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新生儿注射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其原因是 A消灭体内病菌 B增强人的体质 C卡介苗能杀死体内各种病菌 D使体内产生抗体或记忆细胞,对结核病具有免疫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可以使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即产生针对结核杆菌的抗体或记忆细胞,从而达到预防结核病的目的, D正确。卡介苗本身是疫苗不是抗体,不能消灭病菌, A、 C错,注射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并不能增强人的体质, B错。 考点:特异性免疫 接种疫苗 点评:接种疫苗是人体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在人体不
2、患病的情况下活动特异性的某种免疫力。本题为识记水平试题。 2008年 1月 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 “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 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属于恒温动物,在南极的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即减少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增加产热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来保持体温恒定。答案: D。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对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是生命活动调节类试题的常考考点。 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前部,小白鼠出汗,刺激后
3、部,则出现寒颤现象,则 A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 B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 C下丘脑前部是产热部位,下丘脑后部是散热部位 D下丘脑前 部是散热部位,下丘脑后部是产热部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出汗属于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途径之一,所以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寒颤是骨骼肌在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增加产热的方式之一,所以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 B正确。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对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是生命活动调节类试题的常考考点。 有关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即血液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体液是人
4、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 正确。细胞内的液体是细胞内液,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外液。 考点:体液的组成 点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学习是要注意三者的含义和联系。 血浆中的水分来自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浆中水分可以通过肠道从所摄入的饮食中吸收、可以从组织液中获取、可以通过淋巴循环从淋巴中得到, D正确。 考点: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点评:内环境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识记水平。 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 答案:
5、 A 试题分析: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 2/3, A正确。 考点:体液的组成 点评:本题是关于体液组成及比例的考查,学习是要注意记忆。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血细胞存在与血液中,直接内环境是血浆;肌细胞是一般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组织液;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中,答案: C。 考点:内环境的组分 点评:本题对内环境要求是具体分析某一种细胞的内环境,是一种常见命题角度。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
6、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 D内环境 液、淋巴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细胞需要不断从细胞外液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不断将代谢废物排到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带到相应的器官排出体外。答案: B。选项 A、 C、D指的是同一个内容,即内环境。 考点:体液的组分 点评:本题是有关内环境组分的考查,学习时要从比例、成分、三者之间关系全面掌握。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 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答案: D 试题分析:家兔、鱼类、鸟类都属于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正确。 考点:内环境 点
7、评:本题是有关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环境和单细胞生物生活环境的考查,作答是注意区别生物类型。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 B细胞 B 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效应 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 B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淋巴细胞可以接受由 T淋巴细胞呈递的抗原分化成效应 B细胞,也可以直接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效应 B细胞。 A正确。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B错。抗体可以与入侵的病菌发生凝聚反应,使病菌凝聚,进而被吞噬细胞清除, C错。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 B细胞和大量的记
8、忆 B细胞, D错。 考点:体液免疫 点评:本题对体液免疫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查,虽然属于识记水平试题,但也是高频考点。 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具有识别并将其吞噬、消化清除的功能,属于机体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 A正确。 考点:非特异性免疫 点评:本题虽为识记水平试题,但由于许多学生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不能正确理解而出现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是先天具有的,而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在特定抗原刺激后不断产生的,并
9、且只针对引起机体相应免疫 反应的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这一点要搞清楚。 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通过肾可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 NaCl,因此,人体的钠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减少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胰岛 B细胞受损严重,产生的极少量胰岛素难以控制血糖,所以除了
