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 “邪 ”是什么? “邪 ”是哪里的? “邪 ”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太空中去了吗?如果第二天 “邪 ”又回了,要不要再放鞭炮? “邪 ”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多宽、多重 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 “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一材料说明 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 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 C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
2、实践 D哲学产生于普通人对一些身边问题的思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以 “追问生活中放鞭炮为何能驱邪 ”为例来说明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源于我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不是情感因素的集合,故A、 B选项错误;放鞭炮是人们生活中的事,对此无限追问就会上升到哲学命题,说明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故 C正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的形成离不开哲学家的思考和整理,故 D的说法不科学。本题正确答案: 是 C。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 “每个人只要花 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布朗立即寄去了 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
3、信: “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 49 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之所以目瞪口呆,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 A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布朗安静地躺在床上相对于旋转的地球而言是静止的,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是错误的,故 A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故 B错误; C与题意无关;广告商割裂了运动与
4、静止的关系,并没有否认世界是物质的,故不选 D。本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 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提到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 ”可看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故选 A。运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故 D项错误。 B、 C两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5、,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唐代白居易在夜雪一诗中写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虽然蜷缩在被窝中却能 “知雪重 ”,这是因为 A雪和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B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思维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D人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诗人从感觉的角度通过一个 “冷 ”字,不仅点出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只有雪大才能令空气也变得寒冷。 “复见窗户明 ”一句从视觉角度说明了夜雪之大,夜深却见窗明,正是深厚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的光亮。最后两句则从听觉角度表现雪大, 只有厚厚的积雪才能将竹
6、枝折断。可知,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 “知雪重 ”,是借助于推理实现的,说明了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符合题意; A本身正确的,但没有体现人的意识的作用,不是 “知雪重 ”的原因;的说法错误,与题意无关。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冬虫夏草因药用价值高,价格昂贵而有 “黄金草 ”之称,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区。近几年冬虫夏草让当地的人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可掠夺性的无序滥采,使冬虫夏草资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个事实启示我们: A自然资源是多种多样 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C要尊重客观规律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答
7、案: C 试题分析:人们掠夺性的无序滥采,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使冬虫夏草资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故符合题意;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人类会因错误的活动而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惩罚,说明人类的破坏活动不会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故说法错误;规律的客观的,但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故的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与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答案: B 试题分析: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说明了
8、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题意相符;反映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体现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含有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寓意。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从哲学上看 A体现了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的阻碍作用 B重视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C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D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亏损乘以汇报等于成绩,这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故选择 C;漫画没有反映出这一做法的后果,故 A材料没体现;漫画反映
9、的是一部分人错误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故 B项的立场与该题的指向性不符; D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得到的结论,与本题设问的要求不符,故不入选。本题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 “PK(对决) ”“PF(佩服) ”“7456(气死我了) ”等等。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 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 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 动 经典作
10、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认识源于实践,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所有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故 的说法错误;网络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体现了实践的检验作用,故 符合题意;网络语言最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成为书面语言,这体现了认识活动的社会性。社会实践最终决定语言的发展, 的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世界无车日 ”活动节约的能虽然有 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11、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作出巨大的贡献,说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体现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故 入选; 的说法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并不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改造世界; 符合题意;适应性活动是指动物本能地适应环境,而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不适应性活动,故 的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 禅悟人生 人生有三重
12、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 ”这体现的 哲理是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认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形象具体的,故 A的说法错误;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错在 “回归重复 ”上,没有把握住认识的无限性与上升性; C错在不确定性的,认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实践决定认识;由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到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再到 “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 ”体现了一个螺旋式上升
13、的过程, D 的说法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 1450 年的印刷术、 1750 年的蒸汽机、 1950 年的晶体管会带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 3D 打印将在未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我们仍然无法预测 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 何改变世界,是因为实践还没有进展到那一步,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
14、的实践水平的制约, C符合题意。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这些观点本身正确,但与本题的指向性不符,故不选 A B D。本题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 下面漫画讽刺某些人无视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意识的创造性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实践的创新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了某些人没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对自然无限索取,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性,最终会受到惩罚,故 A符合题意;题目材料反映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并不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故不选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能够正确地
