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西鹰潭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史籍载:元朔二年, “春正月,诏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 ”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A背景:汉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 B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历史传统 C结果:尾大不掉,导致七国之乱 D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 “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 “子弟皆侯矣 ”可知这是指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这一措施有力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选项 D中其意
2、义的表述是正确的,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 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挨打受欺的地位 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 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 D西方列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国家还在继续闭关锁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里的东方国家大多是封建社会或者更落后的社会形态,而西方国家则都是指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为资本主义本身扩张的本性,导
3、致了西方国家把东方国家变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故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的原因 1933年 8月 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 “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符合史实, B应该发生在 1937年, D与题干中的 “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4、 ”不符,故排除掉 ABD,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苏联工业化 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以下解释中,不合乎美国历史的有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是因为当时
5、处在革命时期,革命派希望的是尽快把英国殖民政府赶走,所以反对政府的暴政;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是因为革命成功后建立的邦联难以满足美国的发展,反而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希望能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解决问题,所以两派并不是在个人权利方面有本质的对立,而是对中央政府的权力问题上存在分歧,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邦联与联邦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 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6、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无知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 “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 ”里的 “你 ”应该指的是人,所以这个题目等于在说人是世界的中心, “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则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在肯定人的个性和自己的价值等,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所以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说: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对此
7、理解正确的有 罗马帝国灭亡后,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的终结,西欧进入分裂割据 罗马文明的 很多元素在中世纪以来得到传承(如罗马法和基督教等) 从制度的优劣得失或从文明的传承关系等视角比较唐与罗马的灭亡 钱穆所言 “中国 ”是指中国的传统文明,唐朝对中国传统文明有重要贡献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 ”能反映的是罗马之后的罗马地区就不像以前的罗马一样了, “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 ”则说明唐朝之后的中国和唐朝时有很多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故 符合题意, 恰与题意不符,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西政治制度的传承比较
8、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 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 战略价值极大。 ”这里的 “会战 ”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提及的地点 “平汉铁路 ”“威胁武汉 ”等分析,应选 D项,枣宜会战发生地在湖北枣阳和宜昌,淞沪会战主 战场是在上海,武汉会战是为了保卫武汉。徐州会战在位置上就不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
9、抗日斗争 枣宜会战 袁世凯在清帝退位之后致南京临时政府的电报中说: “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 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1912年 5月,有记者向孙中山问道: “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 ”孙中山明确回答: “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孙中山说袁世凯 “鼓动共和久矣 ”带 有一种故意推举的成分 B袁世凯积极拥护辛亥革命 C意味着袁世凯彻底转变成真正的共和主义者 D革命党人没有认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真面目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不符合史实,袁世凯一直就是辛亥革命的反对
10、者, D项也不符合史实,因为革命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让位于袁世凯是革命党人妥协性的体现,故排除 BCD,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结果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诗界革命 ”、 “文界革命 ”、 “文学革命 ”、 “思想革命 ”、“家庭革命 ”、 “婚姻革命 ”、 “教育革命 ”、 “社会革命 ”、 “佛教革命 ”、 “祖宗革命 ”、“经济革命 ”、 “产业革命 ”、 “科学革命 ”、 “国民革命 ”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显示了 A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B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革命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答案: D 试题
11、分析:由题干中的诸多方面的 “革命 ”可以看出革命的影响范围很广,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选 D。 AB不符合史实, C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B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革命的影响 下方是一幅遮住图例的地图,题为 “1914年的亚洲 ”。图中 / 阴影覆盖地区属于 A英俄殖民地 B法俄租借地 C英俄势力范围 D法俄势力范围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的阴影覆盖地区主要有两个国家体现出来,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波斯(即伊朗),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中国北方地区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南方的长江流域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伊朗当时也是由英国和俄国分别控制其南北方,故选 C。 考点:新航路
12、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英、俄的海外殖民地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而清人戴震指出: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 ”。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都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B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C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D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以及 “后儒以礼杀人 ”是在说宋明理学对社会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强调发挥了什么作用,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社会作用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
13、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我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所以发展非常缓慢,尽管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也没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而商帮的活动又不是建立在
14、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会出现题干中所述的结果,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晋商和徽商 简答题 ( 12分)美国 “边疆学派 ”认为: “疆界 ”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 l9 世纪清朝宗 、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 问题:请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英疆界观进行评析。 答案: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其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3分)。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学习西
