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49.18KB ,
资源ID:339463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4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礼记 礼运记载: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文中的 “制度 ”是指 A礼仪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材料的意思即周天子将大部分土地封赐给诸侯;诸侯又将其领地的一部分以采邑形式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一部分土地转赐给自己的家臣。这样就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土地占有关系。从材料中的 “天子 ”、 “诸侯 ”、“大夫 ”等字眼,即可快速判断此为分封制种的森严等级。故本题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18

2、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 “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 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 表明该运动的斗争的主 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本题中的时间 “1853年 ”可知这一事件为太平天国运动;它面临的不仅是本国封建统治者的镇压,还有外国列强的侵略;材料也分明可以见出侵略者对中国革命的仇视; 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主要斗争矛头应该是国内的封建腐朽统治,故本题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

3、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宋恕说: “盖欲化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 夫易服更制,一切从西,策之上也;参用西法,徐俟默移,策之中也;不肯变通,但责今实,策之下也。 ”下列各项与其思想主张相近的是 A林则徐 B倭仁 C曾国藩 D康有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从题干材料中寻找关键词即 “题眼 ”。本题的 “题眼 ”即 “议院 ”,通过本题眼可以联想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主张,故本题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 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维新变法 “壮飞(谭

4、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排除 A;材料明显是在批判维新派的改良和革命派的革命,排除 B;材料并没有夸赞革命派的成功,而是强调其失败的结果,排除 C;材料说明的是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完成资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故本题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民族资产阶级

5、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 天下 ,是 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下列历史事件符合 “亡天下 ”含义的是: A 1127年的靖康之耻 B 1644年的甲申之难 C 1856年的天京变乱 D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题目,从材料中的 “亡国灭种 ”,可以判断应该是抗日战争。 “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本题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

6、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卢沟桥事变 列宁说: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 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宁认为俄国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利条件 B列宁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张通过革命以赶超西方国家 D列宁主张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列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俄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利条件;他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排斥特殊性

7、,所以说他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张通过革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之后再赶超别国,故 C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美国学者约翰 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 “人民说了算 ”、 “人民是统治者 ”、 “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A项体现的是法制制度; B项体现的是民族制度; D项体现的是政党制度。唯有 C项人

8、民代表大会制度最能反映民主的观 点和内涵。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09 年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 “中国没有 陷入 争斗的局面 ”和 “一党体制 ”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中国在政党制度方面上实行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没有 陷入 争斗

9、的局面 ”,即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故本题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 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 “公章 ”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 “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 ”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 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可入账报销。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性工作 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五合章 ”能成

10、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 “五合章 ”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层民主建设。从材料中的 “五合章 ”可以明显看出农村民主理财的作用、权力制衡的理念以及民主组织的效能。它正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鲜明体现,故 排除 ,本题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基层民主 1979年元旦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说: “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布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B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一切事务 C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欢迎

11、台湾各界为祖国统一献计献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和一国两制。 B项 “一切 ”属于绝对词,对于言辞过于绝对的选项要慎选。在台湾问题上,虽然尊重台湾,但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 “一个中国 ”的原则。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台湾问题、一国两制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 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 1979年 10月 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

12、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 “另起炉灶 ”、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 C体现了新中国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 “另起炉灶 ”指的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在外交上倒在社会主义一边。本题材料中并未体现这两项方针,故本题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 ,简称为 “和平鸽 ”战略。 “和平鸽 ”战略的基本结构是: “和平鸽 ”

13、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 “和平鸽 ”的头部。 “和平鸽 ”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并未体现 中国放弃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也没有体现其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故排除 ,本题选 A。需要强调的是不结盟并非不参与任何国际组织和活动。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4、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不结盟、联合国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 1971年 7月 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 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并非处于世界的完全支配地位,因为其受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促成

15、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有美苏争霸、欧日崛起以及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故本题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美苏争霸、欧日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 2009年 2月 7日美国副总统乔 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 “新政 ”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 “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 ”的外交政策。拜登说: “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 ”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 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交往 ”“倾听

