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66.72KB ,
资源ID:338598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85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 “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周初 “封建 ”的实施主要基于 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这里评价的是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的独立性很强。 A、 D两项说法错误; C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

2、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说: “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 ”1856年,法国外长强调 “商业关系的推广 ”。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1854年、 1856年 ”、 “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商业关系的推广 ”。结合所学知识, 1854年英法提出 “修约 ”要求,被拒后, 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故选 C。 A、 D两项说法与材料中无法得出; 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当时的列强以商

3、品输出为主。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为纪念杨 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 该碑总高 19.26米,基座边长 12.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这次起义 A是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B表明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D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27年 8月 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 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

4、到农村。故 B、 D与材料不符。蒋介石的 “四 一二 ”、汪精卫的 “七 一五 ”政变宣告了国共合作的破裂,故 C项排 除。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 “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 “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这说明了列强侵华对中国的破坏与重建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在通商口岸设厂,利用了中国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和广

5、阔的市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华的影响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 20世纪的。 “首都被攻占 ”是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首都北京被敌人攻占有两次,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二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900年联军占领北京。材料中 “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 20世纪的 ”,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

6、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 ),这种变化反映了: 封建制度的结束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平等的趋势 民族团结的重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思想,反映了国内民族平等和团结,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 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排除。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从 1924年 1月后至 1927年 4月前,国民革命运动及北伐战争的进展,主要依赖于 A

7、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统一战线的推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推动 C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推动 D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共合作的领导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241927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以打到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国民大革命及北伐战争;革命运动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是国共合作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家竺可桢写了 60年日记, 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

8、江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之一,是以徐州为中心发动的一场战役。故选 B。 A项是辽沈战役; C项是平津战役; D项是渡江战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下图是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毛泽东在信中写道: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 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 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七届二中全会 B开国大典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 ”,结合所学知识,重庆谈

9、判是1945年,材料时间应为 1949年; “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 ”,结合所学知识, 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内容是商讨新中国的成立问题。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幅图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常见的徽章,图案设计有着相同的核心要素 工农联盟。最能广泛保障此核心要素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建立的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

10、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故选 A。 B 项是政党制度; C 项是民族政策; D 项是国家统一的政策。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下图所示 “结婚证 “反映了 “结婚证 “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结婚有法可依 “阶级斗争 ”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结婚证中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经检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 ”。由此可以看出 、 、 三项说法正确;结婚证中体现了结婚要符合婚姻法的规定,说明 说法错误。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

11、化大革命 ” “文革 ”的影响 1979年, (中国 )“选举法 ”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 8 1,这一比例在 2010年春修改为 1 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 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 8 1,这一比例在 2010年春修改为 1 1”, 8:1的比例体现了代表名额偏向城市; 1:1的比例体现了城乡的平等。故选 B。 A、 D两项说法错误; C项说法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现代中

12、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新时期的政治建设 1949年 11月,周恩来指出: “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 “联合 ”主要表现在 推行 “一边倒 ”政策 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 重视加强区域合作的外交政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外交上推行 “一边倒 ”的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苏联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参加亚非会议,推行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独立自主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同时积

13、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 曾说,该组织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的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 ”。 “该组织 ”指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共体 C不结盟运动 D联合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2001 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一直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故该组织指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 关系 新时期的外交 上海合作组织 1895年,日

14、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关税的机会了 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的内容是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故 说法正确;根据 “利益均沾 ”原则, 说法正确。故选 B。 说法与史实不符; 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

15、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其情况可能是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 效 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871年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任命宰相;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的议员由各邦君主任命,实际控制了议会;帝国议会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作用很小。故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根本无法通过。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

16、71年 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 ”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 “锤子、剪刀、布 ”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相互独立且相互制约,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锤子、剪刀、布 ”的关系是独立,但是单项制约,三权分立是双向的相互制约。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 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的内容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17、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 “亲臣重臣 ”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 “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或 “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体现了A、 B两项说法正确; “命某人 “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或 “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 ”这体现了 D说法正确;军机大臣多从 “亲臣重臣 ”中选,故 C说法与材料不符。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军机处的设立

18、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 (记注官 )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 “记注官泄密 ”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 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从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 停止编纂起居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故选 B。 A、 C、 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制

19、度的特点 伯利克里说: “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其中的“公民 ”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的公民是享有政治权利的人,是除妇女、奴隶、外邦人外的雅典的成年男子。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公民 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20、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世界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公民大会体现了今天的议会制,故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深远影响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法 习惯总结 习惯 成文法 B法律理论 习惯 成文法 习惯法 C成文法 习惯 法律总结 习惯法 D习惯 习惯法 成文法 法律总结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

21、所学知识,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先是习惯,继而形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是对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罗马自然法是对法律的总结,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和发展。故学啊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世界文明史中说: “后来, (罗马 )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制定的法律,皇帝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 ”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 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法官们制定的法律,皇帝颁布的法律

22、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 ”,这种状况的出现时因为统治范围的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故选 A。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各族自由民,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故排除 B。为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制定了成文法,故排除 C; 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万民法的形成过程 “1688 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戏剧,剧中男主角是两位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入侵的军队和骚动的伦敦人是合唱队。 ”这一戏剧是指 A苏格兰起义 B处死查理一世 C光荣革命 D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开始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1688年 ”、 “男主

