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 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崇尚和为贵 尊重个人的权利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属于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是 社会实践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B C D 答案: B 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 “新闻炒作 ”,不负责任地传播 “绯闻轶事 ”,这表明 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始终是健康的 B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大众传媒快捷化 C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D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答案: D 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有 电脑算命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2、、凶杀、暴力、淫秽色情文化 “法轮功 ”邪教 婚事大操大办 A B C D 答案: D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和共 享的强大功能 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A B C D 答案: B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党和国家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是因为 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一定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A B C D 答案: C 中国人的饮食有 “东酸、西辣、南甜、北咸 ”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 答案: C 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参加学校运动会 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购买蔬菜、水果 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某国议员竞选 A B C D 答案: C 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下面属于腐朽文化的有 : 封建
4、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 颓废、庸俗文化 “法轮功 ”邪教 淫秽色情文化 殖民文化 A B C D 答案: C 一个人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其核心和标志是 A科学知识水平 B行为态度和文明礼节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答案: C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 彻底摒弃 坚持辩证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地继承 先继承,后发展 A B C D 答案: B 下列诗句,最能体现爱国情怀的是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 C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
5、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 B C D 答案: A 新中国成立 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杜绝一切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 B C D 答案: B 某校开展了以 “纪念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 ”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
6、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文化知识一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B 广东省原省委书记张德江曾说: “多建一座图书馆,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 A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一定提高 B用于建监狱的资金减少了,就可以增多建 图书馆的资金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答案: D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 A培育 “四有 ”公民 B培育和弘
7、扬民族精神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答案: A 有人重修庙宇、祠堂,不是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而是为了搞封建迷信活动、光宗耀祖,这是属于 A落后文化 B大众文化 C拜金文化 D有益文化 答案: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诚实守信 答案: B 文化不是神的恩赐,也不是动物的活动,纯粹 “自然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C文化不需要物质载体 D文化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 A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这表现在 A政治决定文化、经济 B一定的文化
8、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C文化决定政治和经济 D只要经济政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答案: B 下列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体现文化影响的是 握手是中国人常用的见面礼节,拥抱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 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 中国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大到小排列;欧洲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A B C D 答案: D 春节、仲秋节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是欧美人的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
9、情人节来。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 B 潜移默化的特点 C政活倾向性 D消极作用 答案: B 在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仍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具有决定性意义 B消极被动的 C深远持久的 D不可改变的 答案: C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B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禁止文化交流 C世界正在走向一体
10、化,文化间的冲突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所以不必发展民族文化 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文化的发展 答案: A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D城乡文化的差异性 答案: B 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并存共生,能够 促使不同民族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推动世界文明不断进步 使各国文化趋于一致 A B C D 答案: A 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放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这里 “土尔扈特东归 ”所
11、展示的是 A集体主义精神 B大无畏精神 C团结统一的精神 D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答案: C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指导中国前进方向的决定力量 A B C D 答案: A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A开放性 B多样性 C包容性 D区域性 答案: C 作为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文学艺术 汉字 史学典籍 科学技术 A B C D 答案: B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例如: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孟母三迁 大禹治水 A B
12、 C D 答案: 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 ”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答案: D 综合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很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GDP 年均增长率为 8%以上,但同时,我国资源使用浪费很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账太多。这使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以 GDP 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 而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
13、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依据我国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请从文化角度分析我国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关系的原因。( 7分) 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分)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2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孝 ”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
14、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 “愚孝 ”,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 1)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4分) ( 2)在中国民族文化集中体现的问题 上,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6分) 答案: ( 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2)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2005年我国旅游信息统计表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
15、005年 城镇居民出游率() 72.1 82.0 83.0 81.8 83.2 84.3 农村居民出游率() 49.4 48.7 49.1 49.0 48.7 48.1 注: 200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 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0。 200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 3100万人次,预计 2010年将达 5000万人次。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国内和出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损害了中国 “礼仪之邦 ”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应十分强烈。 2006年 8月,中央文明委
16、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 “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 ”。 ( 1)材料一(含注)和材料二(含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6分) (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 料二(含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6分) 答案: ( 1)材料一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0002005 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城乡居民的出游率差距较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材料二说明我国部分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 (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7、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公民应不断提高自 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3)答案:一:制止其行为或劝说该公民拣起来。理由:以理服人,使其认识到行为错误。答案:二:亲自把垃圾拣起来。理由:以行动感化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分) 评分说明:本小问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回答的必须是具体处理方式,必须是积极的行为,并符合道德标准,否则(如认为公共场所卫生应由管理人员负责,置之不理)不给分。学生回答如与上述答案:不同,只要符合要求也可酌情给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