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 4月期中练习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 A普遍推行郡县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恢复宗法分封制 D用权术驾驭大臣 答案: C 试题分析:淳于越认为商周分封天下,成为 “枝辅 ”,对秦朝政治说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因而是主张实行分封制,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建立的背景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
2、“资源保护队 ”,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 25万人,至 1941年时,共计有 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 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 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 “新政 ”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 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题干可知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的措施。成立 “资源保护队 ”的作用: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社会的购买力,刺激消费,稳定
3、社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选择 C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以工代赈 1921年 3月 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 19211922 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 2 4亿普特( 1普特 = 16 38公斤),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 4 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由时间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粮食税的降低是缓和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 BC是斯大林时期
4、。 A与题干无关。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17世纪到 19世纪,细胞学说、进化论等生物学成就取得的社会条件包括 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受到冲击 重视实践崇尚理性观念形成 西方社会普 遍抛弃神创学说 工业进步提供的需求和条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西方社会普遍抛弃神创学说明显错误,到现在西方社会大都有宗教信仰。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科技成就的社会背景 图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形势图。下列各项事件发生于这个时期的是 A美国确立联邦共和制 B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C英国进行工业革命 D德国完成国家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
5、: 由图片中 1813, 1809等时间可推断是在 19世纪初期, A是在 1787年,不符合图示时间; B是 1848年是 19世纪中期,以图示时间不符; C英国工业革命是 18世纪 60年代至 1840年前后,所以 19世纪初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D是 1871年,与图示时间不符。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时间 “文艺复兴 ”一词源自意大利语 Rinascimento,原意为 “再生 ”。对 “文艺复兴 ”理解正确的是 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全方位复兴 用世俗思想彻底否定基督教的教义 创建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 继承发展古代希腊
6、罗马的艺术风格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的本质是借助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宣扬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所以 中全方位复兴不对; 用世俗思想彻底否定基督教的教义,不符合史实。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实质 孔子认为, “过犹不及 ”, “君子和而不同 ”, “执两用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 ”,如 “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 ”。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
7、 有题干可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主张中庸、平和;苏格拉底是对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不是转型期;以德治国是孔子的思想,苏格拉底不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精神 从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此阶段的具体表现是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发开放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发展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和平周边环境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从开始经济改革到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可知是 1978-1992年。 是 76年开始; 是 1983年; 浦东开发
8、是 1990年; 上海合作组织是 2001年。故选则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 项 史 实 结 论 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 汉等四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的开始 D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早在辛亥革命就开始了; C项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9、的开始 ”早在七七事变就开始了; D项北平谈判没有实现和平建国的目标。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读下表。表中年代 I到年代 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 (单位: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 (单位:亿两) 中国新设工厂数 (单位:家) 英国 德国 年代 I 9600 2800 1 66 79 年代 4900 0 0 16 132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表可知:外国商品进口数量减少,中国
10、外贸赤字减少与新设工厂数增加可知中国的生产能力提高,可推断是一战时期 1914-1919即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时期。 ABC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9世纪 60年代,清朝 “有心改革的官员 ”认识到 “有必要按西方方式重组军事力量 ”。为此他们开始 A裁撤八旗军队 B筹建海军 C组建湘军淮军 D编练新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与题干中按西方方式重组不符; C湘军和淮军是在 19世纪 50年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兴起,与时间不符; D 新军的筹建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题干不符。由时间可
11、推断得知是洋务运动的兴起,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符合洋务运动筹建北洋、南洋、福建水师的内容。所以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的历史特征。据此推断这个朝代是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官营手工业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出现 “经世致用 ”的实学思潮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官营手工业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出现 经世致用 的实学思潮 ”可推断是明朝,在前述的经济、思想特征外,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这一政治特征也符合明朝的情况。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
12、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的历史特征 综合题 ( 36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多种文明并存和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 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 “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 ”,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撞击阶段一过,吸收阶段便随之而来。东汉桓帝时 “宫
13、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 ” 摘编自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 ( 1)阅读材料一,以佛教传人中国为例,简要说明文明交流中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 8分) 材料二 1400年到 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 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 1)亚欧非大陆其它地区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 2)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 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些智力和文化发展有助于将理性科