10、控制饮食外,还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高烧是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的结果,所以在查明高烧原因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采用减少棉被、酒精擦拭机体等方式辅助降低体温, 错。钠盐的代谢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正确。血浆蛋白渗出会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引起局部水肿, 错。答案: A。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内环境的稳态是高考高频考点,特别是血糖平衡调节和免疫,学习是要多加演练,牢固掌握。 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 I和细胞 均能识别抗原 B在 和 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 比 要慢,免疫效应 比 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
11、巴因子、溶菌酶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 是 B淋巴细胞,细胞 是记忆细胞,都具有识别抗原作用,细胞 不具有, A正确。 过程有吞噬细胞参与, 是抗体与抗原之间的免疫反应,吞噬细胞在此免疫反应后才起清除作用, B错。 是指相同抗原再次侵入已免疫的机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此过程比首次免疫( )不仅快而且强 烈,即短时间分化出大量效应 B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C错。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特定抗原引起并由效应 B细胞产生,应为抗体, D错。 考点:体液免疫 点评:本题考查的特异性免疫是高考高频考点,学习时一定要全面掌握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 T淋巴细胞是二者相连的关键环
12、节,只有效应 B细胞能产生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 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 B细胞的功能 D促进 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 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使寄生在其中的抗原释放,被体液中的抗体识别并消灭, B正确。抗体是效应 B 细胞产生, A 错。组织胺是机体过敏反应中组织细胞的一种产物,不是效应 T细胞产生的, C错。淋巴因子是效应 T细胞产生的, D错。 考点:细胞免疫 点评:特异性免疫属于高频考点,学习时一定
13、要对整个过程都要搞明白。 “HIV”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 A B淋巴细胞 B T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 D胸腺细胞 答案: B 试题分析: “HIV”即艾 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 T淋巴细胞, B对。 考点: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即艾滋病 点评:本题是有关艾滋病的问题,学习时要认识到:艾滋病病毒是通过攻击人体 T淋巴细胞,大大降低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进而使各种病菌 “乘虚而入 ”,使人患多种疾病,最终由于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
14、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结构,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是先天具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 D正确。 考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点评:本题虽为识记水平试题,但由于许多学生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不能正确理解而出现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是先天具有的,而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在特定抗原刺 激后不断产生的,并且只针对引起机体相应免
15、疫反应的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 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 1 kg体重 1g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 ,测定两人的血糖浓度如图 ,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健康人和糖尿病人摄入一定量葡萄糖血糖浓度都会有所升高,但正常人由于胰岛素分泌正常且正常完成其降血糖的功能,所以短时间内血糖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图中 A曲线;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异常即很少,降低血糖需要较长时间,且血糖浓度始终高于正常 人,图中 B曲线。这样从选项中可以看到对应的胰岛素分泌量变化曲线,答案: C。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点评:血糖平衡是内环境稳
16、态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各种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主干知识点。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 收增多,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增加机体的摄水量。 C正确。 考点:水平衡调节 点评: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pH值 D渗透压
17、 答案: B 试题分析:酶是细胞产生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一类有机物,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B错。 考点:内环境的稳态 点评:内环境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保持相对稳定对于细胞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本题为识记水平。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 C代表碱基,则 A是核糖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F和 H始终保持 1 1的比例关系 C遗传信息是 E中 D的排列顺序 D 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E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组成, A错。染色体经过间期复制,一条染色体上有 2个 DNA分子, B错。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
18、了一定的遗传信息, 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脱氧核苷酸是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错。 考点: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为识记水平,搞清楚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是关键。 牛、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是 A 4, 4, 5 B 5, 4, 4 C 5, 5, 4 D 4, 4, 4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核生物 牛和病毒 -噬菌体遗传物质都是 DNA,含有 4种碱基, A、T、 G、 C。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含有 A、 U、 G、 C4 种碱基。答案:
