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9KB ,
资源ID:338045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80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第八次周考历史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第八次周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1、2013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第八次周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令保守派 “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 ”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 A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B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C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普罗泰戈拉。他有一句名言: “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界上绝没有什么绝对真理可言。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

2、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苏格拉底就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因此选B. 考点:智者学派 点评:智者学派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但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绝对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过分强调个人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1944年 12月, 爱因斯坦同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1945 年 3 月同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他还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未果。 1946年 5月,他又发起组织 “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 ”并担任主席。爱因斯坦这些行为的主要目的是 A倡议各国科学家不要研制原子弹

3、B宣扬自己反非正义战争的坚定立场 C敦促美苏结束 “冷战 ”对峙局面 D促使社会认识核战争的严重后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面对原子武器巨大的、灾难性的破坏力,以及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可能导致的战争威胁,国际上爱好和平的有识之士纷纷觉悟,联合倡导和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对核战争的行动。爱因斯坦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因此选D。 考点:爱因斯坦 点评:以目的类选择题为例: “目的 ”是指当时人们在进行某一历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或希图得到的结果。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 “主要目的 ”。目的还有近期和长远之分,一般将近期而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 ”,将终极的、实质性的目的称为

4、“根本目的 ”。例如汉武帝颁行 “推恩令 ”,其直接目的是分割王国的封地,而根本目的则是解决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问题,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分析根本目的要求作深入的理性思考,因为它往往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认识,提示的是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 2012年 7月 19日,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提出的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A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积极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BD在材料中并没有 体现;根据材料,中国并没有盲从英国和其他西方

5、国家提出的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因此选 C 考点:新中国外交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同时期的具体外交方针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方针始终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应日本要求,七国集团于 2011年 3月 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的急剧升值势头。这主要是由于 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C当前世界已经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多极化格局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答案: B 试题分析: ”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的急剧升值势头 ”说明日本大地震已经影响到世界经济 ,B 说法正确; A 与题干无关; C 说法错误,

6、尚在形成之中;D不对,材料显示七国集团是应日本要求,而非自觉、主动。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这也加速了经济危机的传递和扩散,因此要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历史学家钱乘旦说: “一个人,在宏大历史体系中他是政治家、英雄,功勋卓著;在社会生活场面中他只是一个男人 在女性主义解释体系中他是男性话语霸权的典型代表,是暴君。 ”这段话最能表明 A历史解释体系的多元化 B历史解释具有随意性 C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D历史人物的可塑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BD不对,研究历史应是以客观史实为依据,论从史出; C不对,从题干 “在宏大历史体系中他是政治家、英雄 ”“在社

7、会生活场面中他只是一个男人 ”“在女性主义解释体系中他是男性话语霸权的典型代表,是暴君 ”体现了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人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选 A。 考点:多元史观 点评:高考命题在近年来体现出了新的动向 ,新史观在命题的命制中常有体现 ,这对高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在高考复习中体现这一要求 ,成为现在高考复习中的新命题。因此要注意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解读历史。 1947年 4月 18日,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必须更多地运用其经济实力来阻止苏联的扩张主义和政治渗透,创建政治稳定和社会福利之基础。这体现了美国 A与苏联争夺霸权的斗争加剧 B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C力图领导世界 D试图建立

8、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美国与苏联争夺霸权的斗争始于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 B错在 “开始 ”的说法,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应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D不对,这是指关贸总协定; 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政策,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 考点:冷战 点评:冷战 ”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以遏制共产主义,从而称霸世界。 在 1925年 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就会增加,我们将有

9、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得到的回答:“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实行的政 策具有稳定性 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明确了苏联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 “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当时的苏联政府对于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认识不足,再联系此时列宁已经去世,斯大林在苏联上台,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斯大林时期过于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对轻工业、农业重视不够,因此选 C。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一政策的必要性

10、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至后来被过早地终止了新经 济政策的执行 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议会的行政权大增 B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汇报工作 C一旦内阁遭到上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D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下院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 因此内阁如果遭到下院的反对,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 C项说法错误,答案:为 C。

