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文中把 “不娶无子 ”列为最大的不孝的原因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于礼有不孝者三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可以看出古代讲究血缘关系的传承。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它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二者都讲求血缘关系的传承,故答案:为 C 项。 A项错误,世袭制是
2、指的王位传承制度; B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 D项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 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 ”安德鲁 伍尔所说的 “工厂制的基础 ”指的是 A资金 B技术 C机器 D市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 ” 可知该 “器物 ”节省劳力,可排除 A、 D 两项;从手工工场向工厂制过渡过程中,由于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选
3、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土绅经营工商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D完成了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资产阶级政权强调人人平等,强调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因此说,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这也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故选 D。圈地运
4、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和市场的条件,但是不能说改造了传统的农业;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和手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是工业革命的条件,但是与材料无关。因此 ABC 均错。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原因。 从 1516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 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 A无限的扩张 性 B统治的残暴性 C极端的掠夺性 D竞争的激烈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主
5、要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残暴性、掠夺性等都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而这些都表现在扩张性当中,没有资本的扩张,就不会有全球化。因此 BCD项错误,故选 A 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扩张性的特点。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世纪,其产量约为 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6、答案: D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大量的黄金和白银流入西班牙和葡萄牙,导致当地的银价下跌,物价上涨,这对于传统的依靠地租为生的封建主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瓦解了封建生产关系,故选 D 项。掠夺的财富都被统治者白白消耗掉,未相应的转化为资本,提高国力,反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败,所以 ABC 三项表述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西班牙对外扩张的影响。 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
7、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当中的关键词 “影响最为深远 ”,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雅典给人类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他的民主制度, A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 项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 项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都不是最典型的民主制度的体现。 B项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公民处理国家事务,体现了人民主权。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这种变化反映了: 封建制度的结束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平等的趋势 民族团结 的
8、重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华民国的成立仅表明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反封建的任务并没完成,故 错误;根据五色旗五族共和的寓意,可判断 正确。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移民潮 ”。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D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9、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代中国人口大量涌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的地区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特征也日趋显现,所以答案:选 C, A B D 三项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三者均是移民现象的原因,而非移民潮的结果。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 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 GDP 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
10、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这说明此时中国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答案: C 试题分析:关键词是 “晚清 ”、 “小农经济 ”、 “没有发展的增长 ”。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位,但处于停滞发展的状态,经济 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故选C。 A项错误,经济增长,但是劳动生产率并未提高; B项错误,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经济类型并未形成新的突破,还是以小农经济作为主导地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
11、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 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 6 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晚清经济的衰败 D坊市制度被打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明清时期我国总人口得到很大的增长;另一个方面,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和大量小城镇的涌现,大量手工业者和商人涌向小城镇,所以两者综合作用是导致大城市在中国古代人口比例下降的直接原因,所以答案:选 A; 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D两项与大城市人口比例的下降无直接关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
12、商品经济的发展。 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 “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 ”的局面,其含义为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 ”可知政治中心在西北,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选 A。 B不对,题干无从体现改变政治格局; C不对,大运河在隋朝已经开通; D不对,与题干无关,而且这是在晚清时期左宗棠等人的主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朝的经济政治格局。 综合题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
13、,我们可 称秦汉为 “第一帝国 ”,隋唐宋为 “第二帝国 ,明清则为 “第三帝国 ”。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 “外向 “开放 ,带 “竞争性 ”。与明清之 “内向 ”“保守 及 “非竞争性 ”迥然不同 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第二帝国 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 官制度方面与 “第一帝国 ”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8分) ( 2)结合
14、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 “内向 ”“保守 ”及 “非竞争性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8分) 材料二 (汉武帝 )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 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 。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 食货典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 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 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 ,使 (发运使 )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
15、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 职官 (3)根据材料二,从背景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 6分)结合 “均输法 ”和 “市易法 ”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4分) 答案: ( 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 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1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2分) ( 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 2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 2分)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
16、建专制达到顶峰,错过了主动融入世界近代化潮流的时机。( 1分) ( 3)背景: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旧制存在诸多弊端;市场物价不稳定使赋输之物贬值。(每点 2分,共 6分)方式:不受地域限制,依据市场价格变动采购或抛售货物。( 1分)政策:国家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影响: 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1)可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作答,两个时期各自的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都要回答,并体现出 “变化 ”;( 2)应首先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分析说明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然后结合当时西方世界的时代
17、特征,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进而得出 “中国逐渐落伍 ”的结论。( 3)从材料二中概括。从背景看,材料 “(汉武帝 )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 ”点出政府面临财政危机,这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相 同。从方式看,两者的原理是一致的。对于王安石变法,从信息 “不可以不均 ”“不可以不通 ”“不可以不制 ”,来归纳其政策特点。影响主要从对富商和对政府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
18、西汉时期的经济政策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影响。 ( 30分)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 产物。 17世纪专利制度在英国出现,到 19世纪,专利制度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通用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 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继承的对象稳定可靠,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 “祖传秘方 ” 。然而,家庭工艺技术的单子继承模式都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格局。技术的神秘性使得丧失了外来的刺激和竞争。因而,也就越来越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同
19、时,与世隔绝的传授,也使其得不到外来的信息,无法吸收 别人的技术, 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文化传播网 材料二 15 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英国 1624 年制订的垄断法规规定: “当任何人利用他自己的费用和企业,或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和发明,确实把任何新技术引进王国或把任何过去从未应用的发明引入,促进了贸易,有利于王国,可以授予他在合理的时期内以专利权,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 ” ,在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给予发明专利以肯定。 250年前,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
20、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学者指出,英国若无 1624年专利法,那么 “对 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 ”。晚年的瓦特,依靠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生活非常富庶。 大国崛起 (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指出在对发明者专利权的保护方面,中西方在保护方式和目的方面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 16 分) ( 2)依据材料分析,中英两国不同的保护方式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分) 材料三 据统计,目 前占世界人口 75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不到 10的专利,而占世界人口 25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 90%的专利。 而且在众多
21、发展中国家统计表上的专利,很大部分属于进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自己实现先进之后,便在国际社会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防范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无偿学习与模仿。发达国家每年从发展中国家获得上万亿美元的 “知识产权税 ”,使发展中国家加深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导致民族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降,甚至驱使一些弱小国家日甚一日的附庸化。 ( 3)材料三表明,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国际 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面临怎样不利的处境?你认为发展中国家改善这一不利处境的关键是什么?( 4分) 答案: ( 1) 方式:中国通过家庭单子继承模式在家庭内部传承技术工艺;西方通过立法形式维护发明者的利益。目的
22、 :中国维持个体手工业者对技术的独占;西方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力,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原因:落后的宗法观念;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束缚。西方统治者的重商主义政策;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2)影响: 中国不利于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传播,甚至导致先进技艺的失传,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英国 : 维护了发明者的利益;导 致全社会形成尊重科技发明的共识;促成了工业革命在 英国的发生和发展。 ( 3)发达国家通过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来维持科学技术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益, 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一般是传子不传女,
23、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 ”可以看出我国家庭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在家庭内部进行传承,传子不传女,防止技艺流失;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发明专利的。 15 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英国 1624 年制订了垄断法规。中西方在保护方式和目的方面的差异可以从当时的经济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 2)中国的传子不传女的技艺传承方式很明显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承发展,甚至流失,从而阻碍了中国的社会的转型;英国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了发明人的利益,鼓励了创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发生,从而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无疑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自己进行科技创新,重视基础知识教育,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 打破西方技术的垄断,这是摆脱现在发展中国家困境的关键因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近代西方的发明专利的保护。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