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22.93KB ,
资源ID:337980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7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摸底(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摸底(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摸底(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论语记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孔子的意思是君主应该有君主的样子,臣子应该有臣子的样子,父亲由父亲的样子,孩子应该有孩子的样子,这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点。周礼即是西周的等级秩序,故选 A。 B项是孔子的政治观点,材料未体现; CD项是说的孔子的德治理念,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孔子的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此外,孔子的思想还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

2、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 “棱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 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 ” 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 “民主原则 ”体现在 A颁布 “解负令 ” B发放公职津贴 C组成 “四百人会议 ”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 BD项是在伯利克里时期出现,因此排除; A项是梭伦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体现不出民主原则来。 C项成立四百人议事会,成员有抽签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的色彩。关系 C。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

3、: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推动了雅典的进步,也为人类创造了政治文明遗产,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发展工商业等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拿破仑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以下对“这样 东西 ”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适应了资产阶级需要 D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答案: B 试题分析:拿破仑说的他的永垂不朽的是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该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而成的,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打

4、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因此 ACD都是正确的。 B项说是君主立宪政体说法错误,没有搞清楚拿破仑说的是什么。 考点:拿破仑法典 点评: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定的法典,有效地规范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调节了社会关系。他 的出现,推动了法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法典为后世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 “ 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 殖民地或领土。 ”这一“条例 ”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C引起了西欧

5、 “商业革命 ”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条例的出台的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遭到了荷兰的发对,引发了英荷两国的战争。故选 B。 A项错误,世界市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 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项是由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 考点:英荷战争 点评:英国大革命时期,随着自身的实力的增长,颁布了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荷兰在十七世纪是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当时的霸主,通过三次的英荷战争,荷兰一蹶不振,英国发展起来。 1716 年左右,一位皇帝曾言: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当时

6、“西洋 ”的英国已经 打败法国成为海上殖民霸主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的基础 完成工业革命确立工厂制度 在物理学上取得突出成就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项错误,应该在 1763年; 正确,英国在 18世纪确立责任内阁制; 错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应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 正确,牛顿经典力学建立。故选 C。 考点: 18世纪初的英国 点评: 18世纪初,在政治上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 退出内阁,首相逐渐的出现并掌握行政权,经济上工业革命接近完成,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对外扩张加速进行。科学上近代的科学建立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瞿秋白在 1921年 5月 1日的日记中

7、写道: “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 现在丰富的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 ”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A工业化方针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前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的生活非常贫困,到了后期,苏俄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可以进行市场交易,这是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故选 C。 A项错误,苏联工业化是在 1925年; B项是造成1921年困难的原因; D项是在 1930年进行的 .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

8、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此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的主要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美国首都华盛顿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 高点 “国会山 ”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奠定这种建筑规划格局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是由 1787年宪法规定的。故选 D。 AC项分别为英国和法国的文献,排除; B项是在 1776年制定,主要是宣扬了自由

9、民权理念。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 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1985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邓小平的这一判断说明 A美苏关系走向全面缓和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邓小平认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不发

10、生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因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的主题。故选 C。 A项错误,应该是 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 B项是在 1979年; D项说法错误,只是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 考点:当今世界局势 点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是明显,但是同时危机与动荡并存。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菲利普 费尔南德兹 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 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11、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相对论知识的理解。根据所学,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据此再联系材料中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 平行线可以交叉 ”“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等信息,可理解到这位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指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 E=mc2。“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说明时间是可变的,指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伽利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学家;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创始人,都不属于现代科学的范畴。

12、考点:相对论 点评: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提出来的量子力学。它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当代世界产生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1992年 4月 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 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重点讲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和改革过程中计划和市场关系的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和两

13、极分化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 D。 A是在十一 届三中全会; B项并非根本问题; C项是在十四大提出。 考点:邓小平南方谈话 点评: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这一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经济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改革开放的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 基于安徽省 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 B家庭联产

14、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的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应该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不动摇,在此基础上,对该政策进行完善。故选 D。 A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未体现; B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C项明显错误。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 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如果为下列三幅

