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二第二学期 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小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 3倍 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 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时,在 DNA连接酶的催化下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 答案: B 已知细胞合成 DNA有 D和 S两条途径,其中 D途径
2、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 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 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含氨基嘌呤的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则试管中两两融合的细胞种类数和能增殖的细胞种类数分别是 A 3和 1 B 5和 3 C 5和 1 D 3和 3 答案: A 根据以下图表内容,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中心法则 抗菌药物 抗菌机理 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 DNA解旋酶的活性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利福平 抑制 RNA聚合酶的活性 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可分别抑制细菌的 和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 DNA的复制 C.细菌的 和
3、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 过程 答案: A 生物体内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表达有选择性 C基因发生了变化 D不同细胞的基因不同 答案: B “生物导弹 ”是指 A效应 T细胞 B杂交瘤细胞 C带有特定药物的单克隆抗体 D单克隆抗体 答案: C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 B细胞 B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 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 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 答案: BD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
4、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 DNA的多样性 B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 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的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BD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 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 表示 B 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 D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 表示 答案: AC 为了调查
5、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 (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 (类 /m3)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 (个 /m3) 365 665 750 1983 2490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呈正相关 B.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C.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越小 D.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AC 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
6、是 A图中有两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狐 答案: AD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2有一种基因型, 一 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C -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 I-2 D若 一 4与 一 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7/12 答案: AB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 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原核基因不能用
7、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答案: AB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人们对所需的对象进行筛选的叙述,错误的 A在基因工程中,不能依据标记基因对工程菌进行筛选 B在杂交育种中,利用病菌侵染法对所育植物品种的抗病性进行筛选 C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的目的相同 D在细胞工程中,利用双亲细胞的特性可筛选出杂种细胞 答案: AC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答案: D 利用
8、细胞工程方法,以 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 B(浆 )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 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 B(浆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 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 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答案: D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 D运用细胞工程培育 “番茄 马铃薯 ”杂
9、种植株 答案: B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 (甲 )和正常肝细胞 (乙 )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C细胞培养应在含 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D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答案: B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会使
10、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答案: C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 “生产力假说 ”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研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哪个叙述正确 A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B海拔 1 000 m处物种丰富度低而生产力高 C高 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D此研究结果支持 “生产力假说 ” 答案: B 右图表示从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的相关曲线,其中 和 曲线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A 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 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
11、样性程度 B 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C 为群落呼吸消耗有机物量, 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D 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答案: D 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太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D乙生态系
12、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答案: A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答案: C 如图 a、 b、 c、 d 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B a和 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 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 c2的能量就越少 D b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13、 答案 : A 某同学依据下列四项设计生态瓶,其中不合理的是 A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 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物质的联系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答案: A 据报道:美国一科学家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粗糙 V形皱褶制作的泳衣,能减少水流的摩擦力,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事例充分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征服自然 B该发明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C长期海水摩擦导致鲨鱼皮肤出现 V形皱褶 D鲨鱼的进化方向是由基因突变的方向决定的 答案: B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初级消
14、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腐生生物 消费者,自养生物 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 B C D 答案: C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工程中,融合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制备原生质体 B植物细胞工程中,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采用不经过免疫的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从而获得杂交瘤细胞 答案: C 现有甲、乙两种植物 (均为二倍体纯种 ),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
