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高中政治复习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央视 “3 15”晚会曝光了大众汽车 DSG变速箱技术存在安全隐患, 3月 16日,国家质检总局依法通知大众汽车召回 DSG问题车辆。国家这样做体现了 ( ) A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B运用经济手段,影响企业利益 C强化竞争意识,坚持社会责任 D根除市场弊端,参与企业经营 答案: A 下表为某省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出口产品 外商投资 一般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均数额 (亿美元 ) 1364.8 198.5 93 56 所占比重 (%) 83.7 10.4 55.4 3
2、3.9 根据以上信息,该省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应该 ( ) 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 转变外贸出口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A B C D 答案: B 中国在努力实现 “中国梦 ”的过程中, “善其身 ”并 “惠天下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现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最近 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20%;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达 21.7%。这说明 ( )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主导者 B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影响力 C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区域性影
3、响 D蓬勃发展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 “领头羊 ” 答案: B 2013年 2月 26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完成交割。此案历时 7个月,涉及金额高达 151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国内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案。这说明 ( ) 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海外并购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提高全球资源的利用率 A B C D 答案: B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只有深化改革,我们的城镇化才
4、不会走偏,目的才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 ) 改革户籍制度,为人们自由迁徙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 改革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一线城市流动 A B C D 答案: B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 ( )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的保障制度 降低物价,使物价的增幅低于收入增幅 调整城乡、区域、行业存在的收入差别 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A B C D 答案: C 2013年 1月 31日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个指导 “三农 ”工作的一号文件。这一次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 “家庭农场 ”一词,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经营 ( ) 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途径 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A B C D 答案: C 虽然我国海洋经济上升势头已经形成,但仍存在很大
6、升级空间。如海洋产业发展较为粗放,科技贡献率偏低,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 ( ) 提高科技贡献率,增加海洋经济利润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扶持新能源产业,打造经济发展的 “蓝色引擎 ” 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 A B C D 答案: B 2013 年 3 月 27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政府必须( )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合理制定商品价格,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7、,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A B C D 答案: C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说明 ( ) 到 2020年每个人都能实现收入 翻番 党坚持民生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 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互为基础和前提 未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应与经济增长同步 A B C D 答案: C 2013年 3月 1日公布的 “国五条 ”规定:二手房交易中个人所得税按转让所得的 20%征收,部分城市上调二套房首付和贷款利率,限购进一步推开。下列对 “国五条 ”的判断正确的是 ( )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抑制
8、房价 有利于打击住宅市场的投机性需求 其税率符合超额累进税率 A B C D 答案: B 十八大提出了 “美丽中国 ”的概念,国家环保部随后公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为美丽中国的实现保驾护航。同时,从 2013年 1月1日起,要求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 “国五 ”标准的要求,相关企业应及时调整生产、进口和销售计划。这表明 ( )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国家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需要政府的强制措施才能够实现 我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小张是某班的生活委员
9、,负责班里废旧物品的收集和出售。在他的建议下,该班同学以 “重视再生资源促进循环发展 ”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该班同学通过采访得知,发达国家为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制定了许多制度,其中就有 “生产者责任延伸 ”制度。该制度认为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延伸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对它们的回收、再循环和最终处置。同时政府还通过一定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建立比较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链。据统计,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数千亿美元。 (1)运用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发达国家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该班同学在对北京市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现
10、状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北京市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再生 资源的回收、加工、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但社会化的产业体系仍不健全、国有企业萎缩、新兴的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不正规作坊大量存在;产业外部监管体制混乱,协调机制差,管理手段单一,欠缺体系完备和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我国政府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答案: (1)充分发挥市场在再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明确企业责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完善制度,提供支持,检查企业责任落实情况。利用再生资源发展再生资源 产业,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11、统一。 (2)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监管、协调和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念,加强教育。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设施,保护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以来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 (年 )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文化产业增 加值 (亿元 ) 1680 1921 2270 2151 2524 2529 文化产业增 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 (%) 6.5 6.2 6.4 5.6 5.6 4.8 近几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 1/4,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
12、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 “小、弱、散、乱 ”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二 广东传统的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特别是广东有很多可以代表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目前却有很多文化呈现没落的痕迹,没能与现代接轨而缺乏生机。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 “创新 ”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鼓励 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
13、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推动广东文化发展有哪些启示。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占全省文化产业的比重较高。占全国文化产业的比重高,居各省之首。但占全省 GDP 比重逐年有所减少,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文化企业竞争力不高。 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进区域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支持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 支持、引导文化产业通过联合、兼并等途径实现规模化经营,使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要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监管,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2)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广东文化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推动广东文化发展必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科技影响文化发展。推动广东文化发展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推动广东文化发展必须关注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发挥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作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