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6.60KB ,
资源ID:338620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86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 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 20世纪 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 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 “司 ”改为 “后 ”。 2011年 3月,在完成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 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 “后母戊鼎 ”。据此,你认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 ) A文字研究 B史料记载 C民间传说 D专家观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 “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 ”,从而提出了新的考释:将 “司 ”改为 “后 ”

2、,故 A项正确; 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 商代甲骨文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 “围脖 ”。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 “围脖 ”出席 “两会 ”,成为 2010 年全国 “两会 ”的一道风景。有入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答案: D 试

3、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夸大了科技进步的作用,没有看到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的提高根源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故 D项正确;科技进步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 A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C项 “直接推动 ”表述错误,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的成就 下图我国经济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 ) A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

4、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到 1998年,我国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形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这实质上表明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故 B项正确;C项不属于实质,排除;题干中没有体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化,无法得出 A项,从图中看, 1998年国有企业及集体工业仍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下表反映了 1913年、 1938年、 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 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1913

5、年 1938年 1973年 英国 13 3% 28 8% 41 5% 法国 8 9% 23 2% 38 8% 美国 8 0% 19 8% 31 1%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表中可以看出,英法美的政府支出显著增加,这表明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 B项正确;政府支出的数据无法得出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和欧洲经济复苏得信息,故 AC项排除;三足鼎立局面指的是欧洲、日本和美国,也不能体现,故 D项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

6、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干预经济 1919年 5月执教予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 “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决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 ”这是因为蔡 孑民主张( )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B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C与其求划一 ,毋宁展个性 D循 “思想自由 ”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新思想和旧思想在北大都能自由的传播,这与题干中 “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

7、外,亦无能用余之人 ”的信息相符,故项正确; ABC 项与当时时代特征不符,故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对该信解读准确的是 ( ) 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林则徐了解英国的政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时的清朝已经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潮流,故 A项错误;从题干 “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8、”的信息可以看出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反对 鸦片走私,故 C项正确, B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林则徐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并不了解英国政情,故 D项错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世纪的欧洲教权高于王权, 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王权地位不断上升, 17、 18世纪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兴起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王权力量走向衰落,题干中的曲线图反映的正是西欧王权的演

9、变,故 A项正确, BC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王权的演变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 “敢问死。 ”曰: “未知生,焉知死? ”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 A认识你自己 B知识即美德 C因信称义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的大意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可见孔子主张把精力放在人身上,这与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的主张最接近,故 A项正确, BCD项错误。

10、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主张 苏格拉底认为 “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反对智者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AB项是智者运动的特点,排除;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从题干中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的信息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

11、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故 D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主张 杜甫有 “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句,锦官,三国蜀 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 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 “锦官城 ”。下列关于古代锦官和蜀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蜀锦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用品 B蜀锦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 C锦官主要是监督蜀锦的生产 D蜀锦代表了当时四川手工业生产最高水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 ”的信息可以看出这属于官营手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宫廷和皇

12、室的需要,产品不面向市场,故 B项表述错误,因此答案:为 D项 。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C规范人们行为 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 ”“得入邻地拾取之 ”的信息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注重规范人们行为,调解社会矛盾,故

13、 C项正确; A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排除; 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A三公制、三省制、军 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相当于宰相,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不符合题干宰辅的含义,故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

14、,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六部只是尚书省的执行部门,故 BC项错误;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及明清的内阁制 (阁臣是皇帝的顾问和辅政人员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枢机构的演变历程,体现了宰辅制度的三个发展阶段,因此 答案:为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宰辅制度 综合题 ( 36分)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世界近代政治的趋势所在,从古希腊罗马起源,再到近代西方资本 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再到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

15、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固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 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

16、乘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法国 “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4分) (2)材料二中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指什么?这种 “错位 ”给德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4分)并分析产生两则材料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 2分)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 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两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人民版必修 1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

17、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1787年宪法为调和当时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所起的积极作用。( 6分) 材料四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 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4)依据材料三、四,分别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政体的显著特点( 4分)。造成这种特点差异的原因有哪