11、 考点:英国责任内阁制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 符,往往造成错误。 有人曾这样写道:英国艺术家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而在 1819 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 ”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

12、人的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 “地球 (自然 )是人类的母亲 ”“自然发怒 ”等。材料反映了人们 A对工业文明的向往、赞美及担忧 B对社会发展的浪漫主义情怀 C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与想象 D对科技革命的期盼与幻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 ”英国艺术家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 ”表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赞美和向往;而 “地球 (自然 )是人类的母亲 ”“自然发怒 ”等则反映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担忧,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因此选 A. 考点:工业文明 点评:本题属于典型的 “以偏概全 ”,即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来迷惑考生。考

13、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这段话体现了 A自然权利的学说 B三权分立的观点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 “契约协定 ”,协定的双方 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 “纽带被切断 ”),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

14、,这一观 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 “社会契约论 ”观点是一致的。因此选 C. 考点:启蒙思想 点评:卢梭的社会契约主张: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 “共同意志 ”,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1522年 )中说, “每人皆为教士 ”, “有权照他私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 ”。后来他又说

15、: “我不允许任何人批评我的主张,即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 ”这表明马丁 路德 A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B提倡个性解放 C提出的自由平等思想具有虚伪性 D其宗教主张由宽容到独断 答案: D 试题分析: “每人皆为教士 ”, “有权照他私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 ”说明马丁 路德开始是主张信仰得救 ;后来他又说: “我不允许任何人批评我的主张,即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 ”说明其宗教主张由宽容到独断 ,因此选 D。 考点:马丁 路德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 “一标多本 ”

16、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 “能力立意 ”为主。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相对孤立与隔绝的状态,影响深远。就社会生活领域而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餐桌上:东南亚的胡椒、肉桂等廉价香料进人欧洲寻常人家 B物种上:马铃薯、番茄、玉米等超出美洲范围传到亚洲 C人种上:美洲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 D穿着上:中国丝绸、印度棉制品从此在地中海区域大量转运销售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因此不可能看到中国丝绸、印度棉制品从此在地中海区域大量转运

17、销售,答案:为 D. 考点:新航路开辟 点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 “商业革命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综合题 16世纪以前,英国人口和经济 增长率均低于西欧平均水平,然而 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史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先那种在权力和资源基础上的封建割据被一个更集中的体系所代替,在 1485年的内战中崛起的亨利七世,没收了许多封建贵族的地产。他还剥夺了贵族蓄养武装家奴的权力,从那以后,贵族在乡下的住宅不

18、再构筑防御工事。他的儿子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创立了一个奉行温和新教的国家教会制度,废除了僧侣等级制度,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占英格兰四分之一的土地)。他的女儿伊丽莎白挥霍掉了主教的财 产,这些资产通过王室的出售和赠送落入到商人和绅士阶层手中。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英国颁布航海条令,法国也颁布了相似法令,禁止荷兰与英法的殖民地进行贸易,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了荷兰的利益,使荷兰经济丧失了活力。海外商业利益的减少和国内产业的低迷,迫使荷兰商业资本家将储蓄投资到英国,荷兰的商业资本推动了英国的产业发展。 为了商业利益,英荷爆发了战争,发达的产业为英军注入强大的动力。 1694 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9、货币政策实现了现代化,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为英国提供了充裕的军费。而与法国、荷兰、西 班牙等国相比,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英国造成了损失微不足道。 材料三 英国的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前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法国的应用科学无疑领先于英国。为什么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远低于英国呢?事实是,工业革命的确也产生于其他原因,某些(最为重要)是经济方面,其他是社会方面的。由于 1688年的 “光荣革命 ”,英国实现了政治稳定。 18世纪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税公路和海岸运输发展,加强了国内市场的统一,促进了不同地区更为专业化的分工。 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英国的农业变化造成的,圈地运动和农业科

