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4.25KB ,
资源ID:33910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端午 B清明 C七夕 D元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财产和权力的继承顺序,当然也包含祭祀权力,清明节表达对先祖的祭祀哀思是宗法制对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影响体现,所以答案:选 B,A项是为了祭奠爱国英雄屈原, C项表达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D项强调合家团聚之情。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的中国 1800-2008年城市

2、化比率( %)表。推进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因素不包括( ) 注:规模达一万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800年 1949年 1957年 1978年 2008年 中国 3.8 7.3 10.9 17.9 45.68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一化三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乡镇企业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城市化进程是指伴随近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镇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城市青年下放农村当改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从理论讲正好是逆城市化进程,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均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当然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

3、要因素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合。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工业化进程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 “无知 ”、“好战 ”、 “狡诈 ”、 “危险 ”;到了 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 “勤劳 ”、 “智慧 ”、“灵巧 ”、 “善于进取 ”、 “讲求实际 ”。促使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科技领先,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国力增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

4、字说明“20世纪 70年代 ”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由原先的不友好转变为极高的赞美,这种现象的出现与 20世纪 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直接相关,即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两国外交朝友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答案:选 A, B项与此现象无直接关系, C项说法不够准确中国目前科技水平总体仍处于较低状态, D项发生在 20世纪 70年代末期与材料时间要求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5、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说明罗马法对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武力和宗教难以替代的作用,或者是法律所起作用远远超过无力征服,所以 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 A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罗法帝国靠武力征服了欧亚非三大陆, B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也为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影响 从世界范围内看,最早确立了 现代的国家

6、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的国家是( ) A英国 B荷兰 C美国 D德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较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出具雏形,此后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不断完善代议制政体,在此过程中政党政治,内阁制也日趋成熟,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代议制政体的建立均晚于英国。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 杰斐逊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 “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以下成果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年宪法 C俄国十月革

7、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是指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深受法国启蒙死的广泛和深远影响,结合史实可知杰斐逊是美国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美国 1787年宪法内容体现了其所言美国民族性和深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B, A项发生在启蒙运动之前, C D两项属 于无产阶级革命范畴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从 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 “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所以 “19

8、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 “因为 ”到 “所以 ”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产生影响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得以产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所以 ”之后强调的是工业革命重要影响,即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结合史实可知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需要大量农村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它是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因此答案:选 D, A B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但与题意无关, 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与城市进程也无直接关系。 考点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有三大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对其历史地位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 ) 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 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 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采用排除法,不难判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具有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功能,所以 项不符合题意三者共同点的要求,排除 ,结合史实可知 三项表述正确,故答案: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

10、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下图为 1987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两极格局瓦解,美日争锋 C美日在贸易领域展开激烈争夺 D日本实力大增,挑战美国霸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英文 “TRADE WARS”的含义是贸易战争,由此不难确定图片主要反映的是日本经济腾飞后与美国展开激烈的贸易争夺战,所以 C项表述最符合图片寓意, A项说法正确但图片无法体现, B D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材料史实,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这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

11、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又存在 “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 “另类 ”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又存在 “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强调三个成员国均属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垂直

12、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则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故答案:选 C, A B两项只存在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 D项属于军事组织而非区域经济集团。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化 经济区域集团组织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高度赞扬一位科学家,指出他的 “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 ”其理论 “宏伟,美妙,广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 ” 杨振宁所赞扬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瓦特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 ”是指爱因斯坦的相

13、对论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影响,相对论不仅克服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缺陷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改变了思维方式,故答案:选 D, A B C 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爱因斯坦及相对论 下图是 1958年 8月 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此资料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此资料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 “左 ”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C此资料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反映的是 “大跃进 ”时

14、期浮夸粮食产量的问题,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由 “左 ”倾思想造成的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建设运动,所以尽管其消极影响非常严重但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反面经验和教训,报纸反映的历史信息仍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故 B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南优二号水稻出现在 1972年, C D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 民公社化运动 1952 年我国高教系统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 1953至 1956年

15、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 12477 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建国初期的高校调整政策中减少了英语,法语和德语的设置科目,而俄语设置急速增加,这深受当时的 “冷战 ”形势和 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即积极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联合的 “一边倒外交政策 ”,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无直接关系。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 ) 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 ”有 “大同 ” 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广州负责对外贸易的唯一商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推行 “闭关锁国 ”政策的产物,所以 D项在鸦片战争之前成为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但与题意时间特征要求不符, A B C三项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受西方物质文化影响的生动体现,故答案:选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

17、习俗的变化 晚清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 其势不得不变。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对材料 “天下变局 ”理解准确的是( ) A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 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C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是指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实现了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体制的转变,所以 A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B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 C 项属于经济变革不

