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 20世纪 90年代 “省管县 ”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 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 “州 郡 县 ”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答案:
2、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文字中不难发现从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在二级制和三级制之间来回变更,这反映出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所以答案:选 B, A C两项与表格文字内容无关, 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强调地方行政编制变法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 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A 实不知国务之人也。 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3、。 ”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 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备选项含义不难看出 A项批评洋务派不知西方国家政体的本源而一味专注发展实业; B项批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C项为了保障四民秩序反对学习机械制造,它是顽固派的主张; D项批评洋务派的变革举措是具体事项的变革而非变法,所以C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变法的主张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
4、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 “猪尾巴 ”、 “满奴 ”。下列对 “断发 ”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 “断发 ”主张 B “断发 ”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史实可知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时期即已提出了 “断发 ”和易服的主张,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 C 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应该直接排除,故答案:选 A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5、俗的变化 近代服饰的变革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 “改良主义 ”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 “改良主义 ”实质上是指(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史实可直接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所以材料中的 “改良主义 ”实质即是指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故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题意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
6、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伯顿 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 “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政府财政赤字加剧 B金融市场被扰乱 C失业人口增多 D民主制度遭破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 A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B C D三项说法错误正好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相反,故答案:选 A。 考点:
7、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举措 2011年 1月 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在接受采访时说: “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
8、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是指目前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强化,所以答案:选 B,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国际政 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还须要很漫长的道理要走, C D两项含义与 “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不符。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 格兰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 “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腹中藏着西方文化,它一旦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我们的孩子施加影响。 ”下列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芭比娃娃尚未进入
9、伊朗市场 B经济利益是本次对抗中双方角逐的核心 C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坚持本国传统文化 D萨拉娃娃代表第三世界的文化传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 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腹中藏着西方文化,它一旦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我们的孩子施加影响。 ”说明作者不认可美国文化对伊朗的影响和坚守本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所以 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 D两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下文化的发展 从
10、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分别颁布于 1912、 1949年、 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而非中国人民政治协
11、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所以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该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 C “左 ”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标曲线信息中不难发现中国和苏俄两国近代经济的发展都经历了曲折,造成两国经济发展曲折的共同因素是两国在不同时期分别执行经济政策造成的,如三大改造,大跃进和苏联的暂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等,答
12、案:选 B, A项不符合 1949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史实, C D两项不符合苏俄 1921年之前经济发展的史实。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 ,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 ,世贸组织的介绍者 ,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 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 “热战 ” 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
13、重要国际因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所以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应该直接排除; 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 D, A B C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18201939 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年)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4、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离乡谋生的居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是由于晚清政府的沉重剥削和压迫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从表格数据中不难看出近代以来该乡居民迁居到城镇、国外的人数快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在遭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之下,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而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15、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居民的职业变化,所以 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特征, 项说法错误,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是由于受西方文明输入的影响,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 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解体 1936年 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 “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 ”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 “这个运动 ”是 A北伐战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长征 D建立抗日根据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 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 ”是指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所以答案:选 B,A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该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和图中曲线的时间和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出 代表的是中国自然经济的发展, 代表的是外国资本, 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17、展曲线, 是官僚资本主义发展曲线,民族资本主义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 ,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某网站准备在 2009年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其中不可能有 A庆祝香港回归 15周年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周年 C纪念中美正式建交 30周年 D纪念五四运动 90周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紧扣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2009年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所以 2009年时香港回归才 12年而非 1
18、5周年,故答案:选 A, B C D两项正好符合周年纪念特征。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港澳回归 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 中国古代政府的 干预 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 ” 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国古代政府的 干预 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
19、,从中获取巨额财富 ” 中描述的内容符合官营专卖制度的特征,这一制度最早开始于汉武帝时期实行的 “盐铁专卖 ”,这种制度减少了商人的经营范围,国家凭借行政权力控制了某一行业的商品经营从而获取巨额财富,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经济政策与上述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官营专卖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般?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谁缚汝? 谁诟汝 谁将生死与汝? ”说明禅宗认为人的
20、生死苦恼皆发端于人内心的困扰,所以只要正心诚意烦恼和苦痛变会化为乌有,所以这一观点充分强调人内心的自我升华作用,即与心学主张类似,所以答案:选 D, A B C 三人与心学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 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陆王心学 老子以为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庄子也说: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有利于统治阶级重视君民关系的和谐 B与政府推行 “重农抑商 ”的政策一致 C形成了国民排斥钻研科技理论的心理 D阻碍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 答案: C
2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说明道家学派认为科技过分发展将不利于国家统治和人内心的纯洁,所以这一观点将会最爱中国古代科技的深入发展,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 “轻罪重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这是由于两者: A推动立法的动力不同 B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C打击犯罪的效果 不同 D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秦
22、朝制定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 “轻罪重罚 ”是为了统治者严厉镇压底层民众的反抗,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古罗马民法大全的形成受平民和外邦人斗争的推动,出台民法大全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所以二者立法的出发点或目的相同,但推动立法的力量不同,所以答案:选 A, B C两项显然不是二者的主要差异所在, 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功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 “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 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
23、放纵和道德破坏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 ”说明指导古希腊智者学 派的相对主义不利于公共道德的形成和败坏社会秩序,即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所以答案:选 A, B D两项说法正确但与上述题意不符, 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 18世纪末 l9 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
24、,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18世纪末 l9 世纪初 ”便可知道造成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所以答案:选 C, A项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B D两项出现的时间特征与题意不符。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下面关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隋唐的三省六部与美国的国会、总统、联邦法院都是民主的反映 B前者反映了封建社会
