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B 52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395.1 2015 替代 DB33/T 395.1 -2003 无公害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第 1 部分: 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Swimming crab Part 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arva 2015- 08 - 06 发布 2015- 09- 06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395.1 2015 I 前 言 本 部分 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 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2、任。 本 部分 代替 DB33/T 395.1-2003 无公害三疣梭子蟹 第 1部分 : 苗种生产技术规范,本部分与DB33/T 395.1-2003相比 , 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 技术 变化如下: 新增了室内工厂化育苗的饵料培育与水处理设施、土池育苗、 养成塘原池培苗、 苗种质量等相关要求; 修改了苗种运输要求; 删除了 附录 A和附录 B; 完善了抱卵蟹入池密度控制、布幼抱卵蟹挑选参数、消毒处理、病害防治等要求。 本 部分 由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 本 部分 由 浙 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部分 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普陀区水产技术推广
3、站。 本 部分 主要起草人:丁雪燕、何中央、孙忠、徐国辉、何丰、周凡、黄 福勇 。 DB33/T 395.1 2015 1 三疣梭子蟹 第 1 部分: 苗种生产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了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工厂化 和池 塘 育 苗的 场地 与设施 、 亲 蟹培育、苗种培育、苗种出池及运输、苗种质量等技术要求。 本 部分 适用于三疣梭子蟹室内工厂化和室外池 塘 苗种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 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4、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测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2014-2003 三疣梭子蟹 苗种 SC/T 9103 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部分 。 3.1 溞状幼体 zoea 蟹类受精卵孵化出的前期水蚤状幼虫 。 一 般分 4期 或 5期,常用 Z1 Z5表示。 3.2 大眼幼体 megalopa 为 蟹类 后期水蚤 状 幼虫 。 是从浮游向底栖的过渡期
5、,有极强的趋光性,常用 M表示。 3.3 仔蟹 juvenile crab 大眼幼体蜕皮后变态形成的蟹形小蟹。初始变态形成的 小蟹 称 I期仔蟹 ; 经第 二 次蜕皮 后 称 期仔蟹,以此类推。 常用 C1、 C2等表示。 4 场地 与设施 DB33/T 395.1 2015 2 4.1 场地 交通便利 , 电力充足 。潮流畅通, 海水水源无污染 ,水质符合 NY 5052的规定,盐度以 22 30为宜 ,底质以泥 砂 质为宜。 环境符合 GB/T 18407.4的规定。 4.2 设施 4.2.1 工厂化育苗 4.2.1.1 育苗与 亲 蟹培育池 以面积 20 m2 30 m2、池深 1.2
6、m 1.5 m室内水泥池为宜。供水、电、气 和 加 温 与 控光设施完备。用于 未抱卵 亲 蟹培育的 池子 ,池底的 70%应 铺 设 厚 10 cm 15 cm经消毒处理的 中 细 砂 ,排水口 端 不铺 砂 。 4.2.1.2 生物 饵料培育 微藻培 养面积 约 占育苗 面积 10%。 分一级保种、二级培养与三级培养 设施 。 动物 性 饵料培养 面积 约占育苗面积 20%。 分 卤 虫 孵化 、 轮虫培 养 设施 等 。 4.2.1.3 水处理设施 分 蓄水 沉淀 池、砂滤池、贮水池等。 日 处理 海水 能力 为 育苗总水体的 80%以上。 贮水池的贮水能力应为育苗和亲蟹培育 日 用水量
