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高考压轴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时,辰时相当于现在二十四小时记时的 A 01:00时 03时 B 03:00时 05时 C 05:00时 07时 D 07:00时 09时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史学常识。十二地支对应今天的时间如下。子时: 23时至 01时;丑时: 01时至 03时;寅时: 03时至 05时; 卯时: 05时至 07时;辰时: 07时至 09时;巳时: 09时至 11时;午时: 11时至 13时;未时: 13时至 15时;申时: 15时至 17时;酉时: 17时至 19时;戌时: 19时至21时;亥
2、时 21时至 23时。故选 D。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文化常识 地支计时法。 1948年 10月 9日,丘吉尔抛出了其 “三环外交 ”的方针: “ 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你们就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 ”丘吉尔提出 “三环外交 ”的目的是 A对抗雅尔塔体 系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B推动战后欧洲的联合 C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 D维护其殖民霸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你们就
3、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 ”可以看出英国首相提出三环外交的目的是提高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故选 C。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B项错误,英国是欧洲联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D项错误,二战后英国的殖民霸权已经不复存在。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英国的三环外交。 据 2011年 10月 16日美国中文网报道:尽管各界对伊拉克安全部队的能力及国内稳定仍有疑虑,美国已放弃年底撤军截止日期后继续在伊拉克留驻美军的计划,决定全部美军于明年 1月之前撤出。这将正式终结美国自 2003年 3月开始
4、的八年多伊拉克战争。下达调动军队命令的权力应该属于 A总统奥巴马 B美国国防部 C美国国会 D美国陆军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兼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调动军队的权力属于 总统,所以选 A项。 BD项由奥巴马任命; C项错误,国会无直接统帅军队的权力。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治体制。 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别尔加耶夫说: “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
5、中没有基础 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 ”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 A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B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C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 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D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作者的论述 “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 ”可知作者要说明的是传统的重要性,故选 B。 A项与材料中 “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
6、基础 ”矛盾; C项中 “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 ”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故错误;材料中 “社会主义像乌托邦式的幻想 ”而不是 “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 D项错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商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D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答案: C 试题分析
7、:资产阶级政权强调人人平等,强调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因此说,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这也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故选 C。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和市场的条件,但是不能说改造了传统的农业;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和手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是工业革命的条件,但是与材料无关。因此 ABD均错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 和解是一个进程 ,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 名和平学家约翰 保罗 莱德里奇 (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 :
8、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日本永远放弃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点新中国国外交。近代以来特别是 1937年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二战结束后,日本必须正确面对历史,结合题干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 的核心要素 ”,中日双方和解是建立在正确面对历史,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基础之上的。故选 C。 AB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
9、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安徽庐江县盛桥政府网站的 “走进盛桥 ”栏目介绍:(盛桥) 1958年 11月撤区建社,原区成立两个人民公社,即盛桥人民公社和魏岗人民公社,盛桥、魏岗人民公社各下设四个大队。 1983年公社改乡, 1985年改乡设盛桥镇。盛桥从人民公社过渡到乡镇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公社体制弊端太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市场经济发 展的需要 D盛桥人民群众的要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本原因应从经济方面考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故选 B。 C的说法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AD项均不是从经济方面进行分析的; C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1992年
10、提出, 21世纪初开始建成的。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 “出路 ”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中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认识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属容易题。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又分属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所以 A、 B项片面,是错误的。前两者的最终结果都失败了,后者也未能给中国指明正确出路,所以 D项错误。三者的共同
11、属性是对中国近代的探索,分别反映了工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 务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老子曰: “无为而治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 。老子又曰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老子有哪些方面的主张。( 9分) 如何评价老子的 “无为 ”主张?( 6分) 答案:
12、( 1)主张 “无为而治 ”;道是第一性的,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 2)评价: 同情人民疾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其 “小国寡民 ”的理想体现了消极、倒退的历史观; 其主张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试题分析:( 1)此题材料比较短且不难理解,主要是考查的老子在政治、哲学上的主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哲学观念上,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在方法论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是相互转化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就能体现这一点。( 2)老子的 “无为 ”的思想主要内涵是反对统治者的暴政,主张与民休息,关心民间疾苦,具有进步性。但是老子的思想具有明显