25、的民主,后者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前者设置的目的是保证皇权独尊,后者设置的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民主 D两种制度下机构的官员都是任命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其目的在于分割相权强化皇权专制;它与民主政治无关,但在客观上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提高了行政效率;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具体表现,其目的在于避免专制独裁的出现,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所以二者实质根本不同,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约翰 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 “社会主义理
26、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 ”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 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 ”说明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主
27、义理论不改变就难以取代资本主义,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含义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 一些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同样是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因此种族主义大屠杀、殖民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进化论适用于社会学领域 B进化论证明了种族主义 C殖民主义合乎自然规律 D社会发展不能照搬进化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含义是如果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就会造成
28、“种族主义大屠杀、殖民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 ”显然这一现象是错误的,不能适应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社会发展不能简单照搬进化论,故答案:选D, 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与材料含义主旨相反。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进化论的影响 法国艺术评论家 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它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工业革命 D 1929年经济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
29、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 ”即是强调法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时代背景,结合史实可知工业革命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重要背景,所以答案:选 C, A B D发生的时间与人间喜剧诞生不符。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 “ 该两国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 ”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清统治者对西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清 导致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侵略背景 清朝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 B C
30、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 力,材料中 “ 该两国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 ”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官员认为英法两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在于要求扩大通商权益,而非真正割占中国,所以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 两项符合题意和史实, 两项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影响,该两项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 B, A C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综合 题 (12分 )
3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目邦宁。 ”孔子主张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 “中国古昔 有所谓 ”民为贵,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 “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
32、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 (6分 )(不得摘抄原文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 (2分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 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5分 ) 答案: ( 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 2分)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 2 分)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 2 分) ( 2)主要思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33、 2 分) ( 3)本质区别, 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 的认识。( 2 分)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 战;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一内容不难直接概括出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即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其理想的统治方式是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民本思想的内涵是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 2)本题也是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二文字内容可直接概括出
34、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本质差异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找出答案:,即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 的认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必然性在于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 机器动力代替
35、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 第二个理由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 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 年捷报卷 12 材料二: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 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 已于 1887年(光绪三年)十月运到宁波。 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大约一百人。 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 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 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海关十年报告
36、 请完成: ( 1)上述材料中所述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2分) ( 2)根据材料一 ,把有关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6分) ( 3)综合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分) 答案: ( 1)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分) ( 2)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机器缫丝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术不熟练 的问题。( 6分) ( 3)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侵略的革命要求,又有妥协性、软弱性。中国民族工业是在
37、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虽然它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但同时又不能不依赖于对方,具有一定的妥协性,所以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工业类型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 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 ”可以判断这种企业是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以该企业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本题主要学生的语言概况能力,依据材料一文字内容能直接概况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艰难经营状况,即机器缫丝业
38、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机器缫丝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术不熟练的问题。( 3)综括三则不难得出有关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和对影响,即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侵略的革命要求,又有妥协性、软弱性。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虽然它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但同时又不能不依赖于对方,具有一定的妥协性,所以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考点
39、: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近代中日关系 史上,记载的却是一系列惨痛的回忆。长期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 12月 22日人民网刊文环球 望:中日 “世仇 ”可以法德历史为鉴指出: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与中日关系有些相似,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百年间,法德两国发生了多次战争, 战后法德两国和平发展,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渐渐走到了一起。 以前是所谓的 “德法世仇 ”,今天,两国正在共同参与组织一个和平的、超越民族
40、的社会。 中日两国可从中获得借鉴。 ( 1)请列举至少三例 19世纪末以来,造成中日两国 “世仇 ”的重大事件。综合归纳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 ( 4分) ( 2) “德法世仇 ”化解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是如何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的?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 6分) ( 3)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 ( 3分) 答案: ( 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 “二十一条 ”;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分)日本奉行军
41、国主义政策,积极侵略中国。 ( 1分) ( 2) 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6分) ( 3)历史问题;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两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等。(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内容可直接找出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即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 “二十一条 ”
42、;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 2)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 “德法世仇 ”化解的标志是 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建国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 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的推动。( 3)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中日两国的核心问题是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现代史中法德两国的和解采用的是化解仇恨和加强合作方式,中日两国也可以
43、采取增进了解和互信,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的方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的联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比 较一般的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 13世纪到 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 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 信徒得
44、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 ,只有靠终生 “悔改 ”,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分子的 要求。 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 1指出西欧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4分) ( 2)材料 2的论述是针对当时的什么情况而提出的?马丁 路德提出的宗教原则是什么?( 2分) ( 3)根据材料回答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比马丁 路德教
45、有何进步?其进步性的表现是什么?( 6分) 答案: ( 1)因为中世纪 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 宗教和神学。在 15、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 4分) ( 2)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因信称义; ( 3)不反对信仰上帝;主张建立民主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中文字 “即从 13世纪到 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 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可以解读出西欧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即在 15、 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了解,从材料出处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可知材料反映的问题是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依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主张因信称义。( 3)对比材料二三可以总结出两者对上帝的态度是不反对信仰上帝;加尔文教比马丁 路德教进步主要是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因为其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