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2 ,大小:319.54KB ,
资源ID:347459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74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41 T 293.5-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pdf)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41 T 293.5-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pdf

1、 ICS 65.020 B 6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93.52014 代替DB41/T 293.9-200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2014 - 12 - 30发布 2015 - 03 -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293.52014 前 言 DB41/T 29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分为15个部分: 第1部分:小麦;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第3部分:水稻常规种;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第6部分:谷子; 第7部分:大豆; 第8部分:甘薯; 第9部分:棉花常规种; 第10部分:

2、棉花杂交种;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 第13部分:花生; 第14部分:芝麻; 第15部分:烟草。 本部分为DB41/T 293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41/T 293.92002杂交高粱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41/T 293.9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名称改变, 增加了“四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定义; 本部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

3、人:马运粮、郑跃进、邓士政、李春霞、王淑俭、张万松、孟宪政。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刘明鑫、宋新莉、李君霞、吴智、张慧、王黎明、赵艳芬、李红群、王连生。 本部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2014年12月第一次修订。DB41/T 293.52014 43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高粱“三系”杂交种的亲本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生产技术操作的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高粱“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DB41/T 318 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级种子 four-grade seed 在高粱三系杂交种种子生产中,以三系育种家种子为源头,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按世代顺序繁殖的三系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亲本,以及用恢复系原种与不育系原种杂交,生产出的检定种,即为四级种子。 3.2 亲本种子 parental seed 配制杂交种的“三系”种子,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子。又各有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类别。

5、 3.2.1 不育系 male sterile line 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育性受遗传基因控制,通常用A表示。 3.2.2 保持系 maintainer line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后,获得不育系种子,但其后代仍具有雄性不育特性。通常用B表示。 3.2.3 恢复系 restorer line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所产生的杂种一代育性恢复正常,并具有杂种优势。通常用R表示。 3.3 DB41/T 293.52014 44 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 育种家育成并繁殖的三系杂交种亲本的最初种子,具有各亲本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

6、稳定性,达到育种家种子质量标准。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4 原原种 foundtion 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具有该三系亲本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5 原种 register seed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的具有三系亲本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种的质量标准。用紫色标签作标记。 3.6 检定种 certified hybrid seed 由恢复系原种与不育系原种杂交而来的杂交第一代,具有正常育性和该杂交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检定种质量标准。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3.7 “三系”繁殖 parantal line p

7、ropagation 不育系由保持系授粉结实而繁殖不育系种子;保持系和恢复系自交结实,统称为“三系”繁殖。 3.8 制种 seed production 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结实,得到育性正常且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子(即检定种)的过程,称为制种。 4 “三系”种子繁殖方法 4.1 “三系”种子繁殖的准备 4.1.1 土地选择和整地 要选择隔离条件优越、通风透光、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旱涝保收、没有异株和检疫性病虫害,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的田块。繁殖面积根据需种量和产量而定。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4.1.2 隔离 “三系”繁殖田应与其它高粱田严格隔离。采用空间隔离时,不育系要求500 m

8、以上、保持系、恢复系要求200m以上。也可用山区等自然屏障隔离。若时间隔离,花期应错开30天以上。育种家种子、原原种需种量较少时,可采用套袋授粉自交繁殖。 4.1.3 栽培管理 采用优良的栽培管理措施,合理追肥灌水、中耕除草,及时防病治虫。 4.2 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繁殖 4.2.1 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繁殖条件 保持系和恢复系应为常异花授粉,繁殖方式相同,应在严格隔离条件下繁殖种子。 DB41/T 293.52014 45 4.2.2 育种家种子 4.2.2.1 生产、利用方式 育种家种子生产应根据品种特点,采用一次足量繁殖、“低温库”贮藏、逐年利用。当贮藏的种子即将用尽时,可用剩余的育种家种子再

