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区赛德国际校高一 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 卿 诸侯 士 B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C周王 诸侯 士 大夫 D周王 大夫 士 卿 答案: B 试题分析: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了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这样的宗法等级。故选 B。根据分析,其他各项均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我国的行政区划中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简称,如江西简称赣
2、,上海简称沪等。下列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山西 B河北 C四川 D福建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周主要分封的诸侯国有鲁、齐、燕、宋、卫、晋等,山西简称晋,河北简称冀, 由此排除 B。西周的统治范围尚不及南方的四川和福建,由此排除 C和 D,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 “皇权下的民主 ”、 “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皇权下的民主 ”体现的是专制下的民主色彩, “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体现的是这一制度有分权思想,进而可联系到唐
3、三省六部制,故选 C。 B项中外朝制度是汉武帝实行的削弱相权的重要措施,加强了皇权; D项旨在加强皇帝权力,废除了丞相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 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 “坐而论道 ”,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 ”,到了明代只能 “跪奏笔录 ”,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
4、,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 B。 A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加强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项错误,内阁制度只是明朝设立的皇帝的顾问机构,没有实权; D项错误,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仅仅是在明朝。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发展的趋势。 有学者认为: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 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最 “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根据题干 “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 “人类共同的基本
5、理念 ”分析,不同的国家和时代背景有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排除BD。 C项说的不具体,当今教育发展有综合化的趋势。 A项正确,科举制体现的是公平的理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 “敕 ”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 “斜封墨敕 ”,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
6、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 “敕 ”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 “斜封墨敕 ”,这说明在三省六部制之下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但是并未达到民主的程度,因此 B项错误; A项中书省和门下省是最高权力机构、 C项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均不符合史实。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元史选举志一记载 :“(世祖至元)四年九月 ,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 以为: 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或习刀笔 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 ”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 “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
7、、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的说法。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元朝 A重视科举制度 B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D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 ”可以看出元朝废除了科举取士的制度,知识分子的地位非常低, “九儒、十丐 ”,仅好于乞丐,故选 B。 A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等级划分的内容来,主要说的是因为废除 了科举制,知识分子的地位变得很低;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代的知识分子的地位。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改革科举制度 C分割
8、宰相职权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漫画体现了北宋一方面集中兵权,另一方面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严重削弱了地方的财权和军权,从而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故选D。 A 项是唐朝时期实行的政策; 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改革科举制度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不出分割相权的内容,材料主要说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有学者指出: (西汉 )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 “斑马式 ”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 “斑马式 ”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分封制 C刺史
9、制度 D郡县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在于理解 “斑马式 ”的含义,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并行的,这符合西汉初期郡国并行的分布状态。故选 A。 B项错误,西汉初年,并未完全实行分封制; C项错误,刺史制度是地方监察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实行; D项错误,西汉初期并未完全实行郡县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C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
10、总的看来是中央集权与皇权不断的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最后被废除。地方的权力逐渐的变弱,国家统一的局面愈发巩固。根据以上分析, AB项正确, C项说法明显错误,故选 C。 D项正确,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对边疆的统治越来越严格。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方行政长官 B由皇帝直接任免 C可以在辖区内铸造钱币 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权力控制的工具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项正确,郡守和县令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但是郡守和县令并无在辖区内铸币的权力,中央统
11、一货币,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 C项错误,故选 C。 D项正确,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荀子 儒教记载:周初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 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 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 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利用同姓贵族排斥 功臣和先代贵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周分封对象主要包括三种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其目的是让它们拱卫王室,维护统治,显然 不符合分封制的内容,排除 。从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时期的民族问题,因此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同姓占据了西周分
12、封的绝大部分是想通过血缘关系团结同姓亲族,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因此 项正确,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在西周某一个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士 C卿大夫 D该国国君 答案: D 试题分析: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而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为大宗。故可判断出国君处于大宗地位。故选 D。 A 项错误,周天子是全国的大宗;BC 项错误,在封国内,士和卿大夫都是小宗。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西周推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奴隶制统治 B确定王位继承人 C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确立财产的分配和地
13、位的高低 答案: A 试题分析:宗法制实际性的目的是为了维系分封制确立下的统治秩序,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因此 A项正确; BC 项错误,确定 王位继承人的目的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D项错误,这是宗法制的表现而非目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综合题 ( 2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 “皇 ”,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的建议。 材料二
14、 皇帝之下,由三公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 (6分 ) 材料三: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 图一 图二: ( 2)据材料三指出图一、图二的朝代和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 4分)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 2分) 材料四: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朱子语类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述制度有何特点
15、,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1) 神话皇权,皇位世袭,皇帝独尊,三公分权。 ( 2)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相权日益削弱;皇权日益加强。 ( 3)特点: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作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削弱了皇权。 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试题分析:第 (1)依据材料一中 “ 称祖先或神明为 皇 ,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 帝 ”、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 “皇帝 命为制,令为诏 ”,及材料二中 三公 “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 归纳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别是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和内阁与军机处。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的被削弱,皇权不断地加强,唐朝相权一分为三,到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3)材料四说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从材料 “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信息可以分析的出三省六部制体现了相互合作,分工明确,同时相互监督。这 样保证了皇权的大权独揽,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