15、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答案: B 试题分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和大跃进,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故选 B。前两幅图体现的是项社会主义过渡,第三幅图是在 1958年,当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 C项说法明显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个过程;一五计划是在 1953年开始, 1957年结束。因此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点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在探索中,又成功地经验,也有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

16、了左倾错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经济建设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图再现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实质上是 A “塞私门之请 ” B废除 “世卿世禄 ”制度 C承认土地私有 D实行 “田里不鬻 ”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片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开阡陌,废井田的主张,实质上是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故选 C。 A项是说的商鞅变法的公正。 B项说的是政治方面,实行县制; D项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原则,不许买卖土地。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

17、新皇帝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表明 “新皇帝 ”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 ” 等信息可以看出,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故选 B。 AC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但是材料未体现; D项是秦始皇在经济领域里加强统一的重要举措。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8、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除此之外,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 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D中央权力重心应下移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 A项

19、。 B项说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材料未体现; CD项说法本身错误。 考点: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点评: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唐代宗充分发挥丞相的作用,并且使他们相互的限制,确保了皇权的大权独揽。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历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需要学生掌握: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 “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 ”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 “乏人 ”局面 答案: C 试题分析:范

20、仲淹的条陈中主要说的是科举制专考辞赋,难以选拔真正地人才,需要在考试内容上进行变革,以解决人才危机的局面。因此 ABD均正确,都是范仲淹提到的内容。 C项科举考试的公平性的问题材料未涉及。故选 C。 考点:科举制 点评: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授予官职。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使得下层地主也有条件通过努力进入到上层,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弊端也日益明显。总的来说科举制为历朝所沿用。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 战争引发的 ”。这次 “反思 ”先进人士 A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B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C

21、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分别提出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的主张。故选 C。 A项在甲午战争之前; 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 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点评:甲午战争使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国各个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马关条约 的具体内容和造成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

22、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额快速增长,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正确答案:为 C。 A 项材料无法体现;B 项时间不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 1927 年到 1936 年。 D 项说法明显错误。 考点: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点评:国民政府时期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内战,大肆滥发纸币,造成了严重的贬值,对民族经济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十年建设运动也需要掌握。 毛泽东指出: “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23、,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 ”材料中的“标志性 ”事件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 D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7 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是由战略的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故选 B。 A项是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的进攻; C项是战略决战; D项是解放战争的后期进行的。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转折意义的重要事件。解放战争是发生在 1946

24、年到 1949年之间的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实现了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双十协定的签订、解放战争的具体过程等也需要了解。 1949年 2月,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门访问苏联。经过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 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时,毛泽东访苏的主要意图是 A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B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C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 D借助苏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建立后,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毛泽东访问苏联,与苏联建立了同盟的关系,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故选 A。 B项错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

25、和平外交方针; C项明显错误; D项是在 20世纪 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且不是苏联支持的结果。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外交事业,在心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有 17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 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在 70年代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开始作为一极在国际中发挥作用。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徒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 自有粤东以来

26、,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 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 洋事宜书 请回答: ( l)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 “海禁 ”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4分) ( 2)据材料二,

27、归纳康熙帝实行 “海禁 ”的主要目的。这里的 “海禁 ”与材料一中的 “海禁 ”有什么不同?( 3分) ( 3)据材料三,指出 “开海 ”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如识,归纳 “海禁 ”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4分) ( 4)综合上述材料,由 “开海 ”与 “海禁 ”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 ( 2分) 答案:( 1)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 2分)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 2分) ( 2)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 与海盗勾结)。( 1分)材料一:完全禁止;材料二:限制。( 2分) ( 3)人民富足;社会安定。( 2分)消极: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延缓了中

