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广东省汕头二中东厦达濠三校高三 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孟子中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说法。这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礼乐制度崩溃 C宗法制的影响 D人本思想盛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突出强调了后世子孙的延续是对先祖的最大孝行,即血缘宗族的延续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家庭伦理中最为紧要的事情,所以这体现了宗法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远影响,答案:选 C, A B 两项与材料无关, D 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马克 布洛赫指出: “在进行历
2、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他意在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可见,作者认为应多角度看问题,不能采取单一角度,故此题应选 C项。 AB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原因或者是主次原因,而是强调多个角度分析原因; D项错误,价值判断问题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的方法。 下表
3、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史 实 推 论 选 项 15世纪末 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广泛的政治文化交流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消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20世纪 90年代, 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D 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理解。早在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就使亚非欧各国已经有了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美洲开始有了联系,世界由分散状态开始形成一个整体,故 A项错误
4、。 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非指的是各地的生活方式一致,而是指的经济交往的增强; C项错误,三大支柱是有利于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支配地位的。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也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故 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美国人口普查局 2010 年 12 月下旬公布了有关 2010 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A众议员席位分配
5、 B参议员席位分配 C大法官人选 D总统人选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美国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直接影响 ”和所学史实美国参议院议员人数每州固定两名,而众议院议员人数是根据每州实际人口数量按一定比例直接选举产生,所以对政治版图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众议员席位分配。此题正确选项是 A, B项错误。 C项错误,大法官由总统任命; D项是有选举产生,政党提名,和各州的人数并无关系。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大多数英国政治家对自由贸易的信念坚信不疑 长期指导英国政策的 帕尔默森勋爵称自由贸易是: 一项伟大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 。
6、 ”(剑桥大英帝国史)文中帕尔默森勋爵的名言应出自下列哪个时期 A 17世纪中期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初期 D 19世纪中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的历史知识。 19 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积极倡导推行自由主义贸易原则,这有助于倾销英国工业产品和巩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所以答案:选 D, A B C 三项与上述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下的经济思想。 下列表格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国 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851年)
7、 约 1800 48 52 法国( 1851年) 约 3600 75 25 中国( 1851年) 约 43200 89 11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仔细分析表格的内容。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国还是处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当中,在这样的工业发展阶段,英国的城市化程度比较高,法国的相对较低,中国的更低,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故选 B。ACD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非从本质生进行的分析。
8、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 “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 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古黑暗时代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说明人类已经开始对宗教产生怀疑,开始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这
9、种人类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文艺复兴运动,故选 B, A项时期强调宗教的决定作用, C D两项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 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C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条件。城邦的特点之一是小国寡民,不仅总人口较少,而且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人数更少,这有利于直接民主的实行,故 B项正确。城邦人口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A 与史
10、实不符,故排除。城邦公民并非不参加劳动,故 C项表述错误。 D 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927年 1月 6日大公报在社评中说: “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中国之耻也。 ”由此可知当时 A大公报有较浓重的反共色彩 B国共第一次合作得到广泛支持 C大公报反对国民大革命运动 D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彻底破裂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中国之耻也 ”可以看出该报纸具有浓重的反共色彩,故选 A。 BC 项材料未体现; D项说法错误,国共合作破裂是1927年 4
11、月以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的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可知是辛亥革命后, “觉得社会文化是 整套的,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 决计不可能 ”可以判断出这是对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表示不满,故要求 “全人格的觉悟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的进一步的解放。故选 C。
12、 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重点说的是新的救国的探索; B项说的是社会现象而不是揭示的本质; D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 “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 一俟铁路建设成功 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
13、阻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 ”可以看出底层的反抗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从材料 “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 ”可以看出外国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的阻力,故选 D。根据以上分析, ABC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 “居延西道里徐宗,年 50,妻 1人。男同产 2人,妇同产 2人。宅一区值 3000。田 50亩值 5000。用牛 2值 5000。
14、”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中国古代详细记载了户籍信息,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政府赋税、徭役的征收和兵役的来 源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便于制定合理的赋役制度和兵役制度,所以答案:选 C, A项户籍信息无法保障社会成员的流动, B项符合西方资本主义法制的作用, D项是户籍所起作用之一但非全部作用所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编户制度。 综合题 比较是研究历史
15、、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 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 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 15、 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 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 “表面上的调停人 ”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 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 扶植资产阶级的