15、反映存在, C与题意无关;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漫画中的生产实践违背了客观物质性,并没有违背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故不选 D。本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就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回答中外记者的提 问时表示:我国货币政策要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货币政策不断调整、完善,这是 A否认意识能够反映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要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这样才能让决策适应变化了
16、的实际,此观点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B符合题意;材料蕴含了思维能正确把握存在的观点,货币政策不断调整、完善的前提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能从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 中把握住本质和规律,故 A、 D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013年 4月 3日,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发现了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的宇宙,更谈不上今天的人类。上述暗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联系是 A前者与后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形态,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B暗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哲学上讲的物质则不依赖于人
17、的意识 C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形成的,是对前者的概括和总结,具有不同的本质 D两者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都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暗物质为背景,考查暗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联系。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暗物质属于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两者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都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正确答案:为 D。 A错误,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暗物质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也错误,不选。物质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和总结,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C观点也错误,排除。做好此题关键要准确把握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区别 于联
18、系。本题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2013年 11月 14日(即 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第十二个 “世界哲学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哲学日 ”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A哲学源于社会生活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只能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提到: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真正的哲学对人们 生活和实践有积极有益的指导,能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故 D入选;本题反映的是哲学的作用,并
19、不是哲学的产生,故 A不入选; B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哲学不仅能让人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故 C的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 “慢生活 ”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 “慢餐饮 ”、 “慢旅游 ”、 “慢运动 ”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提出了 “慢生活 ”理念,这一理念属于世界观;一些人接受了该理念并影响了自己的行动,行动属于方法论,材料体现的哲理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选 A
20、。哲学来源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说法错误。 C与题干的指向性不一致。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概括和升华,不能认为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故 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问题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答案: D 近年,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2年 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 3
21、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 “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答案: A 试题分析: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发现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证明了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 A正确;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科学家的这些发现不会证明这一点,故项不入选; C选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哲学来源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 选项不选;本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本题考查哲
22、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 “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 ”与此 观点相通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D存在即是被感知 答案: D 试题分析: “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意思是 “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是朱熹的观点,认为客观精神是主宰自然万物的本源,在气存在之前,客观精神就有了,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形者神之质 ,是说 “形 ”是 “神 ”的本质 ,是 “神 ”的来源 ,即精神建筑于肉体
23、之上;神者形之用 ,是说 “神 ”源于 “形 ”而高于 “形 ”,即精神是肉体衍生出来的高级产物 , C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与材料观点相通。本题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 ”与 “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与 “物是观念的集合 ” 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与 “天不变,道亦不变 ”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与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答案: A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A项
24、反映 “理与气 ”、 “理与物 ”的关系,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B项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 义的分歧, C项体现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 项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本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 B形成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C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完备的知识体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
25、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并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故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 A是完整性的原因,并不是体现,故不选;其它哲学派别也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故不选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并不是百科全书式的 完备的知识体系,故 D不入选。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
26、界。 ”这说明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不重视改造世界 哲学的任务只在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 哲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更要改造世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这和以前的哲学是不同的,故 入选;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 的说法错误;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故 的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
2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列的两大独 立的基本派别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总是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虽然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中存在 “两个对子 ”,但从独立的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 A项错误; B项将 “两个对子 ”的关系颠倒;在哲学史上,既有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也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的结合,既有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的结合,也有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的结合,本题正确答案:是 D
28、。 考点:本题考查对哲学史上存在的 “两个对子 ”关系的理解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A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是获得正确的认识 C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普通的社会成员是不具备哲学知识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正确说明了材料所述做法的原因;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关于哲学的任务表述错误; C表述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不是所有的哲