7、的 30%以上 。 4.2.2 池塘 育苗 4.2.2.1 池塘 以 面积 667 m2 3330 m2、水深 1.5 m 2.5 m为 宜 , 结构 以水泥护坡或地膜全部覆盖为佳 。 配备底增氧或水车式增氧设施, 每 667 m2配置功率为 0.3 kW 0.6 kW。 进水口 设双层 120目筛绢网袋 ; 排水口 设60目聚乙烯或尼龙网袋,内 衬 直径 50 cm防逃设施 。 4.2.2.2 蓄水池 面积占育苗 池塘 总面积的 10% 20%,水深 2 m,数量 在 2口以上。 4.2.2.3 卤虫 孵化 设施 砖砌水泥池 或玻璃钢孵化桶 ,每只 1 m3 4 m3,圆 形 、漏斗型底 ,
8、配备 加 温 与 充气设施。 每 667 m2育苗塘配备孵化 设施 1.5 m3 2 m3。 5 亲 蟹培育 5.1 来源 3月中下旬 以后 , 从 自然海区或 三疣梭子蟹 原 、良 种场 收捕已 交配的雌蟹或抱卵蟹。 5.2 质量 体 重 350 g, 体质健壮、 爬行 活泼、 体表洁净、体色正常、肢体完整、无病无伤 。 5.3 运输 DB33/T 395.1 2015 3 用皮筋绑住 双螯 ,活 水充气 运输 。 运输 时使 用 的海 水应符合 NY 5052的规定。 5.4 培育 5.4.1 室内培育 5.4.1.1 入池处理与密度 亲蟹 运达目的地后,经 400 mg/L福 尔马林溶液
9、药浴 5 min, 再 用清洁海水清洗, 解除皮筋后放 入 亲蟹 培育池 。 5.4.1.2 强化培育 亲蟹 培育池 遮光, 每 2 m2 3 m2布 1个散气石 ,中等气量 ,保持水深 80 cm。每天傍晚按体重的 5%8%投喂沙蚕、贝类 或 新鲜鱼虾等优质饵料 ,每天早晨 清除残饵,换水 20% 50%。同时 保持水质清新 和环境 安静。 5.4.1.3 升温促熟 未抱卵 亲蟹 入池后在自然水温下稳定 1d 2d,开始升温促熟、促产 , 日升温 0.5 1 , 至 18 19 维持稳定 ,抱卵后升至 20 维持稳定 ;抱卵蟹宜在 3 d 5 d内达到 20 后 维持稳定 。 5.4.1.4
10、 检查与记录 每天 检查 亲蟹 卵色 和产卵 的变化,当卵块转为灰黑色后,检查 受精卵 胚体心跳频率。同时 , 观察 亲蟹 摄食、活动和水质变化等情况,做好培育记录。 5.4.2 池塘 培育 5.4.2.1 密度 直接选用抱卵蟹, 亲蟹运抵后消毒方法 按本 部分 5.4.1.1执 行。 按每 667 m2育苗 池塘 8只 10只 放养 ,按每笼 1只吊养于 亲蟹 培育池塘 的排架或浮筏上 。 5.4.2.2 强化培育 每天傍晚按体重的 5% 8%投喂贝类 或 鱼虾等鲜活饵料,每天早晨清除残饵。视水质情况每 3 d 5 d换水 1次,换水量为 1/4 1/3。 5.4.2.3 检查与记录 按 本
11、 部分 5.4.1.4执行。 6 苗种培育 6.1 工厂化育苗 6.1.1 亲蟹 消毒 挑选 卵 块 为灰黑色、 卵内 胚体心跳 频率 150 次 /分钟 的 亲蟹 , 于傍晚前 集中消毒 。消毒药物种类、浓度和 处理 时间见表 1。 DB33/T 395.1 2015 4 表 1 亲蟹 消毒药物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表 药物名称 浓度 (mg/L) 方法 处理时间 ( min) 福尔马林 20 100 浸泡 10 新洁尔灭 20 浸泡 40 制霉菌素 40 浸泡 30 6.1.2 孵化 将 消毒后的 亲蟹 ,经 清 洁海水 冲洗后, 装入网笼或塑料箱内, 移至小型水槽内 或育苗池内孵化,数量控
12、制在每 10 m3 15 m3水体 1 只 2 只;孵化池内的中上层幼体密度控制在 每立方 水体 1.2万尾 1.5万 尾;未经选优育苗池原池孵化的幼体,密度控制在 每立方 水体 1.5 万尾 2.0 万尾。水温控制在20 24 。 6.1.3 幼体培育 6.1.3.1 饲料投喂 6.1.3.1.1 饲料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规定。 6.1.3.1.2 Z1期投喂 金藻、角毛藻、小球藻、云微藻等单胞藻和轮虫,投喂藻类密度控制在每亳升 20104个 30104个,轮虫日投喂量控制在 蟹 幼体数量的 50 倍 100 倍 。 6.1.3.1.3 Z2期 Z4期投喂轮虫和
13、卤虫无节幼体, 辅以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等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日投喂量控制在 蟹 幼体数量的 20 倍 30 倍 。 6.1.3.1.4 M 期 后 投喂卤虫成体、贝虾 鱼肉碎末或蛋羹等, 也可 全程投喂专用配合饲料 , 日投喂 8 次4 次 。 6.1.3.2 水温控制 Z1期 Z4期 20 26 , M期 24 26 ,日温差不超过 1 , 变态 至 C1后逐渐降低温度至放养水温。 6.1.3.3 水质管理 Z1期 Z2期以添水为主, Z3期 Z4期日换水 20% 30%, M期至 50%, C期加大到 100%,并充气增氧,使水中的 pH值保持在 7.8 8.6,氨氮低于 0.4 m
