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1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074 2017 四季竹 笋用林 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Oligostachyum lubricum (Wen) Keng f. for bamboo shoot 2017 - 12 - 18 发布 2018 - 01 - 18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0742017 I 前 言 本标准 根 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桐庐县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杭州市 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双林 、 李迎春 、 郭子武 、 江志标、 杨清平、 俞文仙、叶洪 。 DB33/T 20742017 1 四季竹 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季竹笋用林栽培技术的相关 术语和定义、 造林技术、幼林抚育技术、丰产林培育技术及 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 。 本标准适用于四季竹笋用林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3、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四季竹 学名 Oligostachyum lubricum (Wen)Keng f., 禾本科竹亚科少穗竹属 , 混生 竹 , 3 分枝,笋期 5月 10 月。 3.2 混生竹 地下茎为复轴 型,既有地下蔓延生长的竹鞭系统,又可以从母竹秆基的侧芽直接萌发成笋(竹)。 3.3 秆基芽眼 竹蔸基部笋芽。 4 造林技术 4.1 造林地选择 4.1.1 环境要求 环境空气和土壤环境
4、质量应分别符合 GB 3095和 GB 15618的规定。 4.1.2 气候条件 DB33/T 20742017 2 年平均气温 12 C 20 C, 冬季最低气温 不低 于 -15 C。 年降水量 1000 mm以上, 6月 9月有较丰富 的 降水。 4.1.3 土壤条件 红壤和黄壤,pH 值 4.5 7.5,土层厚度 50 cm以上,疏松、透气、肥沃。 4.1.4 地形条件 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排灌便利,坡度小于 15的缓坡地 。 海拔 800 m以下。 4.2 造林地整理 4.2.1 整地 全面垦复整地,深翻 25 cm以上,清除石块 、树蔸等 。 排水不畅的 土地,每隔 20 m开 一
5、条深 、宽各30 cm的排水 沟 。 4.2.2 挖穴 穴长、宽、深各 30 cm。 4.3 母竹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的 1年生 2年生 竹,竹秆 地 径 1.0 cm 2.0 cm、 分枝低 、 无检疫性病虫害。 1年生母竹应选择抽枝长叶 完整 的植株。 4.4 母竹挖掘与运输 4.4.1 母 竹 挖掘 在母竹基部外围 10 cm处扒开土壤,注意保护秆基芽眼和鞭芽不受损伤,连蔸挖起 。 母竹可单株挖掘,也可 2株 3株成丛挖掘。 竹秆 留枝 3盘 5盘 ,顶部切口平整 、 不开裂。 带 宿 土 , 总重 每 蔸 2 kg以上 。 4.4.2 母 竹 运输 母竹挖掘后要及时运送到造林地造林。远距
6、离运输应包扎保湿,装车后用篷布覆盖。 装车 、 卸车 和搬运 时,母竹应手提或肩挑,轻拿轻放,不可肩扛或丢抛,不能损伤 芽和秆柄 ,减 少宿土掉落。 4.5 母竹栽植 4.5.1 栽植时间 2月3 月和 11月 12月。 4.5.2 造林密度 每公顷 1500株(丛) 2250株(丛)。 4.5.3 栽植方法 穴内先回填表土,至穴面 20 cm左右,踩实,然后将 母 竹置 于穴中,母竹离穴面 3 cm 5 cm, 分层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表面再覆一层松土。 DB33/T 20742017 3 5 幼林抚 育 技术 5.1 松土 每年全面松土 2次。 第一次 在4月 ,浅削,深度 5 cm 1
7、0 cm; 第二次在 10月 11月 , 深度 15 cm 20 cm。 5.2 施肥 栽植后第 1 年 , 施肥 1 次, 在母竹栽植 成活后, 结合浇水 、中耕施稀释的人粪尿 ; 栽植后第 2 年 、第 3 年 ,每年施肥 2 次, 4 月 结合 浅削 撒 施 复合 肥, 7 月降雨前撒施复合肥 ,年 施 肥量分别为 300 kg/hm2450 kg/hm2、 450 kg/hm2 600 kg/hm2,每 次施 肥 量 各 占 1/2。 使用的复 合 肥 ( N+P2O5+K2O)含量 45%,质量 应 符 合 GB 15063 的规定。 5.3 新竹留养 栽植后第 1年, 近 秆基部出