19、D。 考点: DNA、 RNA碱基种类 点评: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有的病毒含有 RNA,这时 RNA是其遗传物质。 一个 DNA分子中有碱基 A20个,占全部碱基的 20,若 DNA连续复制 2次,需要碱基 G A 40个 B 60个 C 90个 D 120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是由两条平行的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 A20个,可知碱基总量 100, T为 20个, G=C=( 1-40%) /2=30%, G=30,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 2次复制,需要 G: 4个 DNA30-30=90个。 考点: DNA的复制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充分理解 DNA的 “半保留
20、复制 ”。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 2)育出矮秆小麦。最佳措施分别是 甲与乙杂交,得 F1测交 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 甲与乙杂交得 F1再自交 甲自交,乙自交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麦是雌雄同花,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通常要 “鉴定并保留纯合子 ”,采用的方法是自交, 正确。也可以杂交,因为本题信息是 “其中一种为纯合子 ”,则另一种为杂合子,要达到 “( 2)育出矮秆小麦 ”的目的还要对杂交后代自交,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矮秆小麦,即可达到目的, 正确。测交会使纯合子后代全为杂合
21、子,满足不了( 1)的要求。答案: D。 考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 点评:一般鉴定植物的基因型首选:自交,因为植物杂交得到的后代数目较多。而动物则用测交。 如果把含 15N的 DNA叫做重 DNA,把含 14N的 DNA叫做轻 DNA,把一条链含 15N,另一条链含 14N的 DNA分子叫做中间 DNA。那么,将一个完全被15N标记的 DNA分子放入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代,则培养基内重 DNA、中间 DNA和轻 DNA的分子数分别是 A 0, 2, 6 B 2, 0, 6 C 2, 4, 2 D 6, 0, 2 答案: A 试题分析: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将一个完全被
22、 15N标记的 DNA分子放入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代会得到 8个 DNA,其中重 DNA0个,中间 DNA2个,轻 DNA个。答案: A。 考点: DNA的复制 点评:认识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如果用 3H、 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 3H、 15N和 35S B可在 DNA中找到 3H、 15N和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32P和 35S D可在 DNA中找到 15N、 32P和 35S 答案: B 试题分析:噬菌体是 DNA病毒
23、,由蛋白质外壳和 DNA组成。蛋白质和 DNA都有 CHON 四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 S元素, DNA上有 P元素。当用 3H、 15N、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蛋白质外壳和 DNA 中都能找到 3H、 15N;因为侵染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体内,所以还可以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32P。答案: B。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噬菌体侵染时只注入 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在一个 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24%、胸腺嘧啶占 30%,则另一条链上
24、,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 21%、 12% B 30%、 24% C 34%、 12% D 58%、 30%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是由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所组成, A=T, G=C。由 A+T占总量的 42%,可知单链上 A+T占单链上碱基总量的 42%,单链上 G+C占单链上碱基总量的 58%.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 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24%、胸腺嘧啶T占 30%,则此单链上 G为 58%-24%=34%、 A为 42%-30%=12%,另一条单链上 C、 T分别为 34%、 12%。答案: C。 考点: DNA的复制 点评:解答本类题目关键是互补碱基在整个 D
25、NA上的比例值与它们在单链上占单链碱基总量的比例值是相等的。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先天性愚型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 D多指、并指、苯丙酮尿症都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是一个基因控制,A错。先天性愚型即 21三体综合症,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对。人类所患的疾病有的是由于携带相应致病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引起;有的是由某些病菌侵染所引起,如感冒、腹泻;还有的是器官功能病变引起,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C错。多指、并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26、;苯丙酮尿症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D错。 考点:人类遗传病 点评:本题为识记水平 ,进行本部分内容学习时注意对课本中实例的记忆。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 DNA复制 、转录都是以 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 mRNA为模板 D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要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正确。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合
27、成蛋白质即进行翻译过程, B正确。 DNA复制是以 DNA两条母链为模板、转录是以 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是以 mRNA为模板, C错。 DNA复制形成子代 DNA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转录合成 mRNA,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合成蛋白质以氨基酸为原料,答 案: C。 考点:中心法则 点评:生物的遗传信息之所以能够准确传递,关键是每一步都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每一次传递因为产物不同,原料也不同,这一点常常是许多学生所没有注意到的。 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T细胞在 中流动 B体液 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
