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99.98KB ,
资源ID:339183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1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 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 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A不对,

2、县邑制的出现,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而非完成统一; B不对,作者是打比喻,并非真的是指君臣间有宗法血缘关系; C表述绝对化,不能说消除了这种情况。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 14931570 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 素是 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传染疾病的肆虐 工业生 产污染严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符合当时殖民者的入侵给北美洲带来的灾难; 与史实不符,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种族奴役、灭绝政策,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后来不得不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 与时间不符, 18世

3、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生产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早期殖民扩张。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 “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 ”,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 “献上一大块 肥膏 ,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 “人的学问 ”代替 “神的学问 ”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 “灵魂获救 ”的骗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的是彼特拉克; B不

4、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潮,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 表人物; D 不对,题干没有涉及 “灵魂获救 ”的骗局;根据题干,财主原本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通过贿赂得以释放,说明是讽刺教会的腐败, C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 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 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 “光荣革命 ”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 B议会集

5、体领导对国王负责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D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 “光荣革命 ”后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不对国王负责; CD不对,题干反映的是 “光荣革命 ”后国王仍然保留一定的权力,但是毕竟不像革命之前那样独揽大权,实行君主专制, “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 ”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只能理解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 1911年 4月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设想了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

6、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只不过两岁,而他的兄弟早已逝去了,因为地球上已经过了 200年了,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该设想的实验所质疑的理论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电磁感应 C狭义相对论 D量子力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设想的实验质疑的是时空的可变性, A是说时空的不变性,与此不符; B与电力的应用有关; D是关于微观世界认识; C符合题意,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物体运动速度增长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相对论的创立 。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

7、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 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 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推行贸易自由化 B克服经济发展困 难 C扩大进出口数额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32年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各主要西方国家纷纷设置关税、贸易壁垒,以克服经济危机, B符合题意。 A不对,题干反映的是贸易保护主义; C不对,题干反映的是限制进口,扩大出口; D 不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手段而非目的。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8、危机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 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 托宾说: “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 特权, 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 ”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 B始终掌控着国际金融霸权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 D任意调整黄金与美元比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 “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 ”说明美国外部债务很多; C 不对,题干中无从体现; D 不对, “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说明有一定的标准,而非任意调整黄金与美元比价;联系这一时期美国通过布

9、雷顿森林体系掌控着国际金融霸权, B符合题意。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肯尼斯 沃兹是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荣誉教授,他于 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其文中有可能涉及的史实有 欧共体成立 北约、华约的成立 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墙修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 “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 ”, 欧共体成立是在 1967年, 北约、华约的成立分别是 1949年、 1955年, 古巴导弹危机是在 1962年, 柏林墙修建 是在 1961年,因此排除 即可。 考点:当

10、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世界的形成 “冷战 ”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与此作品所属流派相一致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 “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体现了法国现实 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ABCD分别属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印象画派,因此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

11、文学艺术 文学的繁荣 现实主义文学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 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 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 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C不对,此

12、人的行为导致该条款被废除,说明罗马法官要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A符合题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 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 ”说明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已经不合时宜。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 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 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 “一个国家 ”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

13、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 “40年的思念 ”可推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而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 ”共识是指 1992年达成 “九二共识 ”; B 不对, 1987年 11月 2日,国民党执政的台湾当局顺应民众心愿,决定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 38年的历史从此结束,但是不能说明两岸分歧完全消除; D在题干中也无从体现,这应是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 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 “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 10年

14、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 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 ”其中 “转换阶段 ”包括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初步建立市场经济 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启动城市经济改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 “还是在过去的 10年里 ”,可知是指 2000年 2009年这段时期,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 , 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

15、开放。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帝与景帝时期墓葬中的一张纸。该纸质薄而软,纸面平滑,纸上用黑色线条绘制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材料直接说明了当时 A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该纸发明早于 “蔡侯纸 ” C纸张主要用于绘制地图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只能说纸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不能就此证明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 符合题意,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创造了 “蔡侯纸 ”,时间上晚于该纸; C不对,不能仅凭这张纸的情况就推断当时纸张主要用于绘制地图; D不对,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

