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24.70KB ,
资源ID:337283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72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诗经中的周颂 清庙之什中写祭祀时歌颂祖先说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大雅 桑柔写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说: “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 ”卫风 硕人描绘庄姜之美写道 “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通过诗经中上述篇目的描写不能看出的是 A诗经强调雅俗共赏 B诗经内容上包含了风、雅、颂三个部分 C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和特点 D有多种表现手法和特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

2、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据此可知,诗经是反映奴隶制时代社会风貌和特点的诗歌总集,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 西方文明史载: “大约在 16601789 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其 “重大的变化 ”主要包括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启蒙运动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兴起于 14世纪,而材料所述时间为 16601789 年,故 不符合题意要求, 均符合题目所述的时间,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法国

3、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中国文化充满 “纯人文的美德、忠诚、牺牲精神和对人类理想经久不衰的眷恋 ”, “中国精神 ”的 “理性光辉 ”将有助于欧洲人驱散中世纪教权的阴霾。下列选项不属于伏尔泰所说的 “理性光辉 ”的是 A尚书 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B左传 昭公十八年: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 C荀子 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D墨子 耕柱:鬼神之明智于圣人也,犹聪耳明目之于聋瞽(盲人)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讨和论证问题能力。 “理性光辉 ”是指中国人不受宗教神权影响的理性精神 ;D项认为鬼神比圣人明智,不符合理性精神 ;其他三项均体现了理性光辉。

4、故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孙中山先生说: “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 ”,排除 A、 C两项。根据 “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 ”的信息与 D选项相符,故选 D。民生主要出于经济目的,不是政治目的, 排除 B。 考点:

5、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 1958年出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 “九一八 ”事变至 “一二九 ”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 “得到彻底的改造 ”,说 “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 ”。对青春之歌的批判说明在当时 A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方针在文艺创作中没有得 到很好地贯彻 B “左 ”的观念影响严重 C青春之歌的创作脱离当时时代主题 D杨沫在

6、当时是 “反动学术权威 ”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有人 ”在 “左 ”的观念支配下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 “得到彻底的改造 ”, “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 ”“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 ”。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文学批评中的 “左 ”倾。 20世纪 80年代初,文坛一度出现 “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 ”热流,它们反映的主题主要是( ) A抗日战争 B国共内战 C “文化大革命 ” D改革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伤痕文学是本世纪 70年代末

7、到 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 “文革 ”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它不再限于表现 “文革 ”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 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 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文学的发展。 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革

8、命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创新和发展。 结论马克思主义早已提出, 结论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故 不符合题意。 都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故符合题意。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至 200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表 年份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49年 117000 0.029% 1998年 3400000 5% 2002年 17000000 15% 2008年 20210000

9、 23.3% 上表说明 A 19491998 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平均增长率最快的时期 B 19982002 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 C 20022008 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长近 0.5%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91998 年增长率尽管从 0.029%增长到 5%,但是中间是大约 50年的时间,所以不是平均增长率最快的时期,相反 19982002 年中间 4年的时间,增长率由 5%增长到 15%,是最快的,所以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

10、展表现。 文革结束后,国家为发展教育重新整顿了教学秩序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下列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科教兴国 ”战略实施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提出 重新恢复高考制度 “希望工程 ”推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 1995年首次提出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提出是在 1983 年,重新恢复 高考制度是在 1977 年,“希望工程 ”是 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方针。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

11、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进而产生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德拉克洛瓦、米勒、塞尚 B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是马拉之死、日出 印象 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 示复杂矛盾的内心 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的米勒、塞尚不符合题意, B项中的日出 印象不符合题意, D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故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艺术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艺术。 荣获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在颁奖仪式上,作了

12、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长篇演说。他激烈地指出, “孤独 ”就是拉丁美洲的代名词。 “孤独 ”已经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精神,成为阻碍民族上进、国家发展的心理负担。这就是拉丁美洲 “神奇现实 ”的内在含义。由此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发掘 “神奇现实 ”主要是为了强调 A对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 B揭露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C描绘布恩迪亚家族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 D揭示当代拉丁美洲的民族 孤独感,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拉丁美洲的孤独那篇演说中剖析了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之后所说的:

13、 “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馑、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想强调 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马尔克斯。 弗洛姆深刻地指出 “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 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 A 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 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 人生意义 B 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 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C 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 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 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 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