8、土 的 竹笋 悉数 留养 新 竹 ; 栽植 后 第 2年 , 种植的每株 (丛) 母竹 留养新竹2 株 3 株 ; 栽植 后 第 3年 , 种植的每株 (丛) 母竹 留养新竹 5株 6株 。 5.4 套种 栽植后前 2年 提倡以耕代抚, 套种豆类 、西瓜、 中 药材 等 。 避免种植高秆作物 和高耗肥作物 。 5.5 竹林灾害防 护 做好台风、雨雪冰冻等灾害预防工作。 5.6 水分管理 多雨天气遇林地积水,应及时排水。栽后连续 7天 以上 无降水,需浇水 1次。 幼林期遇严重干旱 天气,应及时 灌溉。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6 丰产林 培育 技术 6.1 丰产林分结构 立竹密度
9、每公顷30000 株 37500 株 、 立竹胸径 1.5 cm 3.0 cm、 1年生 :2年生 :3年生 立竹数量比例 为 4:4:2。立竹在林中 分布均匀 。 6.2 新竹留养 7月开始留养新竹。 年留养新竹 每公顷120 00 株 15000 株, 新竹胸径1.5 cm 3.0 cm。 留养的新竹应健壮,无病虫害 ,在林 中分布均匀。 6.3 伐竹 10月 11月 , 连蔸挖除或齐地砍伐 3年生以上 和部分 3年生 立竹 及 弱小竹、病虫竹和风倒竹 。 年 伐竹数量 每公顷 12000 株 15000 株, 不超过 年 新竹留养数量 。 6.4 林地垦复 10月 11月 , 结合 挖除
10、 老龄竹、弱小竹、病虫竹和风倒竹 进行 林地 垦复 , 深度 15 cm 20 cm。 DB33/T 20742017 4 6.5 施肥 6.5.1 施肥量 采用测土平衡施肥 方法 。年产竹笋每公顷 15吨 的四季竹丰产笋用林, 每 年 施 N 300 kg/hm2 750 kg/hm2、P 2O5 100 kg/hm2 150 kg/hm2、 K2O 200 kg/hm2 300 kg/hm2, N、 P、 K比例 ( 3 5) :1:2。 根据目标竹笋产量与土壤测试情况适当增减。 6.5.2 施肥时间与方法 每年施肥3次。 4月 5月 、 7月 8月 分别在降水前撒施 ; 10月 11月,
11、结合林地 垦复 撒施 。 每次施肥量各占年施肥量的 1/3。 6.6 水分管理 7月9 月遇 严重 干旱 天气 ,及时 进行林地灌溉 , 以土壤浇 透水 为度 。 6.7 竹笋采收 凡秆基部竹笋全部 采收 。除留养新竹的竹笋外,其余竹笋及时采收,宜用小锄、笋铲等工具挖取。竹笋出土 高度 10 cm 15 cm时 采收。 7 病虫害 综合 防治 7.1 遵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 的方针。对 竹笋夜蛾、 竹螟、竹毒蛾等危害性大的病虫害做好预测预报和及早防治,以 营林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 。在采笋期不使用农药。 7.2 四季竹 笋用 林主要
12、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8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四季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 B。 DB33/T 20742017 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四季竹笋用林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四季竹笋用林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方法见表 A.1。 表 A.1 主要病虫害 综合防治 病虫名称 防治方法 竹笋夜蛾 1. 8 月 至次年 2 月 松土除草、消灭越冬 虫 卵 。 3 月前清除萌发嫩草,消灭幼龄幼虫 ; 2. 6 月黑光灯诱杀成虫; 3. 及早挖除虫笋、杀死幼虫; 4. 出笋前一周对竹林中和周边的禾本科杂草喷洒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 竹螟 1. 冬季垦复,破坏土茧的越冬场所; 2. 5 月
13、 8 月成虫期黑光灯诱杀,卵期施放赤眼 蜂 ; 3. 幼虫期林间施放白僵菌; 4. 高虫口时阿维 苏云菌喷粉防治; 5. 清除林中、林缘小灌木和杂草,减少蜜源植物 。 竹毒蛾 1. 松土 除草,杀死越冬卵和老熟幼虫; 2. 黑光灯诱杀; 3. 施放白僵菌,喷阿维 苏云菌药剂; 4. 竹腔注射内吸性药剂或幼虫期高虫口时用 2.5%溴氰菊酯或 10%速灭菊酯乳油防治。 竹 瘿 小蜂 1. 及时清除受害竹枝并烧毁,减少虫源; 2. 成虫羽化期,用 1.2%苦参 烟碱烟剂熏杀 1 次,间隔 5 天 7 天再熏杀 1 次 ; 或用菊酯类 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3 天 4 天喷 1 次,连喷 2 次