18、些?( 8分) 材料五 1949年的组织法草案,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像苏联那样的 “无产阶级专政 ”,而是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 阶级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实行了哪些不同于苏联的政治制度?综合上述五则材料,你如何认识 “民主制度 ”?( 8分) 答案: )标志:颁布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建立民主共和制( 2分) 根源: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2)“错位 ”: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2分) 影响:德国由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19、,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2分) 历史原因: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模式的 多样性。( 2分) (3)1787年宪法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2分)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北方与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4分) (4)显著特点:美国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或制约与平衡原则)( 2分)德国 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分)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 4分)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 的

20、封建残余。( 4分) (5)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 认识:民主制度是多样性、渐进性、长期性的发展过程;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根据本国历史和适合国情 ;民主制度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寻求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2分 )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标志抓住材料一中 “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其标志是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建立民主共和制;第二小问根本原因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原理,联系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方面分析,

21、可得出根源于工业革命推动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2)第一小问错位,抓住题干要求 “领导力量 ”,联系德意志实现国家统一的史实,可得出其含义指的是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第二小问影响从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来分析,可得出德国由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第三小问法德走向现代化模式的不同从两国不同的国情来考虑即可。 ( 3)影响从材料三中 “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拥有行政权,最 高法院拥有司法权 ”可归纳出 1787年宪法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再从 “参众两院议员名额的分配 ”和所学知识,

22、可得出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北方与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 4)第一小问中美国的特点从材料三中 “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拥有行政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 ”可得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的特点从材料四中德国皇帝的权力极大可归纳出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第二小问原因可从美德两国的历史,建立代议制的方式等角度来分析,如美国没有经历封建 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 ( 5)第一小问不同于苏联的政治制度联系新中

23、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来分析,可知是三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小问认识可从材料中美、法、德、中等国代议制建立的方式,异同可得出民主制度是多样性、渐进性、长期性的发展过程;还可从民主制度需要符合本国的国情,需要继承、创新等角度来归纳 。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875年宪法、 1871年宪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三大制度 【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开始担任立法者时,传统贵族、经济上成

24、为暴发户但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以及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着多重而严峻的冲突。后者面临破产和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在阿提卡地区较为贫瘠的山地被开发成可耕地之前,许多贫困的农民只能租种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因此心里有极大的不满。可以想象,境遇好一些的公民在军队中担任重幕步兵,因此觉得自已应该有更多的参政权。无疑贫穷的步兵公民憎恨那些富人的极度奢侈和傲慢;富人们铺张的葬仪,奢侈的宴会,都令他们愤慨。在这些宴会上,有些穷人不得不跳舞或者扮演滑稽的角色来取悦富人们,人格上受到极大的侮辱。 马克 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梁启超在经历戊戌维新运动的艰险后,说了一段颇有体会的话: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

25、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当时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 (2)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 6分) 答案: )雅典贫富分化严重;政治权利分配不均;社会矛盾尖锐( 6分)。经济上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致治上按照财产等级分配政治权利,改革民主政治机构(答出其他措施酌情给分,但不超出 4分)。 (2)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以中庸为原则,平衡各方利益。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操之过急,脱离实

26、际。( 6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主要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一来归纳即可,从 “后者面临破产和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 ”“许多贫困的农民只能租种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因此心里有极大的不满 ”可得出雅典贫富分化严重;从 “传统贵族、经济上成为暴发户但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以及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 着多重而严峻的冲突 ”“因此觉得自已应该有更多的参政权 ”可得出政治权利分配不均、社会矛盾尖锐。第二小问措施直接结合课本知识,从梭伦改革的内容来组织答案:即可。如经济上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致治上按照财产等级分配政治权利,改革民主政治机构。 ( 2)原因抓住材料二中 “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 ”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中庸为原则,平衡各方利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不敢除旧,操之过急,脱离实际。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代西方的改革 梭伦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代中国的改革 维新变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