9、繁殖和利用。 育种家种子用于生产原原种。 4.2.2.2 育种家种子圃 4.2.2.2.1 生产育种家种子 将亲本优系种子中的典型单株按株行种植和评定,淘汰劣行,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生产育种家种子。 4.2.2.2.2 种植 适时精细播种,确保苗全、齐、匀、壮。按株行点播,单株稀植,提高繁殖系数。合理设置人行道,以便鉴定去杂。周围设46行保护带,种植同品种育种家种子。 4.2.2.2.3 鉴定、去杂 按典型性和整齐度对株行进行鉴定去杂。应在开花授粉前的不同发育阶段完成,每阶段应进行数次,直至性状典型一致。若在花期以后发现杂株,该圃应报废。 4.2.2.2.4 套袋自交 及时对优行中典型植株套

10、袋自交,套袋工作要在23天内完成,以保证单株间生育期一致。 4.2.2.2.5 检验 按育种家种子标准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分别按DB41/T 318 GB/T 3543的方法执行。 4.2.2.2.6 收获 将当选株行中的套袋自交株混合收获,并做到单收、单运、单脱、单晒、单贮,种子袋内外应附标签,严防机械混杂。 4.2.2.2.7 贮藏 贮藏按GB/T 7415执行。 4.2.3 原原种 4.2.3.1 生产、利用方式 将育种家种子稀植、并整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原原种可直接繁殖生产原种。 4.2.3.1.1 种植 单株稀植。其他应符合4.2.2.2的要求。 4.2.3.1.2 鉴定、去杂 按

11、单株整株鉴定去杂,应符合4.2.2.2.3的要求 DB41/T 293.52014 46 4.2.3.1.3 检验、收获与贮藏 按原原种标准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应符合4.2.2.2.5、4.2.2.2.6、4.2.2.2.7的要求。 4.2.4 原种 4.2.4.1 生产、利用方式 在原种圃对原原种精量稀播,生产原种。 4.2.4.2 种植 应符合 4.2.2.2.2要求。 4.2.4.3 鉴定、去杂 应符合4.2.2.2.3要求。 4.2.4.4 检验、收获、贮藏 按原种标准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应符合4.2.2.2.5.、4.2.2.2.6、4.2.2.2.7的要求。 4.3 不育系的繁殖

12、4.3.1 育种家种子 4.3.1.1 繁殖、利用方式 不育系各级种子繁殖,是通过上一代不育系与在同一圃内种植的同级保持系杂交进行的。 4.3.1.2 育种家种子圃 4.3.1.2.1 种植 不育系与保持系按行比种植。适时播种,单株稀植,确保苗全、齐、匀、壮。保持系行端种标志作物。 4.3.1.2.2 错期与行比 错期应保证不育系和保持系花期相遇良好。原则上掌握母本盛花期比父本早23天,来调整父母本的播种期。 行比应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供应母本,并方便田间作业,提高制种产量。一般父母本行比1:3。 4.3.1.2.3 鉴定、去杂 按典型性和整齐度进行株行鉴定、整株去杂。在出苗至开花的不同发育时

13、期,每时期去杂进行数次,将杂、病、劣株和可疑株全部拔除,妥善处理,直至性状典型一致,使纯度达100%。 4.3.1.2.4 套袋繁殖和防杂 对典型植株套袋授粉,分别在23天内完成,以保证单株之间生育期一致。授粉结束后,将保持系彻底除去。 4.3.1.2.5 检验、收获和贮藏 应符合4.2.1.2.4的要求。 DB41/T 293.52014 47 4.3.2 原原种 4.3.2.1 繁殖、利用方式 用同级保持系作父本进行杂交,将育种家种子单株稀植,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生产原原种。原原种可直接繁殖生产原种。 4.3.2.2 种植 与保持系按行比种植,应符合4.3.1.2.1的要求。 4.3.

14、2.3 错期与行比 应符合4.3.1.2.2的要求。 4.3.2.4 鉴定、去杂 按单株鉴定去杂,应符合4.3.1.2.3的要求。 4.3.2.5 套袋繁殖与防杂 应符合4.3.1.2.4的要求。 4.3.2.6 辅助授粉 不育系原原种圃要及时、多次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授粉结束,及时割除保持系。 4.3.2.7 检验、收获与贮藏 按DB41/T 318和GB/T 3543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收获、贮藏应符合4.2.2.4的要求。 4.3.3 原种 4.3.3.1 繁殖、利用方式 将原原种的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种子按行比单株稀植,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不育系种子,成为原种。不育系原种直接

