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礼 春官 大宗伯载: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 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 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 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分封制度的森严等级。材料虽然是以玉器为素材,并非为了说明玉器制造的高超工艺,排除 A;未体现服饰、宗法制度嫡庶差异,排除 BD;故本题选 C。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公侯伯子男之间分别是森严的等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
2、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森严等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要求: “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 这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下列哪位也提出类似观点?( ) A荀子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给出的 “教好每一个学生 ”“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反映了教育的公平性与平等性。而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出 “有教无类 ”的教育主张,故本题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
3、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的 “有教无类 ”主张 1929 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但是, 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的实施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它的原因应该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来考虑。从材料给出的时间范围可以看出应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时候中共逐步建立并发展了农村革命根
4、据地,所以国民党要对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批判。故本题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农村革命根据地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 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 ”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 B C D 答案
5、: A 试题分析: “中国持久抗战 ”,说明他已经认识到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 ”强调以全国的空间换取时间来争取胜利; “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 ”强调了民心团结的重要性。故本题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国民党的正面抵抗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 “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 变了会议的航向。 ”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 “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
6、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该会议: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55年,周恩来出席 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先后作了发言和补充发言,提出了 “求同存异 ”方针。他说,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故本题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
7、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工业结构,经济垄断并非新能源应用的直接结果,排除AD;新能源的利用只是对重工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非决定作用,排除 B。故本题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新能源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 )不是一次微不足道
8、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 平衡宪法 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 “转折点 ”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 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光荣革命之后只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并非结束,排除 A;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并非平衡,而是以议会为中心,排除 C;英国君主立宪制是逐步确立的,并非光荣革命之后就立即确立,排除 D。故本题选 B,它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到议会的转移。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 马克思和恩
9、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 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 “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 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 “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19世纪中叶 ”和 “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
10、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故本题选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1859年英国人呤 o在广州街头散步, “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 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入注目的。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女子缠足的恶俗已被政府明令禁止 B广州开放较早导致女子服饰普遍西化 C西方工业品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已经获得解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11、题考查西方工业品对中国的影响。从材料中的生动描述,可以感知近代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已经影响到了民众生活习俗。但并非缠足恶俗已被禁止、女子获得解放,也不能说明 “普遍西化 ”。故本题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西方工业品对民众生活习俗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认为,封建三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会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 A关注政治上的平等 B提倡解放人性 C注重社会民主 D关注家庭生活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同点。解题的突破口在于文艺复兴的斗争
12、矛头只是天主教会,并不涉及政治平等、社会民生;家庭生活平等也不是两者的关注点。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择 B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2012年以来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答案: D 试题分析:多极化趋势早在 20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出现,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局部的不和谐因素,并不能反映战争即将临近,更不能说明其为
13、国际关系的主导。 排除 BC。只能说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故本题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威胁和平的因素 福特公司应用最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机器撞开了大门,其成果就是制成了各种 “全球性汽车 ”,通过这些汽车,福特公司再一次树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表明汽车的制造竟可以怎样达到尽可能最大的效益。所进行的改造节省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开支,并可望削减成千上万个高技能的报酬优厚的工作岗位,它们原属于那些经理们、工程师们和推销人员。这表明: 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化 进程 全球化统一了制造业的标准 全球化优化了资源配置 全球化带
14、来了失业等问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应用最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机器撞开了大门 ”体现了信息技术对全球化进程的推动; “竟可以怎样达到尽可能最大的效益 ”反映了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削减成千上万个高技能的报酬优厚的工作岗位 ”可以见出全球化带来的失业问题。故本题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 “与所谓 器物一制度 文化 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 反西化 现代化 ”。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 “反西化 现代化 ”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
15、动 B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学者观点,结合所学史实可知 “反西化 现代化 ”两个阶段应该分别是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打出 “扶清灭洋 ”的旗号,而辛亥革命则是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进学说。故 本题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始自文艺复兴的人的觉醒,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演进则始于人们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了解、学习和移植。前者是从人的觉醒到制度的建立;后者却是从制度的觉悟
16、到制度的建立,期间缺少人的观念普遍更新这一重要演进环节。为弥补这一演进环节的却是,中国开展了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差异。西方民主政治是人的觉醒到制度的建立,中国则是从制度的觉悟到制度的建立。即维新派认识到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皮毛,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于是倡导君主立宪制度,但是人们依然信奉的还是儒家的传统道德,因此为了弥补这个环节,彻底批判传统道德,中国开展了新文化运动。故本题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特点 在
