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74.39KB ,
资源ID:339938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9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高三第二次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高三第二次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高三第二次调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苏格拉底认为: “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下列中国学派与这一思想接近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倡导 “美德即知识 ”,强调 “知德合一 ” ,其涵义,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美德由教育而来 ”; 中国儒家学派孔子强调: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

2、达德也 ”,把 “智 ”(智慧)、 “仁 ”(仁德)、 “勇 ”(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 “君子道者三 ”,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可以看出二者都看到美德与智慧(知识)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思想 1859年,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证明了整个有机界 植特、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下列对达尔文及物种起源评述中,错误的是 A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B给漏洞百出的上帝创造万物说致命一击 C继承和发展

3、了前人关于生物进化的思想 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生物界的意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达尔文继承和发展了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的思想,所以 C选项表述正确;物种起源强调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生物界的意义,给上帝创造万物说致命一击,选项 C、 D表述也正确;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没有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自然选择学说旨在揭示生物的进化,物种的起源,而非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A 项表述错误,故选 A。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 生物学成就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形势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战役影响的是 A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

4、宣告了德军 “闪电战 ”的破产 B使苏德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了根本转折,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 局的深刻变化 C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促进了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出现转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图片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题中地图反映是 1943年 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此战争使德军损失惨重 ,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所以正确选项是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苏德战争 1940年,日本的食物、日用品、衣物必须品已被迫实行配给制。这反映了 A中国的抗战

5、给日本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B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收到了很大效果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日本构成强大压力 D日本为应对持久战争开始干预国民经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 “1940年以后,日本的食物、日用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被迫实行配给制。 ”这反映了中国的抗战对日本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选 A; B项夸大美国一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效果; C选项发生在 1942年; D项表述事件与史实不符。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全面抗战 日本经济 右图是一副残缺的某国际条约内容示意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开始执行全球扩张政策 B英

6、国:被迫放弃 “光荣孤立 ”政策 C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受到限制 D法国:失去称霸欧洲大陆的机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图片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可以推断出是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的五国条约条约规定 :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 5 3 1.75 1.75。五国条约的签订是列强在海上实力对比问题上暂时妥协的结果,它使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地位,英国被迫承认美国与英国海军实力的平等地位,从而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终结。日本原来要求的比例是 10: 10: 7,在美国的压力下只得屈从。美、英达到了限制日本海军

7、力量的目的,所以 C选项是正确;选项 A、 B、 D表述不符合史实。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华盛顿会议 五国条约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 “一国两制 ”,也有 “九二共识 ”。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 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 ,发展为法律文件 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对于 “一国两制 ”,和 “九二共识 ”的共同之处,依据所学知识, 说法是正确的; 表述是错误的, “九二共识 ”不是中国中央政府提出的,而是在 1992年 11月大陆的海峡两

8、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 “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 ”的共识,史称 “九二共识 ”。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和 “九二共识 ” 在新中国,国有企业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下列 1949-1957年、 1957-1978年、 1978-1992年、 1992-1999年四个阶段全国国有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的变化,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 1978-1992年应是 A 44 26 B 26 53 C 53 77 D 77 44 答案: D 试题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国有企 业数量的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1949-1958年期间国有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并在 1958年几乎达到 90%; 在 1958-1978年的 20年间,我国尝试性地实施了多种经济改革措施,但收效甚微,在此期间,国有工业产值比重始终高达 75%以上;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渐进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据此正确的选项为 D。 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据报载:浙江诸暨某校, “悬挂孔子遗像,衣服作中山装。 ”推断该报所记载的事件发生的 时间最有可能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国

10、民政府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 “浙江诸暨某校,悬挂孔子遗像,衣服作中山装。 ”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时期中山装的国服运动,后来就有点过火了,还出现了让孔子也穿中山装的现象,十年内战时期蒋介石继袁世凯之后掀起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第二次尊孔高潮,所以只有 C选项国民政府时期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时期批孔;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孔子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孔子,这三个时期不可能性悬挂孔子遗像。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变迁 中国近现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服饰和尊孔 由于总统与议会之间、总统与议会任命或选举的总理之间的矛盾,乌

