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23.75KB ,
资源ID:337238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72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学年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二 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科学的科学 正确的学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正确与错误之分,故 项表述不正确,故不能入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而 “科学之科学 ”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故 项是错误的,不入选; 两项是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故可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 走亲串门坐公交,外出旅行减装备,年夜饭摆 “全素宴 ”,低碳家电、植物年礼走俏,节能灯取代花灯,网上拜年风行, “低碳过春节 ”倡议得到数百万网友响应 不论是在过节生活中,还是网络世界里, “低 碳过年 ”、 “低碳春节 ”成了虎年春节的时尚。材料表明 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人的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认识是标志着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践决定认识,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真理是标志着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3、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意识的反作用。 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三思而后行 不登高山

4、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项中 “三思而后行 ”与 项中的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两项中的观点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 黑格尔说: “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这说明真理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既然是真理,即

5、是正确的认识,就不能用被推翻一词,否则就是谬误,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认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故 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 两项是真理发展过程和特征的正确表述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的特征。 我国以 2010年 11月 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早在 1957年马寅初的新 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早在 1957年马寅初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这说明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C意

6、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 “复制 ” 【小题 2】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意识既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能反映事物的现象,故 B 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 C、 D 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小题 2】试题分析: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是因为当时还不能证明它是正确的;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通过实践正确

7、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由此可见,答案:是 D项。 考点: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决定认识的表现。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 ,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 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是相同的,故 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入选; 项表述正确,但不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

8、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 2010年 11月 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恬。这体现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恬 ”,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9、和计划性,也表明了实践是有意思、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特征、实践的特征。 我国科研人员运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基因组装工具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 DNA序列和功能基因,首次提出 “人类泛基因组 ”概念,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 准。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D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我国科研人员运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基因组装工具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 DNA 序列和功

10、能基因 ”,表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毕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B项中的观点否认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真理是有条件的,故 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故 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 “愚 ”,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而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在否认了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11、,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实践具有历史性特征。由此可见,题中某人的观点否认了实践的历史性特征。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 B条件性 C反复性 D主观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由此可见,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牛顿定律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存在适用和不适用的事实,这表明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C真理是普遍的客观的 D真理与谬误是截然不同的 答案: B

12、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牛顿定律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存在适用和不适用的事实 ”,表明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由此可见,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两项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 D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有条件的。 达 芬奇曾经说过 “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 ”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达 芬奇的话表明了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

13、导。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理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故 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故 B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C 项表述亦是错误的,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近些年来,关于 “曹操墓 ”的真假之辩不绝于耳,大有胜负不分伯仲之势。“曹操墓 ”的真假看来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

14、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故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寻找真理性认识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对

15、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本题材料中萧伯纳与周国平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故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B项表述是错误的 ,故不能入选; A、 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 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 “世界哲学日 ”, “哲学日 ”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说明 A有了哲学,生活就快乐了 B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有了

16、哲学就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不能入选;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故 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哲学的产生问题,故 B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表明了哲学具有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作用,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习哲学的意义。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B哲学和具体科学能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C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对具体科学研 究起指导作用 答案: D

17、 试题分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且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故 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根本上的指导,故 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故 C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 D项是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正确表述,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在盗梦空间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 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人们甚至可以通 过思维来进行犯罪。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_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

18、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 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 ”等涉及的是思维与存在谁决定随的问题,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材料中并未涉及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故 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辩证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指的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属于可知论的范畴,故 C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19、 D 三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可知论的观点。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 “天 ”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 172个“天问 ”。下列关于 “天问 ”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 接而变化起 天地万物都是 “绝对精神 ”的产物 “存在即被感知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项认为自然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认为天地从混沌而出,分裂出阴阳两种对立的事物,分别代表乾坤,阴阳交合在对立统一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世界万物,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属于客观唯心

20、主义观点,不能入选; 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下边漫画 “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 便无笼 ” 的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漫画认为心 (人的感觉 )可以决定笼 (客观事物 )的存在,其实质是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地震发生人类能否

21、准确预测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地震发生时 ,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地震预警是人们改造客观规律的结果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小题 2】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

22、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 “十二五 ”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 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 【小题 3】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 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 10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