14、 3 次。 一字竹笋象 1. 秋冬季垦复,破坏越冬场所 2. 成虫期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捉; 3. 适当多留笋,老熟幼虫落地前伐除虫笋竹; 4. 竹笋长到 1 m 高时,用长度 20 cm 以上的 塑料薄膜 在 笋尖套袋 ; 5. 成虫出土时用苦参 烟碱喷雾防治,每隔 5 天 10 天喷 1 次,连喷 2 次。 竹舟蛾 1. 黑光灯诱杀成虫; 2. 卵期施放赤眼 蜂 ,保护林间天敌 ; 3. 3 龄 4 龄幼虫期,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乳油喷雾防治。 竹丛枝病 1. 加强抚育管理,合理采伐; 2. 及时剪除病枝并烧毁。 DB33/T 20742017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四季竹笋用林标准化
15、生产模式图 四季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图 B.1。 环境 条件要求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 12 20 , 冬季最低气温 不低 于 -15 。 年降水量 1000mm以上, 6 月 9 月有较丰富 的 降水。 土壤条件: 红壤和黄壤, pH值 4.5 7.5,土层厚度 50cm以上,疏松、透气、肥沃。 地形条件: 背风向阳,光照充足, 排灌 便利 , 坡度小于 15 度 的缓坡地。 造林 整地方法: 全面垦复整地,深翻 25cm 以上,清除石块、树蔸等。 排水不畅 的 土地,每隔 20m开 一条 深 、 宽 各 30cm的排水沟。 母竹选择: 选择 1 年生 2 年生 竹,竹秆 地 径 1
16、.0cm 2.0cm、 分枝低 、 无检疫性病虫害。 1 年生母竹选择抽枝长叶完 整 的植株。母竹留枝 3 盘 5 盘 。 栽植时间: 2 月 3 月和 11 月 12 月。 造林密度: 每 亩 100 株(丛 ) 150 株(丛)。 栽植方法: 穴内先回填表土, 至穴面 20cm 左右, 踩实 ,然后将母竹置 于穴中, 母竹离穴 面 3cm 5cm, 分层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表面再覆一层松土。 幼林 抚 育 松土: 每 年 全面 松土 2 次。第一次 在 4 月 , 浅削,深度 5cm 10cm;第二次 在 10月 11 月 , 深度 15cm 20cm。 施肥: 栽植 后 第 1 年,
17、施肥 1 次, 在母竹栽植时结合 浇 定根水 施 稀释 的人粪尿 ; 栽植 后 第 2 年 、第 3 年,每年施肥2 次 , 4 月 结合 浅削 撒 施复合肥, 7 月 降雨前撒施复合 肥 , 每亩 年 施 肥量分别为 20 kg 30 kg、 30 kg 40 kg,每 次施肥量各占 1/2。 使用的复合肥 ( N+P2O5+K2O)含量 45%。 新竹留养: 栽植 后第 1 年, 近 秆基部出土竹笋 悉数新 竹留养 ; 栽植 后 第 2 年 , 种植的 每株 (丛)母竹 留养新竹 2 株 3 株 ; 栽植 后第 3 年 , 种植的 每株 (丛)母竹 留养新竹 5 株 6 株 。 套种: 栽
18、植后前 2 年 提倡以耕代抚, 套种豆 类 、西瓜 、 中 药材 等 。 避免种植高秆作物和高耗肥作物。 丰 产 林 培 育 丰产林分结构 立竹密度: 每 亩 2000 株 2500 株 。立竹 在林中 分布均匀 。 立竹胸径: 1.5cm 3.0cm。 立竹年龄结构: 1 年生 :2 年生 :3 年生立竹 数量比例为 4:4:2。 培育措施 新竹留养: 7 月开始留养新竹。 年留养新竹 数量 每 亩 800 株 1000 株, 新竹胸径 1.5cm 3.0cm。 新竹在林中分布均匀。 伐竹: 10 月 11 月 , 连蔸挖除或齐地砍伐 3 年生以上和部分 3 年生立竹及弱小竹、病虫竹和风倒竹
19、 。 年伐竹数量 每 亩 800 株 1000 株 , 不超过年新竹留养数量。 林地垦复: 10月 11 月 ,结合 挖除 老龄竹、弱小竹、病虫竹和风倒竹进行林地垦复,深度 15cm 20cm。 施肥: 采用 测土平衡施肥方法。年 亩 产竹笋 1 吨 的四季竹丰产笋用林, 每亩 年 施 N 20kg 30kg、 P2O5 6kg 10kg、 K2O 12kg 20kg, N、 P、 K 比例 35:1:2。 根据目标竹笋产量与土壤测试情况适当增减。每 年 施 肥 3 次 。 4 月 5 月、 7 月 8 月分别在降水前撒施; 10月 11 月,结合林地 垦复 撒 施。每次施肥量各占年施肥量的
20、1/3。 竹笋采收: 凡秆基部竹笋全部 采收 。 除留养 新 竹的竹笋外,其余 竹笋 及时采收 ,宜用小锄、笋铲等工具挖取。 竹笋出土高度 10cm 15cm时 采收。 月 份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节 气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物 候 期 鞭生长 鞭生长初期 鞭生长盛期 鞭生长末期 叶 生长 竹叶老化 老叶脱落、叶芽分化 萌发 叶 片 生长 竹叶老化 笋芽萌发生长 笋芽越冬期 出笋期 出笋高峰期 出笋期 出笋高峰期 出笋期 笋芽越冬期 农事 操作 1、造林。 1、造林。 2、幼林浅削松土。 3、施肥。 1、施肥。 2、采笋。 1、留笋养竹。 2、施肥。 3、采笋。 4、水分管理。 1、 补充留笋养竹。 2、伐竹。 3、施肥。 4、林地垦复(幼林 松土)。 5、采笋。 6、水分管理。 1、造林。 2、伐竹。 3、施肥。 4、林地垦复(幼林松土)。 图 B.1 四季竹 笋用林 标准化生产模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