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70.73KB ,
资源ID:33784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78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古代讲究 “同姓不婚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 “喜结秦晋之好 ”),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 “西周分封制 ”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 “同姓不婚 ”的规定可知秦晋两国不同姓,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晋国,鲁国是姬姓,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故 A C D三项正确, 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秦王只是西周分封的一个异姓诸侯不是王室贵族,故答案:选 B。 考点:

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梁启超说: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 ”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 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C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李鸿章死后不久,梁启超即写了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又名李鸿章 ),材料是梁评论李的。翻译如下:他对西方世界能够富强的原因,一点都不知道,以为我们中国的政教文物风俗,没有一样不比别的国家优秀,比别人差的东西只有枪、炮、船、铁路、机器等

3、。体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思想,并未看到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差异。因此梁启超是批评洋务运动的弊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 到 582 9亿元,比上年增长 4 9%。 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 3901亿斤,比 5年前增长 19%;棉花总产量达到 3280万担,比 5年前增长 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C是

4、在 1958年开展, D是在 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展,与题干时间不符; B不对,中共八大的路线在后来的实践中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联系 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此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某航海家根据马可 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及其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 1, 500哩的报告(一个极为过高的估计),以及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不到 3, 000哩。据此,这位航海家决定 A绕过非洲到达亚洲 B向西航行到达美洲

5、 C穿越地中海向东航行 D横穿大西洋到达亚洲 答案: D 试题分析:哥伦布根据马可 波罗等人的估计,认为前往亚洲的最便捷之路是通过横渡大西洋的短期航行,这也是他向各朝廷提出的方案,结果实际上到达的是美洲。 A是达伽马的路线, B不是哥伦布的本意, C是新航路开辟之前的旧航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 C限制价格水平 D推行福利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元贬值,有

6、利于美国商品出口,但不利于进口,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国际市场的斗争更加激烈,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因此选 B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011年 5月 22日,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宣言,决定三国将在今年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一旦达成自贸区协议,这将会: 带动东亚至亚太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 对经济全球化起推动作用 体现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部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中日韩三国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这有利于推动东亚至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在材料中

7、无从体现。 考点: 19题考点应调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全球化 东亚经济一体化(课标外)、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年 1月第 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 “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三个 “重新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加强 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D动荡局势的加剧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 21世纪政治经济格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思考价值观、设计合作体制、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和所学史实是当今政治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8、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A与事实不符,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但不能说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BD理解片面化。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世界局势。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 “四科取士 ”: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该时期是 A西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要弄明白题目的意思,四科取士第一点要有高品德二有学问,三要知法令、四要刚强有谋略方才可以任官,而后还

9、要有孝廉。故而得出是西汉的察举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一 位人文主义者说: “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 ”这句话体现了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不符; C不对,文艺复兴批判教会权威和宗教神学,但没有否定宗教信仰; D不对,这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内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肯定人和人性,鼓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

10、而奋斗。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 “三大定律 ”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 “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社会契约论认为,人们根据契约成立政府,当成立的政府违背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就有权利推翻它,由此可见政府的职能就是代表人民并保护人民的利益。第三大定律认为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

11、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这符合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故选 B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

12、强、 “经世致用 ”思想 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战国时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唐代的国家富强;宋代的理学兴起。 A不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为首的思想家推动新思潮萌发; B不对,秦代实行郡县制; C不对,明末思想领域提倡 “经世致用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

13、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D 试题分析:据题干 “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等信息,意思是把前苏联像 剥卷心菜一样给剥光,反映了苏联解体,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 “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 ”并认为: “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

14、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是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汤恩比把英国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比喻为新酒,而保留英王比喻为是旧瓶子,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是符合英国的国情,推动了英国的发展。 BC 可说是完全的创新,舍弃君主制度; D说明德国代议制的不完备,与题意不符。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 行政官 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 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

15、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解题关键在于有效提取材料信息。题干中“根据个案情况做出裁量,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得出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答案:选 D; A、 C、 D与材料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16、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说现在(如果)仅仅靠会说冠冕堂皇的话和文笔(的标准)来选拔人才,而不了解他的德行,以后他不称职,即使杀了他,但是民风已经被败坏了。因此是说选官德行比专业知识要重要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感慨他们生不逢时,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 “家家养

17、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是指农民上交赋税给封建国家,北宋朝廷又给辽、夏 “岁币 ”,这是 “冗费 ”的反映,排除 ;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是唐代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物资丰富、物价低、和平安宁;相比之下,北宋中期明显 “积贫积弱 “,故选 ; 从本题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公元前 8世纪 公元前 3世纪是中国由分裂割据向统一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时期,下列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王朝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前 8世纪 公元前 3世纪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那么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王朝是秦朝,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