17、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 “异姓不养 ”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 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 (即送回送养人家中 )。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养异姓子为嗣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本题应与宗法制有关联。 “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 ”这么做是为了维系血缘的传承。故本题正确的答案:应该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影响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 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
18、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郡县制和克里斯提尼行政部落的进步意义。郡县制使地方的管理权直接掌控于中央;克里斯提尼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部落则打破了之前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由此可见两者共同的进步意义是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故本题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行政部落 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 “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
19、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评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用官制度,科举制打 破了士族官僚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对科举制的评价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材料体现出: 重视农业生产 关注
20、农民利益 抑制商业发展 力求社会稳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历代帝王之所以重视农业生产的目的是 “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即通过务农最终使国家稳定,君权稳固。故本题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的目的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卦 ”字的右边 “卜 ”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其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 ”字左边的 “圭 ”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21、。这表明 :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智慧的结晶 D八卦是我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对 “卦 ”字的造字意义分析,可以看出八卦是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季节规律,不断测量太阳影子长度而形成的,所以可以看出八卦应该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智慧的结晶。故本题应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农业与八卦 “美丽中国 ”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中国古代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举措。 如西汉实行盐铁官营,严禁私人盲目开采。唐律明确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北宋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
22、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这些举措说明: 建设 “美丽中国 ”是历代王朝追求的目标 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有利于环境保护 加强区域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立法和行政管理应是保护环境的有效举措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环境保护问题。西汉实行 “盐铁官营 ”,北宋皇帝下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唐律明确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则又体现了立法是保护环境的有效举措。而 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本题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
23、敢以为是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B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C “圣人不责人 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 D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信息 “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的反省,所以可以判断这属于陆王心学。陆王心学的观点是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故本题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陆王心学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 1972年撰写了一
24、部专著,题为 “尖阁 ”列岛 -钓鱼岛的历史。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 “无主地 ”,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钓鱼岛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而 “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马关条约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
25、了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史实,可以判断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的背景都是世纪之交的救亡图存高潮。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世纪之交救亡图存的高潮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的一面旗帜。
26、1872 年它在李鸿章的主持下创办,3年后它奇迹般地从洋商那里分回了 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资轮船公司击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占了六成 。由此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影响不包括 : A打破了外商轮船对航运业的垄断 B维护了民族经济利益 C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中国交通落后的面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洋务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影响。根据材料提供的数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商轮船的垄断,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维护了民族经济利益。而材料并未体现对中国交通面貌的改变,故本题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
27、反抗斗争 轮船招商局 对下框材料中申报月刊刊载的民国二十二年 “统制经济 ”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措施是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实质是国家干预实行计划经济 D效果是币制改革防止了白银外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材料中给出的时间 “民国二十二年 ”,应该是1933年。此时,日本并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排除 A; CD均未正确认识到 “统制经济 ”的实质和影响。 “统制经济 ”是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故本题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
28、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统制经济 综合题 (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 ,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 (康有为说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29、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撼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 出发点是什么 (2分 ) (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 (4分 ) (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2分 ) (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2分 ) 答案: ( 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 (2分 ) ( 2)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 2分)康有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
30、功为例证。 (2分 ) ( 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性质的政治改革;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运动。 (2分 ) ( 4)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1分 )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 (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1分 )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张)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31、。 汉书 张汤传 材料三:生之有 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1)归纳并评论材料中的经济思想。要求:归纳材料中的经济思想( 4分) ( 2)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分) 答案: ( 1)材料一、四是工商皆本的思想,材料二 、三是重农抑商的思想。( 4分 ) ( 2)重农抑商思想虽然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长远来看
32、,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工商皆本的思想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智慧和社会变化的时代要求。重农抑商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时代要求,适应了长期战乱后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或者商业是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物品的流通,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明清时期,这一思想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商业的发展只要合理引导,就能满足人们对于富裕的追求和促进经济发展。( 8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中的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材料四中的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可以判断两者是工商皆本的思想。从材料二
