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天津市大港区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 B政治关系中的地缘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 C周王失去 “天下共主 ”的地位 D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 “实质 ”。 宗法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说明政治关系中的血缘关系逐渐被打破,地缘关系逐渐取代。 A、 C只是其表现, D是原因。因此选 B。 考点:宗法分封制 点评:宗法制是新课标增加的内容,在
2、近三年高考中都命制过选择题,如 2010年广东卷从 “中孝观念源远流长 ”考查宗法制, 2009年山东卷从红楼梦中贾母区别对待贾宝玉与林黛玉考查宗法制,天津和宁夏卷直接考查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在 2011年高考命题中,可能从宗法制的内容、对后世的影响、与分封制的关系等角度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从 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 l O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 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 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
3、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张謇企业的发展说明了这点。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 点评:工业革命后,在西方国家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代经济格局开始了变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产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近代企业,即外商企业、洋务运动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中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影响近代社会发展走向的主干,是本专题乃至高中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本专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尤其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在近年各地高考命题中更是频频出现。 1912年 2月,孙中山认为: “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
4、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孙中山说这句话是在 1912年 2月 13 日,是在清帝下诏宣布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认为推翻帝制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并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致力于实业建设,因此选 C。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集社会变革与救亡图存于一体,促成了中国历史的巨变,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对当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开创劲射有着深刻的启示。因此,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成为出题的主要方向。 1918年,胡适在归 国杂感里写道: “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
5、生们 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 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由此可见,胡适主张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托古改制 D文学改良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中的 “老先生们 ”是指封建顽固势力 (包括洋务派 ), “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 ”是封建顽固势力对康有为的攻击,因康有为主张变法,实行立宪;“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是民主共和已经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康有为仍反对革命,主张保皇,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近年来,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资产
6、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 “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 ”。该诗反映了 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0世纪初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诗中反映了人们过 “阳历年 ”的情景,这是民国成立后的史实。 “宜春帖子 ”大半是 “三民对五权 ”,可见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影响。综合上述两个方面, B项符合题意。 A、 C两项容易排除。 D项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不能从材料中得
7、出。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要抓住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把握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的主题内容: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 “器物 ”;二是从戊戌变法到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 “制度 ”;三是 1915年至 1919年,资产阶级学 “思想文化 ”;四是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的路 ”到 “走自己的路 ”。 1912年 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
8、著提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小学教材介绍两个月前的邮轮遇险事件,很容易得出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的结论;从具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但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国外,并不能说明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和国内妇女地位显著提高。所以应选 A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毛泽东说? “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 ”“前面这部分材料 ”不包括 A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 B五四运动 C共产党早期组织的
9、建立 D北伐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信息 “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因此 “前面这部分材料 ”是指中共成立之前; ABC 时间上都符合;D是 19261927 年,时间不符,符合题意。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这一专题的内容在 2012年的新课标地区命题达 14次,命题的侧重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偶有涉及,常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纵向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以 后的命题趋势可能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哈默作为
10、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 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其他的公司也一拥而上。哈默、福特之所以能在苏俄开设工厂,主要是因为 A苏维埃政府颁发和平法令 B苏维埃政府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 C苏俄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D苏联推行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经济模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看,当时苏俄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并且允许在苏俄开设工厂。这反映了当时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部分中小企业由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因此选 C。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
11、政策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特别注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内容、特点的考查,主要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试题多以史论型材料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较少考查。 罗斯福总统去世后,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罗斯福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 度过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根据史实判断中共报刊评论的 “安定国民生活 ”的措施是以下哪一项 A整顿银行金融系统 B缩减农村耕地面积 C大举建设公共工程 D推行企业信用评级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安定国民生活指的是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
12、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罗斯福新政近年来多受到高考命题者的关注。考查的重点是罗斯 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从命题形式上看,主要以材料题为主,选择题也占有一定的成份。高考对本专点的考查,多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对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的考查。 毛泽东指出: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 中国今日之必须 ,才宣布 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的突出特点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D体现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 “新时
13、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即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 AB是指中共革命纲领; C是新三民主义的目标之一,不是突出特点。因此选 D。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功能。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水湘水, 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
14、时期应是 A 1912-1919年 B 1920-1926年 C 1927-1936年 D 1937-1945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注意歌词中的 “驱除仇寇 ”是指驱除日本侵略者, “复神京 ”是指收复北京,因此选 D。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依然是高考命题重头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日本政策调整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影响,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等也不应忽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命题极易和世界史联系,应给予重视。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
15、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 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经济 点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据下表分析, 19531957 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大致范围 所有制 土地经营 1949年以前 地主土地所有制 租佃个体经营 19501952 农