28、 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T细胞是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系统中, A正确。内环境中含有机体需要的各种激素,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 B正确。肝细胞周围是组织液,所以组织液 是肝细胞直接内环境, C 正确。图中能相互交换的体液是:血浆 与组织液 、组织液 与细胞内液 ,组织液 只能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 、淋巴 只能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 而不能反向, D错误。 考点:内环境组成 点评:内环境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属于高频考点。 右图是一个某遗传病的系谱图。 3号和 4号为异卵双胞胎。就遗传病的相对基因而言,他们基
29、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A 5/16 B 5/9 C 4/9 D 1/9 答案: B 试题分析:系谱图中 5号女性个体患病,可以推知此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号和 2号都是杂合子,所以 3号或 4号是显性纯合子或显性杂合子,都是显性纯合子的概率是 1/9,都是杂合子概率是 4/9,故相同基因型的概率为 5/9,B正确。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判断遗传方式关键是 “从隐性性状( 5号个体)入手 ”,确定了遗传方式就确定了亲本基因型,再按照分离定律进行相应计算即可。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C生
30、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都生活着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生物类群, A错。由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进化才形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B正确。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错误。化石研究资料显示最早登陆的是水生植物,最早登陆的动物是一种可以用 “肺 ”呼吸的鱼,而非原始的两栖类。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 评:本题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多方面的深层考查,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其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记忆,还要对其 “对生物的进化解释 ”知识有一个正确
31、的认识,如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含义、成因等。 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C同一物种的个体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物种由于位于的自然区域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一定是由同种生物个体所组成, A正确, C错误。不同物种的标志就是生殖隔离, 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正确。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种群的概念和种群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为识记水平。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 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
32、盲基因的携带者为 15人,患者 5人,男性患者 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 8 B 10 C 6 D 11.7 答案: C 试题分析:女性 200 人,每个个体按两个基因,共计 400 个基因,男性 200 人,因为 Y 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所以共计 200 个基因,这样基因总量是 600。色盲基因是 151+52+11=36, 36/600100%=6% 考点:基因频率 点评:本题解答时要注意,色盲基因只位于 X染色体上。 人体中具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翻译过
33、程中相同的氨基酸可能对应信使 RNA上不同的密码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体正常细胞中都含有人体正常发育所需要的全部基因,只是在不同的器官和组织中表达的基因不同,即 “基因选择性表达 ”, A错。细胞核中DNA或基因复制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而非前期, B错。基因的转录在细胞核,翻译在细胞质, C错。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密码子决定, D正确。 考点: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点评:本题为科内小综合,其中的 A选项错选率很高,原因是许多同学的 “细胞全能性 ”、 “细胞分化 ”概念理解不到位,学习时要注意。 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可保证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 温
34、的相对稳定 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C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 D呼吸、排尿、排便等也能散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的生命活动调节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体温调节也不例外,超出其调节能力范围,机体稳态会遭到破坏, A错。在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通过激素调节增加机体产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B对。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 C对。同过呼吸、排尿、排便也会带走机体一部分热量, D对。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维持体温的相 对稳定对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是生命活动调节类试题的常考考点。 综合题 观察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
35、意图 (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 ),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的 所指分别是 和 。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连接甲硫氨酸和丙氨酸之间的 是 。 (3) 中尿嘧啶和腺瞟呤共占 42,则可得出与 合成有关的 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 。 答案: (1)翻译;核糖体;转运 RNA(2)GCU,肽键 (3)29 试题分析:( 1)图示信息显示的生理过程为翻译,场所是核糖体 - ,翻译过程氨基酸的转运工具是 tRNA- 。( 2)密码子位于 mRNA上,所以丙氨酸密码子是 GCU。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 相连。( 3)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mRNA上 U+A占
36、42%,相关的 DNA模板链上 A+T占模板链碱基总量的42, C+G占 58%,整个 DNA分子上 C+G占 DNA分子碱基总量的 58%, C的含量就是 29。 考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点评:本题是对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考查,作答时注意密码子位于 mRNA 上,这一点要与 tRNA上的反密码子相区别。( 3)难度较大,计算时注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依据 “有互补,就有等量 ”进行计算。 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 1)图中 CO2浓度最高为 _。 ( 2) 与 相比, 中含有的成分主要是 _较少。 (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血浆的 pH不会明显下降,原