28、国发展步伐。( 2分) ( 4)维护封建统治。( 2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令滨海民悉徒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 ”可以看出,康熙帝海禁的目的是封锁台湾,此政策给沿海居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2)从材料二 “此即海贼之薮也 ” 可以看出康熙帝此时的海禁政策的目的是清除海贼。材料二中明确指出,东洋可贸易,南洋不可。材料一禁止海外贸易。( 3)南洋开海带来了经济的影响,出现家给人足的局面,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4)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都是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的,分析类似的问题,都是要从这个角度回答。 考点:清朝海禁政策 点评:清朝海禁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其目的是

29、不一样的,在收复台湾,统一祖国时,海禁是为了封锁台湾;在面对海贼的骚扰时,是为了清除海贼,总的来看,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 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文集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 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 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

30、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了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 “皇帝万岁万万岁 ”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 到庵里去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 Q正传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孙中山曾被看作 “疯子 ”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什么问题?( 3分) ( 2)如果说 “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 4分) ( 3)如果说 “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我们可以使用哪则材料来

31、证明?说明理由。( 2分) ( 4)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在当时的主要表现。把材料三引入历史研究 应注意什么?( 5分) 答案: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要求推翻帝制,因而被认为是 “疯子 ”,这说明维护帝制在当时社会很普遍,民智未开。( 2)辛亥革命的成功可以从它的推翻帝制,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角度进行分析,注意不要从创立共和和社会性质角度回答,这是失败的内容。( 3)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主要是从当时的社会性质进行分析,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辛亥革命并未对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材料三是文学作品,引进历史研究需要去伪存真。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只

32、是在政治上发生一些变化:推翻了帝制。但是新政权建立后,社会状况却还是那样,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人民还对此不了解,旧的思想、传统礼教等相关的封建的东西还存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虽然直到 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 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832 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

33、,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 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在奥托 冯 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态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通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 “先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 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 “工人革命 ”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3分) (

34、2)据材料二,概括 “工人运动 ”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4分) ( 3)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 20世纪 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 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3分) 答案:( 1)推翻资产阶级统 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分)条件:三大理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分) ( 2)扩大公民选举权;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或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分)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工

35、人运动丰富马克思主义)。( 2分) ( 3)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1分)思想:工农武装割据;( 1分)实践: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分) ( 4)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运用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言之有理即可)( 3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可以看出,工人运动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的专政;当时,西方世界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这是这一理论提出的经济条件;思想条件是当时西欧流行的三大理论。( 2)此问应该仔细的阅读材料,在材料中进行分析归纳,注意不要摘抄原文。( 3)从材料可以

36、看出,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应该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20世纪 20年代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4)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中国化 点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的理论,产生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理论,需要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

37、先王乏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 王安石传 材料二 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 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 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 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 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讦一新纪元。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

38、,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 5分) (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 2分) (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 3分) 答案:( 1)背景:财力困穷 ;风俗衰坏;法度不彰。( 3分)主张:法先王之政(意),实行变法;讲究治财之道,理财以富国。( 2分) ( 2)评价:在肯定变法的前提下;指出变法存在的缺陷。( 2分) ( 3)因素:改革要把握时机;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改革要循序渐进;权衡政策的利弊;处理好

39、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任意 3点, 3分) 试题分析:( 1)背景分析,注意材料中的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 ”王安石认为其因在于 “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因此,他主张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 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 2)梁启超从利弊两个方面对王安石变法予以了评价,较为客观,其评价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即可(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要注意哪些因素,实际就是从变法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教训是:改革要把握时机;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改革要循序渐进;权衡政策的利弊;处理好动机与效果

40、的关系。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王安石是在北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 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二 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 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 止默甘地论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

41、指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材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 3分) (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认为印度实现自治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为实现印度自治采取的斗争对策和形式。( 3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斗争形式和目标两个方面,谈谈你对甘地的看法。( 4分) 答案: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原因是英国的经济的掠夺。原因就在于印度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效率提高。( 2)从材料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甘地实现自治的中心就是手纺车,抵制英国货。甘地的斗争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消极的抵抗。( 3)此问学生可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只要从斗争形势和目标两个方面分析即可。 考点:甘地 点评:甘地被称为圣雄,其领导的 “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对印度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对印度甘地的这一运动,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地作用,也要分析的出其局限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