15、用于生产杂交种。 4.3.3.2 种植 应符合4.3.2.2的要求。 4.3.3.3 错期与行比 错期应符合4.3.1.2.2的要求。行比一般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比例为5:1。 4.3.3.4 鉴定、去杂 出苗至开花的不同时期进行数次去杂,将杂、病、劣株和可疑株全部拔除,妥善处理,直至性状典型一致,花期检验,杂株率不得超过0.03%。 4.3.3.5 辅助授粉 应符合4.3.2.6的要求 4.3.3.6 检验、收获与贮藏 DB41/T 293.52014 48 按原种标准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收获、贮藏应符合4.2.1.2.4的要求。 5 检定种(杂交种)生产 5.1亲本种子来源 不育系原种与恢复系

16、原种配制生产高粱检定种(杂交种)种子,供大田生产用种。 5.2 基地选择和整地 应符合4.1.1的要求。 5.3 隔离 制种田与相邻同属作物的花粉源间距不得少于500m。 5.4 播种 适时播种,按育种者说明和当地生态特点调节花期。母本一次播完,父本分期播种。 5.5 行比 根据父母本植株高低和父本花粉量多少,决定父母本行比。一般为1:6。 5.6 管理 及时精细田间管理,促使生长良好,花期相遇,提高制种产量。 5.7 鉴定、去杂 在开花授粉前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鉴定、去杂,每阶段进行数次。授粉结束后立即割去恢复系,并立即带出田块,妥善处理。 5.8 花期预测与调节 5.8.1 苗期 可采用留大

17、小苗或促控的措施以调节花期。 5.8.2 拔节后 可采用解剖植株法,通过叶片或幼穗分化以预测花期。并采用中耕早晚、次数多少,偏肥偏水,以及喷施激素等措施以调节花期。 5.8 辅助授粉 应及时、多次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5.9 检验、收获与贮藏 按检定种(生产用杂交种)标准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 收获与贮藏应符合4.2.1.2.4的要求。 DB41/T 293.52014 4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高粱杂交种调查记载项目和方法 A.1 生育期 A.1.1 播种期 实际播种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A.1.2 出苗期 全区75%幼芽钻出土面(钻锥之日)的日期。 A.1.3

18、拔节期 全区75%植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之日(即穗分化开始之日)。 A.1.4 抽穗期 全区75%植株穗子抽出旗叶鞘之日。 A.1.5 开花期 全区75%植株开始开花之日。 A.1.6 成熟期 全区75%植株穗基部背阴面第一枝梗的籽粒进入蜡熟的日期。 A.1.7 出苗日数 从播种次日至出苗日之天数。 A.1.8 生育日数 从出苗次日至成熟的天数。 A.1.9 芽鞘色 真叶未展开前经日光照射后的芽鞘色。分白、绿、红和紫四种。 A.1.10 幼苗色 第四片真叶展开前观察幼苗叶片颜色。分绿、红和紫三种。 A.1.11 有效分蘖数 成熟期调查,随机选取10棵典型株记录结实茎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有效分蘖数

19、=(结实茎数-主茎数)/主茎数。 A.1.12 茎粗 灌浆期调查典型株茎秆中部节间(不包括叶鞘)直径,取510株的平均值(以cm表示,精确度取0.01)。 A.1.13 茎秆髓部质地与汁液 成熟期调查中部茎节,分四类,即:蒲心无汁、蒲心多汁、半实心多汁和实心多汁。 A.1.14 汁液品质和含糖量 用手持糖度计测定茎秆汁液锤度(BX)。分不甜(BX8)、中度甜(BX817)和甜(BX17)。 A.1.15 株高 开花之后随机取10株测量从地面至穗顶的主茎平均高度(用cm表示)。分为五级:特矮(100cm以下)、矮(101cm150cm)、中(151cm250cm)、高(251cm350cm)和极