13、的保守性,代表的 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老子的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东西方的先哲 老子。 荀子 大略有这样的记载: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 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 ”表明荀子认为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在于 A以民为本 B天下为公 C人民主权 D君权神授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意是:上天创造了人民,不是为了君主,而是为了人民,建国列官职、在敬百姓的基础上实行。这就体现了荀子重视人民、 “保民而王 ”的思想。故选 A。 B项天下为公的思想材料无法体现; C项错误,荀子的思想还是站在当时统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14、,并非人民主权; D项是董仲舒率先提出来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荀子的思想。 明史 食货志: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 ”下列有关一条变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封建国 家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一条鞭法 “按亩征收 ”的特质使大部份的农民减轻了负担 C一条鞭法之最大特色为 “役归于地 ”,使得 “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 D一条鞭法明
15、文规定税以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条鞭法实际上是把丁税加到田亩上, “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 BCD项均正确。 A项错误,一条鞭法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封建统治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解决阶级矛盾。故选 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张居正改革 一条鞭法。 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幅对联: “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 富,货殖何妨子贡贤。 ”这说明当时社会 A士商地位平等 B崇尚 “富而好礼 ” C鄙视 “货殖功利 ” D重农抑商观念淡漠 答案: B 试题
16、分析:从材料 “经营不让陶朱 ”可以看出,这是反映了当时追求经商财富的梦想,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同时 “货殖何妨子贡贤 ”说明在经营商业的同时,也注重儒家道德,强调 “富而好礼 ”,故选 B。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且不符合事实; C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D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清朝重商思想的发展。 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署 170周年,百年荣辱起于此,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不同史观解读南京条约,下列研究性成果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的冲突 文明史观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 全球史观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
17、果 革命史观 D晚清人们生活习俗出现西化 社会史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史观的理解与运用。 A、 B、 D三项对南京条约的解读正确, C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不属于革命史观,应属于唯物史观。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考点:史学理论和常识 史观 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等。 综合题 ( 12分)宋史将徽宗亡国归结为 “骄奢淫佚 ”,“君臣逸豫 ,相为诞谩 ,怠弃国整 ,日行无稽
18、”,所谓 ”字国故人君玩物而丧志 ,纵欲而败度 ,鲜不亡国 ,徽宗甚焉 .” 但平心而论 ,北宋亡国与宋初太祖的制度革新不无联系 .导致北宋之亡 ,后代一些评史者归为王安石变法 ,加剧 ”强干弱枝 ”,朝廷积累了太多财富 -王室和重臣更有了奢靡的条件 ,而地方经济凋敝 ,民生坚苦 ,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一旦碰上强大的外力 ,则成土崩瓦解之势 . 请就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评述 .(12分 ) 答案:第一种观点:徽宗骄奢淫逸导致北宋亡国。 论证:( 1) “骄奢淫逸 ”:花石纲、推崇道教。 ( 2) “君臣逸豫 ,相为诞谩 ,怠弃国整 ,日行无稽 ”任用蔡京、童贯等人。 ( 3) “人
19、君玩物而丧志 ,纵欲而败度 ”:酷爱书画。 结论:宋 徽宗时期政治的腐败黑暗给金以可乘之机。 第二种观点:宋太祖的制度革新导致宋的亡国。 论证:( 1)政治:分化事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军事力量、特别是边境军事力量严重的削弱,导致地方积贫积弱,阶级矛盾加剧。 ( 2)经济:通过转运使将大部分财政收入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由此导致地方积弱。 ( 3)民族关系:正是积贫积弱致使北宋 无力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结论:宋太祖的制度革新是北宋灭亡的历史根源。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
20、论文 (观点类 )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材料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得出自己的结论。就本题而言,既可以同意第一种观点,认为宋朝亡国是由于 “骄奢淫佚 ”造成的,也可以认可第二种观点,认为宋朝的灭亡是由于北宋初期制定的体制和后来的王安石变法造成的。不管选用哪种观点,论述要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条理清楚,无知识性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影响。 (15分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4年,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实行 “白银政策
21、 ”,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这是币制改革的最直接动因。 “白银政策 ”其目的是要增加白银储备,并通过提高银价带动国内物价回升进而刺激生产和投资,同时,通过收购白银提高银本位国家的购买力从而便于倾销产品。而在中国方面,作为一个最主要的银本位大国,世界银价的变动对中国的货币和经济都会产生影响。旧的货币制度的紊乱带来的诸多 弊端也是币制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旧中国的货币种类复杂,既有重量不足、成色不一的银两、银元、铜币等铸币,又有各种各样的纸币。 这种极不统一的币制对商品的全国性流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对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都是不利的。国民党实行币制改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 30年代政局
22、的变化,进一步说,就是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 而法币改革则有利于从财政上提高政府的运作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 此外,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也支持并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使这一改 革得以推行和实施。 在谈及法币改革的历史作用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国民党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但法币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却另有不容忽视的正效应。 从当时的效果看,法币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 诸多现象表明,法币改革后,情况一直朝着对中国经济和其他国家在华利益大有好处的方向发展。 从长远方向考虑,法币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是进步的,它是中国经济向现代化
23、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可跳过的一环。 同样基于长远考虑,法币改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如果没有币制改革,资金不可能充裕、顺利地流向内地 ,大后方的经济也很难经得起长久的战争考验。 试析法币改革的历史作用(南开大学经济系 云妍) ( 1)依据材料,谈谈国民政府为什么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8分) (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评价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7分) 答案: ( 1)原因: 为防止美国等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白银,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 中国旧的货币制定的紊乱不利于经济的交流和金融的稳定; 为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战略需要; 英美等国对国民政府改革币制的推动。 ( 2)评价: 法币改革有利于
24、中国经济和其它国家在华利益大有好处的方向发展; 法币改革 有利于中国经济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法币改革对中国的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法币改革也有利于国民党四大家族积敛人民财富。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美国实行 “白银政策 ”,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这是币制改革的最直接动因 ”、 “旧的货币制度的紊乱带来的诸多弊端也是币制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 ”、 “就是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 ”、 “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也支持并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使这一改革得以推行和实施。 ”等信息可以分析出答案:。( 2)对于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来进行