14、g/L,溶解氧 5 mg/L。 6.1.3.4 移苗 和分池 幼体发育至 Z4期后,换水不能改善水质时,可进行 移苗 和分池。 6.1.3.5 设置隐蔽物 进入 M期,应在池内设置网片和牡蛎 壳等隐蔽物。 6.1.3.6 病害防治 水质不良时, 可使用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方法消毒处理水体, 用 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DB33/T 395.1 2015 5 6.1.3.7 观察与记录 每天观察记录幼体发育、摄食、活动、密度等情况,经常检测 pH、氨氮、溶解氧等水质指标。 6.2 池塘 育 苗 6.2.1 池塘准备 6.2.1.1 清淤整池 2月份以后,将池水排尽,彻底清除池底
15、淤泥,曝晒 1个月 2个月;修理闸门、堤坝和围网等。 6.2.1.2 清塘 育苗前 10d 15d,对育苗池塘进行清塘。清塘 药物使用 应 符合 NY 5071的规定。 常用 清塘渔药 及使用方法 见 表 2。 表 2 常用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 渔药名称 用法与用量 ( mg/L) 休药期 ( d) 注意事项 氧化钙(生石灰) 350 500 10 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 漂白粉(有效氯 25% ) 50 120 5 ( 1) 不 能 用金属物品盛装 ;( 2) 不能 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 茶籽饼 15 20 7 粉碎后用水浸泡一昼夜,稀释连渣全池泼洒。 6.2.1
16、.3 排放 清塘用药后的废水排放应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达到 SC/T 9103的排放要求。 6.2.1.4 铺设地膜 有条件的可采用薄膜铺底, 避免才女虫的滋生和天津厚蟹等敌害生物的危害。 6.2.1.5 水体消毒 当 亲 蟹的卵色 逐渐 加 深 为桔 黄色时 (约幼体排放前 5 d 7 d) ,育苗池塘开始进水, 控制 水位 1.0 m,用 30 mg/L 50 mg/L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开增氧机 10 min。 6.2.1.6 基础饵料培养 水体消毒 24 h后检测塘水余氯。待余氯消失后,施生物有机肥培养基础饵料, 使 水色呈现黄绿色或黄褐色,并视水色情况适量注水或追肥。 6.2.2
17、 孵化 亲 蟹挑选 和 集中消毒 按 本部分 6.1.1执 行。 将卵色相近的 亲蟹 放在同一池 塘 中, 每 667m2吊挂 亲 蟹笼5 只 8只,每笼放 亲 蟹 1只。 每隔 2 h开增氧机 20 min, 以刺激排幼 。 24 h检查排幼情况,控制幼体密度 为 每 667 m23000万尾。 6.2.3 幼体培育 DB33/T 395.1 2015 6 6.2.3.1 饲料投喂 6.2.3.1.1 饲料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规定。 6.2.3.1.2 Z1 Z2期投喂 经 150 目筛 绢网袋搓洗的螺旋藻粉 或 虾片 、 活体轮虫 等 。 6.2.3.1.3
18、Z3期开始投喂 少量卤虫 无节幼体 ,同时 增加 经 100 目筛绢网袋搓洗的 鱼糜、鱼浆及虾片 。 6.2.3.1.4 Z4期混入少量桡足类和卤虫 成虫。 6.2.3.1.5 M 期 改投鱼糜 、 蛋羹、桡足类和 卤虫 成虫 。 6.2.3.1.6 投饲量视幼体摄食情况确定, 少量多次,非活体饲料日投喂 4 次以上,投饲量 按 本 部分6.1.3.1 执行。 6.2.3.2 水质控制 6.2.3.2.1 育苗用水 应 经沉淀消毒培肥,经 120 目双层筛绢网袋滤入育苗土池。 Z1期 Z3期以加注培肥的新水为主 ,每次 10 cm 20 cm; Z4期每天换水 1 次,每次 30cm 50cm
19、 以上; M 期 视池塘水色决定换水的次数和数量。 6.2.3.2.2 在投饵、集群、密度高、进水 和 易缺氧的早晨、晴天下午、下雨天 或下半夜,应机械 增氧 。保持塘 水的 pH 值 为 7.8 8.6,氨氮低于 0.4 mg/L,溶解氧 5 mg/L,透明度 30 cm 40 cm。 6.2.3.3 日常管理 经常巡池,用解剖镜观察幼体发育、摄食、活动、密度等情况,注意育苗土池漏水、漏苗、堤坝塌陷 情况 ,下雨天注意池水盐度变化,及时捕捉敌害生物。 做好日常记录。 7 苗种出池及运输 7.1 出苗 7.1.1 规格 仔蟹 C1 C3期 ,规格 2.0104只 /千克 以上 ,蟹壳变硬后出池