16、民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个体经营 19531954 农民土地所有制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19531954 农民土地股份制 初级社,集体经营 19551957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高级社,集体经营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改造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答案: B 试题分析:准确提炼出图表的讯息,土地制度由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再到集体所有 ,牢牢抓住题干中答题项的要求 ,再注意时间限制 “19531957 年 ”,联系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经济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第一次, 1950年土地改革,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
17、民土地所有制,使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被彻底废除,为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二次, 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第三次,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 “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 术 ”。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 20年的经济繁荣时期, 70年
18、代初经济出现 “滞胀 ”现象, 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 90年代重新进入繁荣时期。因此选A。 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 点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这一考点,在高考命题中主要着重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复习备考中,一是要重点理解 “国家普遍干预经济 ”和 “社会福利制度 ”这两个历史概念;二是要重点掌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特征和表现, 并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是要结合当今时政热点,认识西方福利制度的利与弊。 2007年,西方媒体纷纷指责中国 “黑客 ”攻击美、德、英等国的政府或军方网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
19、这些言论是冷战思维的表现。 “冷战思维 ”的核心内容是 A打击 B遏制 C合作 D共存 答案: B 试题分析:冷战的最初含义是指美国采取一切非武力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仍旧用这一观念处理事务,被称之为 “冷战思维 ”。因此选 B. 考点:冷战 点评:雅尔体制及其作用下的 “冷战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重要的切人点如从雅尔塔体制形成到表现 “冷战 ”、美苏争霸,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等。从命题的形式上看与当今重大时政问题相联系是命题的重要方式。 李鸿章认为: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因此他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20、C汉阳铁厂 D天津机器制造局 答案: A 试题分析: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思想,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BD都属于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C是洋务派另一代表人物张之洞创办的民用工业,因此选 A。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 点评:洋务运动的内容在高考中多次涉及,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所以它也一直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复习本目时应着重从洋务运动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去掌握。 1862年 6月 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 “外国杂货 ”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21、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中没有体现 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 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 在偏远封闭的地方受西方生活方式很小。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 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 点评:高考命题仍将从西学东渐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的变迁。通过新颖的背景材料 (如歌谣、文献资料等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考查引发社会生活变迁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 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
22、。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下图中的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较简单,联系到 1879年、引起煤气股票价格狂跌等信息,这项新的科技成果应指电灯的发明。 19世纪 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 “电气时代 ”。因此选 D 考点:科技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影响是近年来高考历史的重点所在,三次工业革命所涉及到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基本史实 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落脚点,因此这部分的内容考查多在选择题中出现,侧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生产力的推动、引发
23、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等这部分内容多在非选择题出现注重考查考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比较能力。 下列统计表是古代雅典相关人群及其人数的统计。对统计表格分析正确的 人群 自由公民(含妇女和儿童) 奴隶 享有权利的公民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人数 90000人 36500人 约 35000人 约 3000人 A政权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中 B所有雅典人均能享有平等权利 C国家大事由全体公民讨论决定 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人的民主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与 “自由民 ”人数的对比,可排除 A;雅典的妇女、奴隶和生活在雅典的外邦移民无公民权,不享有政治权利, B不正确;根据 “
24、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与 “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人数对比,可排除 C。因此选 D。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但是这并不表明这种民主是非常完美和全面的。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包括成年男性公民。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 记载: “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 审讯案件 ,而他们被揭穿在 这个 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 ”,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的
25、 “审判官或仲裁官 ”在罗马习惯法汇编十二铜表法中是罗马贵族才能担任的职务,他们因受贿而司法舞弊要处死刑,实际上是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 A、 C两项只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并且在题中不能体现, B项的“充分保护 ”错误,十二铜表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因此选D 考点:古罗马法 点评: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故深刻理解古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制度是高考的热点。要特别关注罗马法形成的过程、内容、实质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住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
26、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 “政治权力等级世袋 ”的制度是 A皇帝制 B军功制 C分封 制 D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封制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且官位世袭。而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也就终止了 “政治权力等级世袭 ”.因此选 D.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从考查的内容看,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内容,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是考查的重点。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
27、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 程中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两项是贵族制、等级制, D项是元代以来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只有 C项以考试选官,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考点: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选官制度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复习时注意把握选官制度演变的历程及其特点。深化提升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汉朝 察举制 孝、廉 举荐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推荐 隋唐
28、 科举制 考试成绩 考试 演变趋势:考察人才的标准从注重家世、门第到注重学识才能;选拔方式从地方评议到层层考试;选拔趋向公开公平、严密、科学。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诗中的 “河 ”是指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渭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作者的意思是人人都说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这条河(京杭运河),但是到现在这千里的通航都是依赖这条河, “千里赖通波 ”指的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故选C。 考点:大运河 点评: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隋朝开凿全长
29、 2700公里,跨越地球 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陕西、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北京七个省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 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 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北宋东京(今开封) “通宵不绝 ”的夜市和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
30、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 “通宵不绝 ”的夜市和 “不觉抵暮 ”的瓦子 判断出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 而 BCD三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点评:本专题一直属于高考命题热点区,形式从选择题到主观题都出现过。从近几年年高考试题分布情况来看,主要考查了古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政策。所以今后高考重点复习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闲关锁国政策。 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 “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 ”,主要是因为该著作 A主张君主立宪制 B反对重农抑商,主张 “工商皆本