11、克兰政治危机逐渐发酵至不可收拾。这一事件所反映的乌克兰的政治制度的设计类似于 19世纪后期的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在 1875年法国宪法中规定总统是议会(参众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有权任命内阁,总理对议会负责,总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多数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在法国,如果总统与总理不是一个党派,就会出现 “左右共治 ”的局面。本题的乌克兰的政治制度的设计类似于法国,故选择 D。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政治制度 考诸历史,政府机构的演变是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下列古代中国政府机构设置的时间

12、先后排序中,正确的是 县 州 路 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县设置在战国时期;州设置在汉代;路设置在宋朝;省设置在元朝。所以顺序 ,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地方机构 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 “丝绸之路 ”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 “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图片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解答历史问题 的能力。长安大致位于现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泉州位于今福建省

13、,与台湾隔海相望;根据各自地理位置特点即可作答,长安在图中 的位置;泉州在图中 的位置,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古代中国商业 丝绸之路 史记 殷本纪载: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 这可以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在 A夏朝已经萌芽 B商朝已经出现 C西周正式确立 D春秋开始瓦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解读能力,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微子启由于母亲地位低贱,而不能继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叫辛,由于母亲是正王后,故而辛被立为继承人,由此可知母亲地位的尊卑影响了王位的继承。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母亲的身份

14、和儿子出生的先后,因此材料说明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出现,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综合题 ( 26分)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是近代化运动的重要一环,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大众报业发展举例 时间与地点 报刊名称 创办人情况 备注 19世纪 4070年代的广州、上海等 广州纪录报、 万国公报、 申报等 西方传教士 19世纪 70年代后,中外报刊共有170多种,占同时期报刊总数的95%。申报开辟了文学专刊。 1872,汉口 昭文新报 艾小梅 内容多为轶闻趣事 18951897 ,北京、上海等 万国公报 康

15、有为 不同于传教士创办之万国公报,后易名为中外纪闻 时务报 梁启超等 同期,康有为创强学报。 游戏报等 李白元等 刊小说、戏曲、诗词、散文等 19011903 ,上海等 警钟日报 蔡元培等 提倡 “抵御外侮,恢复国权 ” 中国白话报 林白水 刊有黄黎洲、说君祸等 材料二 检阅旬月以来各报纸,奋其如刀之笔,以叛、逆、贼、犯、诛、杀、讨、戮等凶恶名词,为家常谈助 但常笔飞墨舞,大出风头之际,忽来外人之取缔。 虽然,以我国之言论机关,竟予外人(注:此处的 “外人 ”指北洋政府)以扰乱治安之口实,而干涉,而取缔,而封禁,言论自由之特权,无端剥夺于外人之手,抑亦言论界之大污点也。 大公报( 1913年

16、5月 5日) 材料三 在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也开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新知识,影响较大的有 1919 年 1 月出版的新潮、国民等。青年学生所组建的这些进步团体和创办的这些新式刊物,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之 “五四时期北京的学生社团和刊物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19世纪 40年代至 20世纪初中国大众报业的发展历程。( 10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舆论环境。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 8 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时期新

17、思想传播过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这场 “启蒙运动 ”的影响。( 8分) 答案: ( 1)概述: 19世纪 40年代开始,在华传教士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他们先后在中国创办了 170种中外文报刊,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 95%;从19世纪 70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1872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报形成高潮,著名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20世纪初,报刊业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宣传报刊层出不穷;此外,记载趣事、文学的通俗报刊也有发展。( 10分 ,每点 2分,答对五点即得满分。) ( 2)舆论环境:相当自由开放,可以发挥嘲讽

18、时政功能;但仍受到当局的压制。( 2分) 原因: 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办报办刊成为风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人民议政意识逐渐增强;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新式学校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享有 言论等自由,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分,写出 2 点即满分)1913年 3月,刺宋案发生,袁世凯加快独裁的道路。( 2分) ( 3)特点: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要力量,以社团为主要组织,以刊物为主要阵地。(答到其中两点即得 4 分,如有学生答到深受新青年影响,

