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的 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答案: B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 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 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 “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的是 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B,刺激 A,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A,肌肉收缩 B C D 答案:
2、A 右图 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 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 传递迅速 B方式 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 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 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 B 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 D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 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 K+ 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3、C 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 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答案: A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 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答案: D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答案: A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 30万只鸟类,其
4、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 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 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 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答案: D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 -2 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 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 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
5、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 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答案: A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答案: D 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6、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答案: B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正确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 D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 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 A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 H5N1侵入
7、机体后, 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记忆 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C病毒侵入细胞后, 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答案: A 某小组进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 (见下表 ),均获得了 “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I 培养液体积 (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 (103个 ) 10 5 5 10 A 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 “J”型增长 B 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 K 值 C试管 内
8、种群的 K 值与试管 不同 D试管 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 开始下降 答案: B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 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 A 在 a、 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示的结构包括 3个神经元,含有 2个突触 B如果 B受刺激, C会兴奋;如果 A、 B同时受刺激, C不会兴奋。则 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9、C 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 负 D若 ab=bd,如刺激 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 2次 答案: D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答案: A 下列各项生产实践,与植物激素的应用无关的是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生物除草剂的应用 C无子果实的获得 D嫁接保持原品 种的特性 答案: D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A W区 B S区 C H区 D V区 答案:
10、 B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答案: C 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A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个体数量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 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答案: D 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脑干与动物体控制平衡有关 C下丘脑与动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答
11、案: B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 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答案: C 右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人在第 28天时抗体浓度高,说明这时比第 7天时病情严重 B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于遗传物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 D浆细胞都是由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的 答案: B 在方形
12、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 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答案: B 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大小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 Na+ 和 Cl- D在 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答案: A 如图是人体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 、 、 组成的 B体液 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 CO2等物质
13、C效应 T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 进入 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 中, 中的 NaHCO3能与之发生作用使 pH基本稳定 答案: D 下列现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皮肤的阻挡作 用 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 B细胞 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并传递其特有的抗原 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迅速增殖分化 A B C D 答案: A 填空题 下图表示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 1)图中 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淋巴因子或者
14、是 ,若 是淋巴因子,则它是由T细胞释放的,该物质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 。 ( 2)若图中的 代表的是神经递质,它可与突触后膜表面的 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这也反映出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 3)若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 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和 。 ( 4)图示表明,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 ( 1)抗体 促进 B细胞的增值与分化( 2)受体 兴奋或抑制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4)神经 -体液 -免疫 综合题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
15、的影响,请回答 下列问题: (1)由图 1 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_ 、 。 (2)由图 1的结果 (填 “能 ”或 “不能 ”)判断 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 3 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 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 设计 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 2为其 X、 Y和 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X浓度、 Y浓度和 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_。 答案: ( 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 2)不能 ( 3) 抑制
16、XY,XZ,Y与 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 1)当 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 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 2)将一只 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 背部, 10天后因 反应而脱落,这是 细胞所起的作用。 (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 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 A。若第 8天,同时注射抗原 Y和 X,图中表 示对抗原 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示对抗 。 答案: ( 1) B淋巴 浆(效应 B)( 2)排异(排斥) T淋巴 ( 3) 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
17、产生的抗体多)记忆 B D 图甲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图乙是将甲图的某一位置局部放大并连接一电流计的示意图,分析两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有 _个突触,如果在图甲的 d点给一适当剌激,其它位点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 _。 (2)若在图乙的 a点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图中电流计将偏转 _次;若在ab两点正中位置给一适当刺激,则电流计将偏转 _次。 答案: ( 1) 4 b、 c、 e ( 2) 2 0 答案: ( 1)有机物(或含 C的有机物)( 2)光合 (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 4)竞争和捕食 875 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
18、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 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 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 (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 (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答案: ( 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 ( 2)化学信息 ( 3)基因交 ( 4)环境容 纳量 某草原生态系
19、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 1)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如果图中草能提供 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 _KJ和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 _。 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 K 值为 1000只,且 1只兔和 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 400只,则兔种群的 K 值变为 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 _(填
20、“偏高 ”或“偏低 ”)。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 _,引起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 _和 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 ,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答案: ( 1)分解者 ( 2) 10 400 增加 ( 3)捕食 900 偏高 ( 4)升高 下丘脑 肾小管 集合管 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后, 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 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 1)若要验证假设,本实验的自变量应是 _。 (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原因是_。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画在答卷纸上)。 (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