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山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古希腊哲学家说 “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 ”, “人是政治生物 ”, “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 ”;后来有人说 “人是文化的动物 ”, “人就是动物加文化 ”;再后来又有人提出 “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 ”, “人就是人,不是动物 ”, “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一切精神活
2、动和精神产品,不是政治现象,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由人创造,并对人产生影响,二者不是一回事,有本质区别,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由人创造,并不是先有文化、后有人,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观点说明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侗族大歌是一种 “众低独高 ”、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的音乐,须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这表明侗族大歌(
3、 ) 是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源于侗族人民的聪明智慧 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题中事例表明侗族大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侗族大歌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源于侗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源于人们的聪明智慧。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 在 2014年 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 波特系列的 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 10
4、 1,即引进 10本,输出 1本。输出图书集 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于文化的世界性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 例表明我国文化出口处于劣势,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开展对外文化交
5、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越来越重要,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而不是继承传统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的民族性并不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 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 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繁荣我国文化可以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6、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好莱坞电影吸收借鉴中国文化元素,告诉我们繁荣我国文化可以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同时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符号并不比文化精神更重要,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并不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 “传统文盲 ”是与 “现代文盲 ”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 “现代文盲 ”越来越少, “传统文盲 ”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
7、题 1】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法发展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A B C D 【小题 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传统文盲越来越多让人心痛,原因在于传统文化
8、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同时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法发展,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现 代文盲缺乏的是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所以并不能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拒绝接受外来文化,故排除。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并没有强调传统文化的形成,故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针对题中传统文盲的现象,我们应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青一代,同时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加大对年轻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而不是灌输力度,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故排除。
9、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 电 子(网络)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带来很大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方面有互动、宽容、开放、快速、平等、民主,只要点击鼠标,任何人都可以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经典、名作。消极之处也不言而喻,光洁冰冷的显示器抹杀了画作的质感,设计精巧的软件可以完美任何不完美的照片,原创者的权威扫地。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电子(网络)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明( ) A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C文化发展就是科技进步 D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 【
10、小题 2】电子(网络)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 ) A大力推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B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C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 A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电子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说明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入选。 B选项观点错误,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具有影响,而不是文化发展对科技进步有影响,更不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
11、,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是一回事,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而不是二者相互影响,故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 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电子传媒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的,并不应该大力推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电子传媒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就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候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电子传媒是现代技术,没有新旧的问题,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大众传媒 眼下网络风行一种称为 “火星文 ”的语言
12、,它杂糅了繁体字、错别字、中文偏旁、符号等,如 “濉 郑 梢源 碛裘啤 恕 弈巍 抻铩 芎煤芮看蟮鹊纫馑肌浴盎鹦俏摹闭 返奶 仁牵 ) A应予以取缔,因为它破坏了语 言的规范性,不利于文化交流 B应大力推广,因为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 C应正确引导,因为它是在特定区域里与特定对象交流时使用的工具 D应让其自生自灭,因为文化发展具有条件性和时代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对待火星文并不应该取缔,它并没有破坏语言的规范性,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对待火星文并不能大力推广,毕竟其应用的范围有限,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火星文有利有弊,应该正确引导,因为它是在特定
13、区域里与特定对象交流时使用的工具,故入选。D选项观点错误,对于火星文不能让其自生自灭,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2014年 1月 3日起在央视三套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歌曲,将模式上的创新与内涵上强调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节目播出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该节目的播出既给无数年轻人提供了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又使人们能感受音乐的魅力,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 “正能量 ”。这说明( )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 B C D
14、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通过中国好歌曲的文化活动对诸多年轻人产生影响,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题中强调将模式上的创新与内涵上强调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说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排除。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精神上的洗礼、向社会传递巨大的正能量,并没有涉及转化为物质力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创新 巴尔扎克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批判大师,他的箴言是: “观察一切,牢记一切。 ”他观察巴黎、研究巴黎,直到最小的细节。他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
15、,身上总是带着地图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有关情况。他参观考察、访问交谈,有时甚至询问过路行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他的人间喜剧被誉为当时社会的 “百科全书 ”。可见(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源 B批判的态度是文化创新的源头 C交谈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 意,题中巴尔扎克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收集大量第一手材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入选。 B选项观点错误,批判的态度并不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而不是交谈,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而
16、并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近年来人们从各种新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来描绘西藏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作品有尘埃落定、藏地密码等。这些作品激起了人们探究西藏历史渊源和神秘文化的极大兴趣。这 表明( ) A书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B保护文化历史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 C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书籍并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而不是保护文化历史遗产
17、,故排除。 C 选项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而不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文化创新的作品激起人们的兴趣,表明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近年来,乡村文化蓬勃发展,依托 “乡村大舞台 ”在各村开展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文化活动。 “乡村大舞台 ”真正使农民 “舞 ”起来,体现了( )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必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大众文化决定着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文化艺术工作者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乡村文
18、化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文化活动,体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同时说明文化创新必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大众文化,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而不是文化艺术工作者,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 “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 ”等称 呼只能简单处理为 “哥哥、姐姐 ”。这表明( ) 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发展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文化交流应
19、保持自身特色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中国文化通过电视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说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题中中国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说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只是强调文化交流,而并没有表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发展,也没有涉及文化交流保持自身特色,故 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大众传媒、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 “汉语热 ”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育
20、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形成全球汉语热,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生机,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同时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还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生机,并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号工程 ”2009 年底基本完成,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 加 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