18、符合题意要求, D项出现在汉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料与 “此制 ”直接相关的是( )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科举制是底层民众通向上层社会,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判断出 D项描述的是科举制

19、的重要影响, A项强调的是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 B项描述的察举制, C项符合九品中正制的选官特征,故答案: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以下机构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 B中朝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内阁 D尚书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机构演变中皇帝的侍从秘书机构转变为国家正式政治机构的事例较多,结合备选项答案:完全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20、B项, A C两项中中书门下省不是皇帝的侍从秘书机构而是宋代的最高行政机构, D项中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贵族的联席会议,也不属于皇帝的侍从秘书机构的范畴。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 “居延西道里徐宗,年 50,妻 1人。男同产 2人,妇同产 2人。宅一 区值 3000。田 50亩值 5000。用牛 2值 5000。 ”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答案

21、: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中国古代详细记载了户籍信息,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政府赋税、徭役的征收和兵役的来源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便于制定合理的赋役制度和兵役制度,所以答案:选 C, A项户籍信息无法保障社会成员的流动, B项符合西方资本主义法制的作用, D项是户籍所起作用之一但非全部作用所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影响 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A盐铁官营制度 B “海禁 ”政策 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22、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是指中国古代政治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干预的情形较为突出,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 A B D三项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政府的积极作为显而易见,符合题意要求,而 C项则是明清时间地域性商人组织,其中并无政府行政因素存在,故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是指( )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

23、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全新的创造 ” 是指程朱理学区别于传统儒学的新特征或创新之处,结合所学不难判断 A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特征, C D两项均是传统儒学的内容特征,三者均不符合题意要求,只有 B项才是程朱理学的独特时代特征和新儒学内涵的真实体现,故答案: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 5000 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

24、内壁铸有小篆铭 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期墓葬,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A玉面人的特征 B玉面人的年代 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小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考古学常识前一时期的器物可能出现在后的墓葬之中,但后世之物不可能是前朝的墓葬陪葬品,所以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玉面人,扁足青铜方鼎和鼎内壁的小篆三者之中小篆出现的时间最晚,故该墓葬的时间不应早于小篆出现的时间,答案:选D。 考点: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考古断代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

25、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是指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线,即鸦片战争的爆发宣告了中国古代史的终结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标志, 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特征与上述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不相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867年,

26、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 “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 一俟铁路建设成功 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 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阻碍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即以小农经济为首的势力抗拒

27、新生产方式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来自外国侵略势力的巨大压力,外国在中国将铁路修筑至何处边意味着侵略势力延伸至何地,所以 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A C两项材料文字无法直接体现,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蒋介石日记记录了这样一则日记 “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 ”据此推断,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 ) A国民大革命期间 B土地革命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

28、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 ”是指蒋介石一方面要应对外来侵略势力的威胁,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剿灭国内 “匪祸 ”即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势力,所以这则材料应该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故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上述事实出现的时间特征不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综合题 ( 18分)工资是收入分配的重要形式,合理的工资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六个工人家庭中未成年子女收入的总数和百分比 家庭工资总数 子女工资(子女数) 子女占家庭工资比( %) 家庭盈亏 除去子女工资后家庭盈亏 296.20 36

29、6.12 418.10 657.80 678.33 720.52 86.10( 1) 160.55( 2) 257.60( 2) 41.36( 1) 34.95( 1) 91.56( 1) 29.0 43.85 61.6 6.2 5.1 12.6 -13.72 +15.67 +76.78 +56.85 -29.23 +110.08 -99.82 -144.89 -180.82 +15.49 -64.18 +18.52 平均 84.01 19.7 +36.07 -75.95 据丁同力、周世述:上海工厂工人之生活程度( 1931年)整理 材料二 高速度工业化所采取的形式是猛烈压缩工人和农民的消费来

30、实现 “原始积累 ”,正像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以加剧人民贫困为基础的。但是,除了得到大规模外援的情况外,任何加速积累,只有通过增加生产者没有消费掉的那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才能实现。不论这种现象是在哪一种社会里出现,情况总是这样。这完全不是什么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特点。 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材料三 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 “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 这比失业和低工资强的 多,人们有了钱会去购买更多的产品。 ” 材料四 50年代 “工资条 ”是用手写的,工资条上只有工资总额一项。 到了上世纪 90年代,工资条上有了 “绩效工资

31、 ”, “菜篮子 ”、高原补贴、艰苦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等项目。 新华网北京 2009年 9月 8日工资条里的新中国六十年 请回答: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和民间组织为禁止或减少使用童工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不佳。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 2分) ( 2)苏联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结合材料二,分析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 一政策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影响。( 6分) (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罗斯福的解释,简要说明理由。( 4分) ( 4)依据材料四, 90年代与 50年代相比,职工工资发生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经济背景。( 6分) 答案: (