16、的发明和发现 四大发明 。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 ”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巩固封建统治 培养社会责任感 维护社会稳定 禁绝个人欲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考察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压制思想进步。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都表述正确, 过于绝对化,因此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17、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 明末冯元飙说: “(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 柄用专者莫如今日。 ”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的是皇帝; B 不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D 不对, “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 ”可见并没有说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因此只能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内阁的出现 。 某古籍记载: “扬郡以风帆数扇,俟

18、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 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反映的是风力水车,是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 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的记载。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工作机的构造与龙骨水车相同。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 “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这类提水机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英国人费利斯 比托在 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右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

19、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外国侵略军攻入北京的情景, AC可以排除,这两次侵略战争中外国军队并没有攻入北京;再联系时间 “19世纪中期 ”。 D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 20世纪初期,符合时间与地点的只有 B项,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 “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

20、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 ”“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说明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和广大人民没有积极支持, ABC三项都无从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女学生周某某,现年 28岁, 毕业于

21、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 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 8年 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 6时,为会谈期。 ”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 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 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 6 时,为会谈期 ”可见体现了婚姻自由、恋爱自主的观念,传统婚姻观念已经受到冲击,这与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有关, “思想不断解放 ”无从体现,因此选 B.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 1933年 2月,

22、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 1949年 1月 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材料反映的是私人资本主义的情况,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属于官办企业; C出现在 19531956 年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出现在 1978年改革开放后;因此用排除法,答案:只能为 B.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23、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曲折的发展 。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 1876年) 时间 课程内容 备注 首年 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1、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2、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 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 八年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若云作育人才

24、,储异日国家之大用,则非添筹经费,分科立学不为功。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总署、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 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 。 孙家鼎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 1896年) 材料三 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解国家之义, 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 。 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 非执政之私产也。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 1915年) 请回答: ( 1)据材

25、料一,概括京师同文馆所设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馆是哪一派别创办,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5分) (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待京师同文馆的态度及其理由。与材料一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 4分) ( 3)材料三中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核心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述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4分) 答案: ( 1)特点:注重西方自然科学;注重西方语言教育;经学与西学教育相 结合。(任答 2点,共 2分) 派别:洋务派。( 1分)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分) ( 2)态度:否定。( 1分) 理由: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2分

26、) 进步: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1分) ( 3)思想:科学与民主思想。( 2 分)共同点:积极学习西方;探索救亡之路。( 2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提取信息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 可知注重西方自然科学; “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 可知注重西方语言教育;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 不已 ”可知经学与西学教育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京师同文馆为洋务派创建的第一所外国语学校。 ( 2)注意材料信息 “即如总署、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 ”可知作者认为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

27、应国家发展需要。 “ 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 ”可知作者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3) “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 ”体现了科学的思想; “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 非执政之私产也 ”体现了民主的思想,再结合陈独秀为中国新文化运动 的代表人物回答,最后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共同之处回答。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恩来说: “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

28、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 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 宋凤英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 材料二 1955年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 “和平相处 ”的提法, 他表示 :“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 “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 徐海滨周恩来外交

29、思想 材料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 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 五项原则的精髓, 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 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 请回答: ( 1)

30、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 20世纪 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该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外交有何重要意义?( 4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最终接受周恩来建议的原因。 “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标志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了怎样的新发展。( 4 分) (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精髓。( 2分) 答案: ( 1)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分) 意义:有利于消除周边国家的疑虑;为

31、新中国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为解决新中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奠定基础。( 3分) ( 2)原因:亚非各国保障和平的愿望;中国 “求同存异 ”外交方针的提出;周恩来的个人因素。( 3分) 发展: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分) ( 3)共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 1分) 影响:中美双方结束对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分) ( 4)精髓:主权平等。(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信息 “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 ”可知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注意提取信息 “在 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 ”“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以及所学知识回答意义。