15、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 3分)。 与之相反, 18、 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现代化进程。这种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 3分)。在工业化时代,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 主义强国( 3分)。 试题分析:这一题提供了两幅地图,分别反映了 19世纪前后中英两国的疆界及其疆界观。从下边的文字阐释看,中国的疆界图是宗藩关系的图,而英国的疆界图是大英帝国的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中国清朝的疆界图是由于中国将周边邻国作为自己的保护国,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可以为周边邻国提供保护,中国对藩国的保护是不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的,只要是承认
16、中国的天朝上国地位,中国就可以提供保护,所以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说的话,这种疆界观是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的,这只能助长中国政府和官员的自大观念,会更固步自封,而丝毫不 能让中国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而从图片和所学知识角度看,英国的疆界是由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往外殖民扩展所导致的,这些扩张到的地区不断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原料、市场、劳动力等条件,因而是有利于英国的现代化的。所以要从两国疆界观的实质和影响角度去评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天朝上国的观念;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
17、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综合题 ( 15分)【 20世 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 1946年 12月 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 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
18、民居民, 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对战争责任认定有什么不同?( 6分) ( 2)国际社会对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处理分别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9分) 答案:( 1)战争责任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 3 分)(或严厉处罚了战败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 3分) ( 2
19、)处理影响: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严厉处罚,饱受割地赔款之苦,( 2分)民族主义情绪恶性膨胀,为希特勒的上台营造了有力的社会条件;( 3分) 二战后: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 4 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的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可知二战后有对战犯个人的惩罚,而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一战后的处置是在巴黎和会上按照战胜国的意图 对战败国进行的处罚和制裁。 ( 2)影响:国际社会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处理,使得德国在巴黎和会后在军事、政治、赔款和海外殖民地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厉制裁,饱受割地赔款之苦
20、,但是这也激发了德国后来的民族主义情绪,为希特勒上台制造了借口。二战之后的制裁除了制裁国家外,还增加了对战犯个人的处罚,这有利于彻底清算战争发动者的罪行,同时也可以起到警示后人地的作用,对维护和平更有利。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梦想
21、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梦想有一天,阿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 对联邦法令,但有着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美)马丁 路德 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二 在我获得释放的今天,我要向千百万同胞,向全球各地为我的获释作出过不懈斗争的同胞,致以亲切的和最热烈的感谢。 我们在 1960年诉诸武装斗争,建立了非洲人民国民大会的战斗组织 “ 民族之矛 ”,纯属 采取的自卫
22、行动。过去那些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武装斗争的种种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希望尽快出现利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我为反对白 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为这个理想而活着,并希望实现这个理想。但是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南非黑人民权运动领导人曼德拉的出狱演讲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丁 路德 金与曼德拉领导民权运动时在目标、方式方面的主要不同点。( 9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民权运动领袖坚持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
23、权利的共同原因。( 6分) 答案:( 1)目标:根据材料一中的 “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 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 ”、 “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 ”等信息可知马丁 路德 金是坚持在原政府的统治下,争取实现黑人与白人同等的民主权利;根据材料二中的 “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 ”、“进行武装斗争的种种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 ”、 “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 ”可知曼德拉是要求推翻南非白人政府,建立一个黑人与白人共治的新政府,实现种族和解。方式:马丁 路德 金用 “我梦想有一天 ”这种和平演说等方式;后者由材料二中的 “进行武装斗争的种种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 ”
24、、 “希望尽快出现利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等信息可以知道曼德拉有从武装斗争到和平方式的转变。 ( 2)由材料一中的 “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和材料二中的 “珍视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 ”可知原因之一是对民主和自由的不懈追求和爱国心的驱使;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还应该有领袖个人经历和特殊环境以及世界民族主义潮流的推动等因素。 试题分析:( 1)目标:前者是坚持在原政府的统治下,争取实现黑人与白人同等的民主权利;后者是要求推翻南非白人政府,建立一个黑人与白人共治的新政府,实现种族和解。( 5分) 方式:前者是通 过和平演说等方式;后者有从武装斗争到和平方式
25、的转变。( 4分) ( 2)对民主和自由的不懈追求;爱国心的驱使;领袖个人经历和特殊环境;世界民族主义潮流的推动等。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美国民权运动 美国民权运动与南非民权运动的比较(课标外)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戌。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上复从其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汉文帝刘恒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孙,谥号孝景皇帝,史
26、称汉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其后,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始造苑马以广用,宫室、列馆、车马益增修矣。然娄敕有司以农为务,民遂乐业。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摘自汉书 食货志 ( 1)分 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初 “文景之治 ”的各项措施并评述。( 9分) 答案:( 1)第一段材料反映的是秦王朝采取横征暴敛的政策,赋税和劳役都非常繁重,民众生活十分困
27、苦。( 3分) 第二段材料反映的是汉文帝、景帝时期,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到了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盛世的局面。( 3分) ( 2)文景之治的主要措施有:第一,轻徭薄赋、劝农稼穑。第二,宽减刑法。第三,削藩,平定七国之乱。(任答两点,即给 4分) 评述:汉文帝、景帝时期,继续 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5分) 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一中的 “(秦始皇)收泰半之赋 ”、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可知秦朝时赋税征收比
28、例很大,农民赋税负担沉重,百姓生活困难。由材料二中的 “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 ”、 “遂除民田之租税 ”、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等信息可以得出西汉初年,统治者轻徭薄赋,直到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国富民强。 ( 2)文景之治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二中的 “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 ”、 “除民田之租税 ”、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 “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 ”“以农为务,民遂乐业 ”等信息可以知道措施是轻徭薄