18、县制,因此选 B.A是指周朝, CD应是指元朝。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李鸿章说: “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臣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竟,即败亡灭绝而不悔。 ”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B坚持中国的守旧传统 C学习西方进行政治改革 D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答 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引文中可以看到,李鸿章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革。而作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李鸿章,不可能提出学习西方法律及政治体制的资产阶级主张。据此,不难判断 D选项正

19、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 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时期的历史可以从不同的历史视角进行研究,从题干列举的著作看,有知识分子、绅商、学生、军人等,说明看待晚清历史是从社会各个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故 D 项符

20、合题意。 A、 B、 C三项都是片面的看待,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化。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 “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 ”同时, “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 ”据此,与奏议中 “和议 ”“赔款 ”相关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 息和正确判断的能力,难度中等。从材料中的 “赔款 ”“转向革命 ”来看,首先排除 A、

21、B项。从所学知识分析,马关条约赔款 2 亿两白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提出了改良的主张,未转向革命,可排除 C。辛丑条约赔款 4.5亿两白银,数目巨大。依据当时清政府的财力而言,不堪重负,加上清政府镇压人民反帝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人提出了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的主张,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许多人看清了清政府的真面目,进而转向了革命,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 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912年 4月 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 “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

22、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 蒙、藏、回疆与内地各省平等,将来各该地方一切政治,俱属内务行政范围。 ”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 答案: B 试题分析: “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 ”表明袁世凯强调维护国家领主权。袁世凯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和临时约法,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AD 排除;其阶级立场也决定其不可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C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 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

23、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 ”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奋斗目标,是为了 A团结各阶层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现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 C实现民族团结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团结各阶层力量反对蒋介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向全国同胞提出 目标 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 ”“发动民族革命抗战 ”表明 B 项符合题意。AD属于国共内战,不是对外; C说法过于笼统。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阅读下列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24、B一战期间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C大炼钢铁使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 D有效政策使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左图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但在一战期间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右图反映出新中国建立后,实行 “一五计划 ”, 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 C判断不正确,大炼钢铁是指 1958年开展 “大跃进 ”运动,与图片时间不符。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 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

25、开放的模仿对象 ,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B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 “热战 ” C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D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D说法都是正确的, A说法不正确,维新派主张以英日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实现民主共和。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综合题 ( 25分)材料一 近代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条约、事件及影响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842年

26、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 ”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 “瓜分 ”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0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 1928年6月 “改订新约 ”运动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1月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益应予终止等 1

27、949年9月 共同纲领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 1950年 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

28、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 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 ,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1979 年)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百年间签订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17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国际态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8分) 答案: 趋势: 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

29、 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 或收回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 1949年 9月,针对近代签订的不同条约制定了不同对策。(如按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分部概述,可酌情给分) 影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有利于列强对旧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激发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觉醒。近代后期收回权利或修改的不平等条约,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完全摆脱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 主要 特点:分别审查:根据条约内容(平等、不平等)确定灵活的政策

30、;对于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 原因:对美国,由于美国敌视新中国,废除美国对华不平等条约及特权;对苏联,鉴于苏联是新中国盟友,采取积极谈判,订立新的平等条约,逐步收回国家权力。 试题分析: ( 1)主要依据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并结合表格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巴黎和会开始到 “改订新约 ”的运动、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减少了 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 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 ,但又很不彻底 ”而到共同纲领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

31、,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对于不同的条约采取不同的政策。后半问,在回答时其影响时要分开阶段进行回答,可以分为巴黎和会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和巴黎和会后签订的条约的影响两部分来回答。 ( 2)主要特点从材料中归纳,抓住有效信息,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从材料中可知原因 “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 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 ”;而对于苏联,因为“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 ”,所以 “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 ”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

32、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 12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 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 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 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 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

33、、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过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 1.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2.20 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3.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

34、:环境污染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恐怖主义威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材料信息 “在某种意义上说,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 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 ”“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 ”概括材料中的三种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 6月 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

35、 8月 13日: 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 165公里,通称 “柏林墙 ”。 1989年 11月 9日下午 6时 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日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 “柏林墙倒塌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 “柏林墙 ”建立相关的国际形势。( 7分) 试归纳 “柏林墙倒塌 ”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 8分) 答案: 美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美苏争夺霸权激烈;德国分裂;两德是美苏对峙的前沿。( 7分) 加速了德国的 统一;有利于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

36、程;有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面;加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快了 “冷战 ”结束的步伐。( 8分 试题分析: (1)主要抓住美苏 “冷战 ”的角度分析国际形势。 (2)可从对德国、对欧洲和对世界三个角度来分析影响。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

37、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 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6分) 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9分) 答案: 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

38、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 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社会的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 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 1)注意材料信息 “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 ”“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 ”“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 ”,归纳出盟旗制度是清政府统治蒙古地区的一种管理体制,而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组织。 ( 2)分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我们应联系到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对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作用,从加强中央对边疆统治方面和开发管理边疆角度进行认识。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方游牧民族的改革 盟旗制度(课标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