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甘肃兰州市高三 3月一诊文综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司马迁说: “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这一情况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郡国 ”“县官 ”,说明这一时期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联系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错误吸取秦亡教训,认为秦没有分封子弟以致孤立而亡,因此实行郡国并行制,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
2、牙。20世纪 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这一共同体,现在叫做欧盟。 ”该组织的出现 A制定了关税壁垒政策 B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 C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答案: D 试题分析:欧盟的建立有利于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排除 A; B与事实不符,欧洲一体化加强不足以说明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 C也不对,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D符合题意,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 张伯伦在
3、1932年说道: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 ”。造成这一国际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 B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 D “斯大林模式 ”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 “1932年 ”,工业革命是在 18世纪中期至 19世纪中后期 ;罗斯福新政开始于 1933年 ;“斯大林模式 ”正式建立是在 1936年,而且其影响与题干不符;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国际关系更趋紧张,因此选 A. 考点: 1929 193
4、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经济危机。 “英国国内的纺纱厂大都依靠水力工作,几乎所有的纺纱厂都建在水边,离开了水,这些工厂将无法工作。如果不解决动力,那么英国将无法解决殖民地布匹的供应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得益于 A飞梭的发明 B蒸汽机的使用 C汽船的发明 D “珍妮机 ”的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如果不解决动力,那么英国将无法解决殖民地布匹的供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使得机器生产摆脱了水力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选 B. 考点: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公元前 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
5、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项改革 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C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 D债务奴隶重新获得了自由 答案: C 试题分析:克里斯提尼的这一举措,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A与事实不符, BD是梭伦改革措施的影响, C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主要是 A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确立了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工作重点 D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答案: B 试
6、题分析: C是会议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内容而非依据; D是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 A属于原因,但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社会注意改造完成后,阶级矛盾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因此选 B.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方针中的 “异 ”是指 A社会制度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民族、
7、区域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求同存异 ”的方针含义:同: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共同的任务和要求: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等。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 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毛泽东在 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 ”基于这种认识,毛
8、泽东主张建国后 A奖励发展资本主义实业 B资本全部收归国有 C实行 “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 D实行 “节制资本 ”的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 ”体现了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采取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即在国家的指导下,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 BC与此意思不符, A说法过于夸大。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要求停止内战,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9、是因为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已 消解 C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D民族、民主革命意识觉醒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排除 A;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在近代始终存在,排除 B;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剧,中日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统一战线,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 D说法过于笼统, C符合题意。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孙中山在 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富强 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
10、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答案: A 试题分析: ”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说明孙中山认为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B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 C与孙中山的观点不符;这段材料中孙中山并没有提出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 D也与题干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清朝前期的海防对象是海盗和海上的异己势力,长期以来推行 “重防其出 ”的海防政策,后来
11、海防政策改变为 “重防其入 ”。政策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海盗和异己势力的消失 B海军力量的增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 D西方列强的侵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说法过于夸大; B与事实不符,清朝晚期洋务运动中海军力量得到增强; C不对,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内忧而非外患; “重防其入 ”明显是针对外患的,因此选 D.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明清时期, “重农 抑商 ”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 “工商皆本 ”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对外贸易发达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
12、工商皆本 ”的学说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A与题干意思不符; B与事实不符,明清时期实行 “闭关 ”“海禁 ”政策,对外贸易受到抑制; D也与事实不符,(鸦片战争之前)明清时期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只有 C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 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 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
13、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13年 2月 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不再采取可能恶化 局势的行动。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朝鲜第三次实施核试验发表声明 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7 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
14、是什么?( 8分) 答案: ( 1)关系: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2分)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之下的热战;( 3分)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固定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2分) ( 2)原因:抗美援朝的原因:朝鲜请求中国出兵,为维护国家安全,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抵抗外来侵略和干涉。( 4分)反对核试验的原因: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一贯的方针。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 4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题干限定词 “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二战后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美