23、角是两位国王 ”、 “贵族、军队 ”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请来了荷兰执政威廉三世,赶走了詹姆斯二世,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 命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 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 ”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24、 “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 ”、 “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 ”,由此可以看出倡导者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政治。故最早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学派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故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内容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 “ 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 共和国之祖国 (梁启超 ) 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 ”他评价的是 A德国 B中华民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 共 和国之祖国 ”,依据所学知识, 1787年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5、故选 C。 A项德国 187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 D两项都不能是最早建立。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2010年 4月 19日,数百名美国民众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南约 18公里处的福特亨特国家公园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实施的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违反 “宪法原则 ”。有权通过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并裁决这两个方案是否违反 “宪法原则 ”的机构分别是 A国会、最高法院 B最高法院、国会 C参议院、众议院 D众议院、参议院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美国中央政府机构的权利分配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即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别行使国

26、家最高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相互独立且相互制约。对总统的制约,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违宪,国会可以弹劾总统。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 “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一执政党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 ”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两党应该保持根本原则的一致 B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险 C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D两党存在分歧有利于国家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 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 ”,由此可见,尼克松认为两党可以

27、轮流执政,但轮流执政的两党的根本原则要保持一致,否则会使国家政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故选 A。 B、 C、 D三项说法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两党制(课标外)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番话: “要想当议员,就得有 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 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 是我,还是驴? ”这说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究竟谁是议员呢? 是我,还是驴? ”

28、,看出富兰克林反对以财产为标准的民主,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穷人的利益。故选 C。 A、B、 D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考点:欧 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海国图志中记载: “(某国 )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于。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 B法国的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

29、据材料中 “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 ”、“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 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选 A。 B、 C 两国都没有 “王 ”,故排除; D 项国家权力的中心在君主,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 综合题 阅读下列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 ( 10分) 材料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 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 比如说 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 “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

30、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 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 德国在统一前后, 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 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 “太阳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1)德国学生像 “奴仆 ”,美国学生是 “太阳 ”,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2分 ) (2)从政治因素上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8分 ) 答案: (1)德国:带有专制色彩;美国:自由民主。( 4分) (2)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制定了 1787 年美国联

31、邦宪法,确立了以 “三权分立 ”为核心的民主共和政体,确保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而德国的近代化过程不够彻底,没有触动原有的统治阶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德意志帝国宪法中 “君主是实 ”“立宪是虚 ”,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与防范。( 8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 “德国在统一前后, 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 仆一样驯服 ”,这体现了政治上的专制色彩;美国的 “学生是 “太阳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体现了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民主自由思想。 ( 2)结合所学知识,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颁布了德意志帝

32、国宪法,确立了君主了立宪政体,规定德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体现了德国政治的特点是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故专制色彩比较浓厚; 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了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了中央政府,避免了决定权力的出现,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繁荣奠定基础。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 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联邦制的权利结构;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 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

33、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辛亥之役,本预定湖南首举义旗,举 事后,湖北必调兵往援。计划以往援之师前途倒戈,内外夹击,到武汉长岳立时即可光复。不意湖南举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发生汉口俄租界总部爆炸之事 辛亥革命资料汇集 (2)糯公随笔 材料三 “按武昌起义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 惶樱惶热 惶樱蛘疟 注:驻武昌新军第八镇统制 )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集孙中山语 请回答: ( 1)据材

34、料一分析,为什么说 “武昌起义绝非一只从云端上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3分 ) ( 2)概括材料二、三观点的共同之处? (2分 ) ( 3)恩格斯曾说过: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 (5分 ) 答案: ( 1)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 3分) ( 2)都认为武昌起义出于意外 (或具有偶然性 )。( 2分) ( 3)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清末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阶级矛盾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5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武昌起义的背景原因,依据材料中

35、“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 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的背景原因有: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的传播;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 ( 2)依据材料二中 “辛亥之役,本预定湖南首举义旗 不意湖南举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发生汉口俄租界总部爆炸之事 ”、材料三中 “按武昌起义之成功,乃成于意外,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三的共同观点是:武昌起义出于意外,是一场偶然爆发的革命。 ( 3)本问首先明确材料中体 现的对

36、于武昌起义的观点有两种:一是必然;二是偶然的。依据 “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 ”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革命的爆发并不是一场偶然,武昌起义的爆发有着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 “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 ”;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 “五族共和 ”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 “中华民族 ”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 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 “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 中国人民唯一自救

37、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 ”此后进一步指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 ”。于是 “中华民族 ”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二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 2000 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美国作家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 材料三: 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4分 ) 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 2

38、分) 通过上述材料所反映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4分 ) 答案: ( 1)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 “五族共和 ”,中共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 “中华民族 ”概念, “五族共和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中共完善 “中华民族概念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抗战。( 4分) (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2分) ( 3)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救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 4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问题的

39、不同主张;根据材料中 “象征 “五族共和 ”的五色旗作为国旗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 ”,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 ”;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分析其民族主张的进步意义。孙中山的主张有利于中华民 国的建成和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共的主张则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民族抗日。 依据材料二中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 ”、 “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材料三中的国家对西北大开发以来的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的投资额的

40、不断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 3)本问考查的是我国各民族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 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 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1949年 10月 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

41、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 “接受国际义务 ”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 对于二战后的时局 )保罗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 “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 ”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 (中国 )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 (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布置了一个 “家庭作业 ” 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 (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 “三分天下 ”)的典故

42、,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 在中国与美国和苏 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6分 )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 “打开关系 ”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 70年代初中美两国 “打开关系 ”的史实。 (4分 ) 答案: (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 “接受国际义务 ”的诺言。选择: “一边倒 ”;因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 (2)意图:化解 战略包围的威胁

43、。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 (或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 “接受国际义务 ”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以总结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是:新中国没有作出 “接受国际义务 ”的诺言。第二小问结合结合所学知识,面对美国的封锁、敌对,中国外交上选择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第三小问结合 20世纪 40、 50年代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中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 2)依据材料二中 “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 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战略意图是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过程进行答题: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