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对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B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C区域发展的内部差异逐渐扩大,区域的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答案: C 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图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小题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大气污染 区域规划 造
2、纸厂、印刷厂分布 水文地质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下列有关 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 RS可以确定 110巡逻车的位置 B运用 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C运用 GI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运用 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答案: B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 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判断方框 l、 、 、 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 A B C D 【小题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3、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它东临黄海,西接安徽,南连上海,请 根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 【小题 2】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D资源开发 国有大中型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图甲和图乙表示
4、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 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 19541976 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19542000 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 19761986 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 19862000 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小题 2】与 1976年相比, 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
5、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回 答问题。 【小题 1】有关该地水资源最缺乏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少,只有 80毫米左右 B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 C一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蒸发旺盛 D正值植物生长后期,需水量大 【小题 2】有关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根据降水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建设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 大规模扩大水田面积,增产粮食 推广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水资源供给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从 20世纪 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 了产品滞销的 “煤炭危机 ”和 “钢铁危机 ”。 20世纪 60年代,鲁
6、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 总体规划。据此并结合右图,判断问题。 【小题 1】图中曲线 、 、 依次表示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小题 2】鲁尔区形成于 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便捷的水陆交通 【小题 3】 “煤炭危机 ”和 “钢铁危机 ”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A能源消费从 “煤炭时代 ”进入了 “石油时代 ”,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
7、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 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该表反映了 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完成问题。 年份 1949 1955 1960 1970 1978 1985 1990 1995 东经 121.97 121.93 121.94 121.88 121.86 121.75 121.80 121.71 北纬 43.57 43.51 43.54 43.59 43.63 43.80 43.68 43.84 【小题 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
8、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小题 2】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沙地。导致科尔沁沙地环境恶 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小题 3】为了扭转科尔沁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方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在当地开展任何经济活动,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
9、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 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判断问题。 【小题 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 C靠近原料产地 D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输费用 【小题 2】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电力资源丰富,参与西电东送的省 (区 )是 A青海 B山西 C广西 D四川 答案: B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 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
10、中所示 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 “黄色中 国 ”、 “绿色中国 ”、 “银色中国 ”和 “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小题 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黄色中国 ”-一年四季常绿 B “金色中国 ”- 高寒 C “绿色中国 ”-一年两到三熟 D “银色中国 ”- 伏旱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下列有关 1985 2000年期间
11、,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小题 2】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 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图为美国东 北部区域图。完成问题。 【小题 1】 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
12、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汽车工业 -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 -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 -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 -市场需求量大 【小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图为 “某地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状况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 、 、 B在 A阶段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 大 C从 B阶段开始,该地逐步由劳动力
13、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升 级 D在 C阶段主要作为外来产业的承接地,为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答案: C “虚拟水 ”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 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 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读世界某区域图(图 中虚线表示输水线)。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C世界粮食安全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
14、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小题 2】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C输水过程中易受污染,水质较差 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综合题 湿地有 “地球之肾 ”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 “长江中游湿地 50年的变迁 ”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 1)图示区域的平原名称是 和 。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 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 3分) ( 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
15、的人为原因。( 4分) ( 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三点)( 3分) 答案:( 1)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 2 分);位于我国的亚热带,纬度低,气温高,热量 条件更 好,一年二到三熟,复种指数高( 1分)。 ( 2)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大幅下降( 2分)。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 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1分),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砍伐, 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河湖的淤积( 1分)。 ( 3)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使水分的蒸发量减 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源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每 点 1分,答出任意 3点即可)( 3分)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左)。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右)。 ( 1)右图所示地层,深度 1.6米处是湖沼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 5000 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 2分) (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 生态环境问题是 。( 4分) (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