19、也可得 2分) 影响:使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入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影响了五四爱国主义运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重构了大学的文化,使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使之成为精神根底。该时期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知识分子领域,没有深入到 工人群众中去。( 4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材料中表格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 报刊发展的四个阶段,从 19世纪 40年代至 20世纪初,要求对中国大众报业的四个发展发展历程进行概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出每个阶段在总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在 19世纪40年代开始,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从 19世纪 70年代开始,中国人自

20、己创办近代报刊, 1872 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20世纪初,报刊业进一步发展;此外,记载趣事、文学的通俗报刊也有发展。 ( 2)从材料中 “奋其如刀之笔,以叛、逆、贼、犯、诛、杀、讨、戮等凶恶名词,为家常谈助 但常笔飞墨舞,大出风头之际 ”反映舆论环境:相当自由开放,可以发挥嘲讽时政功能;而另一面 “忽来外人之取缔。 以扰乱治安之口实,而干涉,而取缔,而封禁,言论自由之特权, ” 说明言论自由受当局的压制。在分析原因时,要充分发掘所学知识,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角度答题,分别回答 “自由开放 ”和 “受当局压制 ”的原因。 ( 3)根据材

21、料三,五四时期新思想传播过程的特点主要有: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要力量,以社团为主要组织, 以刊物为主要阵地等,如有学生答到深受新青年影响,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辩证地地分析,可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阐述 “启蒙运动 ”的影响。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大众传媒 报刊;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动动 五四运动 ( 26分)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深刻地改变着世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前沿,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对自然界及其

22、运动规律按其 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尤其在文艺复兴中后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和通过阿拉伯世界得以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古典文化成果,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 “神圣殿堂 ”,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 胡光利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二 1902年,美国有发电厂 3621座,装机容量为 121 2千瓦。 1907年,德国 23 3万多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 7 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 首,占动力总数的 30 6%。 1870年,美国几乎没有电气设备工

23、业; 9年以后,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 190万美元的产品; 1890年,美国生产的电气产品价值高达 2180万美元。 材料三 历史人物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态度举例 姓名 思想、政策或观点 甘地 “回到纺车去 ” 爱因斯坦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 取决于人本身。 ”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 ( 1)指出古代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依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 “神圣殿堂 ”,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的原因。( 10分) (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在经济方面

24、的影响。( 10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两位人物,就他们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态度分别予以简要评述。( 6分) 答案: ( 1)所起的作用:古代中国三大发明传播到欧洲后,罗盘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火药和 火药武器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传播知 识)创造了条件。( 4分) 原因分析:批判、求实的精神向神学挑战,将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注重实验方法,将科学技术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承载、吸收、发扬人类文明成果。( 6分) ( 2)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的应用)。(如果有学生答美国和德国竞相开展工业革命,同样给分

25、)( 2分) 影响: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产品迅速、大量增加,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美国、德国竞相展开,并位居前列,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增强,深刻改变了国际市场格 局;电力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也促进了 “垄断 ”组织的产生,提高了现代化水平。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造成资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8分) ( 3)甘地 “回到纺车去 ”口号是其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运动开始这一经济思想的表现,( 2分)既反映了其对民族经济独立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排斥,不利于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 1分)爱因斯坦提出相对

26、论,二战中又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战后领导组织 “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 ”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 2分)体现了他对科学革命的深刻认识以及人文主义精神。( 1分)邓小平重视和引进西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分)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 “邓小平理论 ”。( 1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体现在促进了西欧的近代代进程,如罗盘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火药和火药武器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传播知识)

27、创造了条件等。另一小问要依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使 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 “神圣殿堂 ”,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的原因,关键抓住精神的、技术的、汲取人类文明的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的应用)。如学生答美国和德国竞相开展工业革命也可以。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方面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辩证分析和结构分析,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市场格局角度答题,也可从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等角度作答。 ( 3)材料中几位人物,关于他们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态度。甘地 “回到纺车去 ”口号是其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 运动开始这一

28、经济思想的表现,既反映了其对民族经济独立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排斥,不利于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二战中又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战后领导组织 “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 ”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体现了他对科学革命的深刻认识以及人文主义精神。 邓小平重视和引进西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 “邓小平理论 ”。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四大发 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影响;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与影响;亚洲觉醒的先驱 圣雄甘地 思想及活动;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科学巨人 爱因斯坦;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