20、。 7.1.2 方法 7.1.2.1 水泥池出苗 先收集隐蔽物中的仔蟹,再用筛网捞取,最后放水用集苗箱出苗。 7.1.2.2 土池出苗 采用灯光诱捕的方法,即仔蟹发育至到 期起,每天天黑后用 2 kW白炽灯罩上灯罩,在池塘一角或对角诱捕, 集群 一定数量后用抄网抄起放于大盆中。 7.2 包装运输 采用 40 cm40 70 cm的双层聚乙烯苗袋充氧、塑料桶充气水运 或 苗箱干运 等 方法 ;动作轻柔,防止伤残; 宜 早晚运输, 防止曝晒和雨淋。 苗种包装材料、 包装数量和运输时间 具体见表 3。 DB33/T 395.1 2015 7 表 3 苗种 包装材料、数量和 运输方法 运输方法 苗种规
21、格 包装重量 kg 运输时间 h 注意事项 苗箱 ( 60cm4 cm10cm ) 干运 期 0.25 3 遮阴、湿润 期以上 0.5 5 充氧袋 期 0.1 5 水温 18 22 ,袋内放消毒棕丝或网片 塑料 桶 期以上 2.0/m 3 5 水温 18 22 ,桶内放消毒棕丝或网片 8 苗种质量要求 8.1 外观 体型正常、体表光洁、 甲壳硬实、 肢体完整、个体健壮、爬行迅速、无杂质,同批蟹苗要求规格整齐。 8.2 可数指标 具体见表 4。 表 4 苗 种可数性状指标 可数指标 小规格苗种 中规格苗种 全甲宽, cm 0.4 0.8( 期 以下 ) 0.81 3( 期以上) 规格合格率 95
22、 96 伤残个体 3 1 杂质百分率 3 1 8.3 质量安全指标 8.3.1 检疫指标 符合 SC/T 2014-2003的 4.4要求。微孢子虫病、白斑综合症病毒不得检出。 8.3.2 安全指标 硝基呋喃类 代谢产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国家禁用药物不得检出。 9 标准化苗种生产 技术 模式图 参见本标准附录 A。 DB33/T 395.1 2015 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梭子蟹 苗种生产技术模式图 梭子蟹苗种生产技术模式 图见图 A.1。 一 、亲蟹培育 1、 亲蟹选择 : 3 月中下旬,选择 体重 350g 的经交配的雌蟹或抱卵 蟹 , 用 400mg/L福尔马林溶液药浴 5m
23、in,清洗、松绑后入池。 2、室内水泥池 培育 :未抱卵蟹每平方米 5 只 6 只,抱卵蟹 2 只 4 只。 遮光 、中等气量,水深 80cm。 每天傍晚 按体重 5% 8%投喂贝类 等鲜饵 ,每天早晨清除残饵,换水 20% 50%。 未抱卵蟹在自然水温下稳定 1d 2d 后,日 升温 0.5 1 ,至 1819,待抱卵后升至 20 保持稳定 。 抱卵蟹 3d 5d 内达到 20 后 保持稳定 。 3、室外池塘培育:密 度为每亩 8 只 10 只,每笼 1 只吊于池塘中。投饵方法同室内培育,视水质每 3d 5d 换水 1 次,换水量 1/5 1/4。 二、工厂化育苗 1、亲蟹 挑选 : 挑选卵
24、块为灰黑色、卵内胚体心跳频率 150 次 /分钟的亲蟹,于傍晚前集中消毒 ,装入网笼或塑料箱,移入育苗池或孵化池 。 2、孵化和布幼: 亲蟹数量控制在每 10m3 15m3水体 1 只 2 只; 布幼密度: 孵化池内的中上层幼体密度控制在 每立方水体 1.2 万尾 1.5 万尾;育苗池原池孵化控制在 每立方水体 1.5 万尾 2.0 万尾。水温控制在 20 24。 3、幼体培育:( 1)溞状幼体 。 Z1期 Z4期 水温控制在 20 26 , 日温差不超过 1 。Z1期投喂金藻、角毛藻、小球藻、云微藻等单胞藻和轮虫,藻类密度每亳升 2010 4个 3010 4个 , 轮虫日投喂量控制在幼体数量
25、的 50 倍 100 倍; Z2期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辅以桡足类 , 日投喂量控制在幼体数量的 20 倍 30 倍; Z5期后可适当添加贝、虾等肉糜。 Z1期 Z2期以添水为主, Z3期 Z4期日换水 20% 30%, Z4期后,换水不能改善水质时,可进行移苗和分池。 ( 2) 大眼幼体 。 在池内设置网片和牡蛎壳等隐蔽物, 培育温度 24 26,日温差不超过 1 ,日换水量 50%。 投 喂 鱼糜 、蛋羹、桡足类和卤虫成虫,投饲量视幼体摄食情况确定,少量多次, 日投喂 4 次以上。饲料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规定。 ( 3)仔蟹期 。 C1后逐渐降低温度至放养水温 , 换水量控制在 100%,投饲 管理 同大眼幼体 。 图 A.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