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山西省重点中学高三 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形成区域性管理中 “山河形便 ”的惯例。自元代始,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确定行省区划。元朝这样做的目的是 A犬牙交错,便于中央集权 B打破传统,创新政治制度 C管辖边疆,提高行政效率 D州县合并,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 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 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 “犬牙交错 ”的原则,任意将
2、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 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所以选 A; B项并未说明制度创新的目的所在; C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是最佳选项;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 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
3、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信息 “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这涉及到的是商品的流通领域,而商品的流通需要的是商品生产的支持,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商帮发展缺少根基。故此题
4、应选项。 A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明清时期的商帮发展规模很大; 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商帮与政府的关系; C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了他们有高人一等的商业手腕。 考点:古代 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商帮。 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 “四民 “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可以看出王阳明的主要主
5、张在于四民要 “正心诚意 ”,故选 D; ABC 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 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守仁的理学思想。 在我国古代,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迷信的思想 D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土地和农作物作为国家的代称,反映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AD项材料并未体现; 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
6、代对农业的重视,而不是重点放在迷信思想上。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农业的地位。 左传中子产(春秋时齐国人)对韩宣子说: “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 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强要;或 幔 欣 斜 撸 椅鹩胫 夥从吵龅笔 /p A商人与国家相互依靠 B商人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商人与国家矛盾尖锐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世有盟誓,以相信也 ,大意是说郑公室与商人盟誓以相保,反映了郑国商人与国家相互依靠。 BC 表述片面化,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 D与题干意思不符。因此选 A,商人与国
7、家相互依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 公元 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唐政府对年满 50岁的老人免征课役,并且授予 一定的田地,反映了政府对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视。故选 C。 A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在战国时期逐渐确立的; B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土地兼并的问题,也未体现百姓赋税多少的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8、度 唐朝均田制。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 “二十四民 ”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 “十八民 ”,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 “不稼不穑 ”之民。从传统的 “四民 ”或 “六民 ”向 “二十四民 ”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晚明时期的 “二十四民 ”之说增加了很多的非农人口,这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大。故选 C。 A项工商皆本的思想材
9、料并未体现; B项自然经济解体的说法错误; D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政府的税收改革的情况。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 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 “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从政治关系的变动角度加以区分,故先排除 A 项;监察制度建立于秦朝故应该排除 C;王位世袭制仍然适用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
10、继承关系,故应该排除 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分封制瓦解,不同的阶层流动性增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中实现 “法令由一统 ”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 “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故正确答案:为 D。A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力继承制度; B项是西周时期推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权力继
11、承 制度; C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 ”, “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 (白银 )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出江浙等地区的丝织业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货值巨大等,故 正确;材料仅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
12、展,没有反映出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说法本身有误;材料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 ”说明 正确。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近代前夜商品经济的发展。 18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票号,这些票号主要由山西商人设立,有日升昌、蔚泰厚、合盛元等家。这表明当时 A山西成为商业最繁盛的地区 B为商业 服务的金融机构获得发展 C商业资本完全转往金融领域 D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介绍了票号的出现, D项不符合题意首先排除; A和 C项分别错在 “最 ”和 “完全 ”上
13、,过于绝对;票号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是为商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因此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清朝商帮。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 “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征收工商税费,减轻农民负担 B实行农商并举,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说明封建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回答此题关键要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当粮食价格较高或较低的时候,封建统治者利用行政命令强行平抑
14、粮价结果是适得其反,不如让市场来自动调节粮价。故选 D。 A项材料未体现; 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利用市场的手段调节经济,并未涉及到农商关系; C项与材料信息相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王夫之的经济思想。 综合题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 “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古今图书集成 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 材料三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
15、洋货充斥,洋房栉比,洋人满街,洋气氤氲;二是奇,水能自来,灯赛月亮,钟能自鸣,铁管冒电;三是妙,煤气灯、德律风、跑马、跑人(赛跑 ),种种西物西事,构思精巧,出人意表。我们看报纸杂志,看文人笔记,对七十年代前后的上海,用墨最多是洋、奇、妙。 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材料四 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单就上海一地而言,据统计, 1911年上海共有工厂 4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 28.1; 1930年上海共有工厂 837家,占全国工厂总数 42.4。 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 1)依据材料一指出
16、图 2生产工具与图 1相比有何优点 图 2生产工具出现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6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朝苏州城在经济领域出现何种新现象 对当时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怎样影响 此新现象为什么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 10分) ( 3)依据材料三、四对近代上海的描述,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反映时代特征的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 10分) (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人类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6分) 答案: ( 1)优点:铁制工具和骨器相比坚硬、耐用、锋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分)影响: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2分) 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
17、转型。( 2分) ( 2)现象:纺织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 2分) 影响: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小说的繁荣。( 2分) 原因:政治: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外交: “闭关锁国 ”政策的影响;思想: “八股取士 ”束缚人们的思想,传统伦理道德起着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的作用。(任答其中三点得 6分) ( 3)变化:近代商业发展;出现西式建筑;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深;近代企业创办在全国占较大比重等。(任答其中两点得 4分)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 ,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洋务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等。(任答其
18、中三点得 6分) ( 4)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推动;科技文化的进步等。(任答其中三点得 6分) 试题分析:( 1)图 2 反映的是铁器,图 1 是骨器,铁器明显比骨器锐利、坚硬,易于农业生产。铁器的使用是生产力的一个大的进步,我国逐渐的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从材料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可以看出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我国在政治上出现了早期的民主思潮,文化上则是推动了小说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角度分析。( 3)此题较容易,因为从材料中很
19、容易找到答案:,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4)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可以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政府的政策、外来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的进步;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 20分)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 4 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
20、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 在公元前 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 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 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
21、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威慑天下。 故宫百 科知识 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 4分)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10分) 答案: ( 1)不同:古希腊政治制度体现民主、开放,而古代中国则体现着皇权专制、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制度。( 4分) 原因: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航海交通和商品经济发展;小国寡民城邦体制;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精工细作的小农经济;辽阔且相对封闭的大陆环境;法家及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10分) ( 2)影响: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4分) 试题分析:此题是类似 于小论文形式的考查方式,但是又有许多不同。一是这类题目往往与所学知识结合的较为紧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二是观点比较明确,没有必要和论文性的题目那样观点自拟;三是要注意论据要充分,要有说服力,同时进行两个方面的比较。就本题而言,可从中国与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的城市建筑;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中国的城市建筑。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