29、学; D 错误,普通的社会成员也可以学习哲学,运用哲学。本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任务 综合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 材料二 德国提出量子假说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 “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 分析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10分 ) 答案: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2分 )一方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和工业
30、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 (4分 )另一方面,哲学又指导具体科学,并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普朗克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就是在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 (4分 )(若有同学补充答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引言式主观题,对此类题首先要对名人名言有 一个准确的解读,然后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去分析,本题分别从自然科学家的感受和哲学家的感受两个角度、自然科学的作用和哲学的作用两个侧面全面揭示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去组织答案
31、:,具体来说,材料一体现了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材料二体现了哲学对具体学科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 “刀下无痛 ”,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不过这并没有降低人们探索的热情。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这一医学难题才得以解决。麻醉药的运用,为数以万计的手术患者带了福音,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
32、识的基础的? (10分 )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追求 “刀下无痛 ”正是基于手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这一 实践提出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 3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医生的不断努力才推动了人们对麻醉药的认识说明了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 2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无数次的失败,证明了以前认识的不正确,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证明了这一医学认识的正确性。( 3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对麻醉药的正确认识,为数以万计的手术患者带了福音体
33、现了上述观点。( 2分)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指定原理型的主观题,本题指定的原理为 “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 ”,首先要回顾该原理的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本题为体现类的主观题,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层次性,做到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防止出现错位对接的现象,抓住关键词组织答案:没有麻醉的情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代又一代的医生的不断努力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最终难题才得以解决,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继 “太行 ” 航
34、空发动机问世 以来,今年又传好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 ws-15型航空发动机装置在歼 -20上试验非常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长期以发展航空力量受制于人的尴尬状况已成为历史。该项技术被美国列为必需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对这样的核心关键技术,国外对我国严加封锁,根本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长期以,这一技术成了我国制造更高端的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争夺制空权的最大瓶颈。 材料一 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凭着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在技术路线上大胆创新,敢于研究被外国人光环笼罩而无人怀 疑的问题,稳步推进,终于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一系列试验表明,我国已成
35、为世界上两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且拥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二 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对我国航空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及提升军事威慑力都是意义重大;但要把技术变成精良的产品还需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探索之路绝非坦途;我们在进步,人家也没有停止,我们只有克难奋进,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的? (8分 ) ( 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 对材料二中有关专家的观点进行分析。 (12分 ) 答案: ( 1)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陈懋章和他的团队尊重科学
36、,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推动研制工作,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 (4分 )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陈懋章和他的团队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4分 ) ( 2)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会推动实践的发展。专家认为,我国科学家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突破对我国航空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意义重大就体现了上述观点。( 4分) 实践具 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和水平都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难以解决,这必然会给我国的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带困难。( 4
37、分) 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任何一种科学探索活动都不会一帆风顺。因而专家说我们只有克难奋进,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才能保持优势。( 4分)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属于指定原理的主观题,设问限定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是如何把尊重客 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的,我们答题时需要分两个层次,首先,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结合材料中 “科学、稳步推进 ”这些关键词作答;其次,结合 “凭着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 ”关键词,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组织答案:。本题第二问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去分析,材料分三个层次,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层次中提取
38、原理,第一个层次 “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突破的意义 ”侧重于认识的反作用,第二个层次 “还需很长的路要走 ”,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第三个层次 “不断实验、不断探索 ”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 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的特征、认识的反复性等知识点 今年国庆假期,湖北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2796.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28.24亿元,比去年国庆长假分别增长 27.12%和 32.60%。游客捧场,自丰富旅游产品的吸引,于湖北人的共同打造。 这几年,我省针对老景区破旧、落后的状况,对其中一批老景区进行了改造提档升级,如武汉东湖在原有游园的基础上开发了
39、智能游园、黄冈改造了薄刀峰,使之焕然一新,赚足了游客眼球。同时又新建了一批新景区,优化了我省旅游产品结构。如武汉万达广场、万达嘉华酒店暨汉街杜莎夫人蜡像馆等 ,均在节前开业迎宾,为我省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针对现代青年人偏好文化旅游的现实特点,省博物馆在国庆期间开展了 “浮梁翠色 ”青花瓷展和 “伊特鲁里亚文化展 ”,吸引大批年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前往;襄阳古隆中推出的国内首台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博得游客声声赞誉;武当山道教早晚功课、道茶表演、猕猴剧场、梦幻武当等为游客捧出了文化大餐;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发展旅游产业和和发展其他产业一样也是有章可循的,要吸引游客就得方便游客。我省通过对一批传统
40、旅游产品进行重新组合,如秭归的滚装游轮实现了水路、陆路旅游的无缝对接, “船进神农架、畅游新三峡 ”和 “船进恩施、夜泊巴东 ”旅游产品,将三峡同神农架、恩施精华景点联成一线游览,催生了旅游新方式、新业态, 7天共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有关知识,说明我省是如何发展旅游业的。(12分 ) 答案: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分 )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发展我省旅游业的主要原因。从我省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本地的实际和旅客的实际旅游需要,改造原有景区、打造高品位的新景
41、 区、创设文化旅游新产品,都对我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好的作用。 (4分 ) (3)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省重新组合传统旅游产品、实现相邻旅游景区服务的对接等,都是尊重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分 ) 试题分析:本题原理限定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要注意这是两个原理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实事求是体现的是尊重规律原理,组织答案:时要从这两个层次出发,要注意主观题强调原理表述的完整性及材料分析的针对性,材料中 “我 省针对老景区破旧、落后的状况 ”、 “针对现代青年人偏好文化旅游的现实特点 ”等关键句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方法论。 “发展旅游产业和和发展其他产业一样也是有章可循的 ”可以归纳出遵循规律的知识点。 考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相关知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