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24.53KB ,
资源ID:339464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4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河南省许平新三市高三10月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河南省许平新三市高三10月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河南省许平新三市高三 10月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里 “矫前世之弊 ”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叙述不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材料当中的 “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说明当时汉高祖在制定制度时,一方面借鉴了秦代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还借鉴了西周的政治制度,联系史实可知,在汉代初年,一方面实行郡县制同时还分封了诸侯王。因此此题应选 B项。 A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

2、度,嫡长子继承制的权力继承制度并未发生变化; CD项是汉承秦制的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 有关清政府 “闭关政策 ”的评价, 20世纪 50至 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 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 “自卫说 ”)。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自杀说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 “自杀说 ”比 “自卫说 ”更正确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清政

3、府 “闭关锁国 ”政策的评价,在建国后不同的时期,认识不一样,主要是有当时的国家环境影响决定的。 20世纪 50年代、 60年代,国家处于外交苦难时期,并未对外开放,对闭关锁国政策持积极的看法;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闭关锁国政策,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史学家视觉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故选 A。 B项错误,并非标准的丧失; CD项错误,视觉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因此就断定对错。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 “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

4、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 “一超多强 ”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答案: B 试题分析: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 “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选 B。 A、 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指出政治、经济实力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并没有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C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的

5、加强。 美国亨廷顿教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 “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 33%, 1977年占 42%, 1986年占 49%,在 1990年和 1993年占 61%。 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 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 D 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阅读可以了解到,随着外来移民的不断涌入,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越来越多的美国人

6、对移民持排斥态度。本题选 C项, A、 B、 D材料并未交代,缺乏史实的依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 全球化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 60年代,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制造货币泡沫以掠夺其他国家财富和资源,就遭到许多学者和政治家的严厉谴责。法国总统戴高乐 1965年批判美元: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 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材料中 “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 ”是指 A便利了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B操纵了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 C美元取得同等黄金的特殊地位 D操纵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察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7、体系的形成。通过布雷顿森里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故选 C。 A项并非说的是美元的特权; B项说法绝对化;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美元的地位。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 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主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

8、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理解能力。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他主张利用德国的管理秩序、美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和形式、美国的教育,但是苏维埃政权不变,最后是社会主义,因此, 说明列宁主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借鉴了有益的东西。故选 D。 A项说法具有片面性;B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交代说明。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持久的征服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

9、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持久的征服 ”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的是罗马法律在国家稳定繁荣中的作用,即法律的征服远比武力和宗教的征服更和平、更长久,更能带来国家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故选 C。 A项是对材料的字面的理解; B项错误,罗马帝国是依据武力建立起来的; D项说法绝对化。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影响。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 GDP增长率在 1957年、 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 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A国

10、家 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57 年表现为三大改造的完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979 年是改革开放的开始,1993年是十四大以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选 A。B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公有制的发展; C项错误,政治制度并非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还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项不符合 1957年的发展情况。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的实践 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 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 “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起义军改称 “公民讨贼军 ”。 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白朗起义发生 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

12、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 ”、 “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 “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可以看出白朗起义既有旧时代的农民起义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故选 D。 A项错误,白朗起义是农 民起义,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 B项错误,白朗起义并非受到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意识增强而进行的,并非辛亥革命的影响; C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革命党人是否已经认识到农阶级民的在革命中的地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民国初期的白朗起义

13、。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 “典卖 ”,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 “豪民图谋小民田产 ”,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 “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 ”,辗 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豪民图谋小民田

14、产 ”,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 “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 ”,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 ”可以看出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故选 A。 B项错误,典当行业实际上是一种抵押担保的方式; 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典当是否是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项错误,典当行业的出现,地主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不是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北宋典当行业。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实与 “此制 ”直接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 “武帝即位,举贤

15、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 “平民社会 ”“十年寒窗 ”“跃登上第 ”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 “穷苦子弟 ”通过读书和考试也可以做官、 “跃登上第 ”。 D项说的正是科举成果轻松的心情,故选 D。 A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B项是察举制的一种; C项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7年 3月,杜鲁

16、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 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 “极权政体 ”,一边是 “自由国家 ”,因而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 ”。他宣布: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并说: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在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 员的主要责任。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

17、治和国际关系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文中所说的 “转折点 ”表现在哪些方面?( 7分) ( 2)对比材料一、二,概况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8分) 答案: ( 1)核心是反对苏联扩张(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3分) 表现:由战时同盟转变为敌对营垒;由反法西斯转变为干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和别国内政;由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转变为要担当 “世界警察 ”的责任,称霸世界。( 4分,答出 2点即可。) ( 2)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分) 原 因:经济陷人困境;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霸主地位动摇。( 6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不论在什么

18、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可以看出来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是对外扩张,遏制共产主义,进而称霸世界。转折点说的是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变成了敌人。( 2)材料一主要体现的是美国的霸权政策,是对苏联战略进攻的局面,到了材料二尼克松时期,由于美国的国力衰退,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不得不调整战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主要原因包括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和国内经济放缓,布雷顿森林 体系瓦解等因素构成。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法国 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