16、势力,打 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郝侠君中西 500年比较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 500年比较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6分)。 ( 2)试以英国为例,说说 15、 16世纪封建专制王权采取的哪些政策起到了扶植资产阶级的作用? ( 4分)在英国国家的政治走向上产生了什么结果( 2分)? ( 3)明代的封建 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 6分)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
17、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 ( 4)当这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试概括其表现( 6分)。 答案: ( 1)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 2分);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 2分);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2分)。 ( 2)殖民掠夺;推行重商主义和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圈地运动;宗教改革。(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给四分)结果: 17世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2分) ( 3)经济上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 2分);政治上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分);文化上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
18、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 2分)。结果:阻碍社会的转型,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分) ( 4) 1840年英国为打开市场和获得原料用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从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2分 );政治上中国主权受侵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分 );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 ,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2分)。 试题分析: (1)考查古代中国、西方政治状况的差异。根据材料 “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 ”、 “法律来自社会 ”、 “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 ”结合明清时期中国专制主
19、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从君权教权、君臣关系、法制等方面解答。 (2)从材料二 “为了取得市民 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 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可知 ,西方王权不同程度上保护着资产阶级。联系当时英国的经济政策、海外贸易与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等知识总结第二小问 ;从英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角度理解第 二小问。 (3)第一小问回忆教材知识 ,从经济政策、专制制度、思想控制等角度分析:经济上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文化上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联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回答第二小问。 (4)联系中国近代史知识可知,当
20、近代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相遇后,英国针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中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逐渐的加深;思想上西方的近代思想也开始传入我国,也正在缓慢的进行着社会变革。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 ”政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
21、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 26分)海洋自古以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近代以来,海权论兴起。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谁重视 海洋,先控制海洋,谁就能抢得先机。 材料一: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 “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 ”。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 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 材料二: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近 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均开始筹划海
22、防。李鸿章认为: “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认为,兴办海军 “用以压制强敌,扩大我国数千年悠久历史之影响,耀皇威于四海,这才是最紧急最重要的国务 ”;一旦战争爆发,海军将以 “歼灭敌舰队,控制敌海面 ”为首要作战任务。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二战后,大西洋时代结束了,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 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年 03期)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4分) ( 2)阅读材料二,分析美洲发现与地中海时代结束的内在联系( 4分)。结合所
23、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 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 400 多年的原因。( 4分) ( 3)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关于海防观点的差异( 4分);结合材料和 19世纪 90年代的史实,说明这种差异对中日产生的结果( 6分)。 ( 4)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外史实,从经济的角度列举 “太平洋时代 ”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 4分) 答案: ( 1)陆上丝绸之路不畅;宋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技术条件;唐宋抑商政策松动促进或重视海上贸易;海上运输能力比陆路大。( 4分,答出其中两个角度,即给 4分) ( 2)联系:新航路开辟( 2分)使得欧洲商业中心转 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1
24、分),地中海地位下降( 1分)。 原因:西葡英法荷等大西洋沿岸的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从而实力强大,能先后确立海上霸权。( 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 4分) ( 3)中:海防只是为了消极防御,保持和局,维护封建统治,没有向外扩张野心( 2分); 日本:则是为了对外扩张,打败对手,称霸海上( 2分)。 中:结果甲午战争失败,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民族危机加深( 3 分);日本:结果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成为亚洲强国,刺激侵略野心( 3分)。 ( 4)二战后,环太平洋 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最有活力实力令世界瞩目:美国经济保持首位;亚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飞速发
25、展,亚洲经济崛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的提升;环太平洋地区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影响力巨大: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 4分,任答两点给 4分) 试题分析:( 1)此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进行作答。从材料 “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 ”可以分析路上丝绸之路受阻,宋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力量比较强大。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经应用于航海,宋代造船技术发达,这些都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2)材 料二实际上说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被发现,世界各地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地中海航运中心的地位被打破,地中海时代落幕。大西洋主导 4
26、00多年的主要原因是西欧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同时较早的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幅度的领先于东方。( 3)从材料“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可以看出清政府的海防观,从材料 “用以压制强敌,扩大我国数千年悠久历史之影响,耀皇威于四海,这才是最紧急最重要的国务 ”可以看出日本的海防观。这两种海防观的差异从甲午战争中国 战败的结局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4)二战后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主要说的是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经济长期处于世界的霸主地位,同时日本经济的快速的崛起,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巨大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总之围绕着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中日两国海防 观的比较。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