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248.27KB ,
资源ID:345628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56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33 T 2075-2017 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33 T 2075-2017 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075 2017 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helter forest on muddy coast 2017 - 12 - 18 发布 2018 - 01 - 18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075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给出的 规则 编制。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 本标准 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

2、研究所,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吴统贵 、 虞木奎 、 孙海菁 、 陈益泰 、 王宗星 、 周和锋 、 张雷 、 张鹏 、 成向荣 、李正翔 。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2075 2017 1 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质海岸防护林的 造林设计、造林地整地、 造林 、 抚育经营 、 防护林更新 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泥质海岸防护林带、林网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3、所有的修改 版 )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 抚育 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泥质海岸 由江河输送的粉沙和土粒淤积 形 成 的海岸 。 LY/T 1763-2008,定义 3.3 3.2 基干林带 位于最高潮位线以上, 沿海岸线由人工栽植或天然形成的乔、灌 木树种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 。 LY/T 1763-2008,定义 3.7 3.3 防护林网 位于基干林带后,通过人工营造或者自然恢复等方式形成各类防护林带交织而成的林网 。 4 造林设计 4.1

4、 基干林带 DB33/T 2075 2017 2 基干林带应沿海岸线布设 , 要求全线 闭合,海岸线 立地 不具备(或暂不具备)造林条件的,可退至海岸线以内的宜林地布设基干林带; 基干林带 应 沿海岸线与主风向垂直 ; 林带 平均 宽度 30 m以上 , 长度依据地形而定。 4.2 防护林网 主林带与基干林带平行,宽度 5 m以上 ,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宽度 2 m以上 , 主要树种 林 带间距见附 录 A。 5 造林地整 地 5.1 土壤改良 针对新围垦或重盐碱地( 含盐量大于 0.6%, pH 9.5), 至少 于造林前一年在造林地上种植田菁、大麦、紫花 苜蓿 等草本植物 改良土壤 。 5

5、.2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 10月至当年 2月实施。 5.3 整地方式 5.3.1 开挖排水沟 每 50 m开挖一条大排水沟, 沟向与林带方向垂直, 深 1.5 m,上宽 1.5 m,下宽 0.5 m 1 m。 5.3.2 开沟起垄 采取开沟起垄的整地脱盐技术, 开沟方向与林带方向 平行 , 深 0.5 m,上宽 0.6 m,下宽 0.3 m 0.4 m,间距 3 m 4 m; 结合开沟起垄将 植物 翻入土中。 5.3.3 挖穴 挖大穴,穴深、直径均为 0.6 m 1 m。 6 造林 6.1 树种选择 选择耐盐碱、耐水淹、抗风且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 参 见附录

6、 B。 6.2 苗木 质量 造林苗木使用 GB 6000-1999规定的、级苗木 ,容器苗为宜 。 6.3 造林时间 春、秋 、 冬季 皆可 。 雨季栽种 为宜 。 6.4 造林密度 乔木 株行距 ( 2.0 4.0) m ( 2.0 3.0) m, 灌木株行距控制在( 1.0 1.5) m( 0.5 m 1.0 m)。 DB33/T 2075 2017 3 6.5 定植方法 在造林穴内压沙(穴底层埋 5 cm 河沙), 采用 客土栽植 ,做到随起随栽 。 苗木处理、基肥 处理 等 按照 GB/T 15776 执行 。 6.6 造林配置 模式 根据树种适生区域,选择主载树种与辅栽树种进行多树种

7、混交造林,提倡 乔木与灌木、 常绿与落叶、固氮与非固氮、 彩色 与绿色混交 ; 混交方式 采用 行状 、 带状 或 块状 ,形成低 高 低或低 高 的结构模式。 主要配置模式 参 见附录 B。 7 抚育 经营 7.1 幼林管理 7.1.1 林地生物覆盖 造林后前两年需在 林下种植 大 麦、 大豆、 白三叶、紫花苜蓿、田菁 等植物 。 7.1.2 植株 固定 造林后 前两 年需要植株固定, 防止倒伏,具体方法见 GB/T 15776。 7.1.3 补植 针对死亡缺损的苗木,应及时用同 类、同 规格苗木进行补植。 7.1.4 病 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监

8、测和预测预报工作,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技术标准进行防治。 7.2 成林抚育 应根据立地条件、生长状况、防护要求, 按 GB/T 15781的规定 执行 。 8 防护林更新 8.1 更新对象 主 栽 树种平均年龄达到附录 A规定的 , 或濒死木超过 30%的林带 应 进行更新。 8.2 更新方式 8.2.1 林冠下更新 伐 除 枯死木、病腐木、生长不良树木和部分上层木等,调整林分郁闭度(保持 0.5 左右)后, 采用林下造林。 8.2.2 隔行更新 通过隔行或隔 带 伐除林木, 采用 林下造林 ; 新造林 郁闭 后,伐除原有林木再造林。 8.2.3 带状 ( 块状) 更新 将原有林带按一定空间

9、和时间顺序进行带状 (块状) 伐除,在采伐迹地上造林。 DB33/T 2075 2017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泥质海岸 防护林主要树种更新年龄与林带间距表 泥质海岸 防护林主要树种更新年龄与林带间距见表 A.1。 表 A.1 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更新年龄 与林带间距 表 树种( 类 ) 更新年龄(年) 林带间距( m) 木麻黄 25 30 400 600 松 杉类 30 50 300 600 杨 、柳类 20 25 250 400 桉树类 15 25 400 600 栎树类 50 70 400 500 DB33/T 2075 2017 5 A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泥质海

10、岸 防护林 主要 造林 树种 及配置模式 泥质海岸防护林主要 树种及 配置模式见表 B.1。 表 B.1 淤泥质海岸防护林主要 造林 树种及 配置模式 主栽树种及适应区域合并 辅载树种 灌木树种 木麻黄(杭州湾以南) 棕榈、弗栎、白蜡、柳树类、枇杷、苦楝、桑树等 海滨木槿、夹竹桃、紫薇等 杉类(全省) 乌桕、栾树、榉树、刺槐、弗栎、构树、红叶李等 小叶女贞、海桐、夹竹桃、紫薇、 珊瑚树、柽柳等 杨 柳类 (全省) 银杏、侧柏、乌桕、合欢、蜡杨梅、红叶李等 小叶女贞、海桐、夹竹桃、紫薇、 珊瑚树等 桉树类(瓯江以南) 棕榈、弗栎、柳树类等 海 滨木槿、夹竹桃、木槿等 栎树类(全省) 国槐、合欢、枇杷等 海滨木槿、珊瑚树、柽柳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