16、 ”“磋商 ”等字眼可以见出美国队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承认。但并不能说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和领导世界的愿望,本题亦未涉及经济全球化。故本题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 “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保留了君主政体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统治者实现统一的愿望强烈 宰相是对皇帝负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17、: 正确,德国当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 正确,从材料可以明显看出皇帝的支持非常重要; 正确,德国的首相对皇帝负责,听命于皇帝而不是议会; 的说法,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本题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 2009年 1月 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洗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 “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必须 A对圣经负责 B对宪法负责 C对法院负责 D对国会负责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本

18、题材料中的 “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可以看出正确答案:是 B。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然后在宪法范围内行使总统职权,所以说美国总统须对选民和宪法负责。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总统的权力和义务 被后人称为 “美国宪法之父 ”的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C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是赞同性恶论的说法,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建立政府来制约。

19、人性本恶,任何人都可能会被权利所吞噬成为大独裁者,对政府里的人需要盯紧:政府内部需要权利制约,政府外部需要有效的监督,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故本题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说文解字中说: “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题目中的 “宗 ,尊祖庙也 ”体现的是家族内部的血缘关 系,注重的是血缘亲情关系,而不是宗教信仰、财产和地域。故本题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汉书记载 “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

20、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 “礼崩乐坏 ”的局面 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制和县制都起源于秦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过题干中的材料可以得知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县制和郡制并非起源于秦国,而应该分别是春秋初期和春秋末期。故本题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弊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古代中国的政

21、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 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材料中两次 “大变动 ”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是先秦时期,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内阁制是明朝时期,所以排除 ACD。故本题选 B。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因此称秦汉 “是一个大变动 ”,唐朝建立了三省六

22、部制,也是一个大变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 “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相权的不断增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隋朝之前地方长官都是中央任命,而其下属是由自己选拔;而后来是由中央的吏部负责选拔。所以体现了 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的中央,所以体现了 专

23、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吏部行使其选官的职能,与其他各部各司其职,体现了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而材料并未体现 相权的不断增强。故本题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官吏选拔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 朱子语类云: “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 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体现三省分权制 C减少行政决策 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B项表

24、述正确;三省中分工明确,集思广益,减少了决策失误, C项表述正确;三省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确保皇权的独尊, D项表述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内部的机构,并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所以并不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应该是君主专制。故理解有误的是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

25、于人才选拔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特点和作用。九品中正制在当时已经废除,排除A;科举制度在唐代已经开始盛行,排除 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代官员并非全部是从科举出身,排除 C;故本题选 D。 考点: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考试 “ (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 “盗贼 ”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 ” 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

26、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鲜明地看到李沆是个节俭并且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真宗的权力也受到限制。 A项表述错误,本题体现的是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而非皇权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与相权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27、在地方并非只有行省这一机构,还有郡县等; “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可以看出军政大权并非掌握在行省手中;本题并未涉及前代政治,故 D项也被排除。本题正确选项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宣慰司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 “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A实施行省制度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内阁制 D增设军机处 答案: D 试题分析: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批判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称其为 “施用棍棒 ”、 “管理家政 ”。 A反映了中央

28、对地方的管理; B反映的是废除相权,达到权力制衡; C内阁是内侍机构;能够反映君主专制的选项只有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 “(希腊)许多城邦都是民主的,全体成年男性市民聚集于市场,选举官吏,讨论公共事务。奴隶、无公民身份的居民(被称为外邦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因此在现代意义上,这些城市并不是民主的。 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城邦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 B希腊城邦的民主是男性的民主 C希腊民主与现代民主还有差距 D希腊部分城邦实现了现代民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29、题考查希腊民主的局限性。希腊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和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但并不是说 其为虚假民主,排除 A; “男性 ”有一个限定词,即 “成年 ”,排除 B;材料并未体现现代民主,排除 D。故本题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希腊民主的局限性 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伽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 20个金币,并立契约 30天以后归还。但 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作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你认为他主要是因为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0、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D罗马 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布鲁图因为没有按照契约归还贵族的钱财要被惩罚。布鲁图受到惩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地位低下,排除 A;罗马法适用于一切自由民,所以并不是只保护贵族利益,排除 C;本题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排除 D。故本题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作用 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和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B不断强化皇权 C重视思想的控制 D重视法律的制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