19、 “主权属于国民 ”;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 ”;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 “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 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法国 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7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

20、国 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 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8分) 答案: ( 1)同:体现 “主权在民 ”、 “自由平等 ”、 “三权分立 ”、 “法律至上 ”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3分) 异:法国 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 4分) ( 2)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曲折斗争历程。中国经历了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洪宪帝制 ”与护国运动、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的斗争历程。( 4分)历史启示: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具有深刻性、艰巨性、曲折性

21、。( 4分) 试题分析:( 1)比较中法两国的法律文献,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 =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比较中法两个法律文件差异时,可从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以及中华民国的 “三权分立 ” “总统制 ”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比较相同点时,主要从二者文献体现的原则内容上进行分析,如都强调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等角度进行分析。( 2) “启示 ”是带有开放性意义的答案:,但总体原则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回答。注意 “论从史出 ”。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法国 1791 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

22、,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 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 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 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 900年,中国即 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 “不加税而国用足 ”

23、,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方法 刺激经济之成长。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发展?( 9分) (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 “不加税而国用足 ”,请谈谈你的认识。( 6分) 答案: ( 1)增加了政府收入;节省了运输费用;加强了各地间经济联系;稳定市场,抑制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势力。( 4分) 借鉴:均输法、市易法(平准法)。( 2分) 发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 3分) ( 2)特点: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 2分) 认

24、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 4分) 试题分析:( 1)作用:由 “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 ” 可以得出 “增加了政府收入;节省了运输费用;加强了各地间经济联系 ”的作用; “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可以得出 “定市场,抑制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势力 ”。借鉴与发展:借鉴是指将桑弘羊的措施照搬过来的意思,所以答案:就是材料一中的两项措施;发展是指根据桑弘羊的措施所体 现的原则并加上自己的创新而采用的新方法,由此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由材料二中的 “

25、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 ”出发思考即可得出特点是什么。谈认识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是否民 “不加税 ”和是否 “国用足 ”去考虑,就可以得出认识。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与特点。 ( 12 分)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 1)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可以选择 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 8分) ( 2)第五阶段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 4分) 答案: (

26、 1)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每答对一点给 2分,满分不超过 4分)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权力分立等。(每答对一点给 2分,满分不超过 4分)(共 8分) ( 2)评价:计划经济模式曾经在一定时期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2分)但因为长期实行,且高度集中权力,其自身的弊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在 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分)(共 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第一阶段主要回答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表现即可 .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时期的洋务运动,进行了技术领域里的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大批的企业;政治上则主要是清政府自

27、身的变革,如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等。民国时期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是颁布措施法令推动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2)第五阶段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主要说的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评价新中国计划经济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角度回答。要明确这种经济模式对于 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好处,但是其弊端还是显而易见的,僵化的色彩使经济的发展失去了活力。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

28、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 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 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利,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

29、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 1)材 料一中,推动 “第二次大革命 ”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 ”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 1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 “克服专制王权 ”的?用史实说明 “克服专制王权 ”是如何促进英国 “继续前进 ” 的?( 9分) 答案: ( 1)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政治因素: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民族危机的加深。 思想因素: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12分,每点 4分,答出 3点即可

30、,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不同: 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采用三权分立制度等。( 4分,每点 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2)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英王的实际统治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说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提供了前提。( 3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从 1911年可知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其到来因素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外,还要加上阶级因素,政治上主要是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自救运动以失败告终;经济上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1、;思想上民主思想的传播。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应体现在民主政治;( 2)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 ”的历史,是通过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保证了英国的政治的稳定,进入了法治时期,英国继续前进是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甘地和孙中山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 影响 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

32、统治和罪恶的屈服。他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 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 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 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等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 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糊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

33、为罢工之事, 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1912 年 4月 1日孙中山的演说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 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然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 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 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1912 年 6月 22日孙中山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 ( 1)依据材料一,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7分) (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时期孙中山

34、的主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的上述认识和活动进行评价。( 8分) 答案: ( 1)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印度力量。( 3分)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至民族起义遭到失败。( 4分) ( 2)活动 :致力于宣传实现民生主义(或社会革命);呼吁优先发展交通业 ,修筑铁路。( 4分) 评价:注意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 ,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错误地认为民族、民权革命已经成功,民生设想基本停留于演讲和规划层面 ,实际进展不大 ,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等。( 4分,答出一点给 2分,其他言之有理

35、即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 力要高明的多 ”、 “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 ”等可以看出甘地的奉行非暴力的理由。其主要原因要结合所学只是进行回答,印度资本主义发展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力也不敢用战争的方式达到目标。( 2)从材料 “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 “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 ”可以看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的主要的思想及行动。对于孙中山辛亥革命后的行动,需要具体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到孙中山已经认识到民众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是最求的目 标,但是其错误的认为革命已经成功,显示出孙中山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亚洲觉醒 ”的先驱 孙中山与甘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