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490.29KB ,
资源ID:339876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8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这枚珍贵邮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辉煌的时刻,成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伟大胜利的见证。( ) 答案: A 试题分析:邮票中的 “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九日 ”即 1945年 9月 9日。该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 ”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共同纲领 B 1954年宪法 C中共八大决议 D 1982年宪法

2、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开始于 1953年,结束于1957年和 1956年,故排除不在此期间的 A、 D两项;中共八大召开之际,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故与题目中的信息 “逐步 建立社会主义 ”不符,故排除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化三改造 ” 清一帝曾发布罪己诏说: “今兹议约, 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的 “议约 ”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割让香港岛、 B项割让九龙司地方

3、一区、 C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与题目中的信息 “不割我土地 ”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下图中圈出处我国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始以大国身份走向国际舞台 B台湾当局非法占据联合国席位的局面结束 C中日、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应为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发生在 1979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生在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72年 ”,故排除 C、

4、D两项; 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此后,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愈益增多,掀起了新一轮的建交高潮。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 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 “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 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有关北京 不

5、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 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群体的政府 ”可知这应为 1949年 10月,新中国在北京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故本题应选 A项; B、 C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当时还未建立 “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群体的政府 ”,故排除;D项召开于 1954年,当时大陆已基本解放,故与题目中的信息 “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 ”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 的某一天,李中堂 (李鸿章 )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 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

6、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B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 “熊掌 ” 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日本公使 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 ”可知 D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A项中 “大肆出卖 ”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故 B、 C两项的表述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

7、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 “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周总理这里所说的 “文 戏中有武戏 ”主要是指 A就朝鲜南北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宣传和扩大 “求同存异 ”的外交策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排除C、 D两项;朝鲜问题即朝鲜停战问题,并非朝鲜的统一问题

8、。故 A项表述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 营责任制 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 项发生于 1987年、第 项提出于 1984年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第 项提出于 1997 年的中共十五大、第 项提出于 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

9、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有关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 19世纪中期,福州一带很难买到马铃薯, 35年后,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并销往香港、新加坡及地。材料反映了 A马铃薯栽培技术日益提高 B西方饮食习惯对中国影响加深 C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马铃薯 销往 等地 ”可知此时福州一带的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故本题应选 D项;题目中未涉及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也未涉及西方饮食习惯对中国的影响,故排除 A、 B两项;重农抑商的 政策历来是封建社会的国

10、策,故 C项的表述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城市足迹馆 ”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北宋都城街市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琳琅满目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C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代的 “市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 A、 C、 D三项的表述与史实

11、相符; C项中的 “机工 ”“机户 ”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宋代 ”。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的繁荣;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某历史读物写道: “明代引进玉米甘薯, 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 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 反,就是因为没得吃 。 ”该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符合全球史观 B正确的,因为符合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 ”的观点 C错误的,因为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D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12、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故题目中提到的 “食物短缺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的说法错误,它夸大了食物短缺所带来的后果。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瓷器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下列关于古代瓷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是商代晚期到东汉中期 B到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河北邢窑、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等是白瓷的主要生产地 C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D雍正时期把粉彩制瓷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

13、知: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是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故A项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 展 陶瓷业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对中共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过渡时期采取土地全民所有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实行土地公有制 D改革开放后土地所有权归农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土地革命时期起,中国共产党开始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故 A项的表述正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国家公有制,故 B、 C两项的表述错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农

14、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仍为国家所有,故排除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 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 ,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 ”可见 “教训 ”是 A生产过剩,市场狭小 B忽视民

15、主与法制 C重视积累,忽视消费 D片面发展重工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工人 福利就需要 改进 ”“关心群众生活 工资 需要适当调整 ”可知毛泽东主张提高工人阶级的工资水平以提高其消费能力。故本题应选 C项; A项中的 “市场狭小 ”的说法错误; B、 D两项的表述题目中均未涉及,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实践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 “一国两制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 ) 答案: B 试题分析

16、: 1949年 4月,中国共产党通过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国民党败退台湾。故台湾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由国共内战所致。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之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

17、胜利。( )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新中国的成立。当时,分裂的历史并未完全结束,如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并未收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 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 “三民主义 ”中所谓民族主义的任务。( ) 答案: B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以下画像石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场景,其中反映出的牛耕技术在我国汉朝已经出现。( ) 答案: A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牛