32、 ( 2)根据材料信息 “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 ”体现了亚非各国保障和平的愿望;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 ” 体现了周恩来的个人因素;再结合周恩来在 “亚非会议上求同存异 ”外交方针的提出回答原因。最后根据 “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 ”回答。 ( 3)注意材料信息 “双方同 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可知是强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知识回答意义。 ( 4)注意材料信息 “充

33、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 ”回答。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现代化途径。在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中,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所起的作用也 颇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 6000 多个

34、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 1932年 1月发表评论说: “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 ”。从 1941年至 1945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 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 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 19261940 年,重工业增长 18 4倍,轻工业增长 6 2倍,农业增长 26%。到 1953年,粮食产量为 8250万吨,一战前 1913 年为 8600 万吨

35、。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 摘编自齐世荣、钱承旦、张宏毅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史 材料三 这里 就我所知的关于现代化涵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 (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 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 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请回

36、答: ( 1) 材料一中苏联采用的 “非常手段 ”是什么? “用行政办法 ”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新型现代化途径 ”的 “新 ”还表现在何处?( 4分) ( 2)运用相关史实,以 “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 ”为题,论述材料三、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层次分明 ,行文流畅。 250 字左右。)( 10 分) 答案: ( 1)手段:农业集体化;义务交售制。(任答一点,给 1分) 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分) 新: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度。( 2分) ( 2)(答案:要点)( 10分) 材料三 材料四 观点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 ( 1分

37、) 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 1分) 论据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现代化的新型途径;在短期内推动苏联现代化,实现了工业化;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基础。( 3分) 论据: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现代化具有片面性,不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现代化的进程。( 3分) 论证 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理由归纳完整;能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辩证的视角讨论问题。(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信息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

38、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 ”以及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2)首先提取材料观点,材料三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 ”,材料四 “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 ”。再结合斯大林模 式的利弊进行论证。注意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理由归纳完整;能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辩证的视角讨论问题。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

39、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 “民心 ”,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 著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

40、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 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 3分) ( 2)据材料二,指出中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 5分) ( 3)综合上述材料, 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 2分) 答案: ( 1)背景: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

41、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任答 3点,共 3分) ( 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 1分) 措施: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分) 地税:按地价 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2分) ( 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 2点,共 2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 ”“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 ”。 ( 2)注意材料信息 “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

42、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可知作用是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和地税改革两个方面回答相关内容。 ( 3)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二说明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材料三 “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 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 ”说明其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 及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 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 又

43、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 凡削烦去 ,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断其右趾,应死者多蒙全活。 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 旧唐书 材料二 赏当 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唐律 材料三 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鞠其狱。蕴古言: “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 ”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 因诏曰: “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

44、覆奏。 ”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 “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 录奏闻。 ” 贞观政要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制定法律的原因和目的。与隋律相比,唐律体现了什么特点?( 4分) ( 2)据材料二,唐太宗制定的法律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2分) (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 “既而悔之 ”又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个人品质?( 2分) (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分) 答案: ( 1)原因:隋律过于严苛;吸取隋亡的教训。( 2分) 目的: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45、( 1分) 特点:慎用刑法。( 1分) ( 2)思想:赏罚分明;整顿吏治。( 2分) ( 3)现象:唐太宗虽然慎刑,依旧存在冤杀。( 1分) 品质:知错能改,自我反省。( 1分) ( 4)因素: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唐律提供的稳定秩序;唐太宗优秀的个人品质。(任答 2点,共 2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一开头语句 “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 ” 可知原因是隋律过于严苛;吸取隋亡的教训。 再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目的。然后根据 “凡削烦去 ,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可知特点是慎用刑法。 ( 2)提取材料信息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 ”可知是强调赏罚分明;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可知是用重法惩治贪官,整顿吏治。 ( 3)提取材料信息 “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 ”,可知是唐太宗虽然慎刑,依旧存在冤杀。 “因诏曰: “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 ”可知太宗知错能改,自我反省。 ( 4)综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材料一体现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材料二体现唐律有利于稳定秩序,材料三体现唐太宗优秀的个人品质。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唐太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