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山东济宁梁山二中高二 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网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讨论一些问题,各抒己见。这说明 ( ) A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答案: C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 “记忆力 ”。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 “电化学信号 ”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号,这种反应方式和人
2、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 “记住 ”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 B C D 答案: B 唐代画家戴嵩曾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 “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 ”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这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 B
3、 单选题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这说明 ( ) A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和暂时的 D静止是不存在的 答案: B 宋朝张先木兰花云: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答案: D 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曲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所包含的哲理
4、是( ) 事物 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B C D 答案: D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 ) A敢于否定过去的一切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着眼整体,顾全大局 D要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答案: D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
5、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答案: C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量的积累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符的陈规旧说 敢于破除就观念,确立新观念 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B C D 答案: C 下列说法或做法,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 A污染整治,节能减排 B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C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将小麦磨成面粉 答案: C 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D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答案: C 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6、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 认识创新 制度创新 实践创新 思维创新 A B C D 答案: C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 ( ) A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强加给事物 D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答案: B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垦荒、草原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这( ) A违背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7、 C是市场机制运行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D是人们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无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答案: D 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 B C D 答案: C 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
8、又相互统一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 B C D 答案: C 我国每年生成的 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 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联系 善于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 B C D 答
9、案: A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玻 镆允比肷搅郑 哪静豢墒靡病!闭馑得鳎 )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发展 D按规律办事才能造福人类 答案: D 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强调 “意在笔先 ”, “趣在法外 ”。这说明 (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答案: D 下列关于意识的表述,
10、正确的是( ) A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 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先于物质而产生的 D意识根源于人脑 答案: B 事物之所以成为 “这个 ”事物而不是他事物,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 “特点 ”主要是指( ) A事物的外部特征 B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C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 D解决矛盾的不同方法 答案: C 山东省积极推进教育强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因为教育是( ) 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 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 B C D 答案: B 近年来,
11、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学校都把相当大比例的课程放到网络上,网民轻点鼠标,就可以学习国外名校的开放课。一场开放的、彰显着互联网共享精神的教育革命来到了我们身边。这说明 ( ) A科技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B中华文化主动走向世界 C建设 “学习型社会 ”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D教育体制在不断变革 答案: A 2011年 2月 15日,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举行。回答 8 10题。 【小题 1】我国近代力学之父 钱伟长榜上有名,钱老的颁奖词以 “爱国 ”为关键语。当今时代需要弘扬这种精神,因为它是(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12、 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 B C D 【小题 2】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上海为 “三钱 ”画了一个完美而绝唱的句号。以“三钱国魂 ”“三钱力量 ”“三钱榜样 ”为内涵的 “三钱精神 ”( )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是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 族精神的体现 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体现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A B C D 【小题 3】每天提前 2小时上班, 15年风雨无阻;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 16年从未间断; 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 20年乐此不疲 连日来, “雷锋传人 ”郭明
13、义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郭明义的事迹说明( ) A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B道德楷模的感染力量是巨大的 C道德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 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所在,故入选。 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故排除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
14、神特征,是弘扬的原因之一,故 入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三文化生 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小题 2】 “三钱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其精神内涵包涵了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故 入选。 错误, “团结统一 ”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团结统一精神。而 “三钱精神 ”内涵并不包括团结统一精神。 错误,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所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本题有一定难度,其难点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学生对 “三钱精神 ”的内涵有一定的
15、背 景了解。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三文化生活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小题 3】 A错误,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并不存在谁更重要。 B题目中“郭明义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说明郭明义作为道德楷模对整个社会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故选 B。 C不符合题目所给信息。郭明义是 “雷锋传人 ”,是指道德在不同时代的一脉相承,具有共性,而不强调差异,也就不是 “在不同时代被赋予新内涵 ”。 D 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故排除 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三文化生活 -道德典范的影响。 “中国特色 ”、 “下海 ”、 “农民工 ”、 “炒股 ”、 “上网 ”
16、等流行语折射出了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中国的巨变。这说明( )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答案: B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色非常优美,当地旅游部门根据山形山势,形象地编译了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了大自然更多的灵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这说明( )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 C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 ”这一论断是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
17、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D天时人事目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答案: A 综合题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 2011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
18、论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 12分) 答案: 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4分)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改革中,要着重把握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文化产业这个主流。( 4分) 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 4分) 2011年 4月 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 50周年纪念日。我国家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
19、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 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10 分 答案: 认识来源于实践。材料中说明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和对引发气候问题原因的结论多数源自科学实验的这种实践活动形式人们不断深化认识的动力和目的也在于 实践,正是在人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
20、新需要的推动下,人类才不断追求对气 候变化原因 的正确认识,而形成这种认识旨在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5分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形成真理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科学家的报告是经过多次勘测、实验,不断反复分析证实后作出的,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完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形成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真理性认识,而这种认识还要在科学家们不断的实践中深化、完善、发展。 5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5分)
21、为什么?( 10分) 答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