14、挑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因此说 “上帝死了 ”。 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因此说 “人死了 ”。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物种起源。 伽利略对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象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这一发现印象尤其深,他认为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是一团团在空间转动的物质。约翰 多恩表达了 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 “一切都

15、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 ”这主要表明 “新天文学 ”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动摇了人们对封 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实验事实 ”,排除 A 项 ;“新天文学 ”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但并未引起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故 B 项不正确, C 项正确 ;“新天文学 ”并未推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故 D 项不正确。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伽利略。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 义人必因信得生。 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

16、来实现。 ”这段材料可能出自于 A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B薄伽丘的十日谈 C马丁 路德的论基督徒的自由 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 ”、 “义人必因信得生 ”、 “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等信息都是强调因信称义,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因信称义。 一个先秦思想家 “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 ”,他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庄子的 “忘我 ”是个很高的境界,忘记事物的一切区别、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区别,因此,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

17、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所以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庄子。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 “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即使那些 “非外间所应知 ”的宫闱秘闻,诗人 “反复极言 ”,“上之人亦不以为罪 ”, “今之诗人 ”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宫廷秘史为内容的诗歌更加引人关注 B唐朝诗歌内容 丰富程度空前绝后 C唐代文化政策的开明开放 D宋代文人地位下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D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 B不对,材料是说明唐朝诗歌空前繁荣的原因, “即使那些 “非外间所应知 ”的宫闱秘

18、闻,诗人 “反复极言 ”, “上之人亦不以为罪 ”, “今之诗人 ”则绝不敢如此 “说明唐朝诗歌创作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因此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唐诗。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 乃知不善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强调了真理与常识之间的巨大差别,只有自己在经历过外界事物的亲身体悟,才

19、能明白真理的深刻内涵和所蕴藏的意义,而常识则不会使人对真理有真正的体悟,也就是只有通过对外界事物的亲身实践,才会达到对真理的真切认识,所以该主张应该是程朱理学的观点, C项符合题意,而 A C D三项则是陆王心学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顾炎武认为, “王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批判 “心学 ”的空谈 B顾炎武主张 “经世致用 ”的学风 C顾炎武批判 “心学 ”对儒学正宗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

20、的 “心学 ” ,但不主张废除儒学的正统地位,故选 D ; ABC均符合顾炎武的上述言论,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 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有言: “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与他的这种精神最为类似的是 A董仲舒 B李白 C朱熹 D李贽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贾宝玉说的 “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他在当时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对传统观点的叛逆,所以这一点

21、与李贽相似,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 ”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 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C反映出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 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的 “专刊小板 ”、 “夹袋册 ”是宋代为了便于考生带入考场,不被监考老师发现,所印开本较小的小册复习资料,所以会 “高价竞售 ”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印刷术。 李之藻( 1565

22、-1630)序利玛窦(著名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天主实义重刻本说: “尝读其书,往往不类近儒,而与上古素问、周髀、考工记、漆园诸篇默相勘印。顾粹然不诡于正。 信哉!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是书上卷皆言天象 以水、火、土、气为四大元行,则与佛经同。 ”材料表明作者 A认为西学中源 B认可西方科学,排斥西方宗教 C明确区分西方科学与西方宗教 D主张中体西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说利玛窦的书 “与上古素问、周髀、考工记、漆园诸篇默相勘 印 ”、 “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可以知道作者认为西学中源,故选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 西学中源。 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

23、习的主流,以下不属于西学东渐内容的是 A民主与科学 B耕者有其田 C君主立宪 D男女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24年 1月 20日至 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后,孙中山又提出了 “耕者有其田 ”的主张。但是, “耕者有其田 ”的实现,却是由毛泽东来完成的。故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耕者有其田。 严复曾说: “牛有牛的 体 和 用 ,马有马的 体 和 用 牛之 体 决定了它有负重之 用 ,马之 体 决定了它有致远之 用 ;讲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就好比要求 以牛为体 来求马之 用

24、 。 ”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 “西学为用 ”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愚昧无知, “牛马 ”不分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严复认为,洋务派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腐朽;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故选 B。 考点:思想解放的 潮流 维新思想 严复。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指出: “ 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近代中国思想启蒙 “偏离了方向 ”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