20、高(351cm以上)。 A.1.16 秆高 随机取10株测量由地面至穗颈(叶痕)的高度和平均值(用cm)表示),即株高与穗长之差。 A.1.17 穗柄长 自茎秆上端茎节处至穗下叶痕处的长度,取510株平均值(以cm)表示精确度取0.1)。 A.1.18 穗柄径 穗柄中部的直径,取510株平均值(以cm表示,精确度取0.01)。 A.1.19 叶片数 每区定点选510株,从第一片起,每隔5片叶标记一次,待旗叶抽出后,计数每株叶片数,取其平均值。 A.1.20 叶片着生角度 开花时测量植株中部叶片与茎秆间的生长角度(用度表示)。 A.1.21 叶片中脉质地与颜色 开花时植株中部叶片的中脉质地和颜色

21、。分四类,即白、浅黄、黄和绿。 A.1.22 倒伏率 成熟时田间目测倒伏情况,分五级: 1级(010%植株倒伏),2级(11%25%植株倒伏),3级(26%50%植株倒伏),4级(51%75%植株倒伏)和5级(76%100%植株倒伏)。 A.1.23 丝黑穗病 Sphacelotheca reiliana (Kuhn) Clinton 抗性 抽穗后设点调查,每点数100株,计算受害株所占百分数。 A.1.24 高梁蚜(Aphis sacchari Zehntner)抗性 在危害盛期调查,分五级: 1级(没有受害),2级(1%10%植株有一片或多片叶受害),3级(11%25%植株有一片或多片叶受

22、害),4级(26%40%植株有一片或多片叶受害)和5级(40%以上植株有一片或多片叶受害)。 DB41/T 293.52014 50 A.1.25 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抗性 成熟时调查,分五级: 1级(没有钻孔)、2级(钻孔限制在一节内)、3级(钻过一节)、4级(钻过二节或三节)和5级(钻过四节或更多节)。 A.1.26 恢复或保持类型 测交种F1开花前套袋,结实后调查结实率,分恢复、部分恢复和保持三种类型。恢复(F 1自交结实率达85%以上,花药正常)、部分恢复(F 1自交结实率达0.1%84%)和保持(F1自交结实率达00.1%)。 A.2 室内

23、考种 A.2.1 穗长 自穗下叶痕处至穗尖的长度,取10株均值(以cm表示,精确度取0.1)。 A.2.2 穗形 成熟时穗的实际形状,分纺锤形、牛心形、圆筒形、棒形、杯形、球形、伞形和帚形,帚形内又分短主轴帚形、无主轴帚形。 A.2.3 壳色 成熟时颖壳的颜色分白、黄、灰、红、褐、紫和黑。 A.2.4 籽粒颜色 成熟时的籽粒颜色分白、乳白、白带斑点、黄、黄白、橙黄、红、紫、褐和其它。 A.2.5 粒形 成熟籽粒的实际形状,分圆、椭圆、长圆、扁圆和卵形。 A.2.6 单穗粒重 随机取10株典型穗,自然风干后,全部脱粒称其重取均值(以g表示,精确度取0.1)。 A.2.7 千粒重 自然风干后测定1

24、000个完整籽粒的重量(以g表示,精确度取0.1)。 A.2.8 籽粒大小 以千粒重为度量,分五级:极大粒(35.1g以上)、大粒(30.135g)、中粒(25.130g)、小粒(20.125g)、极小粒(20g以下)。 A.2.9 着壳率 测量1000粒中带壳粒的数,以百分数表示。 A.2.10 角质率 纵切籽粒目测角质所占的百分率,分五级: 全角质(角质占100%)、大部角质(角质占70%以上)、部分角质(角质占30%70%)、大部粉质(角质占30%以下)、全粉质(角质为零)。 A.2.11 出米率 取5kg籽粒按国家规定的一等米标准碾米后称重,重复3次,求均值以百分率(%)表示。 A.2.12 适口性 以当地习惯作法制成食品进行品尝。依品尝者打分的分数分级。 1级(81100分)、2级(6180分)、3级(4160分)、4级(2140分)和5级(120分)。 A.2.13 淀粉的类型和比例 用标准法测定籽粒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百分数(%)。 A,2.14 蛋白质含量 用标准法测定籽粒干物质中蛋白质的百分率(%)。 A.2.15 赖氨酸含量 100g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 A.2.16 单宁含量 用标准法测定籽粒干物质中单宁的百分率(%)。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