18、耕技术开始在农业发达地区盛行,图片中的牛耕技术为产生于东汉时期的耦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铁犁牛耕 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 ,使华北成为殖民地。( )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31 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 ”,揭开了局部侵华的序幕,不久,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 贴对联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习俗,不同时期的对联无不打上了那个时期的印记。以下对联能反映民国初期历史情景的是 A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B “帝制休共和昙

19、花一现军阀乱民主风起云涌 ” C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D “并肩同步长征路,齐心共谱幸福歌 ”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民国初期,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激烈,军阀混战不休。故排除 A项,选择 B项; C项应为新中国的成立、 D项应为改革开放的影响,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民国初期 ”。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 应正确的有几个? A 1个 B 2个 C

20、 3个 D 4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 “罗马谚语 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旨在说明古代罗马的万民法灵活实用,注重举证的作用。故题目中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思想;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公民法;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都江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引起了台湾当局和美国的震惊,美国劝说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但蒋介石却下令炮兵坚决回击。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 19

21、78年底。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美国放弃 “两个中国 ”的图谋 C国共均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美国劝说蒋介石 撤军 蒋介石却下令 回击 ”可知蒋介石反对美国干预中国内政,体现了其与中国共产党均坚持 “一个中国 ”的原则。故本题应选 C项; A项中 “改变 ”、 B项中 “放弃 ”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D 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 “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 1978 年底 ”不符。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杨奎松教授把 “大跃进 ”发动的原因归

22、结为两点:一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 ;一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你认为 “民族悲情意识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近百年的屈辱发展历程 B中美关系的破裂 C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实现 D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 答案: A 试题分析: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长期领先世界的优势地位,被 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1958年,新中国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了 “大跃进 ”。本题应选 A项;中美关系直到 20世纪 70年代初才改善,迄今仍未破裂,故排除 B项; C项与发动 “大跃进 ”运动无关,故排除; D项与题目中的 “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 ”无关,故排除。 考点:中国

23、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 下列言论中,顺应商品经济发展,主张农商并重的是 A “J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 ”。 (商鞅 ) B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明太祖 ) C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张居正 ) D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 )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A项中 “事末利 举以为弩 ”、 B项中 “厚本抑末 ”、 D项中 “工贾皆其末也 ”的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存在抑制商业发展的倾向。故与题意不符

24、,排除。C项中的信息 “商不 通 则农病 ”体现了作者重视商业发展的态度,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张籍的贾客乐: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 姚合庄居野行: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从唐人的这些诗句中,可以反映出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答案: B 试题分析:张籍和姚合均为中晚唐时期的诗人,此时的唐朝已逐渐走向衰落,故 A项表述错误;唐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儒学为正统思想。

25、故 C、 D两项的表述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 “金陵向西贾客多 ”“尽去作商贾 ”可知 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唐朝商业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 “节用 ”,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 “废井田,开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墨子 “节用 ”的观点代表了广大中下

26、层人民的利益,孟子 “民本 ”的思想和商鞅 “废井田。开阡陌 ”的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 A、 B两项表述错误;三者的观点都涉及到建立或保护小农经济,故排除 D项,选择 C 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法家和墨家的思想 1895年 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 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 “永清 ”,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 “台湾民主国 ”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 B “永清 ”的 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C是借清朝割让台湾之机的政治投机,但有效地抵抗

27、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D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1895年 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 ”可知此事应为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的反割台斗争。故 A项中 “分裂行为 ”、 C 项中 “政治投机 ”说法错误;此举的根本目的是反对清王朝的卖国行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故排除 B项,选择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反割台斗争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人民公杜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 “包产到户 ”等同于资本

28、主义的理念 全国 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 项发生于 1978年 12月;第 项开始于 1980年;第 项发生于1980年 9月;第 项开始于 1984年。故本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B 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 “一五 ”计划推动 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 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EF 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

29、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53年,我国开始推行 “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再加之此时的中国处于和平之中,导 致城镇人口激增,故第 项的表述与史实相符; 1960年左右,我国历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左 ”倾错误的困扰,国民经济严重倒退,故第 项的表述错误;第 项应为 19661976 年的 “文革 ”期间,与题目中的时间 “1965年 ”不符;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故第 项的表述与史实相符。本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3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的影响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 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

