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95.90KB ,
资源ID:33905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0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山东蓬莱市高三5月底压轴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山东蓬莱市高三5月底压轴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山东蓬莱市高三 5月底压轴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宋朝 B唐朝 C汉朝 D秦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信息文采华丽的文体、书写材料得到改进是指汉赋和造纸术的改进,故 C项正确; ABD三项与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文学成就 造纸术、汉赋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 ”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

2、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帝反霸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 C文革 “极左 ”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信息明显具有意识形态分歧,故 A、 B、 C三项符合史实,排除;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共同要求,并不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因此 D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 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 右图是一幅 “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 ”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 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

3、分裂 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 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处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故 不符合史实,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故 不符合史实,排除;故答案:为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充满变革的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艺方针 B苏联虽曾重视农业领域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 C美国完成

4、了从战时经 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 “黄金 ”时代 D两极格局面临多种力量的冲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双百方针确立了正确的文艺方针,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体制,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故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 A项正确;BCD三项符合 50、 60年代的史实,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运动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 “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

5、,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根据所学判断两个 “分界线 ”的共同含义是 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 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 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是在于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因此二者 都强调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故 C项正确; A项从属于C 项,排除; BD两项与二者最突出的特点不符,故排除。 考点:

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经济体制改革 1945年,有人对出了这样一副对联: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若要给它加一横批,下列选项中较为合适的是 A中美合作 B抗战胜利 C美苏争 锋 D兄弟阋墙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时间 1945年 ”和 “中国捷 ”“克日本 ”等信息可得出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 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答案: 试题分析:

7、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董仲舒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故项正确;中国儒学思想不断的与时俱进,因此董仲舒的思想不能说明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故 B项错误;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只能说明人文主义精神在英国得到了弘扬,故 C项错误;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 D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发展 孔子、董仲舒的思想 “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 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

8、力量;在 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文中的 “它 ”是指 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 “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 ”“在 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思想,故 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信息 “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 ”不符,故排除。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在热爱艺术的人看,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

9、习惯法的结束。 ”文中的 “这个词 ”最有可能是 A罗马法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 “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 ”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文艺复兴的特点,故 B项正确; ACD三项与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特点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 “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 ”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强调 “德治 ”和 “君轻民贵 ” B强调 “仁 ”和 “仁政 ” D强调 “有教无类 ”和 “温故知新 ”

10、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 “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强调礼仪、伦理与这一特征相符,故 A项正确; BCD三项与 “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 ”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学 儒家思想的特点 下表呈现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经济现象。根据傅斯年的观点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此表可以证明当时江南地区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 供百万之赋 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 ”;盛泽镇 “供以蚕桑

11、为业 ”。 嘉兴府 王江泾镇 “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俗皆织绢 ”; “惟湖以蚕 官赋私负咸取足焉 ”;南浔镇 “烟火万家 ”。 商品经济的发展 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农民经济负担沉重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计日受值 ”“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的信息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 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其他地区的数据信息,无法得出江南地区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 项错误;农民经济负担沉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错误。 考点:古代

12、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综合题 ( 24分)有学者认为, “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 ,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 天子孤立无辅 祚不永于商、周;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 1)据材料一,概括 “郡县之制 ”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 “垂二千年而弗能

13、改矣 ”的根本原因。( 6分) 材料二 “光荣革命 ”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 “旧制度 ”。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 “旧制度 ”的基本特征。这套 “陈旧的制度 ”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6分)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

14、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 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3)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英国近代政治制度为例,论证材料三中的 “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 ”这一观点。( 12分)(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200字左右。) 答案: (1)历史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给人民带来一定好处;任用有才能的人管理百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天下之公。( 4分)根本原因: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分) ( 2)特征:少数贵族掌握议 会,议会权力至上。( 2分)淘汰: 1832年议会

15、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4分) (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 2分)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一直是围绕其核心思想变化的,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但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汉代中外朝,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6分)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始终围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本原精神,不断加以 完善创新,如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等。( 4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历史作用从材料一中 “合古今上下

16、皆安之 ”“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 ,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的信息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和历史发展趋势里分析即可。 ( 2)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二中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 ”的信息可归纳出少数贵族掌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第二小问结合工业革命推动了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权的史实来分析即可。 ( 3)首先依据材 料三归纳出 “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 ”这一观点的内涵,即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其次分别结合中英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来进行论证即

17、可,注意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王夫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1832年议会改革 ( 22分)人类文明在继承(借鉴)和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 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 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 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

18、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 “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 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6分) 材料二 某同学为进一步探究启蒙运动的有关问题,选择了下列两本著作作为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同学选择这两本著作的理由。( 4分)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发展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19、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 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 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 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 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 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 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 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 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 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 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 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 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 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 方法。 “十五大 ”明确肯定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 和资本

20、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 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 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邓小平文选 “南访谈 话 ” 中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照搬别国经验的教训,( 4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学习外国经验的主要途经及在经济建设方面借鉴与创新的表现。( 8分) 答案: ( 1)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 6分) ( 2)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

21、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2 分)选法国革命史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2分) ( 3)教训:建国初期经济上照搬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4分) 途经: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 2分) 借鉴与创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6 分) 试题分 析:( 1)从材料一中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 ”“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 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行政权的受托

22、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的信息可概括出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 ( 2)理由可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关系,以及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来分析即可 ,如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 3)第一小问教训结合建国初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说明即可;第二小问途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来分析可得出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第三小问表现结合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史实来说明即可,如实行

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 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 历史选做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西方文明的愿望,其改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它超过了 19世纪的埃及阿里改革,甚至超过了 18世纪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

24、。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方面,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重大措施。 马克 世界文明史 ( 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改 革的特点?( 4分) 材料二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 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 “日本精神、中国知识 ”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 “东方道德、西方技艺 ”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如何体现 “东方道德、西方技艺 ”?( 6分) 答案: 试题分析:( 1)特点从材料一中 “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西方文明的愿望,其改 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 ”的信息可归纳出规模大、程度深,借鉴西方文明;从 “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重大措施 ”的信息概括出坚定沉稳,有计划、有步骤。 ( 2) “东方道德、西方技艺 ”既保留日本的传统,又向西方学习,其表现结合明治维新的措施来分析,实行天皇制,鼓吹武士道精神,忠君思想是东方道德的表现,实行殖产兴业,推行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西方技艺的表现。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近代日本的改革 明治维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