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07.75KB ,
资源ID:337833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78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天津市宝坻区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天津市宝坻区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天津市宝坻区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春秋时期已实行察举制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得知按军功给予奖励,这冲击了原先世袭的世卿世禄制度。商鞅变法中,商鞅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 ”,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的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 ”。 就是说有功劳的贵族子弟,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的,虽家富,也不

2、得铺张。制定军功爵制的作法,意味着商鞅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使得军工地主势力发展起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维护 新兴地主势力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 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展中国家所拥 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键在 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

3、有互补性 B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身资源 C发达国家掌握全球化主动权并获得最大收益 D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列宁说: “毫无出

4、路的处境 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 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十月革命 “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 ”的含义是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十月革命的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 ,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十月革命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 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

5、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从此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成为世界现代史的主题。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A牛耕 B蒸汽机 C内燃机 D互联网 答案: B 试题分析:四幅图表现的都是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人类从农耕文明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折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的改良和使用为标志的

6、。产力的影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在人同自然作斗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巨大历史意义。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改良蒸汽机 瓦特 18世纪 6070 年代;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邓小平说: “如果 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 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两弹一星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当代国际间的经济、军事竞争实际上

7、就是科技的竞争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尖端科技的发展在国家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 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3)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中国的科技 下表是 1977年部分国家政府控制某些行业的比重 (%) ,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国家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75 加拿大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75

8、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D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答案: D 试题分析:国家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业部门的控制力度加强。二战之后,为了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有序,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特征是经济计划以指导性为主(不是指令性),规定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轻重缓急的发展顺序作出安排,并辅以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欧洲侧重于第一种方式 (手段 ),日本侧重第二种方式 (手段 ),美国侧

9、重第三种方式 (手段 ) 。本题从图表来看,只能看到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加强。 考点: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 资料工业产值占 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 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23%, 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 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 20世纪 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10、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33-1936年,我们的消费工业产值和生产工业产值比例失衡,工业结构呈现畸形。生产满足不了消费,没有形成完成的工业体系,重工业非常薄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发展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产业结构不合 理,主要发展轻工业。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康德说: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 无已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

11、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表明康德 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 C主张 “人生而自由 ” D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启蒙运动标榜自由和理性。 “心中的道德法则 ”即自由和理性。在我之上的星空与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代表了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与自由、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它们都与我们的生存意识息息相关。自然从我在外部感觉世界中所占的位置开始,并把我在其中的联系扩大到重重世界、层层星系的无限空间之中,以及体现着它们的循环运动、生成与延续的无限时间之中。每念及此,不知有多么渺小的我们,无不对这个几乎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广阔无垠的宇宙产生出某种敬畏

12、之情。自由就不同了。它开始于我的无形的自我和人格,并把我呈现在一个具有真 正无限性的理智世界之中,尽管这是只有理性才能思想的世界,然而我发现,我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不是单纯偶然的而是普遍必然的,而且可以通过这个具有本体意义的世界与所有那些有形世界发生关系。显而易见,这个理智世界更令我们赞叹不已。虽然这两个世界都与我的存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就有形的感觉世界而言,我们作为自然中的一个成员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一样,只不过是自然无穷无尽的因果锁链上的一环。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之中,我们的家园 -地球 -不过是沧海一栗,一颗无足轻重的沙尘,我们自己则是活动于这粒沙尘 上的微不足道

13、的渺小生物。我们不知道自己凭什么被赋予了极其短暂的生命,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时何地将交出生命,重新加入到自然之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去。从这个意义看人类,他仅仅是有限的自然存在物,即使他有认识能力,可以认识这个宇宙的自然法则,甚至这自然法则就是由他的知性赋予自然的,那也无济于事,因为无论如何他都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其地位与一块石头或者一棵树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就那无形的理智世界而言,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这样一个超感觉世界向我们表明,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理性存在者,而作为理智世界中的一员就无限地提高 了他作为人格、理智的地位和价值。在人格中,道德法则的自律性呈现出某种独立于动物性、乃至独立于全部感

14、觉世界的生存方式,它表明作为理性存在的人具有自己为自己立法,完全由其自身决定自己存在的真正的自由。当他遵从道德法则行动的时候,他就摆脱了仅仅作为一个 “物件 ”的他律地位,而具有了超越于一切自然存在物之上,不受自然限制的自由和尊严。当然,我们不可能从认识上来确证这个理智世界的实在性,但是在实践领域它至少可以通过道德法则所引出的 “至善 ”而推导出来,而且这个终结目的决不仅限于今生今世的条件与界限,它使我的存在指向永恒。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无论是为了罗马人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 ”为此,罗马人 A颁布成文法 B完善公民法 C实施万民法

15、D提出习惯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 3 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于是共和国后期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万民 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公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中国传统工艺的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B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C国家对技术