25、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 答案: B 试题分析:近代以来 ,中国屡遭西方国家侵略 ,救亡图存压倒了启蒙,所以会出现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的结果,故选 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 “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 ”, “物体运动靠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推动 ”,首先推翻这一观念的是 ( ) 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思想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说的物体运动的 “推动者 ”是 “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 ”实际上与其 “造物主就是第一推动

26、者 ”观点一致,强调上帝或者神是物体运动的 推动者,而牛顿的经典力学将造物主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了,所以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提出的意义。 综合题 ( 18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 “传统文化与新文化 ”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 1)同学们搜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8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 2)某同学搜集到天涯论坛一篇文章漫谈儒家的三纲五常,其中有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母

27、体文化,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极其荒谬的。统统的加以否定,肯定是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完全加以继承,肯定是犯了极右的老朽病。该继承的却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却强行继承,那肯定是患了精神与功能上的紊乱症。还有什么和谐稳定可谈呢! 请问:犯了 “极左的幼稚病 ”和 “极右的老朽病 ”分别是影射什么运动?( 3分) ( 3)某位同学笃信西方学者亨廷顿的观点,因为他认为 “儒教与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儒家文化不能与民主并存。 ”结合相关史实 ,请至少举一例给予反驳( 3分) ( 4)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 “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另 种观点认为新文化 “应

28、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 ”。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 4分) 答案:( 1)( 8分)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2分)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分)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或全盘否定) ( 2分) “尊孔复古 ”逆流; 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答 2点即得 2分) ( 2)( 3分)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 3)( 3分)(举一例,言之成理即可)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重新活跃已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晚清康有为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制度相结合,宣扬维新。 ( 4)( 4分)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

29、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顺应时代潮流。(答到 2点即可) 试题分析:( 1)这一题属于按照示例来填表的题型。这类题需要首先明确表格中已有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填写的部分的示例或者说样板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下面要做的就是怎么按照示例的样式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就可以了。 ( 2)首先要明确 “极左的幼稚病 ”是指统统的加以否定, “极右的老朽病 ”是指完全加以继承,据此就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来推断,对传统的文化统统加以否定的“极左的幼稚病 ”一定是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完全加以继承的 “极右的老朽病 ”应该是指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文化。 (

30、3)首先要明白 “儒教与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儒家文化不能与民主并存。 ”是指儒家文化中不会有民主的东西,据此就可以寻找所学知识中儒家文化与民主相联系的史实即可。联系所学可以想到: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重 新活跃已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晚清康有为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制度相结合,宣扬维新。 ( 4)建设新文化有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和优点,也都有糟粕和缺点,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长补短,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顺应时代潮流。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特点和影响;思想解放的潮流

31、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中体西用。 (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上古时期,许多文明古国基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中古时期,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国衰落,只有中国仍居世界前列,除了蚕桑、茶等农业技术、冶铁术、造纸术、造船、瓷器、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拱桥、针灸等外,远远比西方国家先进的成就还有: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磨、龙骨车、石碾、风箱、独轮车、马颈套、弓弩、天然气井等。中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向东、向南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和印度等国;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散到欧洲

32、,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 贡献。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材料二 正如艾赛亚 柏林所说的: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说: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 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年至 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 1957年至 1976年错失第 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美差距 100年 材料四

33、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 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我国成为能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 1970年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4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整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4分) ( 2)材料二中所说的 “牛顿的原理和方法 ”指的是什么?说明牛顿的成就对思想界如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4

34、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特点和思想文化背景角度,分析 “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 ”中错失前两次机遇的原因。( 4分) ( 4)材料三认为中国 “1957 年至 1976 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这与材料四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相矛盾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 5分) 答案: ( 1) ( 4分)(答到有效 4点即得 4分)独立取得;世界前列;领域众多,尤其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成就多;注重实用与经验;不断传播并影响到世界各地。 ( 2)( 4分)原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1分)方法:以实验为

35、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1分)影响: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启迪了以 “理性和科学 ”为纲领的启蒙运动。( 2分) ( 3)( 4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注重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缺乏深层次规律性探究;( 2分)文化上是儒学(理学)主导思想界,重人伦,轻科学,重科举,影响了科技发展的动力。( 2分) ( 4)( 5分)不矛盾。( 1分)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 “左 ”倾错误, “文革 ”动乱,我国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2分)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卓绝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2分) 试题分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 “许多文明古国基

