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 “百村千幢 ”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 “筋、骨、肉 ”,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 “精、气、神 ”,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保护古民居、古村落是保护徽文化的物质载体,使徽州文化得以传承,这说明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说法正确; A强调的是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与题意不符;庆祝民族
2、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说法错误; D强调的是文化的社会作用,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013年 8月 13日是我国的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庆祝。这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习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说法错误;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
3、的火炬, 说法错误;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说法正确。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 “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 无他,只因他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以永异于俗工也。 ”这段话表明(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
4、属于理解性题目,要认真阅读材料和选项,并以所学知识为背景有效获取有用信息。此题的材料谈的是艺术创作问题。四个选项有三个谈认识问题 ,最后一个谈偶然和必然的问题。艺术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 “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 ”这句是关键信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的道理。 C说法正确; AB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 “道 ”的内涵,“医道 ”是中国特有的 “儒学 ”、 “道学 ”和 “医学 ”合二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 ) 传统文化是
5、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 存在着差异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说法错误;“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 ”,这说明中西医学各有特点,存在差异, 说法正确; “几千年来 ”道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医道 ”是中医学的灵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法正确; 与材料内容不符。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013年 4月 19日, “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 ”正式启动。该工程拟在 5年之内
6、,整理出版国学和海外汉学两大系列的经论典籍、研究著作和普及读物 1 000余种,囊括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汉学图书中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说法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 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是文字发明的意义,与题意不符;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说法正确。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7、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和积累的民间文艺品类繁多,构成了一副异彩纷呈的壮美画卷。这表明( )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本身说法错误;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和积累的民间文艺品类繁多,构成了一副异彩纷呈的壮美画卷,这说明中华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说法正确。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俗语说: “沧海不遗
8、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该俗语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这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 )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推陈出新 D博大精深 答案: B 试题分析: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材料中 “沧海不遗点滴、泰岱不弃拳石 ”体现了吸收、借鉴,故 B说法正确; A与题意不符; CD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013年 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倡议将 2014年确定为中国 东盟文化交流年。今后 3到 5年,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 1.5万
9、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中国、东盟双方在文化交流中要实现共赢,应该( ) A平等交流、和睦共处,认同外来 文化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汲取外来文化 C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 D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认同外来文化 ”、 B“汲取外来文化 ”,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是全盘吸收; D“弘扬传统文化 ”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C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 “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 ”是 2013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之一。总
10、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 A区域性 B独特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各地区文化的差别是因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等造成的。材料强调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对粽子口味喜好的不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A说法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2013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本届非遗节的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非遗保护有利于( ) 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传承民族优秀
11、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研究,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说法 正确; “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说法错误,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说法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山东大学全力实施 “通史教育计划 ”,其间,通史教育核心课程设国学修养、创新创业等 7课程模块,而国学修养模块的课程以 “四书
12、五经 ”等中国古代经典的研读为重点。 “四书五经 ”进课堂说明( ) A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C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 D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A说法错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唯一途径 ”说法错误;山东大学开设通史教育课程,通过教育传承中国古典文化, C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好客山东贺年会 ”坚持以齐鲁吉祥民俗文化为内涵,以贺年活动为主题,以
13、 “会 ”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的四大理念,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下列关于 “好客山 东贺年会 ”四大理念说法正确的是 ( )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不能说是主要形式, 说法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庆祝民族节日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说法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
14、的多样性。 CCTV14少儿频道的公益广告有个传统节日民谣歌曲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 ”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 A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二地看待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传统文化对社会而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传统节日民谣歌曲是中华民族人民庆祝春节的歌谣,这歌谣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 的中国结,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B说法正确; AC与题
15、意不符; D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作用要辩证的、全面的认识,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都起积极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2013年 4月,中国南阳第十届玉雕节暨国际与文化博览会在南阳开幕。南阳玉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南阳人长期的雕刻研发已经名扬天下,带动了南阳经济的腾飞。这表明( )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会促进经济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
16、则会起阻碍作用, 说法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说法错误;南阳文化经过南阳人长期的雕刻研发名扬天下, 正确;南阳文化带动了南阳经济的腾飞, 说法正确。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英雄主义。从外星人到指环王,从蜘蛛侠到蝙蝠侠,人们欣赏着美国电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时,也在 “接受 ”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这告诉我们( ) 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充满了矛盾斗争 必须警惕国家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B
17、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们在欣赏美国电影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这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与题意不符;人们欣赏美国电影,造 就了高票房的同时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说法正确;美国通过电影影响其他国家的国民价值观,推行其价值理念,我们应该警惕国家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说法正确;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每年的 3月 5日是雷锋学习日。跨越 50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长期以来,某校坚持开展 “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 ”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