31、查罗马法。罗马法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中国历代皇帝的措施无外乎削弱地方、加强皇权、利用儒家思想进行思想控制等,而罗马的特色是重视法律的制定。故本题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 “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这表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国王掌握行政大权 C国王已没有任何权力 D国王决定政府人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的权力问题。从材料中可以得知女王的自由和权力受到了制约,但并非没有任何权力,排除 C;材料并未阐明国王的权力问题,故排除 BD;材料中所说的自

32、由问题,正是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正确选项为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综合题 (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示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分 )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 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 “书同文 ”。文字统一对形成共

33、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 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6分 ) 材料三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 (如果不是完全的话 )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 1787年给友人的信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 (2分 )是如何解决的 (4分 ) 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34、(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 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4分 )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启示 (4分 ) 答案: (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 (2分 ) (2)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6分 ) (3)问题:政治上的松散状态 (邦联制 )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2分 )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 1787年宪法 (联邦宪法 );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 (4分 ) (4)中国:权力高度 集中

35、,地方无独立的权力;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 (4分 )农业文明时代中央集权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工业文明时代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已成为先进国家普遍的选择;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近代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本质区别。 (答出任意 2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分 ) 试题分析:(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以及地方上的郡县制,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应该注意 “方面 ”意识,即应该从政治、经济和 文化等各个方面作答;( 3)邦联制的特征应该从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比较

36、着手作答;( 4)中国与美国的中央集权的区别在于中国是集权于中央,而美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的作用;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邦联制、联邦制、 1787年宪法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遂兼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 材料二 “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内部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 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

37、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 19至 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 一人一票 的民主直到 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 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力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1776年 7月 4日) ( 1)

38、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施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原因。( 6分) ( 2)据材料二,你认为作者重在说明什么历史现象( 6分) ( 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主张 .( 4分) ( 4)谈谈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对你有何启示( 4分) 答案: ( 1)郡县制。 (2分 )秦实现了国家统一;吸取分封制弊端的教训。( 4分) ( 2)一个国家的崛起取决于本国实力;制度建设对国家崛起和持续强大至关重要;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6分) ( 3)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4分) ( 4)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时代性、多样性;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从专制走向民主;要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吸收其

39、它国家先进的政治文明,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体。( 4分)(答出任意 2点即得满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秦朝的郡县制以及独立宣言的基本主张,旨在让学生贯通古今中外政治制度。( 1)秦朝实施 郡县制是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并且是在吸取分封制弊端的教训基础上的;( 2)材料二通过英国宪章的完善阐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3)材料三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主张的解读;( 4)综合三段材料以及所学知识点概况不同政治制度的发展模式的启示,思路应该结合材料,不拘一格,多答有效要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与宪章;欧美代议制

40、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独立宣言 (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 “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

41、已。 ”科 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 分) (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 2分)说明两者的关系。( 2分) (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4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3分) 答案: ( 1)演变:由以德行为 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分) ( 2)

4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 ,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 :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2分 )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2分 ) ( 3)原因 :门阀世族的衰落 ,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 ;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 ,扩大统治基础。 (4分 )特点 :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3分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1)它们选拔人才所依据的标准从德行到门第再到考试成绩;( 2)察举制和科举制中的考 试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课本中并未涉及,需要学生仔细研读材料总结分析;( 3)科举制兴起的原因以及科举制的作用是重点知识点,应该熟练掌握。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用官制度、察举制、科举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