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3872017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 2017 - 04 - 24发布 2017 - 07 - 24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1387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翟文继、沈元勤、麻文俊、王军辉、杨桂娟、景春华、冯万富。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刘正周、臧建立、张江涛、万素贤、丁凤刚、方占莹、王平、丁向阳、王鹏、贺全红、翟文斌、陈灏、王
2、瑾、翟文九、贺西豪。 DB41/T 13872017 1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椿造林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苗木出圃、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香椿的育苗和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 3.1 香椿 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楝
3、科香椿属,落叶乔木;芽有鳞片;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全缘,很少具疏锯齿;复聚伞花序,下垂,两性花,白色,有香味,花小,花瓣5,钟状;雄蕊5,分离,着生于肉质、5棱的花盘上,退化雄蕊缺或5枚与花瓣对生;子房圆锥形,5室,每室有胚珠3枚,花柱比子房短;蒴果狭椭圆形或近卵形,木质或革质,开裂为5果瓣;种子一端或两端有翅。6月开花,1011月果实成熟。 4 苗木培育 4.1 种子采集与处理 4.1.1 母株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树体高大、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的中壮龄优树作为采种母株。 4.1.2 种子采集 9月下旬10月上旬,待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进行采集。 4.1.3 种子处理 将果穗堆放室内7 d
4、左右,然后摊开晾干。蒴果开裂种子散出后,去除果壳,净种。装入透气容器中,放通风干燥处保存,待翌年播种。 4.2 整地 DB41/T 13872017 2 4.2.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且地下水位不高于1.5 m、土层厚度不少于50 cm的沙壤土或壤土作为育苗地。 4.2.2 施基肥和消毒 整地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 kg和复合肥50 kg。在晴天深翻30 cm,随耕随耙,使土肥均匀混合,促进土壤熟化,杀灭病菌和虫卵。 4.2.3 作床 南北向作苗床,苗床宽1.0 m,高20 cm30 cm,床间步道为20 cm30 cm。碎土、搂平。 4.3 种子催
5、芽与播种 4.3.1 催芽 播种前,用35 温水浸种,并不停搅拌,水与种子的比例为3:1。待水温降至常温时保持24 h,然后捞出装入透气的容器中,用透气物品覆盖,待3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3.2 播种 一般采用条播的方法。 4月上中旬,在畦床开两条带距60 cm的播种带,用喷壶顺播种带浇水,水浸透后,将催好芽的种子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均匀地撒播在带中,覆细土0.5 cm1.0 cm。每亩播种量4 kg。 4.4 苗期管理 4.4.1 水分管理 出苗前,根据土壤墒情及时喷水;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进入雨季后,应注意排涝。 4.4.2 追肥 56月进行2次叶面施肥,于早
6、晨或傍晚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浓度不超过0.5%。 7月在苗行间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 kg,追肥后及时浇水。 4.4.3 松土除草 雨后或灌溉后地面湿润时及时除草,除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松土应逐次加深、全面松到,做到不伤苗、不压苗,苗根附近松土宜浅,行间、带间宜深。 4.4.4 间苗和定苗 间苗应遵循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劣留优的原则。 小苗真叶刚露出时,进行第1次间苗;小苗真叶34片时,进行第2次间苗;小苗真叶56片时,进行第3次间苗;最后按株距15 cm20 cm定苗。 5 苗木出圃 DB41/T 13872017 3 5.1 出圃分级 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
7、起苗,秋季在土壤封冻前起苗。起苗前应提早2 d3 d灌水,保持根系完整。 起苗后,进行苗木分级,一年生香椿苗木分级见表1。 表1 香椿苗木分级 苗木种类 级苗 级苗 综合控制指标 地径/cm 苗高/cm 地径/cm 苗高/cm 播种苗 1.3 150 0.81.3 100150 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无损伤。 5.2 包装和运输 将分好级的苗木每捆50100株,根系蘸泥浆,并包扎根部,加标签。运输期间注意保湿。 6 造林 6.1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800 m以下,土层较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造林。 6.2 整地 平原穴状整地,栽植穴规格80 cm80 cm60 cm;山地鱼鳞坑式
8、整地,栽植穴规格100 cm60 cm50 cm。 6.3 栽植 6.3.1 栽植密度 植苗造林,平地株行距4.0 m 5.0 m;山地3.0 m4.0 m。 6.3.2 栽植时间 冬季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叶片已经脱落时起苗造林。春季自土壤解冻后至3月底、4月初均可造林。 6.3.3 栽植要求 将苗木根系在穴中分布均匀,同时将苗干前后左右对准定位。栽植方法为“三埋两踩一提苗”,即:将树苗放入植穴中央,用挖穴时翻出的表土回填、覆盖树根;用手往上提一下树苗,使根系舒展;用脚将覆土踩实;回填表土,至与地面平齐;踩紧;最后在苗木基部再盖一层松土。 栽植后做围堰,及时浇透水。 7 抚育管理 7.1
9、 松土除草 造林后13年及时松土除草。 DB41/T 13872017 4 7.2 施肥与浇水 67月份追肥2次,6月以氮肥为主,每亩施肥40 kg50 kg,7月以磷、钾肥为主,每亩施肥30 kg40 kg,施肥后及时浇水。 7.3 修枝除萌 于初冬和早春休眠期进行,在不影响主干生长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留枝条,幼树树冠长度应保持树高的2/3或1/2。对树冠内过强的粗大侧枝,回缩到较弱的细枝处;对过密侧枝,应适当疏除;幼树树干上萌发的尚未木质化嫩芽,应及时抹除。 7.4 幼林保护 香椿林应严禁采食椿芽和嫩叶,防止家畜破坏。 8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 42
10、85和GB/T 8321的规定。 DB41/T 13872017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香椿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香椿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香椿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白粉病 发病初期在叶面、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后期逐渐扩展形成黄白色斑块,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逐渐转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等的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严重时叶片卷曲枯焦,嫩枝染病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初次侵染来源;发病初期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23次,或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600800倍液喷布枝叶。
11、 叶锈病 感病后叶部出现锈斑,受害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初期叶片正反两面出现橙黄色小点,散生或群生,以叶背为多,严重时可蔓延全叶,后期叶背面出现黑褐色小点,受害后使叶变黄、脱落。 冬季及时扫除落叶,减少浸染源;及时排灌,合理施肥,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每15 d喷1次,每次100 kg/667 m2左右,连喷23次。 立枯病 幼苗期表现为芽腐、猝倒和立枯,大苗上根茎和叶片腐烂。病部皮层先为红褐色,进而呈黑褐色,流水,腐烂,叶部脱落、死亡。 及时拔除病株;适时间苗,防止过密;20%甲基立枯磷乳油400倍液喷雾; 或用50%代森锌800倍液灌根。 斑衣蜡蝉 成虫和若虫均喜群集于树干或树叶,以叶基为多,吸食叶片或嫩枝的汁液,造成伤口流出汁液,被害部位形成白斑而枯萎。 集中卵块,人工及时清除,烧毁;香椿不要与臭椿混交或较近栽植;在若虫期喷洒敌杀死300倍液,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褐边绿刺蛾 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老龄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有时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 成虫有趋光性,灯火诱杀有良好效果;在初龄幼虫时喷洒马拉硫磷10002000倍液,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