18、,是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这说明 文化( ) 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只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说法错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说法正确; 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 波兹曼早在 2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
19、就提出了 “童年消逝 ”的预警:他担心 “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 ”,认为 “童年的消逝 ”和 “成人化的儿童 ”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电子文化使得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这表明( ) A文化是人创造的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人们的观念有不同层次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C本身说法错误,首先排除;电子文化充斥当代孩子的生活,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中,缺失了童年乐趣,使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 B说法正确; AD与题意不符。
20、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2013泰国 中国广西文化年 美丽广西 ”展演交流活动于 7月 10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场活动包括传统织绣艺术展、图片展和舞台艺术综合展等,还配以民间传统技艺例如织壮锦、编绣球等现场表演。开展 “中泰文化年 ”活动有利于( ) 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增强泰国人民对中华文 化的归属感 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开展 “中泰文化年 ”活动,在活动中中泰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通过活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21、说法正确;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增强的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说法错误;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说法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围棋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围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对竞技的渴望。一千多年前,围棋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如今,围棋爱好者遍布世界各地。可见( ) 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各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围棋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但如今围棋爱好者遍布世界各地,这说明世界各民族之间具有
22、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 说法正确; 围棋沿着丝绸之路向外传播,这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说法正确;材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与题意不符;材料侧重于不同文化的共性,不是强调个性,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014新年之际,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音,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乐团演奏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曲目,展现的是中华文化
23、的特点,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演奏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热烈欢迎,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说法正确; AC 与题意不符;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以其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精美绝伦的古建筑艺术和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主要是为了( ) A开发:使世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B共享: 使人们领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 C研究:从而使世界文化实现融合 D保护: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
24、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D说法正确; ABC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走出国门,在海外华侨华人的大力传播、推 动下,向世界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西方人也开始了解中华传统节庆文化元素的迷人之处,并将其融入到西方的传统节日中去。下列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 己所欲,
25、尽施于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有朋自远方来 ”、 “ 集众芳以为美 ” 选项中 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只是强调了文化的差异性,没有体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与题意不符; 是错误的做法,自己的想法不能要求别人也这样做。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综合题 ( 19分)从孔子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老子的 “损有余而补不足 ”、太平天国的 “无处不均匀 ”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 “大锅饭 ”,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 “平均 ”的文化基因。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
26、,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 5分) (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14分) 答案 :(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 2分)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3分) ( 2) 对待传统思想,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分)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
27、观念要继承保持和发扬。( 4分) 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2分)对传统公平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分) 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 “守旧主义 ”和 “历史 虚无主义。 ”( 4分) 试题分析:( 1)该题要根据材料内容准确判断,材料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继承性哪一方面的继承, “思想 ”二字点明了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再根据课本知识准确回答传统思想的作用。 (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思想,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从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坚持正确的方向等方面具体回答。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可结合传统思想稍加阐释。 考点:本题
28、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 16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 2013年 10月 11日晚打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艺术团体带来的百余台精彩演出集中亮 相,展示不同地域、多民族特色文化。参演作品中,戏曲涉及 27个剧种,除京剧、昆曲、秦腔、越剧等传统大剧种外,还包括五音戏、平调落子、锡剧、汉剧等地方剧中。其中,戏曲现代戏 19 台,占全部戏曲作品的 43.1%,显示出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在音乐、舞蹈、杂技类作品中,呈现出创新、融合、多元的态势。 山东省杂技团参评文华奖的杂技剧聊斋遗梦在绚丽灯光打造的魔幻世界中,用高超的杂技表演向观众讲述一段 “狐仙 ”与 “书生 ”的爱情姻缘。舞台之下,叫好声、
29、惊呼声和掌声阵阵。 本届艺术节继续举办交易会,国内几百个演艺机构齐上阵, 推介展演各自精品项目。搭建演交会平台,让各类演艺剧目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使全国的观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 依据材料,利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保持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 1)尊重文化多样性,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分)不同区域、多民族文化必须求同存异,相互借鉴、交流融合。( 2分) ( 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4分) ( 3)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分)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30、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分) (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文化传播的方式,促进文化发展。( 2分) 试题分析:该题要准确理解和解读问题,原理的指向性明确, “如何 ”表明该题需要回答措施,结合原理的知识范围可以大致判断,该题需要回答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个知识点,从根本途径、基本途径、主体等方面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 21 分)近年来,山东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 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尚礼仪、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
31、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 1)新山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 6分) (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新山东精神 ( 15分) 答案:( 1)新山东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 4分)新山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2分) ( 2) 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分) 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
32、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6分) 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4分) 试题分析:( 1)该题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新山东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新山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内容,学生可从以上角度加以阐释。 ( 2)该题是原因类题目 ,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考虑原因。学生可以借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答题点可适当延展,不必拘泥于一点作答。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