ) ( 4)结合所学知识,请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简要评价。 (6分 ) 答案: (1)草书。( 3

18、分) (2)楷书。( 3分) 1949年 4月 23日,南京解放。( 2分)标志着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 2分) (3)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9分,写出文字演变的顺序即给 6分,写出文字演变趋势给 3分) (4)评价: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6分,言之成理可以适当加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6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1)图一笔断意连 ,自然天成,应该是草 书,( 2)图片二中书法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应属于楷书。从图片中的字体内容百万雄师过大江可以看出这是说的渡江战役,攻占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瓦解。看懂图片并联系教材知识回答。( 3)中国的汉字有六种造字法,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总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 4)中国的书法在魏晋之后进入到自觉的阶段,而在此之间主要功能是实用,兼具美感。中国书法兼具实用和欣赏两种功能。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与书法艺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 革命 解放战争、渡江战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