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海南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 “文化命题 ”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
2、突出, 正确;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精神,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文化是物质力量 ”说法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云南省丽江的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整个乐曲分为 “神州 ”和 “华通 ”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 “清河老人 ”、 “小白梅 ”、 “水龙吟 ”等五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由此可见,纳西古乐( )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
3、境决定的 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历史悠久,这套乐曲长期在纳 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决定 ”一词错误;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说法错误。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范曾是我国当代国画家的一个代表性人物。范曾指出
4、,中国文化的发展振兴 ,首先要继承中华文化精华的部分 ,使之充分发展 ,不断创新 ,这样我们才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振兴。这说明文化的健康发展 ( ) 离不开社会实践 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根基 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国文化的发展振兴 ,首先要继承中华文化精华的部分 ,”说明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基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根基, 正确; “不断创新 ”说明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正确;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2010 年上海
5、世博会的会徽都是以汉字的书法创意为型。汉字书法的 “世 ”字与篆刻的 “京 ”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回答题。 【小题 1】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这说明( )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B C D 【小题 2】现代汉字的字体都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材料表明( )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社会实践推动文化繁
6、荣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说法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文字包括汉字, 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 说法正确。该题选 C。 【小题 2】试题分析: “现代汉字的字体都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 ”,说明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我国的汉字已有 “六千多年的历史 ”,体现了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正确; 与题意不符。该题
7、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发 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下列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不科学的文化 B落后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C腐朽文化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D对落后文化要坚决取缔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全面、准确认识,既要区分二者的不同点,又要概括它们的共同点。对待落后文化要通过教育,加以改造或剔除,对待腐朽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故 D选项说法错误,该题是反向选择题, ABC说法都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当前,唱红歌 成为了全国很多地方最时尚的文化现象。老中青
8、三代同唱红歌的场面,飘荡在大街小巷的歌声,电视台红歌会的超高收视率,都表达着我们内心深处对一种信念的坚守。唱红歌有利于( ) A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C使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文化建设的灵魂 D确保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唱红歌有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有利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故本题选 A项; B不符合题意; C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灵魂,不是因为唱红歌这个活动决定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确保 ”过于绝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
9、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外国影视作品流入中国市场。一些青少年对外国影视的兴趣日渐深厚,并逐渐形成了一股追捧外国当代文化的热潮。这反映出( ) 我们青少年精神颓废、空虚 人们的文化生活面临多种选择 文化的多元化趋势阻碍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外国影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为人们提了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 正确; “一些青少年追捧外国当代文化 ”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 正确; 说法错误。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
10、解读国学经典论语,立足于“唯用 ”的角度 ,通过经典文学给现代人以宇宙观、人生观、处世之道、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启迪 ,受到中国国内大众的欢迎,这告诉我们( ) A电视文化比传统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大众喜欢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创新形式使传统文化更贴近群众 D电视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是知识性错误,首先排除;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国学经典论语,是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这样能够使文化更贴近群众, C正确;电视文化和传统文化都是文化的传播方式,各有作用, A说法错误; B混淆了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错误。 考点:
11、本题考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
12、值体系有重要关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说法错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说法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说法正确。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观点( ) A割裂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B认为 “才 ”比 “德 ”更重要 C认为 “德 ”比 “才 ”更重要 D认为 “德 ”“才 ”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答案: D 试题分析: “才 ”指代的是科学文化修养, “德 ”指代的是思想道德修养,司马光
13、对才与德的关系论述正确处理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认为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D正确; ABC对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表述错误,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国学中的传统民本思想如 “民贵君轻 ”“仁政惠民 ”“民水君舟 ”等,为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提供了思想素材。这表明 ( ) 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发展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 时而变 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本身说法错误,首先排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
14、本,这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精神进行的创新, 正确;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过于笼统,错误。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华民族的孝道也得以以新的形式发扬。许多子女、媳婿会为其父母过生日时在电视台点歌。但不管形式怎样变化,像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健康长寿 ”这样的美好祝福始终是不变的。这说明( ) A要反对文化多样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必须对传统思想进行改造 D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认同特征 答案: B 试题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表达孝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不管形式怎样变化,一些美好的祝福始终是不变的,人们表
15、达的孝心是不变的,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正确;我们要尊重文化 的多样性, A 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且与题意不符;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重男轻女 ”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在今天仍然存
16、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说明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 D正确; AC 说法错误; B没有解释出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中华民族是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民族之一,神舟九号升空,太空迎来首位中国女航天员,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神女飞天传说成为现实。这反映了(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实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神女飞天的传说流传了数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激励着人们去追求这一梦想,在今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正确;不同的文化对
17、人的作用不同,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能够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说法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 “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 ) 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雷锋精神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和接受,被称赞为 “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
18、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这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正确;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陆丰皮影戏,作为 “中国皮影戏 ”的组成部分向联合国正式申报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它主要包括纪念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C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D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答案: C 试题分析: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与题意不符;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