15、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D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 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答案: D 综合题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多效基因 IPA1。研究发现,基因 IPA1发生突变后,会使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
16、了抗倒伏能力。实验显示,将突变后的IPA1基因导入常规水稻品种,可以使其产量增加 10以上。下 图表示该水稻新品种的简易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上图所示流程中步骤 (填序号)是实验所用技术的核心步骤。此步骤使 和 构成 。 (2)若要在体外扩增 IPA1基因可采用 PCR技术。标准的 PCR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 “变性 ”,这一步骤如果发生在细胞内,是在 的作用下完成的;第二步是退火;第三步是 “延伸 ”,需要用到 酶。 ( 3) 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 ( 4)从变异类型上分析,该水稻的新性状应该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 答案: ( 1) 突变的 IPA1基因(有突变 2字才给
17、分) Ti质粒 重组 DNA(重组质粒) ( 2) DNA解旋酶 Taq (或热稳定 DNA聚合酶 ) ( 3)植物组织培养 ( 4)基因重组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 hm-2 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 hm-2 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
18、类型属于 ,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 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 。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是 。 (3)请用坐标图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下图是 1953 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 (有机物量 )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 法对植物丰富度进 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 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1)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或正相关 ) (3)据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 -净初级生产量,描点
19、、连线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样方 空间上的分布 (分层 ) 已知二倍体番茄红果( A)对黄果( a)为显性,双子房( B)对多子房( b)为显性,高蔓( C)对矮蔓( c)为显性。现有三个纯 系品种: (黄色、多子房、高蔓), (黄色、双子房、矮蔓), (红色、双子房、高蔓),为了快速获取红色、多子房、矮蔓纯系新品种。 ( 1)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 获得植株 ,让 自交,从子代中选取黄色、多子房、矮蔓植株 ; 第二步: ; 第三步: 。( 2)将上述植株 的离体细胞与 的离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促进融合时常采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 将
20、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要经过 技术。 ( 3)据报道,番茄红素具有一定防癌效果。科学家将含有酵母 S-腺苷基蛋氨酸脱羧酶基因(简称 S基因) cDNA片 断导入普通番茄植株,培育了番茄红素高的新品种。 获取 cDNA片断的方法是 。 假设需要通过 PCR技术对基因进行扩增,如果复制 3次,需要加入 条引物。 为确保 S基因在番茄中表达,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插入特定的 。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的方法有花粉管通道法和 等。 答案: ( 1) 植株 取 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即可获得红色、多子 房、矮蔓纯系新品种 ( 2) 聚乙二醇( PEG) 植物组织培养 逆
21、转录法 14 启动子 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化的单子叶植物,是生产和科研的好材料。现有两个玉米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 AABb和 Aabb。科学家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1)上述育种方法采用的技术,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_ _, 去除细胞壁所用的酶是 。 (2)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 。培养过程中,融合细胞首先通过细胞分裂形成 ,这个过程叫做 。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同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 和数量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 。 (4)两个品种的花粉进行原生质体融合
22、后,可产生 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 ),这些融合细胞再经过组织培养可以得到 _种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玉米新品种。 答案: (1)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 愈伤组织 脱分化 (去分化 ) (3)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6 2 美籍华人钱永健和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因等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GFP会发出绿色荧光,该蛋白质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请据图回答: (1)过程 中获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工具是 _,该基因在实验中是_基因。 (2)过程 形成重组质
23、粒用到的酶是 _ _, 过程 采用的方法是 _ _。 (3)在过程 进行转基因体细胞的筛选时,比较简易的方法是 _ _。 (4)在过程 培养重组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以及 _等天然成分。 (5)以上培育过程中, 和 应用到的生物技术名称分别是 _、_ 。 答案: (1)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 (2)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显微注射法 (3)检测发出绿色荧光的细胞为转基因体细胞 (4)动物血清 (或血浆 )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核移植技术 右图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 (部分 ), 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 的意义是 “C 是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请据
24、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代表的是 , B代表的是 , 图中 C代表的是 ,写出连线 上的联系词 。 (2)若 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 B通过 作用提供原料给 C。若 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的箭头联系是 。 (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这三大功能使生态系统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 ,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1)能量 分解者 生产者 固定 (2)分解 (3)信息传递 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某校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观察到某一地里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
25、有食草昆虫、蜘蛛、田鼠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他们决定以此为对象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1)假如该甘蔗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对农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甘蔗地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 。 ( 2)该甘蔗地中,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自养生物是 。研究中 发现,及时中耕锄掉茅草,甘蔗生长良好,否则茅草生长旺盛。关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茅草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甘蔗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甘蔗与茅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茅草幼苗、甘蔗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 3) 将茅草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选取 的甘蔗幼苗分为 A、 B两组,每组各 20株。 A组用 培养。 B组用 培养。 一段时间后 。 ( 4)如果同学们要得出 “茅草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甘 蔗苗生长 ”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 (1)茅草 (2) 甘蔗和茅草 ( 3) 长势相同(或生长状况相同、株高相同) 完全培养液培养过茅草的完全培养液 观察 A、 B两组甘蔗幼苗的生长情况 (4)B组甘蔗幼苗比 A组甘蔗幼苗长势差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