20、学的 应用改变了一切,最后,尚无一个国家有军事力量向 18世纪英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发起挑战。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 6分) (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超越荷兰的原因。( 6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 8 分) (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5分) 答案: 打击封建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教会,实行宗教改革;没收教会财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 6分) ( 2)产业发达(产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贸 易保护政策;现代化的财政金融体系;受革命和战争影响较小。( 6分

21、,任答三点) ( 3)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和自然科学的进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和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劳动力;军事强大保障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国内市场的统一;农业科学的应用;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丰厚资本;工业革命所需燃料 煤蕴藏丰富等( 8分,任答四点) ( 4)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善于抓住历史机遇;与时俱进的制度变革。( 5分,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原先那种在权力和资源基础上的封建割据被一个更集中的体系所代替 ”“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创立了一个奉行温和新教的国家教会制度 ”“这些资产通过王室的出售和赠送落入

22、到商人和绅士阶层手中 ”,再加以概括。 ( 2)注意材料信息 “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了荷兰的利益 ”“荷兰的商业资本推动了英国的产业发展 ”“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货币政策实现了现代化,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 ”“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英国造成了损失微不足道 ”,再加以概括。 ( 3)先注意材料信息由于 “1688年的 “光荣革命 ”,英国实现了政治稳定 ”“18世纪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 ”“收税公路和海岸运输发展,加强了国内市场的统一 ”“圈地运动和农业科学的应用改变了一切 ”“尚无一个国家有军事力量向 18世纪英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发起挑战 ”,再结合所学知识,得

23、出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丰厚资本;工业革命所需燃料 煤蕴藏丰富等。 ( 4)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但要注意紧扣材料,论从史出。 考点:英国崛起 点评:大国的崛起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主要大国崛起的历史轨迹和历史规律,注意决定大国的崛起和衰落的关键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注 意大国崛起过程中大国关系的演变,注意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的重要启示。本专题以大国崛起的历程为主体,以国际关系的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对课本相关知识加以梳理和总结,以期加深同学们对世界史和国别史、对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的理解。 对和谐的期待得到了广泛的赞同。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都详细阐述了类似的观点。柏林墙倒塌了,

24、共产主义政权垮台了,美国将呈现出新的重要性,前共产主义的对手将参与 “伙伴关系 ”和 “重大的讨价还价 ”,维持和平和创造和平将被提到日程上。 世界最主要大学的校长否决了对一名从事安全研究的教授的任命,因为不 再有此需要: “赞美神 !我们不再研究战争,因为不再有战争。 ” 冷战结束时的异常欢欣时刻产生了和谐的错觉,它很快就被证明确实是错觉。世界变得不同于 20世纪初了,但并不一定是更加和平。 在柏林墙倒塌五年之后,世界比冷战时代的任何五年都更频繁地听到 “种族灭绝 ”一词。一个和谐世界的范式显然距离现实太遥远,它不能对后冷战世界作有用的指导。 一一摘编自 (美 )塞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

25、界秩序的重建 评析材料中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和谐、和平的观点。 (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观点一,冷战结束后,世界会出现和谐、和平的局面。冷战结束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不会遇到像苏联那样的对手,军备竞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大了。大国关系的重心由军事领域转向以竞争和协调为主要内容的经济领域,在世界进步力量的推动下,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来临,各国间的人员、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已经连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12分 ) 观点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一定更加

26、和谐、和平。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被美苏矛盾掩盖、压制的 地区矛盾开始突显,并和领土争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宗教纷争等问题相互交织。局部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冷战时期明显增多,这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冷战结束以后,虽然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苏联解体了,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却更多地采取干涉政策,并加紧推行其霸权主义。 (12分 ) 试题分析: 首先注意材料中的两种观点 “前共产主义的对手将参与 “伙伴关系 ”和 “重大的讨价还价 ”,维持和平和创造和平将被提到日程上 ” , “一个和谐世界的范式显然距离现实太遥远,它不能对后冷战世界作有用的指导 ”。然后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 评论。如果