16、传承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代最尖端的制造工艺大都掌握在皇家手中,属于官营,为了显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技术封闭不外传。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封建制度的扼制,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为维护统治,还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科技的特点 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这幅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下列绘画作品的特征与该幅名画相同的是 A夫妇宴饮图 B洛神赋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答案: C 试题 分析: “这幅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 ”,画

17、中要有物,还有根据物来表现神韵意趣。梅花代表的是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而为世人所敬重。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 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 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的绘画 综合题 ( 22分)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走向世界,复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的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

18、英王信: “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 天朝抚有四海 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 摘自清实录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君主的 “世界观 ”。( 4分)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 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 ”到 “洋务 ”再到 “时务 ”,由贬义的 “夷 ”到平等的 “西 ”再到尊崇的 “泰西 ”。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人从 “洋务 ”再到 “时务 ”转变的原因。( 4分) 材料三 “共产主

19、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 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 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 1922年 8月) ( 3)从材料三看,说明 20世纪 20年代初先进的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分) 材料四 过去 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 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 “世界观 ”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 50 60年代,

20、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 70 80年代, 加快走向对外开放 ;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 10年, 形成 “和谐世界 ”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 60年剧变 (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 “第三个阶段 ”中国政府在 “和谐世界 ”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 (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人的 “世界观 ”的转变轨迹。( 3分) 答案:( 22分)( 1)以 “天朝上国 ”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住视为对清朝的效忠( 4分) ( 2)列强的侵略,对外战争和洋务运动失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和对西方的进一步认识

21、,要求维新变法改革政治。( 4分) ( 3)转变: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开始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3分) 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分) ( 4)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缩小与外部世界差距;加入 APEC和 WTO,融入全球化进程;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国际活动,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倡导成立上合组织,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6分,答出两点即得 6分) ( 5)轨迹:从以世界中心自居到向西方学习再到以俄为师,到 交流与发展; 由封闭走向开放到融入世界;由简单(片

22、面)走向成熟;由被动转向主动; 中国从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到逐渐摆脱半殖民体系,争取民族独立,继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过程。( 3分,答出一条轨迹即得 3分。) 试题分析:以前中国人自以为居天下之中,是谓 “中国 ”。周边甚至更远的都是蛮夷。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中国意识到已经落后于西方,所以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终 于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中国是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到逐渐摆脱半殖民体系,

23、争取民族独立,继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过程。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 3世纪到公元 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 400多年。在此之后的 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 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13 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 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

24、次崛起 (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分别指哪些时代 ( 3分) 材料二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 1870年至 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 690万增加到1500万。 1900年,每 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 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 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 8.3人,法国有 7.6人,英国 只有 6人。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 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 2)材料二中的 “某工业大国 ”指的是哪一国家?

25、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5分)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 3)材料三反映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促成这一局面 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方式是什么?( 6分) ( 4) 19世纪末,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但也有不和谐音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不和谐音符 ”在国际关系领域的表现。( 4分) 答案:( 18分) (1)秦汉;隋唐;元明清。 (3分 ) (2)美国 (1分 )。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

26、领先于英国。 (4分 ) (3)世界市场形成 (2分 )。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2分 )。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扩展和掠夺等 (任二点, 2分 ) ( 4)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和冲突加剧,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和紧张。( 4分) 试题分析:公元前 3世纪到公元 3世纪、这公元 6世纪、 13世纪末这三个时期分别指秦汉;隋唐;元明清。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是美国,教育发达,主要发明和技术也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形成,同时

27、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形成,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国际关系日益紧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 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

28、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 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 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16分)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 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 1)材料一中 “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 ”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4分) 材料

29、二 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40周年,而当今美韩军演,贸易摩擦,南海争端都可以看到美国的身影。 2012年 7月新华网评论认为:文明的碰撞、霸权的交替、利益上的纷争,中国既是全方位的对手,也是全天候的朋友。 (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既是美国 “全方位的对手,也是全天候的朋友 ”。( 6分) 材料三 二战后仅 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 这些活跃的 “地缘战略棋手 ”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 ,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 3)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

30、现 ”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答案:( 16分)( 1)亚洲:朝鲜战争等。( 2分)欧洲: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的分裂等。(答一点即可得 2分)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恶化和缓和的表现( 6分,恶化和缓和各答出三点。) ( 3)新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分) 影响: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4分) 试题分析:美苏 “冷战 ”奇迹,亚洲发生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而欧洲经过二战,经济在恢复和发展中,美国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更好的控制欧洲,在欧洲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的分裂等。新中国成立初,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解放台湾;在朝鲜战争期间,轰炸中国丹东;支持台湾占据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席位。到了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建交。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有利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重点是发展经济。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