21、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同时表明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排除。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而并没有涉及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力量 2011年 8月 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新中国成立 60年,广播
22、体操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 “身体政治 ”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 符号。这体现出( )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入选。 B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反映政治但并不决定政治的发展,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广播体操成为时代的符号,并没有强调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的关系,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广播体操成为时
23、代的符号,并没有强调文化的传承,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1664亿美元,比 2012年增长 26 6%。我国政府表示将继续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说明( )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数量大,增幅打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同时说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
24、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产业并没有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文化并没有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在回答 “必不得已而去 ”时,最后保留了 “民信之矣 ”。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 ) A软实力即精神力是综合国力重要的部分 B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提高综合国力 C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25、 D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孔子的观点就是强调民信的重要性,即文化的重要性,说明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重要的部分,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孔子观点并不是强调发展,而是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故排除。 C选项 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具体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孔子的观点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男嘉宾安田因为心动女生没有回答 “为人民服务 ”而拒绝她,并引用哈佛一条校训来表明自己 “为人民
26、服务 ”的决心, “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 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e country and the kind(入学是为了更好地增长 知识,毕业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祖国和人民)。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田身为哈佛学子,因为受校训影响在毕业多年后仍然坚持 “为人民服务 ”的原则。这表明( ) 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 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哈佛学子毕业多年后仍任坚持校训,说明文化影响个人,文化对人
27、的影响来自特定的环境,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不是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国际联盟曾以 “大象 ”为题征文,英国人写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法国人作了大象的恋爱;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政治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同一主题,不同国家写出的文章不同,说明人们的
28、思维方式不同,而不是交往方式不同,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章的不同,并不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不同,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同一主题不同国家写的文章不同,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故入选。 D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不同的文章,并不仅仅是政治活动,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 人的表现 下列对下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待传统文化要敢于创新 B大众传媒不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广告中的错别字用法影响了青少年,而并不是对待传统文化敢于创新,
29、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本身并没有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不良广告对青少年造成影响,并没有强调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菜根谭说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从文化角度来讲,君子能 “近之而不染 ”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十分肤浅的 B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C文化修养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形成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
30、的、非强制 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是肤浅的,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接受,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修养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形成的,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是君子近而不染的原因,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公期 ”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 “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 “公祖 ”,举行 “过火山 ”、 “上刀梯 ”、 “贯铁杖 ”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 “赛红歌 ”、 “赛书法 ”、 “赛技能 ”,建设和谐
31、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 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节 日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同时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遗产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不是民族节日,文化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但并不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节日 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
32、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 1315项,其中501 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 制瓷、染织、刺绣、泥塑、木偶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该活动( ) A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 B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 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明,而不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
33、有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故入选。 C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百姓掌握民间艺术,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没有涉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 简答题 ( 10分)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 “民本思想和 以人为本 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答案:(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34、”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题目类型观点评析类。此类题目,不能绝对的可定,也不能绝对的否定,而应该肯定其合理之处,并说出其理论依据 ,同时也要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具体来讲,题中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
35、应的,这个观点是合理的,其基本依据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而其政治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则是不合理的,其基本依据是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 治。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 14分)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山西省今
36、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 2015年达到 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我省致力于建设 “文化强省 ”“幸福山西 ”,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 “十分钟文化圈 ”、农村 “十里文化圈 ”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运用 “文化的作用 ”和 “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知识,谈谈山西 省 “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的依据。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有利于建设幸福广东,构建和谐社会。( 3分) (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
37、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为我省城镇化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分) (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惠民工程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分) ( 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 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5分)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山西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解读设问和背景材料,本题的背景材料仅仅是引出话题,材料是举措,但问题是原因,故本题
38、应该从知识限定出发,把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与影响作为做法的依据,具体可以从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进行知识知识切入,同时结合山西省的具体做法,组织语言, 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 ( 14分) “2014年英国文化周 ”活动于 10月 7日至 19日在重庆开幕,来自英国的戏剧、电影、芭蕾、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们来华献艺。此外,文化周活动还赴深圳、张家界、成都、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集中展示英国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
39、、音乐等内容。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举办英国文化周的理论依据。 答案:(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分) (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分) ( 3)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分) ( 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
40、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分 )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多样性,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举办英国文化周的理论依据。虽然本题是原因类题目,但知识切入点可以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正确态度进行分析,具体即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 同存异,尊重
41、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 ( 12分)材料一:孔家店在五四运动时期曾被砸烂,孔老二在 “文革 ”期间曾被批倒批臭过。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却一直生生不息,像是变成了我们的血液,在我们的全身奔涌流淌 材料二:韩国人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家长在家里仍然是绝对的权威。一些韩国人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都要按照从中国传过去的传统方式到文庙祭祀孔子。人们头戴儒冠,身穿黑色古代祭服,毕恭毕敬地向孔孟行礼。中
42、国封建时代的县学和书院,现在都已荡然无存,而韩国还完整地保存着 281所乡校和 84所书院。他们在这里设立 “忠孝教育馆 ”,开展有关儒学的学术活动。至今,韩国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时期提出的 “八德 ”: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中国的朱子家礼在元代时传入朝鲜,现在仍然是韩国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 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43、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 “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传统文化,题 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关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教材有明确理论表述,具体即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 “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创造新文化,发展 先进文化。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