36、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 ”、 “中国仍居世界前列 ”、 “除了蚕桑、茶等农业技术、冶铁术、造纸术、造船、瓷器、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拱桥、针灸等外,远远比西方国家先进的成就还有: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磨、龙骨车、石碾、风箱、独轮车 、马颈套、弓弩、天然气井等 ”、 “向东、向南传播 ”、“向西传播 ”、 “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写出 4点即可。 ( 2)原理:结合所学应该知道,实际就是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即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方法:即牛顿开创的研究方法,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之上,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牛顿

37、的经典力学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把上帝从无生命的领域赶了出去,同时结合材料二它还为启蒙运动提供方法和借鉴。 ( 3)原因:题目要求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特点和思想文化背景角度来寻找原因,所以从材料一 中体现的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的特点,注重生产或生活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但是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原因之一;结合中国思想文化背景考虑的话,应该考虑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重人文,轻科学,重科举,轻技术,影响了科技发展的动力。 ( 4)材料三认为中国 “1957 年至 1976 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而材料四却列举了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不少成就,两者看上去矛盾,实际上需要考虑的是我

38、们如果不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应该是主动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的,但是当时我们处在与美国和苏联两个 超级大国都对立的相对封闭状态下,独立研究取得的结果,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科技成就的特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特点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957-1976年间的科技成就与原因。 ( 15分)历史上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都曾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上却走出风格迥

39、异却又殊途同归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 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 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 “法语热 ”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 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 喜剧 ,其实就是题作 历史 也没有什么。 ”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 “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

40、 ”“真正的中华民国必须建设在新思想的上面。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 所以未来中华民国的长成,很靠着文学革命的培养。 ” 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改革 材料四 今日文学大病,在于徒有形式而无精神,徒有文而无质,徒有铿锵之韵,貌似之辞而已。今欲救此弊,宜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求文法;第三,当用 “文之文字 ”时不可避之。 胡适逼上梁山 ( 1)结合材料一分析 “法语热 ”风靡欧洲大陆的原因。( 2分) ( 2)材料二中雨果所追悼的文学 家是谁?请说明判断依据( 4分) (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傅斯年和胡适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原因( 5分)。 (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在

41、思想启蒙上的不同特点。( 4分) 答案: ( 1)( 2分)(答到 1点即可)法国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大陆国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尖锐。 ( 2)( 4分)巴尔扎克 (1分 )依据: “题作 喜剧 ”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 “同现实打成一片 ”, “就是题作 历史 也没有什么 ” 现实主义流派 “1850年 ” 与巴尔扎克和现实主义文学流行年代相符(答 2点依据即可得 3分) ( 3)( 5分)主张: “文学革命 ”;( 2分)原因:旧文学的弊端;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或国内民主进程的推动)。(答 2点即可得3分)。 ( 4)( 4分)产生不同:法国

42、启蒙思想主要是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内生的。中国新思想的产生主要受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影响,是外生的;( 2分)路径不同:中国的思想启蒙在器物与制度变革之后,法国启蒙思想的发生先于制度变革;( 2分) 试题分析:( 1)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来回答,根据材料一中的 “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 ”可以 得出原因之一是法国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一中的 “法语热 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可以考虑到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尖锐的史实也是其原因。 ( 2)根据材料二中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 ”、 “同现实打成一片 ”、“他

43、题作 喜剧 ,其实就是题作 历史 也没有什么 ”这些信息可以知道这个文学家的所有作品都集成了一部书,取名为 “喜剧 ”,而且是描写和反映现实的,相当于描写和反映历史,所以应该是法国的巴尔扎克,其著作为人间喜剧。 ( 3)主张:根据材料三中的 “新思想必须放 在新文学里面 ”、 “所以未来中华民国的长成,很靠着文学革命的培养 ”和材料四中的 “今日文学大病 ”可以推断两者都主张 “文学革命 ”。原因:应该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到 “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 ”和材料四中的 “今日文学大病 ”都是是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当时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国内民主进程的推动等原因。 ( 4)这一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 “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 ”可以推论出中国的启蒙运动是在器物与制度变革之后,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法国的启蒙运动开始于法国大 革命之前,思想启蒙先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另外从所学两国思想启蒙的背景可以知道,法国启蒙思想主要是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内生的。中国新思想的产生主要受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影响,是外生的。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比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巴尔扎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