14、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摘编自埃德蒙 柏克 等著世界史:大时代 (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12分) 材料三 1853至 1854年间 ,西方列强通过 “修约 ”交涉,要求公使驻京,他们认为这是确立条约制度的核心环节。英国外交大臣说: “在任何与中国订的新约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提供公使驻京的权利。 ”美使柏驾说: “中国政府,从远方不能驾驭,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服多了。 ”这些要求都被清政府拒绝。列强认为不使用武力,就不能使清政府就范。在清政府方面,这一问题牵涉到天朝至尊的信仰,反对最为激烈。天津条约签订后,咸
15、丰帝仍试图把公使驻京纳入清朝传统的外交体制,甚至打算用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的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京建立使馆。 摘编自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西方围绕 “公使进京 ”问题发生的冲突,谈谈你的认识。( 8分) 材料四 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者把农业和原料商品的生产作为殖民地的唯一领域。这些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他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西方国家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提出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要求废除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要求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在
16、政治独立后也要经济独立。 摘编自高志平不结盟 运动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历程探微 ( 4)依据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分布图简要说明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分布和构成。( 2 分)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概述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6分) 答案: ( 1)过程:汉朝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提倡的孝道相冲突。( 2分)东汉时期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在佛经中也提倡孝敬父母,与本土文化协调,相互吸收。( 2分) 举例: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对儒学形成挑战,出现 “三教合流 ”的趋势。( 2分)宋朝时,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 2分) ( 2)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 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
17、会变革和文化传播。( 6分)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6分) ( 3)西方:维护和完成条约体系,扩大侵略权益,影响控制清政府。( 3分) 中国:固守 “天朝上国 ”观念,不惜放弃国家权益,维持传统外交体制。( 3分) 影响:便利了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清政府被迫放弃传统外交体制。( 2分) ( 4)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主要是分布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2分) 在政治上,主张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分)在经济上,反对发达国家在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
18、中国家的剥削掠夺。( 2分)打破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赢得经济上的独立。( 2分) ( 1)根据材料简单归纳即可得出, “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 ”可知佛教和儒家的孝道冲突。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可知东汉时期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 基础知识迁移,联系课本中三教合一和宋代新儒学即理学的内容即可。 ( 2)看清楚设问:相互影响和促进。分成两层来叙述,中国对西欧和西欧对中国。由题干的相关内容也可找到答题思路。 “亚欧非大陆其它地区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 ”“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 ”即可得出: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
19、刷术传到西欧,进一步思考对西欧的影响: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 “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 ”,即可得知: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进一步思考对中国的影响: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 3) 西方角度:从题文中 “确立条约制度的核心环节 ”,可知西方公使进京是为了 “维护和完成条约体系 ”; “要提供公使驻京的权利 ”可知是为了 “扩大侵略权益 ”; “从远方不能驾驭,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服多了 ”可以看出是为了“影响和控制清政府 ”。 中国方面:从 “天朝至尊的信仰 ”可知清政府仍然坚持 “
20、天朝上国 ”观念; “试图把公使驻京纳入清朝传统的外交体制,甚至打算用全免关税来换取 ”可知 “不惜放弃国家权益,维持传统外交体制 ”。 分析影响,从西方的目的和清政府的思想可以认识到: “公使进京 ”便利了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清政府被迫 放弃传统外交体制。 ( 4) 观察图片即可得知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分布区域。 基础知识再现,不结盟运动的背景。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即可。政治上,这些国家刚刚取得民族独立,在联系国际背景 -两大阵营对峙,所以维护民族独立是关键,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打破过去不平等的经济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古
21、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对西欧的影响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 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不结盟运动; ( 26分市场经济史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各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材料二 受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从 1928至 1930年,国民政府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了自南京条约签订就丧失了的关税自主权,以国定关税代替协定关税。新税则提高了进口税率,从 3 8%提高到 29 7%,增加了财政收入。减少了外国货品输入,贸易逆差
22、额由 1931年入超 1 78亿美元,到 1936年降为 0 7亿美元。国定关税对一些大宗 出口物品予以减免税,从而鼓励了出口,发展国内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设备,减轻其进口税。国内工业之须发展者,政府则尽量保护之,使不受外货竞争之影响。 摘编自虞宝棠编著国民政府和国民经济 材料三 恢复关税自主,其结果对中国人自办的工业的利益很有限。南京(政府)对关税收入的需求和日本的压力,一贯地阻挠着保护关税的真正作用,从 1928年到 1934年经常改变的关税税率,事实上是一种促使中国工业不能稳定的破坏性因素。 美 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认识。 ( 8分
23、) 答案:关税自主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 1分)收回了一部分近代以来丧失的主权。( 1分)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分) 缩小了贸易逆差。( 1分)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1分)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政策和帝国主义的干预,( 2分)它的实际作用有限。( 1分) 试题分析:有材料可知 “受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可知 “关税自主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 ”, “国民政府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了自南京条约签订就丧失了的关税自主权,以国定关税代替协定关税 ”可知收回了一部分近代以来丧失的主权;“提高了进口税率 ”可知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 入; “贸易逆差额由 1931年入超 1 78亿美元,到 1936年
24、降为 0 7亿美元 ”可知缩小了贸易逆差; “国内工业之须发展者,政府则尽量保护之 ”可知保护民族工业发展;恢复关税自主,其结果对中国人自办的工业的利益很有限。可知他的实际作用有限。再结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可一想到外来侵略还有很打阻碍作用。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党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 ( 30分)制度创新与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 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 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
25、王土。 新唐书列传 135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末五代中国政治面临什么问题?对北宋初年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制度创新进行述评。( 8分) 答案:问题:地方将领控制行政、财政权力,形成割据局面。( 3分) 创新:北宋初年,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管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分)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分) 试题分析:从 “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 朝献于廷 ”可知地方掌握官员任免、财政等权力,地方的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行分权措施,兵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央,派文臣管理地方。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削弱了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