23、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人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试题分析: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 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地震预警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故 C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认识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故 D 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地震的成功预警,是人们尊重规律、认识利用规律的结果,故 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小题 2】试题分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

24、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故 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目要求,可以入选; A、 C、 D三项是关于地震预测的正确表述,不合题目要求,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小题 3】试 题分析: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两项中的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故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 ”,表明人们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考查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及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5、 ”其观点是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 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万物都在运动 ”表明毕尔生承认世界是运动的;题中观点 “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表明毕尔生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由此可见,英国哲学家毕尔生的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观点属于典型的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

26、动 B运动是物 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无不改 ”、 “无不积 ”、 “无不变迁 ”、 “无不移易 ”表明了龚自珍认为物质世界是运动的,故 B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故 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D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客观实在性的问,故 C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鲁迅说: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 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

27、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C神鬼概念是对客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像出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表明神鬼观念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歪 曲的虚幻的反映,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观念、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故 D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 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魔术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它是魔术表

28、演者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进行的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制造的奇幻现象是不存在的 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利用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现象的来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改造,故 A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魔术制造的奇幻现象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故 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创造性思维是主观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来源,故 D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它是魔术表演者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进行的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 ”,体现了 C项。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

29、要尊重规律、尊重客观条件。 2011年 2月 18日, 50名旅居巴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的福建明溪籍华裔青少年回到故乡明溪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礼仪,参加 “中国寻根之旅 ”冬令营福建明溪营活动。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 “根 ”始终不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动中有静 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静止意味着事物没有任何变化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故 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 根 始终不变

30、”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 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 “绝对观念 ”的 “外化 ”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 “气 ”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 “气 ”组成的。 (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4 分) (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4分) ( 3)在

31、世界本原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 4分) 答案: ( 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分);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分)。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分)。 (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 “气 ”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分)。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分) (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本原,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种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概括

32、和总结。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中贝克莱观点中的 “感觉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感觉 ”指的是人们的意识,他认为 “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表明了他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本题中黑格尔观点中的 “绝对观念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里 “绝对观念 ”指的是其实并不存在的客观精神,这表明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本题材料中张载观点中的 “气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他认为世界由 “气 ”构成, “气 ”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气 ”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他把具体的物质

33、形态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科学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里的物质是对具体物质形态的概括与总结,是抽象的,是科学的物质观。 考点: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观点类型及其观点、唯物主义的类型及其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 11月 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 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浙江省政府根据国务院上述通知,结合省情及时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稳定消费价格

34、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采取包括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农副产品供应、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加强监测预警和市场价格监管等在内的多条措施,稳定物价。 结合材料运用 “唯物论 ”的相关知识,感悟浙江省政府出台这些措施的哲学智慧。( 14分)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分)浙江省政府结合省情出台措施,符 合浙江实际( 2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3分)这些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有利于浙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2分) 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2分)浙江省政府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出台价格调控监

35、管措施。(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浙江省政府出台措施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将材料中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措施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作为答题的突破口。题中材料 “浙江省政府结合省情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题中材料 “措施的出台,对 进一步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表明了意识的能动反作用;本题材料中浙江省政府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体现了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 3月 14日,国务院总

36、理温家宝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 ”,犹如暮鼓晨钟、当头棒喝,应当引起人们对当前腐败问题严重性和极端危害性的高度警觉。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2010年被称作 “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年 ”。从新版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到限制“裸官 ”出境新规,再到近日印发的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国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划定反腐路线图。 2011年政府在 “制度反腐 ”这一基调下继续展开廉政风暴。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

37、的方式方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未来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 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论的角 度,请你分析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4分)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正是基于我国反腐败形势和现状以及更好地反腐败做出的应对。( 3分)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世界的反腐实践证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3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政府在 “制度反腐 ”理念基调下展开廉政风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 4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腐败要

38、创新体制,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4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分析材料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出关键词语并概括出相对应的认识论道理。题中材料 “基于我国反腐败形势和现状制定多项措施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中材料 “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题中材料 “2011年政府在 “制度反腐 ”这一基调下继续展开廉政风暴 ”体现了认识的反作用;题中材料 “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表明了认识具有无限性。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及其表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