29、赋、劝农稼穑;根据材料二中的 “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 ”可知是宽减刑法。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还应该有削藩,平定七国之乱。评述:可从当时这些措施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前比较得出,另外还应写到这些措 施为后世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汉初的改革 文景之治(课标外)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的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一股 “社会达尔文主义 ”思潮 19 世纪 70年代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愈益与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了。一些国家的种族主义者宣扬种族优劣论,鼓吹 “下一阶段的历史将是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 ”; “日耳曼民族必须为保
30、持血统的纯粹和统治世界进行斗争。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 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 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
31、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 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 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摘自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 19世纪后半期到 20世纪初的中国与欧洲产生的影响。( 10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世界 “民族主义 ”发展的特点( 1
32、0分) (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民族主义 ”的认识。( 5分) 答案:( 1)对欧洲:德国完成统一,成为欧洲强国;种族主义思潮兴起;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列强矛盾加剧,导致一战等。( 5分) 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或两半社会最终形成;挽救危亡进入新阶段;有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 5分) ( 2)特点: 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 政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 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 民族主义具有国际复杂性。 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国)(每点 2分
33、。共 10分) ( 3)认识: 提倡作为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具有时代性,影响着国际风云。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自由。 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任答二点,共 5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计分) 试题分析:( 1)题目要求 “根据 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回答。根据材料一,对欧洲的影响应该从 “日耳曼民族必须为保持血统的纯粹和统治世界进行斗争 ”、 “下一阶段的历史将是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 ”、 “社会达尔文主义愈益与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 ”等信息中得出,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想到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初德国的统一、世界
34、殖民体系形成等。对中国的影响,应该从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和挽救民族危机两个角度去思考得出答案:。 题目要求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 ”。由材料二中的 “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 ”和 “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 越表现为动员型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由材料二中的 “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 ”、“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 ”可以得出政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由 “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 、 “这些国
35、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 ”等信息可以得出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和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 国)。另外根据材料还可以看出 “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这一特点。 题目要求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回答。根据上述材料所说到的民族主义的表现,可以得出一些看法,就是民族主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可以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可言。同时民族主义也具有时代性,新的形势下,民族主义往往爱表现为极端性,即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这是需要批判的,民族主义不应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所
36、以应该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而反对极端民族主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的统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目的和作用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 1819-1901),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达 64年。据统计, 185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上 40%的机器,半
37、数 的棉纱和铁, 2/3的煤;187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一半的铜; 1880年已拥有世界商船的 1/3。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尽快成为法律。她逐渐沦为 “统而不治 ”者,丘吉尔夸奖她 “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 ”。 1842年 12月,她批准了由中英政府签署的极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她为自己的国家又打开了一条新的殖民通道而踌躇满志。在她弥留之际,她最不放心的却是在南非进行殖民战争的侵略者们,用手势及书写的方式询问关于战争的一切细节。 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 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 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
38、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呢? 慈禧传 ( 1)据材料一,概括维多利亚女王受到英国人民尊敬的原因。( 6分) ( 2)简评材料二的观点。( 9分) 答案:( 1)原因:促进英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心;放弃一些权力,形成虚君制;关注国家利益,热衷侵略 扩张。( 6分) ( 2)材料二观点:对清朝政局的糜烂,慈禧太后不该负全部责任。( 3分) 评价一:我同意材料二的观点。鸦片战争前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君主专制达到
39、顶峰,官吏腐败成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官员、民众普遍形成 “天朝上国、虚骄自大 ”的心态。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她支持洋务派,允许许有限改革,推行清末新政。但毕竟积重难返,最终没能挽救清王朝的灭亡。( 6分) 评价二:我不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固然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日趋腐朽,但政局稳定,农耕经济繁荣。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她代表满洲权贵的利益,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力。民 族危机面前,出卖国家主权、利益。对内掣肘洋务派;镇压义和团运动;实行 “戊戌新政 ”。她是封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对清朝政局的糜烂、清朝的灭亡应该全部责任。( 6分)(要求态度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最高不得超过 6分) 试题分析:(
40、 1)由材料一中的 “据统计, 185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上 40%的机器,半数的棉纱和铁, 2/3的煤; 187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一半的铜;1880年已拥有世界商船的 1/3”可知原因之一是促进英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心;由 “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 尽快成为法律 ”和 “逐渐沦为 统而不治 者,丘吉尔夸奖她 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 ”等信息可以知道是她放弃一些权力,形成虚君制;由 “她为自己的国家又打开了一条新的殖民通道而踌躇满志 ”、 “弥留之际,她最不放心的却是在南非进行殖民战争的侵略者们,用手势及书写的方式询问关于战争的一切细节 ”等可知是她关注国家利益,热衷侵略扩张。 ( 2)这一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需要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其观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来分析,考生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表达肯定或者否定中的任何一种观点,但是需要做到史论结合。阐述理由时,既要考 虑到当时历史发展的大势,还要看到慈溪太后所作所为对历史的作用和影响。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