19、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C 正确; B 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皮影戏又称 “灯影戏 ”,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 1000 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活化石 ”。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
20、成就的重要标志, 说法错误;皮影戏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正确;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表演艺术,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各民族文化,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 民族精神是 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文化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先进文化才能反作用于社会 D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B本身说法错误,首先排除;无论什么性质的文化都会反作用于社会, C说法错误;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则起阻碍作用, D说法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 13亿大陆人民与 2300万台湾同胞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 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
22、本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相同的文化传统影响着两岸人民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两岸人民对 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和精神纽带, 正确; 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点,与题意不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说法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 “凝固的艺术 ”的是(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建筑以其特有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
23、的艺术装饰,称为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2013年蛇年春节,一种叫 “中国红 ”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 “年味 ”,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 )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正确;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人
24、们创造了文化由享用着文化, 正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继承和发扬,对糟粕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说法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综合题 (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 05月 14日,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其经验值得借鉴。该片从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由 “吃 ”出发,真正 “吃 ”出了文化, “吃 ”出了共鸣。 在国人看来, “吃 ”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
25、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是一方水土各种文化要素的集合。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材料二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不仅吸引了 80后年轻群体的集体观看,还在网络和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 某中国 留学生说:我爱死中国美食了,看着舌尖上的中国,我差点儿要舔屏幕了。什么时候出英文版,我一定让我的美国同学们也看看,骄傲啊。好想回家 ( 1)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走红对我们传承和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 ( 9分) (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
26、,如果你是海外留学生,你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8分) 答案: ( 1)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该片的走红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3分) 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展示的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分) 该片展示了各地民俗民风与多样的美食文化,使人们 “吃 ”出了共鸣,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分) ( 2) 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分) 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
27、展创新;( 2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2分) 学习掌握文化传播技术,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分) 试题分析: ( 1)该题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理解与运用。学生除了回答课本相关原理外,还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该片走红的原因分析是回答给我们启示的依据,该片走红发挥了大众传媒对文化的传播作用;该片是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该片展示了各地饮食文化,立足实践。从以上几个方面回答给我们的启示。 ( 2)该题是措施类题,回答的措施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主题,限定的主体是海外留学
28、生,即回答的措施要符合主体身份。从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 新的关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传播中华文化等角度回答。该题需要学生开拓思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 7月 20日,以 “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 ”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范继英在致词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梦,是亿万青少年的梦。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是建设中国梦的栋梁。举办以 “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 ”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29、就是通过读书和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增进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青少年憧憬中国梦、建设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要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2分) 答案: (1)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3分)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 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分)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
30、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分) (4)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培育 “四有 ”公民,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分) 试题分析:该题围绕爱国主义,从为什么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答案:首先要明确爱国主义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其他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弘扬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孝 ”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 “扶不起 ”(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 “道德寒冬 ”。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 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 “扶 ”去 “助 ”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 “扶得起 ”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 “不扶 ”到 “扶 ”的变化。 2011年 12月 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
32、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 “深圳不缺好心人 ”。 ( 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深圳市是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 8分) ( 2)为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 9分) 答案: ( 1)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 制定救助行为保护法规,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使道德建设与法律法规相协调。 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
33、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每点 2分,答对 4点得满分 8分) ( 2) 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 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每点 3分,共 9分) 试题分析: ( 1)该题需要结合深圳市的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和概括,通过
34、深圳市的行为理解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措施。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 统美德、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体回答。 ( 2)怎样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考核,学生只需根据所学要点回答即可,难度不大。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从实际行动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重在实践。 考点: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辨析题 辨析题:( 10分) 4月 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 “世界读书日 ”。为迎接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
35、 2013年 4月 23号上午,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新书推介、音乐沙龙、与读者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批群众参与,掀起新一轮的读书热潮。 席勒说: “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因此,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请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10分) 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因此,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4分) 人的文 化素养并非与生俱来,也非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的说法是片面的。( 3分) 作为青年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应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 2分) 因此,辨题说法是片面的。( 1分) 试题分析:该题是辨析题,需要学生对题目观点准确解读,全面认识。该观点看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但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依靠文化氛围,而是要通过参与文 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等逐步培养,故题目观点有存在不合理之处。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