15、苏两大阵营进行了长期的冷战,朝鲜战争就属于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从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结 果展开回答。 ( 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抗美援朝;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反对核试验,强调六方会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对策的原因。 考点: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在三权之外另增监察、考试二权。 至于考试权,孙中山先生认为, “考试之制行,无论平民贵族,一经考试合格,即可做官,备位卿相,亦不为僭。此制最为平允,为泰西(西方国家)各国所无。 ” 材料二 政权属于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罢免、创制、复议四权,
16、并且不必通过代表 即可逐步行使这些权力。治权,即 “能 ”交由人民自己选举的政府去掌握。孙中山先生还以车主和车夫的相互关系为例,来阐明权、能分开的关系:人民是车主,有权而无能,政府是车夫,无权而有能,有权的主人便应该靠有能的专门家代他驾驶汽车。 材料均摘自徐子法孙中山的 “五权分立 ”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另增监察、考试二权的目的是什么?( 6分) ( 2)概括材料二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9分) 答案: ( 1)增加监察权以防止专权与腐败,从而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实现。( 3分)增加考试权,为德才兼备者提供公平公正的参政机会,保证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力。( 3
17、分) ( 2)政权属于人民;( 3分)政府由民选产生;( 3分)政府仅具有执行权。( 3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考试之制行,无论平民贵族,一经考试合格,即可做官,备位卿相,亦不为僭。此制最为平允 ”说明孙中山认为考试是实现平民政治、平等政治的美意良制;至于监察则有监督权力,规范政治的职能。 (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 “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掌握选举、罢免、创制、复议四权 ”“治权,即 “能 ”交由人民自己选举的政府去掌握 ”,再进行概 括。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按照大久保利
18、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 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 “敲敲短发蓬松 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 大国崛起解说词 回
19、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 “核 ”?( 9分) 答案: ( 1)表现: “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 ”。( 6分) ( 2)原因:古代史上,日本曾经效仿中国隋唐,进行 “大化改新 ”;( 3分) 明治维新以后,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吸收西方现代文明;( 3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几乎完全融合,本民族的文化消失殆尽。( 3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 ”“ 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 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 ( 2)结合所学知识,
20、日本历史上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如古代史上,日本曾经效仿中国隋唐,进行 “大化改新 ”;近代史上,学习西方国家,进行明治维新。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崔卫平:能向我们读者概括谈谈, 当我们谈论启蒙时,是谈论什么吗? 陆碧娜:谈论启蒙(启蒙思想)就是谈论对权力的批判,是对于权力的理性批判。启蒙不是一个方案,启蒙是一个提问题的方法,一个特殊的手段和角度,尤其是提出政治的问题。你总是可以看到事情明显地受到利益主导,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其他种种利益,但是启蒙对此采取始终不渝的批评态度。因此,启蒙不意味着曾经发生的,而是始终活跃的一个东西。启蒙不是单单
21、属于某个历史阶段,而是超越历史时期的。 摘自南方周末( 2013年 1月 17日)访陆碧娜教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 “启蒙不是单单属 于某个历史阶段,而是超越历史时期的 ”这一观点。 答案: 发生在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一场思想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传自由、平等,提倡用理性来评断事物。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4 分) 启蒙运动的思想超越了历史时代,主要体现在:提倡民主、科学、平等的思想;反对一切权威,主张用理性去判断是非;对权力理性的批判以及批判权力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等。( 4分) 在人类社会
22、文明演进中,民主、科学等思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对权力的批判,主要缘于社会的不平等,任何社会只要存在政治权力无限膨胀等不平等现象,就需要有对权力进行理性的批判精神,并对权力进行合理的制约。在启蒙运动后的欧洲及世界各地,依然存在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比如:专制制度,民族压迫,科学、民主程度不高,滥用政治权力,权力与利益相勾连等现象。所以,在启蒙运动后,启蒙思想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民主、民族革命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4 分) 试题分析:该类试题突出能力立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今后的高考中仍需高度关注 这类题。可结合
23、所学知识,根据启蒙运动的性质、内容、意义等方面。进行评析。但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萧何治(建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 “天下匈匈(扰攘不安),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何曰: “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 ”。 汉书 高帝纪 材料二 “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 六品以上,宅舍许作 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有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 恚 秃崃褐 涑晒 蔚某兄亟峁梗 寰 夷诙锏亩捞刈
24、笆尾糠郑 拔迳 牟晌 危圆坏盟钠谭砷堋 松嵛荩 砦寮埽 乓患淞较枚 选! 宋史舆服志 材料三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 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进到正院。正院中,北房南 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
25、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萧何营建 “壮丽 ”建筑的目的是什么?( 6分) ( 2)材料二中对房屋建筑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体现出儒家的什么思想?( 7分) (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四合院的特点有哪些? 分析中国古代院落式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 12分) 答案: ( 1)目的:显示皇权的至尊和强大;( 2分)让后世无法超越。( 1分)根本目的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维护专制统治。( 3分) ( 2)房屋的名称、式样以及装饰等方面。( 3分)体现儒家 “礼 ”的思想。( 4分) ( 3)
26、特点:封闭;对称;长幼、尊卑有序。(回答出两项即可, 4分)院落的封闭性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居住者借助围墙与外界隔绝,增加安全感,是专制制度压迫下心理安全的需要。( 4分)院落中的居住格局深受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体现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观念。( 4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 ”可知是显示皇权的至尊和强大,让后世无法超越,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 2)注意分析材料信息 “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 ” 房屋的名称; “凡民庶家,不得施重 恚 秃崃褐 涑晒 蔚某兄亟峁梗 寰 夷诙锏亩捞刈笆尾糠郑 拔迳 牟
27、晌 危 圆坏盟钠谭砷堋 松嵛荩 砦寮埽 乓患淞较枚 选!薄 课莸氖窖 约白笆蔚确矫妫辉俳岷纤 叮 馓逑至说燃豆勰睿 先寮摇袄瘛钡乃枷搿 br( 3)注意分 析材料信息 “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 ” 封闭; “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 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 长幼、尊卑有序; “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 ” 对称;再结合古代专制制度、宗法制度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8、制度。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康熙帝)平定三藩,扫清漠 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指国库)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 清实录 材料二 康熙始终没有使中国越过封建国家雷池一步,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并且从那以后,旧中国与旧俄国在近代工业和科学水平上,在将近两个世纪里一直保持相当距离。 刘大年论康熙 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熙皇帝的主要功绩。( 6分) ( 2)你是否认同材料二中对康熙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9分) 答案: ( 1)维
29、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爱惜民力;生活节俭。( 6分) ( 2)评分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行文简洁流畅。如:不认同材料二中的观点。( 2分)当时中国处于中国封建统治晚期,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的政策;现代科学技术力量不足;远离西方,受其影响较小等。( 5分)所以,当时中国不具备超越封建制度的条件,康熙帝 “越雷池一步 ”的可能性较小。康熙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开创了 “康乾盛世 ”局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平定三藩 ,扫清漠北 ”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户部帑(指国库)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 ”“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 ” 爱惜民力;生活节俭。 ( 2)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如认同材料二中的观点,可从当时东西方的对比,中国日趋落后于时代潮流,康熙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等回答;如不认同,可从康熙一生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等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康熙帝。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