31、” C提倡 “法治 ”,反对 “人治 ” D提出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答案: C 试题分析: D 是顾炎武的主张; A 是近代民主思想,超出了黄宗羲等人的认识; BC是黄宗羲的主张,但是 B项涉及经济上的重农抑商,与民主思想无关,因此选 C。 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点评:注意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简析明清之际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加速了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带来了大量自由劳动
32、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早期殖民活动主要为欧洲提供了大量贵金属货币,而且贩卖黑奴主要是卖至美洲,也不是自由劳动力。 考点:早期殖民活动 点评:早期殖民扩张考查角度:运用地图、数据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的史实、特点及影响;英国的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及拉美殖民地的影响、评价等。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 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3、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因此选 A。 考点:近代不平等条约 点评: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突出表现,它们对中国近代史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高考常考的重点。但这些条约的内容易混难记,更易遗忘。为此,笔者在实践中采用缩记法、字头法、谐 音法、排比法等方法多管齐下,生动形象,好记难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
34、达 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 A项正确, B、 C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 D项错误。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复习备考时,主要立足于时代背景,将近代西方政治变革与工业革命、启蒙思想、近代科技文化进步等知识点联系起来分析思考。 英国 “光荣革命 ”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
35、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根据 “光荣革命 ”后的权利法案,税收权、立法权和招募军队权都属于议会,而首相及其提名的内阁大臣须由国王任命。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科技思想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政治保障。高考命题特别是非选择题多是从各国代议制政体的不同特征的角度切入,链接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思想解放、科技文化的进步等方面的分析理解。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 19世纪正统的自
36、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 ”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 ”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 发射了若干小排炮 ”指的是除科学社会主义外的其它社会主义思潮,如空想社会主义, C 项排除,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学说,排除 A项;生物进化论是自然科学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因此 D项正确。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 点评:本专题不是高考的热点,高考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分值相对较低,属于高考多年的冷点,复习时注意比较巴黎
37、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比较中俄两国革命道路、比较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等。 工业革命使 “东方从属于西方 ”,这一说法的实质是 A亚太地区社会形态逐渐西方化 B西方国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 C亚太地区历史进程落后于西方 D东方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工业资产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的根本目的在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东方国家逐渐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选 D。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从命题角度上看,两次工业革命及影响仍是高考命题重点。 从题型上看基本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考查比重加大。 从内容上看,应该掌握两次
38、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注意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在复习时联系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全球性的经济低谷,重视本单元中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4 18世 纪,欧洲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深刻影响是 A挑战了上帝造人学说的权威性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欧洲胜利 C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D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 19世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是在 19世纪, 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也是 19世纪。故只有 C项符合题干的时间。 14 18世纪,联系欧洲三大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人们思想的
39、解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从高考形式上看, 以选择题为主,但材料题呈现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把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联系起来考查。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 (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7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以教化为大务 ”; “正法度之宜 ”。 汉书 董仲舒传 ( 2
40、)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 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分)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6分) ( 4)综上 ,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分) 答案:(
41、 18分)( 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3分)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井田制破坏。( 4分) ( 2)强调 “大一统 ”;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分) ( 3)多元性(兼收并蓄)。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6分) (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2分) 试题分析:( 1)问立足材料可知分别是儒家的 “仁政 ”、道家的 “无为 ”、法家的“法治 ”。在此基础上从政治
42、、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 ( 2)问根据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可知董仲舒强调 “大一统 ”,其思想的影响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 3)问从材料 “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 ”可看出唐代由于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因而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 4)问从前三问得出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 不断发展丰富。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点评: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专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新课标高考省份和非课标省份都备受重视,高考考查思想的重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
43、想和宋明理学,在近三年的高考中本专题的绝大部分试题出自本考点。相对而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则考查较少。本专题在近几年高考中易失分的地方有:孔子思想中 “仁 ”和 “礼 ”的内涵;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考查文化科技的重点是古代科学技术、书法艺术、京剧等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就,科学技术部分又重点考查四大发明,相对而言, 其他科技成就以及古代文学则考查相对较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 6月,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奏道: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
44、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 戊戌奏稿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 ”。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三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 血气所能忍受。 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 ( 1)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各派别政治主张的共同内容。( 4分
45、) ( 2)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根据上述材料所提供的三个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观点概括指出这一过程。( 6分) ( 3)简要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 因。( 8分) 答案:( 18分)( 1)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反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4分) ( 2)康有为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主共和;陈独秀不仅提出民主、人权,还提倡科学。( 6分) ( 3) 封建势力的日益腐朽与反动; 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影响的
46、扩大,资产阶级在斗争中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8分) 试题分析: ( 1)结合所学知识,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分别是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共同点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反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三个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观点概括指出这一过程,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封建势力的日益腐朽与反动; 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影响的扩大,资产阶级在斗争中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近年来, 中国思想近代化
47、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 (机器、拖拉机等 )应用于土地 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 (美 )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 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原因是什么 (2分 )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4分)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