37、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 _物质。 (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_。 ( 5)在营养不良或 内出现阻塞时,则 中液体的量将如何变化: 。 答案:( 1) (或组织细胞) ( 2)大分子蛋白质 ( 3)缓冲 ( 4) ( 5)增加 试题分析:( 1) CO2是组织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所产生,故浓度最高的是 。( 2) 是组织液, 是血浆,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 3)由于内环境(包括血浆 - )中含有酸碱缓冲对,当机体摄入较酸或较碱的以及机体代谢产生的酸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都不会引起机体 pH发生明显的变化。( 4)皮肤烫伤出现的水泡是组织液
38、。( 5)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不能大量反渗进入血浆,导致组织液滞留出现水肿; -毛细淋巴管堵塞,组织液不能通过毛细 淋巴管形成淋巴,导致组织液滞留出现水肿。 考点:内环境组分与稳态 点评:本题是有关内环境成分、稳态的考查,其中引起组织水肿的情况较多,平时要注意积累。 现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抗锈病();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矮杆( d)、易染锈病( 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示三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 三种方法中都出现了矮杆抗锈病的品种,请回答: 方法一在育种方法上属于 _, 中出现的 ddTT的概率是_ 方法二育种原理是 _
39、在育种上的优点是 _ 方法三中出现矮杆抗绣是通过 _ 实现的 答案:杂交育种 1/16 染色体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基因突变 试题分析:方法一是杂交育种,即通过不断的杂交,从后代中选择出需要的品种。 ddTT为纯合子,在 中出现的的概率是 1/16 。方法二是单倍体育种,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方法三是诱变育种,矮杆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来实现的。 考点:农作物育种 点评:育种的 方法有很多种,但原理只有三种,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育种时要根据要求来选择育种方法。 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40、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促进 的 作用,调节水盐平衡。 (2)下丘脑除了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 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 的分泌。 (4)某人一天要喝 lO 多千克水,不喝不行,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你认为此人多饮多尿的原因最可能是垂体 ( 填能或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答案: (1)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 (2)体温、血糖平衡 (3)抗利尿激素 (4)不能 试题分析:(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
41、渗透压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达到调节水盐平衡的目的。( 2)下丘脑中有多个调节中枢,如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对下丘脑的刺激减弱,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就会减少。(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此人大量饮水主要是因为感到口渴,即细胞渗透压增大引起,由此判断是因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能力减弱的结果,答案:不能。 考点:水盐平衡调节 点评:本题内容较多,但总体仍然是识记水平试题。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
42、图作答: (1) 表示吞噬细胞 和呈递抗原, d是 细胞。 (2)与细胞 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3)图中能特异性 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字母 )。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 (填编号 )。 答案: (1)摄取、处理 效应 T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缺一不可 ) (3)b、 c、 d、 e、 g(有 a、 f的答案:不正确,缺一不可 ) (4) 试题分析:( 1)吞噬细胞能够对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进行摄取、处理并把抗原呈递给 T淋巴细胞。( 2)细胞 f是效应 B细胞,它能够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属于蛋白质,所以与之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
43、体、线粒体。( 3)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T淋巴细胞 -b、效应 T细 胞 -d、 B淋巴细胞 c、记忆细胞 e g。(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需要细胞免疫进行消灭,即 所示免疫过程。 考点:特异性免疫 点评:本题的难度在于整个过程皆为数字和字母,所以对特异性免疫的全面理解是完整解答本题的基础。 右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正常情况下发生 过程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而 过程的主要原因是 。 ( 2)当由于 过程使血糖含量上升时, A_的分泌会增加,通过促进糖元合成等作用,使血糖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由于 过程使血糖含量降低时,B_的分泌增加
44、,主要通过促进 _,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 ( 3)在正常情况下, A、 B两种激素通过相互 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答案:( 1)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2)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分解( 3)拮抗 试题分析:( 1) 过程是降低血糖浓度的过程,血糖浓度降低是在胰岛素作用下通过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储存来实现的,其中主要途径是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2)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会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使血糖 浓度升高。 (3)胰岛素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二者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点评:本题为识记水平试题,难度在于要通过图中血糖浓度的数值变化来确定A、 B应该属于哪一种激素。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