31、是救国之本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皆热心于政治 亦毋 潜心实际,熟习技能 犹为不败之基础也 ”可知杜亚泉认为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故排除 A项,选择 B项; C、 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甲午战后的 “实业救国 ”思潮 下图是 1909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 A灵活的策略 B洋人的朝廷 C无奈的选择 D末日的徘徊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漫画中的时间 1909年、文字信息 “对内对外两种面孔 ”及其具体表现可知此时的清王朝已完全沦为

32、 “洋人的朝廷 ”。故本题应选 B项; A项中 “灵活 ”的表述错误;造成该结局的根源为腐朽的封建制度,故排除 C项; D项的表述由漫画中无法看出,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的影响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 “在此以后 ”的 “此 ”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

33、民反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外国渗透的方式 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 ”可知这应为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所带来 的影响。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陈旭麓先生曾说过, “中国不是自己走如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世纪 ”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 “被轰出中世纪 ”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 “被轰出中世纪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答案: D 试题分析

34、:封建社会的中国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 A项的表述正确;由于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故 C项的表述正确;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故 B项表述正确, D项表述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A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 析:由漫画中的文字信息 “浇死美国狼 ”可知此时中

35、美处于对峙状态。结合所学这应发生在 1971年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之前,故排除 C、 D两项;再由漫画中的文字信息 “多出钢快出钢 ”可知这应为 20世纪 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的 “大炼钢铁运动 ”。故排除 A项,选择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 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

36、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广州等五港口 ”可知此项规定颁布于南京条约签订后,此时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逐渐加深,故 B、D两项的表述错误;清政府之所以禁止英商深入内地,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排除 A项;由题目中的信息 “交英国管事官 处罪 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 ”可知这应为 “领事裁判权 ”的内容,该项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

37、、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符合材料所述特点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大意为:该机构统掌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受中央机构 “都省 ”的节制。由此可见该机构应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故排除属于中央机构的 B、 D两项; A项与题目中的信息 “统郡县 ”相互矛盾,故排除。元朝的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和军事等大权,受中书省的节制。故 C项与题意相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朝的行省制 “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 158年

3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 ”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设问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即可排除与此无关的 A、 D两项;由题目中的信息 “周亚夫 得嗣爵,封为条侯 ”“周亚夫 因治军严谨有方 迁中尉 平七国之乱 迁为丞相 ”可知周亚夫虽以贵族血统成为侯爵,但其之所以先后被授予中尉和丞相之职,是因为其杰

39、出的才能。故本题应选 C项; B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 “周亚夫 得嗣爵,封为条侯 ”,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声明: “(日本)执迷不悟 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 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声明发表的直接诱因是 A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B国共第二次合作已正式实现 C太平洋战争爆发及美国参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1941年 12月 9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其直接原因是珍珠港事件爆发

40、后,美国对日宣战。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这是一次被称为 “强国序曲 ”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 “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 ”美国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 “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这个党(即中国共产党) 相当有把握地领导 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可知此次会议应为建国后的某次会议。故排除A、 B两项;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 “多

41、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属于“左 ”倾错误,故与题目中的信息 “相当有把握 ”不符,排除 D项;中共八大提出了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良好开端,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中共八大 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突破 B统治者长期推行 “重农抑商 ”政策 C耕地有限,人地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意为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

42、劳作和高投入来 提高亩产量。土地之所以 “小块 ”,由 C项决定;之所以 “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 ”,由 A项决定;而 B项在政治上确保了精耕细作;精耕细作下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无社会分工,故 D项的表述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的特点 “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答案: C 试

43、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被水旱之灾 ”“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责(债) ”即可选出 C项;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的特点 下图是我国于 198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 答案: D 试题分析:万隆会议的会址在印尼的万隆,故排除 A项; B项提出于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C项应为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均与题目中的信息“万隆会议 ”不

44、符,故排除;万隆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与团结,故本题应选 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1921年 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 一大 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剥削,实现共产主义。故 D项的表述正确;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故 A项

45、的表述错误; B项应为 1927年八七会议的决议、 D项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 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的内容 黄遵宪( 18481905 )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 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别肠转如轮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

46、尽头 ”可知这应为西方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后,其快捷的特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本题应选 A项;其他三项的表述题目中均未涉及,故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先进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影响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 ”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故 A项的表述正确;东汉的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水排,故 B项的表述正确;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故 C项的表述正确;海禁政策开始于 明朝。故 D项的表述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 ”政策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