32、1)原因:子女的工资收入对于维持家庭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2分) ( 2)原因:苏联经济水平低,需要以此来实现工业化的 “原始积累 ”。( 2分)作用: 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低下。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从长远看不利于经济发展。( 4分,每个要点 2分。) ( 3)认同。理由 利于促使美国 经济复苏。 利于缓和了社会矛盾。从长远看,给工人高工资也符合资本家的利益。不认同。理由: 加大企业负担。 减弱企业雇佣的积极性,反而加重失业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回答 “认同 ”或者“不认同 ”都可以,理由必须与其对应。一个要点 2分,共 4分) ( 4)变化: 由单一的工资发展为项

33、目种类多(工资项目多样化); 出现了绩效工资,社会保障不断全;(每点 1分,答出两个要点 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稳步发展; 90年代以来深化城市和农村改革,打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个要点 2分,共 4分。答多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贬值加速等具体内容,一点 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表格数据说明子女工资在家庭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子女的工资收入对于维持家庭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 20世纪 30年代童工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 2)材料二中文字说明在生产力发展

34、水平较低的情形下推行工业化建设往往以牺牲工人和农民的消费水平为代价,由此可以苏联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的原因,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此举的双重作用,即 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 业化;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低下,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从长远看不利于经济发展。( 3)首先明确材料三中的观点是增加工人工资提供工人的消费水平更能推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此持肯定态度和否定态度均可,结合史实加以论证即可。( 4)从材料四中能够总结出改革开放后工资水平的变化表现在 由单一的工资发展为项目种类多(工资项目多样化); 出现了绩效工资,社会保障不断全;结合所学可直接归纳出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

35、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 16分)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问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陈大齐发表了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其中问 “古人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 学生们的回答是(按选数多少排列):孔子( 97人)、颜回( 33人)、花木兰( 11人)、岳飞( 9人)、夏禹、闵子骞、曹大家(各 4 人)、曾子、孟母、孔融、秦良玉、司马光(各 3 人)、孟子、班超、匡衡(各 2 人)、神农、舜、管仲、商鞅、缇萦、苏武、关公、孔明、王安石、欧阳修、方孝儒、文天祥

36、、郑成功、林则徐、华盛顿 、林肯(各 1人)等。 材料二: 1948年,有人对中国留美学生的政治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及回答情况。(左边数字为选择人数,括号内数字为所占百分比) 16.您认为中国和平的获得应该通过: 119人( 18.0%):现行政府彻底消灭共产主义者 337人( 51.1%):组建联合政府,包括国民党、中共、民盟、所有小党以及无党派人士 118人( 17.9%):建立联邦制 18人( 2.7%):共产党人掌握国家管理权力 据黄岭峻 1948年关于中国留美学生政治态度的一次问卷调查整理 请回答: ( 1) 材料一高小女生最佩服的人中,孔子居首的原因有哪些?对

37、于华盛顿和林肯各有一人崇拜的调查结果,你如何理解?( 10分) ( 2)结合时代背景及材料二问题 16的回答,指出中共在此前为 “中国和平 ”提出过什么主张?进行过怎样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初的哪一制度建设与第( 2)种回答类似。( 4分) ( 3)了解被调查者的个人情况是问卷调查的重要内容。以材料二为例,你认为问卷中还要设计哪些方面的问题?( 2分) 答案: ( 1)居首原因: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是教育的先师,对后世影响巨大; 传统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女性受伦理道德教育影响 很深; 北洋政府推行尊孔复古政策。(每点 2分,答出 3个要点即可得 6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理解:一

38、方面,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反映出学生思想开放和多元的一面;另一方面,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史上的精英人物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更深刻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小学世界史教育的薄弱。(每一要点 2分,共 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2)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分)努力:与国民党进行重庆和谈,签订双十协定(或和平民主建国方针);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1分) ( 3)经济状况(出身);教育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性别;年龄;职业等。(每点 1分,考生只要言之成理,答出任意 2点即可得满分 2分)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一

39、文字内容可以直接得出民国初年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依旧为学生所推崇,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其原因是: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是教育的先师,对后世影响巨大; 传统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女性受伦理道德教育影响很深; 北洋政府推行尊孔复古政策;而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学生并未过多赞誉其原因是:一方面,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反映出学生思 想开放和多元的一面;另一方面,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史上的精英人物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更深刻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小学世界史教育的薄弱。( 2)材料二调查数据显示,解放战争时期留美学生中大部分依旧赞同中国组建联合政府才能实现国家和平,结合史实可知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曾做过积极努力,即与国民党进行重庆和谈,签订双十协定(或和平民主建国方针);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解放战争结束后中共号召召开新政协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根据所学史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出调查对象应该具有广泛性和真 实性,为此材料中的统计数据还应增加诸如经济状况(出身);教育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