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62.99KB ,
资源ID:34077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07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学年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学年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版).doc

1、2015学年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一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版) 选择题 “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 ”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周代的分封制。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周王通过烽火这种形式召集诸侯来保卫周王室的安全,体现的是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

2、4.5% 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扩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依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讲求门第,造成世家大族世代垄断政权的局面,寒门子弟无缘入仕;而隋唐以后,由于科举制的实行,使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提高了官吏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古代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度与科举制度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

3、,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 ,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将军权、行政区权、财权等都收归中央,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专管地方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度集权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时却无人履职的现象。所以应选

4、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加强集权的措施 孙中山在评价 “科举制 ”时说: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 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从材料 “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科举制利大于弊。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古代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

5、,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文中的“今世 ”当指(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由材料的内容可知,该朝代大量使用文人做官,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量使用文人为官,故应选 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宋代的政治制度 特点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 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 ”是指( )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

6、除长期以来的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以加强皇权。胡惟庸案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正如材料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所言。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明代的制度 丞相制度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趋势。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7、,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到达顶峰。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趋势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所学,国家统一的主要前提条件是经济联系和民族融合的加强,故 A项错误,而专制权力和专制制度产生是适

8、应封建经济的要求而产生的 ,故 B、 D两项错误。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 A中朝 内阁 军机处 B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御史府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的强化。依据所学,御史府、都察院是国家法定的监察机构,并不是皇帝的内侍、贵戚,故排除 B、 C、 D三项;汉代的

9、中朝、明代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均体现了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所以应选 A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 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依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通过忠孝来选官的制度,这应是西汉时

10、期的察举制。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古代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度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 省 D明朝内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可知,该部门负责政令的封驳,应该属于门下省的职责。所以应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省六部制度 “(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家。 ”这一制

11、度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从题干材料 “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可知,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而郡县制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故 D正确; A、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分封制造成地方权力过大,不能体现 “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故 B项排除。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度 王国维说: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 A嫡长子继承

12、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周代的宗法制。从材料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 ” 可知,作者认为周朝制度却别与生产的最大不同是嫡长子继承制, B、 C、 D都是次要的,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周代的制度 宗法制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在本质上说明了(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13、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题干材料中 “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可知,宗法关系是为了化解宗族间的矛盾,以维护政权的稳定。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周代的制度 宗法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古代的政治制度。从题干的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其 “嫡出 ”即血缘关系,从而保证权力的交接和统治集团的稳固。所以应选

14、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周代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度 下图为中国政治制度史封面,该书对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下列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在该书不会出现的是( ) A王位世袭 B等级森严 C有浓厚血缘色彩 D中央高度集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指先秦时期,其特点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国家政治结构, “国 ”与 “家 ”紧密结合,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当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政治制度 特点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

15、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皇帝制度。从材料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可知,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反映了皇帝独裁、皇权至上的特点,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秦代的制度 皇帝制度 秦朝的 “三公九卿 ”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庭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责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16、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题干材料中九卿的职能分析,其主要侧重于皇帝个人事务的管理,反映出家国一体、君权至上的本质。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秦代的制度 特点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 544年, “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题干材料 “朱方之县 ”表明出现郡县制的萌芽。 A、 B两项阐述绝对化,而 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体制

17、。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度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主要考查古代的皇帝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周的时候,周王只是天下的共主,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宗藩体制,还没有达到 “高度集权 ”的程度,故 A 项的说法错误;秦汉以后实行官僚政治而非以血缘世袭为基础的贵族政治,故 C项错误; D项说法错误

18、,与史实不合,故排除。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长官均由皇帝一人直接任命,体现了皇权的独主和至高无上的特点。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综合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 “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 “唯才是举 ”,功、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凡

19、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 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 摘编自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 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 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 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 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代科举,大致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清代科举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机械化,形式死板,内容空泛。四六骈体的殿试策

20、,颂联套语,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寿彝主编中 国通史 据材料一概括秦至西魏、北周官员选拔所体现的 “德 ”“才 ”观的变化。( 8分) 材料二中所说的进士科始于何时?为何在唐朝受到极大重视?( 4分)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对当时政治有何影响?从清朝科举制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政治原因。( 4分) ( 4)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4分) 答案:( 1)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 “唯才是举 ”;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 2)隋炀帝时。当时的进士科是做高官的阶梯,受到人 们

21、的极大重视。 ( 3)隋唐时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 4)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选官标准变化的掌握。联系所学及材料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曹操执政,强调 “唯才是举 ”,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 归纳总结 。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时期科举制的认识与理解。联系所学可知,科举制

22、创始于隋代,唐代时进一步完善。结合材料 “ 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 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分析原因。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作用的认识与分析。联系所学的有关科举制的内容可知,一般平民可凭借自己的才能通过考试跻身于统治行列。这显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同时还有益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回答后一问,要注意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的特点归纳总结。 第( 4)问,本题主 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分析认识能力。本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回答时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对于此题,要注意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人才的标准及社会公正性等方面归纳总结。 考

23、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历代的选官制度 发展历程、特点、作用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 “皇 ”,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 “帝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的建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 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 1)据上述材料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 4分) 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

24、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 ”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6分)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 “这个不起眼的 偏房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 ( 3)指出 该机构的名称。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 6分) (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4分) 答案:( 1)神化皇权、皇位世袭、皇帝独尊、三公分权。 ( 2)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25、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 3)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通过它,皇帝实现了对军国大事的独裁。 ( 4)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与理解。联系所学秦朝的政治制度及材料 “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皇帝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的建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归纳总结。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理解。首先要明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6、历程;其次要注意这一制度下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具体结合秦、唐、明三朝这一制 度的沿革归纳总结。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代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分值与理解。首先要结合材料 “ 这个不起眼的 偏房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明确这一制度指的是清代的军机处;再结合军机处设置的背景、目的及功能归纳总结答案:。 第( 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的灵活运用。本题主要是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需要梳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结合这一制度包含的两大矛盾及其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概括归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 发展历程、内容、趋势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