33、中的 “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材料三中的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 ”可以判断二者是重农抑商的思想。 ( 2)本题考查对重农抑商和工商皆本的评价。答题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对重农抑商可以这样论述:重农抑商思想虽然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工商皆本的思想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智慧和社会变化的时代要求。重农抑商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时代要求,适应了长期战乱后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对工商皆本可以这样论述:商业是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物品的流通,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明清
34、时期,工商皆本这一思想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商业的 发展只要合理引导,就能满足人们对于富裕的追求和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工商皆本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 20年代,西方各国从一战中恢复过来,各个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的 1.5倍。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一度曾被人们看作 “繁荣 ”、 “发展 ”、 “强大 ”的典型。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东方一个国度,也正在诞生奇迹,从 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
35、 ,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受世人膜拜。 摘编自美苏交锋 材料二 罗斯福政府在 1933年 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 “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 ”。 德 怀特现代美国( 18961946 ) 19331939 年 PWA帮助建造了全国近 70的新校舍, 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工厂, 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 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
36、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 (机器、拖拉机等 )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 (美 )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20世纪二三十年 代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6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及其作用?( 4分) ( 3)材料三中,苏联在 30年代实施什么农业政
37、策?这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分) 答案: ( 1)美国: 20年代经济的高度繁荣,成为资本主义学习的样本; 30年代罗斯福新政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2分)苏联: 20年代: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30年代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现了社会主义工 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4分) ( 2)措施: 成立失业救济署。 以工代赈。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2分)作用: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1分)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1分) ( 3)政策:实行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实行高积累。( 2
38、分)影响: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 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和 苏联的发展状况。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一度曾被人们看作 “繁荣 ”、 “发展 ”、 “强大 ”的典型。因为 20年代经济的高度繁荣,成为资本主义学习的样本; 30年代罗斯福新政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东方一个国度,也正在诞生奇迹。 20年代:十月革命的成功,建
39、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30 年代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 2)从材料二,可以明显看出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包括: 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 邦紧急救济署。 以工代赈。帮助建造了全国新校舍,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工厂,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作用: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 3)政策:实行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实行高积累。这些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要全面考虑它们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是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
40、界第二的工业强国;消极作用是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影 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背景;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对“斯大林模式 ”的评价 ( 14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 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 “格致 ”到 “科学 “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 “
41、科学 ”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 “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 ,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 ”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 “格物致知 ”的影响,时人将 “science”音译为 “格致 ”。 19世纪中叶后, “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 ”,“格致 ”一词大量使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 “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 science音译为 “赛因斯 ”,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 “代议制民主 ”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 “直接民主 ”是 “民主 ”,而且近代 “间
42、接民主 ”也是 “民主 ”。 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 “民主 ”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 “科学 ”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 “格物致知 ”的目的是什么?( 2分) ( 2) 19世纪中叶以后,从 “格致 ”到 “赛因斯 ”,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6分) (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 “民主 ”概念变化的原因。( 6分) 答案: ( 1)科 举制度; “究天理 ”(
43、 2分) ( 2)变化: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2分) 原因: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 “师夷长技 ”的局限;( 1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分)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 1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1分) ( 3)代议制度的建立;( 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 4分) 试题分析:( 1) 由材料中的 “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 ”,结合所学知
44、识可以判断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 “科学 ”一词与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选官制度相关; “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 ”,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是 “格物致知 ”, “格物致知 ”的目的是不是明科学之真,而是求道德之善,即 “究天理 ”。 ( 2) 19世纪中叶以后,从 “格致 ”到 “赛因斯 ”,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层级经历了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 “师夷长技 ”的 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
45、运动兴起。 ( 3)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 “直接民主 ”是 “民主 ”,而且近代“间接民主 ”也是 “民主 ”。 日常使用的 “民主 ”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代议制度的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格物致知;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代议制民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层次 ( 10
46、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 J 布卢姆说: “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 当的参议院。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二 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例如,德国的音乐家和诗人舒伯特宣称, 在美国, “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 ”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6分) (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舒伯特对美国独立后的 “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着 ”的评价?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4分) 答案: ( 1)制定 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在广阔的土地税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6分 ) ( 2)不同意。美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