25、分析,从材料 “人们往往会想到国民党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但法币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却另有不容忽视的正效应 ”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消极影响。从材料 “法币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是进步的,它是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可跳过的一环。 同样基于长远考虑,法币改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等信息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积极方面。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 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的原因与评价。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叫 “五月花号 ”的船只,开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陆的航程。他
26、们漂洋过海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自由的宗教圣地。 在 “五月花号 ”即将登上北美大陆之前,船上 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签订了一份契约,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规定,船上的人到达北美新大陆后,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团体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例和宪章。全体成员保证遵守和服从。五月花号公约,被历史学家确认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 大国崛起 材料二:在华盛顿的主持下,( 1789年)制宪会议一共开了 116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来自各州的代表们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联邦政府、同时又能充分保障个人自由这一难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和辩论。 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
27、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因为他不希望由于自己的权威而影响到任何一方表达观点。但是,只要他的身影还继续在会场上出现,谈判就不会轻易终止。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大国崛起 根据材料一指出五月花号公约所体现的主要思想。( 6分) 面对制宪会议上的争吵,华盛顿的现身和沉默各有什么作用?( 9分) 答案: 民主自由、公共意志、法律至上。( 6分) 华盛顿的威望可以影响会议进程和结果,促使谈判能够进行下去并制订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宪法;( 6分)如果华盛顿过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会影响制宪会议的代表,最终制订出的宪法不能充分反映民意,失去公正性。( 3分) 试题分析:( 1)从 五月花号公
28、约 规定的内容中可以总结出其体现的主要思想:民主自由,主权在民, 法律至上 和依法 治国。 ( 2)从材料二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 华盛顿 在制宪会议上各种表现的具体作用: “ 只要他的身影还继续在会场上出现,谈判就不会轻易终 止。 ”说明 华盛顿的威望可以影响会议进程和结果 ,促使谈判能够进行下去并制订出 大家 都能 接受的宪法; “ 因为他不希望由于自己的权威而影响到任何一方表达观点 ”说明 如果华盛顿过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会影响制宪会议的代表,最终制订出的宪法不能充分反映民意,失去公正性。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五月花号公约与制宪会议。 ( 15分)【 20世纪
29、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图 材料二: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 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 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 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要行为并归纳其历史原因。( 8分)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束对东亚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 7分) 答案: ( 1)对德国采取了分区占领的分裂行为。( 2 分)历史原因:美苏等国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了实现各自在德国和欧洲地区国家利益的最大
30、化 ;意识形态不同及 “冷战 ”思维的影响。 ( 6 分) ( 2)停战协定的签署,使朝鲜的安全得到了巩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扩张美国在远东的势力;日本在美国亚太军事体系中地位上升。( 7 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二战后德国被 美苏等大国分区占领;结合所学可知 8 其原因是:美苏等国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了实现各自在德国和欧洲地区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意识形态不同及 “冷战 ”思维的影响。 ( 2)从材料二的文字 “ 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 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 ” 可以看出朝鲜战争对当 时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即: 扩张美国在远东的势
31、力;日本在美国亚太军事体系中地位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停战协定的签 署,使朝鲜的安全得到了巩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鲜战争的影响。 ( 25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 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 20世纪30 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
32、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 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 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 3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
33、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10分) ( 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 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7分)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8分) 答案: ( 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4 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
34、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 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6分) (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1分)方式:近代中国遭受 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 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6分) (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
35、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 “十四大 ”召开)(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从材料 “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可以分析英国创立的模式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创立的模式是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分析背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 2)问,从材料 “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 ”、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可以看出维新派的主要愿望是发展
36、商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有两次 即近代与现代两个时期,先后是被动与主动,扼要简述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第( 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私有到公制,第二次是改革开放,由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并存,原因从国内处的政治与经济等分析并扼要回答。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 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派的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