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 (存在着营养关系 )的能量调查: 种 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107kJ m2 )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 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 B C. D 答案: A 右图表示 a、 b、 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 a b c B c b a C c b a D a c b 答案: A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A种群有 50个个体, B种群有 500个个体, C种群有 5
2、 000个个体, D种群有 10 000个个体,则它们在食物链中的关系是 A ABCD B DCBA C CDBA D不能确定 答案: D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 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 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 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 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 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答案: A 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值提高 B 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B到 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
3、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答案: B 下图中的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答案: B 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 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 CBA B种群 B在第 3 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 A的增加和 C的减少 C B和 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 A、 B、 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 D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
4、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 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答案: D 右下图是某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1 5年种群呈 J型增长 B 20 30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 C到 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 D 15 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答案: C 稻 鸭 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
5、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 C 如下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 答案: B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
6、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为上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答案: C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起着重大作用的是 A化能自养生物 B动物和微生物 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 答案: C 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的 C、 H、 O、 N、 P等
7、一系列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C物质在循环过程当中不断递减 D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答案: C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 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右图中种群 、 、 依次属于左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B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 “S”型, 5至 7年间的种群 属于衰退型种群 C调查右图中 、 、 种群密度的方法都用标志重捕法 D大气中的 CO2
8、只有通 过左图中 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答案: B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作用 答案: B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答案: B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近年来在
9、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 19个省市屡被发现。课外研究小组同学对路旁一片闲散地中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m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A对豚草等植物的调查应该采用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在减少 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将会增加 答案: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句诗可以说明 A生态系统具有
10、抵抗力稳定性 B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C食物网的结构可以改变 D生态系统受气候更替的影响 答案: B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B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适时灌溉与定时喂养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答案: C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 1kg,至少消耗 A约 A 100 kg B 44.5kg C 25 kg D 15 kg 答案: C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 肯定大于 B 中包含了次级消
11、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100% 答案: D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答案: D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12、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答案: D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比较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答案: A 图 (一 )中所表示的生物间关系, A、 B代表两种生物, 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 图 (二 )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 -
13、甲 B. -甲 C. -丙 D. -乙 答案: A 下图表示甲型 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 1和 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 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抗原 C合成 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 3产生大量物质 b 答案: D 图 1表示突触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 2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1 图 2 A图 1中刺激 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 c、 b、 a点 B图 1中 内有 2个完整的突触 C图 2中 CO2浓度最高处在 ,该结构的作用
14、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D图 2轴突中的传导形式有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 答案: C 图示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 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 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使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答案: B 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答案: D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
15、,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答案: C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 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 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有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c段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给丙注射胰岛素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C 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肌糖原大量分解成葡萄糖的结果 D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砖红色、砖红色 答案: A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
16、电极 a、 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 (ab=bd),同时在 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 A不会发生偏转子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 D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 a中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中内容物释放至 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中内容物使 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 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答案: B 右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17、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 为养料和氧气 D 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C 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HCO3 、 HPO42 答案: D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答案: A 如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 分泌过多 B缺碘时
18、激素 和 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 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 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答案: C 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些行为可能会传染艾滋病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B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C使用艾滋病患者用过的冲水马桶 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答案: D 如图 A、 B、 C分别代表的是在 -200 m 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 A、森林 B、海洋 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在 -200 m 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
19、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 B、 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 B处植物出现明显 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 C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不包括 A竞争 B共生 C种内斗争 D种内互助 答案: B 若某种群有成鼠 a 只,每只雌鼠一生产仔 16 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 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能力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 n代产生的子代个体数为 A a8n-1 B a8n+1 C a8n D a8n-2 答案: C 下列关
20、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 B无论样方数据大小,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 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 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 答案: D 下列关于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的探究过程的注
21、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 3 4个芽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答案: D 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 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含生长素比 多, 含生长素比 多, 含生长素比 多 B若将 和 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二者生长趋势相同 C由此实验可知,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有关 D若将 和 均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 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 答案: D 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是 A生长素使无
22、子番茄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 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 D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答案: C 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答案: B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
23、量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答案: C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 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 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的是 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B,刺激 A,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A,肌肉收缩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 a、 b、 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 d、 e、 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g、 h、 i
24、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j、 k、 I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 _、 。狼同化的能量 c= _ 。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1l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 _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 (3)若图中的 a、 b、 c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碳的循环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_,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_。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生态系统的 _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 的影响是 _ _。 (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物质作为能量的
25、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网 )流动。能量作为 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答案: (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f+i+I (2)c/a106。 (3)a 光合作用 (4)次生演替 抵抗力 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5)载体 动力 2007年,陕西镇坪 “华南虎 ”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 信息。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原因是 。( 2分) (3) 目前,对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是 _。
26、(4) 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它们是一个物种的两个亚种。从进化角度看,这种差异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其种群 _不同。 (5) 在自然界,由于 ,狮和虎是不可能相遇的。现在科学家利用狮虎进行杂交,形成狮虎兽或虎狮兽。据此,有人认为狮和虎应该属于同一物种。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 。 答案: ( 1)化学 ( 2)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1分);一般来说华南虎处于食物链的最项级(营养级最高),相同面积的领地其获得的能量最少( 1分) ( 3)就地保护(成立自然保护区) ( 4)基因频率 ( 5)地理隔离 不赞 同,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应该属于不同物种 假设 a
27、、 b、 c、 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 a、 c、 d的营养关系为 acd , a与 b的关系如图, 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 a和 b的种间关系是 _。 (2)若 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_。 (3)若持续干旱使 a大量死亡, c和 d种群密度将会 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低、高 )。 (5)为了调查该系统 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 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
28、间后重新捕获了 40个个体,其中有 5个带有标记, c种群的数量约为_个。 答案: (1)竞争 (2)c a (3)降低 (或快速降低 ) (4)恢复力稳定性 (或自我调节能力 ) 低 (5)400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 (如激素、二氧化碳 )通过体液的传送, 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图 (一 )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 、 、 、 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 (二 )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1)从图 (一 )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 _,其所分泌的激素 的传送方式属于
29、图 (二 )中的 _。 ( 2)激素 名称是 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 、 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这是一种 _调节机制。 ( 3)远 距分泌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 (或组织 )而发挥作用。激素 、 、 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 _。激素 的靶细胞分别是 _和 _。 ( 4)下图 A、 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方式, C、 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图 (一 )中激素 的通讯方式和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分别是 _(填 A或 B)和 _(填 C或 D)。答案: ( 1)下丘脑 神经分泌 ( 2)甲状腺激素 下降 反馈 (3) 甲状腺细胞 全身组织细胞 (
30、4) A C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 及胚芽尖端 4mm切去,再将剩余的 l0mm的胚根及胚芽每 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2天,均保持在 25 。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 (mol L-1) 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 胚根 蒸馏水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0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10.0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回答下列问题:
31、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 _的影响。 (2)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的原因是:_。设置蒸馏水一组目的是 ( 1分) (3)为什么要以 10条一组而不是 l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每一组较多数量一组可获得较精确的平均结果,减小 ( 1分) (4) 胚芽、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 。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_ 答案: ( 1)不同器官(部位)生长 ( 2)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去掉后能保证所配生长素浓度不受影响 作为对照( 1分) ( 3)实验误差( 1分) ( 4) 10-8mol L-1 10-10mol L-1 ( 5) 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植物生长程度越大;超过适宜浓度,促进作用减弱; 生长素浓度超过一定范围,生长被抑制;胚根比胚芽对生长素更敏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