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 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答案: C 果胶酶能分解果胶,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提高水果的出汁率。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
2、在反应同样时间后,再将反应液过滤同样时间,用量筒测出滤出苹果汁的体积。下列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答案: B 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 ,错误的是 A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 B胡萝卜素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 C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苯、丙酮等作溶剂 D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 答案: C 下列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提供了适宜条件的情况下,最易表达的是 A枝条上的一个芽 B柱头上的花粉 C胚珠中的珠被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答案: B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
3、依次是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答案: B 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 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右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 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在 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 C在 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D在 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 答案: C 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
4、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 CO2和乳酸 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酒精和 CO2 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 CO2和 H2O 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乳酸 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酒精 A B C D 答案: D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激素促进胚状体的形成( ) A先使用生长素, 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B先使用细胞分裂素
5、,后使用生长素 C同时使用 D只使用细胞分裂素 答案: C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 A、B、 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 a、 b、 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 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 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 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答案: B 右图曲线表示一种酶在某种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剩余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造成 a、 b、 c曲线不
6、同的原因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 B pH不同 C酶浓度不同 D反应物浓度不同 答案: D 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并且胶管口向下放置 C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D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答案: D 如下图是红色面包霉 (一种真菌 )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基因 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 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 B不存在,则瓜氨
7、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 C不能控制酶 C的合成 答案: A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 B C D 答案: C 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要马上塞上棉塞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 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答案
8、: D 某一种细菌株要从环境中提取现成的亮氨酸( 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年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 ) 注: 亮氨酸 链霉素 “ ” 加入 “” 不加入 B 如: :不加亮氨酸 :加入链霉素 选项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 - - 答案: B 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
9、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 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 答案: D 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 D用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答案: C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 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D透析时要用 20 m mol/L的磷酸缓冲液
10、,透析 12 h 答案: D 有关缓冲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 pH的影响,维持 pH基本不变 B缓冲溶液通常由 1 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 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 D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 pH下进行 答案: A 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 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 20 左右,变化不能太大 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 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答案:
11、B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 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 答案: A 凝胶色谱法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下部一样大小的圆片 B将橡皮塞下部切出凹穴 C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 D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 答案: D 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形体微小、结构简
12、单、对人类有害的 B微生物包含了除动物界、植物界以外的一切生物 C所有微生物均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D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 B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 ,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 ) A 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 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将 经脱分化培养成 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答案: D 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B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 C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
13、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D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 答案: C 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 C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 “番茄 -马铃薯 ”杂种植株 答案: C 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度 B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D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答案: D 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 ) A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酶的
14、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 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答案: D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 、 、 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 种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 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 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O 0.5g 蔗糖 10g ( NH4)2SO4 0.4g H2O 100ml MgSO4 9.25g CaCl2 0.5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丙都
15、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答案: C 综合题 ( 11分 ,每空 1分)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 _,图中 4的结构名称是 _,该过程的模板是 _。 (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 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 ( 3)根据图并参考下表分析: 1 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 _,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 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16、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 4)在物质 3合成过程中,与其 DNA模板链上碱基 A相配对的碱基是_。 ( 5)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 ( 6)已知该动物的 DNA 分子中共含有 2a 个碱基,则最多可构成 种排列顺序;若该 DNA分子中含胞嘧啶 m个,则其连续复制 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 答案:( 1)翻译 核糖体 3 信使 RNA ( 2) ACCCGATTTGGC ( 3)转运 RNA 丙氨酸 脱水缩合 ( 4) U(尿嘧啶) ( 5)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 6) 4a 7(
17、 a-m) (15分 )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 ( 1)谷氨酸的 R 基为 CH 2CH 2-COOH,其结构式为 _。( 2 分) (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运 RNA为 GAG,可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 _。 ( 3)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下列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有_。( 2分) A噬菌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C禽流感病毒 D肺炎双球菌 E酵母菌 G 硝化细菌
18、H 乳酸菌 ( 4)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所示。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_型。某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其原因很可能是 _。( 2分) ( 5)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 菌生长所需的_,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_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 ( 6)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 _。( 2分) ( 7)如图所示连续培养的方法,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
19、旧的培养基,此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原因 _。( 3分) 答案: ( 2分) ( 2) GAG ( 3) ABCE( 2分) ( 4)异养、需氧 通气量不足( 2分) ( 5)氮源 pH ( 6)基因突变(或突变)( 2分) ( 7) 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排出部分代谢产物 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 3分) ( 14分)某生物小组把调查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该小组的部分调查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 ( 1)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下田拔草,捕捉稻苞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 ( 2)八月中旬,稻田不灌溉,还排
20、放稻田积水,进行搁田(亦称 “烤田 ”),发现从稻田中流入沟渠的水不久呈绿色,这可能是 的缘故 ( 3)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并提出两项对秸秆的合理利用措施。你的评价是: 。 你的合理利用措施是: 。 ( 4)小组还调查了该田中的其他生物,除了水稻、稗和以它们为食的稻苞虫外,还有稻苞虫的天敌蜘蛛和杀螟杆菌等,请以食物网的形式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相关生物的营养关系。 ( 5)利用蜘蛛和杀螟杆菌对稻苞虫进行的防治称为 ,这种防治在生态学上的意义在于 。 答案:( 1)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稻(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 2)水中 N、 P等含量高,引起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 3)这种做法不妥,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可将秸秆制作成饲料或进沼气池进行发酵。 ( 4) ( 5)生物防治 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