27、是观点一,冷战结束后,世界会出现和谐、和平的局面,那么就围绕冷战结束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回答;如果是观点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一定更加和谐、和平,那么就围绕冷战结束后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回答。 考点:当今世界局势 点评:开放性评述题的特点之一是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再 “评论 ”。这类题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其开放的评分标准。这类题评分标准一般采用

28、SOLO分类评价法。它是一种以测量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通过划定学生回答的不同等级,分析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所达到的思维高度,从而达到新课标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的目的。 答案:( 1)宣言向全世界宣告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彻底打败日本的决心,鼓舞了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士气。开罗宣言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6分) ( 2)变化:由支持中国抗战到阴谋阻挠中国统一。( 3分)原因:美苏对峙局面形成,新中国成为美苏在亚洲争夺的重点。后果:造成中国海峡两岸长期分裂,阻碍了中国的统一

29、。( 6分) 试题分析: (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规定出自 1943年开罗宣言,美英承认台湾为中国的领土,要求日本归 还侵占的中国领土,有利于加强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对日作战,也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 2)结合所学知识, 1950年 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驶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实际上扶持台湾国民党政权,阻扰新中国解放台湾,把台湾问题纳入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战略轨道,实施冷战政策,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考点:台湾问题 点评:台湾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由于高考逐步侧重经济史、文化史的考查,因此作为牵涉政治内容的与台湾问题相关的内容在考

30、查力度上有所下降,一般以客观题为主。但随 着 2005年 4月底和 5月初 “连宋登陆 ”成为现实,涉及台湾问题的内容开始大幅度升温,台湾问题极有可能再次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焦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托马斯 潘恩的人权论主张天赋权利和代议制民主共和,他认为“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都不是好政府 ”。共和政府把为公众谋福利作为其目标。 把民主制作为基础保留下来,同时摈弃腐败的君主制和贵族制,代议制就应运而生,并立即弥补简单民主制在形式上的各种缺陷以及其他两种体制在知识方面的无能。 潘恩选集 材料二 托马斯 潘恩认为,在共和政体下,国民具有制定宪

31、法的权利,宪法是人民组成政府的法令,人民通过宪法授予一切管理国家的权力都是委托。宪法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还是人民对政府加以控制的法律。 (代议制政府 )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政府本身并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 潘恩选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潘恩的思想主张。 (8分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思想主张对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影响。(7分 ) 答案:( 1) (8分 ) 政府目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保障公众利益); 实行代议制共和国; 宪法是政府权力的基础(政府只能在宪法规定范畴内行使权力

32、);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 主权在民。 ( 2) 1787宪法规定,美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潘恩主权在民,共和制的思想。( 4分)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三大机构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对宪法负责,体现了潘恩 “宪法是政府权力基础 ”的主张。 (3分 )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天赋权利和代议制民主共和 ”“共和政府把为公众谋福利作为其目标 ”“宪法是人民组成政府的法令,人 民通过宪法授予一切管理国家的权力都是委托 ”“ (代议制政府 )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 ”,再结合启蒙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 ( 2)结

33、合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回答,美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潘恩主权在民,共和制的思想;三大机构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对宪法负责,体现了潘恩 “宪法是政府权力基础 ”的主张。 考点:美国启蒙思想和 1787年宪法 点评: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弄清材 料的含义和观点。仔细阅读每一则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说什么、说了几层含义,或材料对什么历史事件发表了见解,并归纳出有几种见解。这是解题的基础。其次,深挖材料,还原历史背景。这是解题的关键,它决定了答案:的来源。( 1)还原历史背景要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

34、。如:材料的含义、出处(包括材料出自文献的名称、作者及文献创作或发表的时间等);( 2)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后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作出系统的归纳。比如:材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发表的观点,就要弄清观点发表者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观点的正误及其历 史进步性和落后性,等等。审清题目,就是抓住关键词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如:( 1)弄清题目是要求根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若针对观点提问,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观点;( 3)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历史、现实、主观、客观、政治、经济等关键性词语。总之,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